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異彩紛呈的古代文化高考歷史知識點

時間:2022-12-08 11:23:42 高考歷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異彩紛呈的古代文化高考歷史知識點

  一、科技文化發展

異彩紛呈的古代文化高考歷史知識點

  原因、主要成就、世界地位與作用。尤其是四大發明的傳播及其在東西方不同歷史命運原因的分析、明清科技科技特點及其原因。

  二、中國古代史上對世界文化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四個文化典型

  ①商文化:青銅與歷法。(考綱未列入)

  ②秦漢文化;絲綢、冶鑄、水利技術。

  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輝煌,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完成。

  ④宋元文化:印刷術、指南針、火藥。

  三、宗教

  (1)秦漢:佛教傳入,道教產生

  (2)魏晉:道教發展,佛教盛行

  (3)隋唐:三教并行,尊重外教

  具體史實略

  四、古代教育的發展

  1.奴隸社會的教育

  中國古代重視教化立國,但主要是出于統治階級政治的需要。奴隸社會中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春秋時期的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對教育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

  2.封建社會時期

  漢朝:封建社會的教育目的是為封建統治者培養人才,以擴大統治基礎。從西漢武帝起,推行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唐朝:學校體制完備。略。

  宋朝:宋代學校制度更加完備。王安石變法時,對科舉和學校制度進行過改革,如在太學品學兼優者可以不經考試直接出任官職。

  明清:八股取士。教育體現出君主專制的強烈色彩。到了近代1905年科舉制度終于被廢除。

  對古代教育的認識:

  (1)孔子的“私學”,使學在官府發展到私人講學,反映了奴隸制教育形式崩潰及新教育形式的萌芽。

  (2)從漢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辦的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體制經歷了建立、完善、衰敗的發展過程。漢武帝儒家教育加強了中央集權,唐代教育和科舉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明清教育則具有強烈的君主專制色彩。

  (3)封建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于中國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學而優則仕”。所以,實際上對科技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封建社會繁榮時期至宋元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則應予以肯定。

  五、史學 略。

  六、文學藝術成就(注重分析文學作品的時代特征。)

  (一)文學

  1、春秋:《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體裁

  2、戰國:屈原創造出新的詩歌體裁“楚辭”體;長詩《離騷》

  3、兩漢:漢賦,著名作者有西漢的賈誼,司馬相如;東漢的班固,張衡樂府詩,由民歌加工而成,形式樸素,名篇有《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征》

  4、三國:建安文學

  5、東晉:陶潛的田園詩,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歸去來辭》

  6、南北朝:北方民歌成就最高的是鮮卑族的《敕勒歌》和敘事詩《木蘭辭》

  7、唐朝:唐詩,李白 “詩仙”,杜甫 “詩圣”、“詩史”,白居易等。唐朝的散文:韓愈、柳宗元

  8、兩宋: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詩人陸游:生活在財宋,代表作《示兒》

  9、元朝:元曲由元雜劇和散曲組成。關漢卿是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

  10、明清小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異彩紛呈的古代文化高考歷史知識點】相關文章:

古代中國的經濟高考歷史知識點05-05

高考歷史的知識點05-12

高考歷史知識點之古代文學發展的社會原因05-05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高考歷史知識點05-05

高考歷史知識點整理02-16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11-05

高考歷史知識點復習05-05

高考歷史知識點:先秦05-05

去故宮感受古代歷史文化的句子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