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基礎知識點復習
一、商品
(一)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區別:(1)含義不同。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價值 結在商品無差別的人類勞動。(2)形態不同。使用價值具體;價值抽象。(3)性質不同。使用價值是自然屬性;價值是社會屬性。(4)主體不同。使用價值是賣者擁有;價值是買者支付。
聯系: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統一)
對立:商品生產者要想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讓渡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消費者要想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支付價值。
(二)十大關系
1.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2.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4.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5.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6.商品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時間成反比。
7.商品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8.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無關。
9.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
10.個別勞動時間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二、貨幣
(一)商品、貨幣、紙幣的區別與聯系
比較商品貨幣紙幣區別
表現形式
多種多樣金、銀紙產生時間先后
最后本質價值
一般等價物貨幣符號是否有價值有有無聯系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二)商品價值、商品價格、貨幣價值三者的關系
在供求關系不變時,商品的價格除受商品價值決定外,還受貨幣價值影響。當商品價值升高,而貨幣價值不變時,商品價格升高;當商品價值不變,而貨幣價值下降時,商品價格就會提高;當商品的價值下降時,而貨幣價值不變時,商品價格會下跌;當商品價值不變,而貨幣價值提高時,商品價格也會下跌。
(三)價格與交換價值區別與共同點
共同點:二者都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都是以價值為基礎,由價值決定的。
區 別:
A交換價值(是指兩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或關系)存在于貨幣產生前(即物物交換時期),而價格存在于貨幣產生后。
B價格是價值的符號,而交換價值則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換與商品流通的區別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換是早期的商品交換,是物與物直接交換,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其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換一般在貨幣產生前,而商品流通則是在貨幣產生后;
(3)直接的物物交換的買、賣是同時進行的,雙方只要滿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買、賣在時間、空間上是分離的。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點復習】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點的復習05-08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點復習推薦05-07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復習05-07
高考政治復習應該狠抓基礎05-07
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04-04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復習指南05-07
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總結05-05
政治生活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05-12
高考政治復習先從梳理知識點開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