- 相關推薦
高考數學圓的切線教案
教學目標 :
(1)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掌握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
(2)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兩圓外公切線長的求法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兩圓相切長等有關概念,兩圓外公切線的求法.
教學難點 :
兩圓外公切線和兩圓外公切線長學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學活動設計
(一)實際問題(引入)
很多機器上的傳動帶與主動輪、從動輪之間的位置關系,給我們以一條直線和兩個同時相切的形象.(這里是一種簡單的數學建模,了解數學產生與實踐)
(二)概念
1、概念: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給出兩圓的外公切線、內公切線以及公切線長的定義:
和兩圓都相切的直線,叫做兩圓的公切線.
(1)外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同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外公切線.
(2)內公切線:兩個圓在公切線的兩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內公切線.
(3)公切線的長:公切線上兩個切點的距離叫做公切線的長.
2、理解概念: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有何區別與聯系?
(2)公切線的長與公切線又有何區別與聯系?
(1)公切線的長與切線的長的概念有類似的地方,即都是線段的長.但公切線的長是對兩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是以兩切點為端點;切線長是對一個圓來說的,且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是切點,另一個端點是圓外一點.
(2)公切線是直線,而公切線的長是兩切點問線段的長,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兩圓的位置與公切線條數的關系
組織學生觀察、概念、概括,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添寫教材P143練習第2題表.
(四)應用、反思、總結
例1、已知:⊙O1、⊙O2的半徑分別為2cm和7cm,圓心距O1O2=13cm,AB是⊙O1、⊙O2的外公切線,切點分別是A、B.求:公切線的長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線性質,故連結O1A、O2B,得直角梯形AO1O2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再用其性質.(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點撥,規范步驟)
過來人支招:高三新生開學備好三個本
舊課本
進入,往年有些沒有提前做好相應準備,等到開學后才發現這也沒有,那也不齊。一零一教導主任熊永昌建議,盡管進入新的年級,但是們不要把、學完的課本壓在箱底,應該在開學前找出來,避免丟失。
高三一年,重在考查考生對綜合的應用,在平時練習、中,會出現很多綜合性題目,很可能用到以前學過的,以前學過的舊課本就要派上用場。尤其是在第一輪時,要掃清盲點、薄弱點,夯實基礎知識,學生遇到拿不準的知識就要隨手拿出課本查閱。
高三生一定要愛惜課本,用慣了的課本可以讓自己很快查到需要的知識,而課本上劃出的重點、記的筆記也都很有用。
筆記本
筆記本對高三學生來說也是必備的用具。有些學生認為,上只要認真聽講,就沒必要記筆記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rdquo 高一;,上記筆記有助于對知識框架的總體把握。
熊永昌說,課堂上,有時的一句話,可能就是關鍵問題。學生在課上記住了,但是,很可能到了課下就忘記說過的重點。高三這一年要記的知識點很多,一般來說,在課堂上會講解很多知識內容,有些在課堂上消化不了,需要先記錄下來,課下再慢慢消化、理解,不懂再向老師請教。
此外,詞典等工具書也要在開學前準備好。高三一年里,學生會有很多自學時間,很可能遇到拿不準的詞匯、公式等,需要通過查閱工具書去核實。
錯題本
高三一年,學生要經歷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試,錯題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好幫手。在學習中,把自己做過的作業、習題、中的錯題抄在上面以備日后隨時查找自己的知識漏洞。錯題本可使學習更有針對性,有助于提高。
一位去年的生在錯題本上這樣寫道:“在考試中,答選擇題要注意答題技巧,比如有的題可以用特殊值法、排除法、代入驗證法等;大題要注意答題的規范性……”
開學前,高三生要為每一科準備一個錯題本。大家在復習中,可以將自己發現的錯題或不會做的題收集起來,分析一下做錯或不會做的原因,并把正確解題答案和思路注在旁邊。到高考前,學生可以著重針對錯題本上的題目查缺補漏。學生也可以把在學習中的體會記錄下來,經常翻看。
【高考數學圓的切線教案】相關文章:
高考數學概率教案05-10
高考數學數列復習教案05-10
高考數學一輪復習之直線和圓的方程05-10
高考數學概率統計復習的教案05-10
高考數學直線的方程復習教案05-10
關于高考數學首輪復習的教案05-10
高三數學高考復習教案05-07
高考數學的考點05-11
搞定高考數學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