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實施方案
工作方案的撰寫人需要進行質與量、點與面的分析。在計劃做某項工作時,我們需要先準備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級參考,工作方案怎么寫才更有新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進一步完善草原確權承包工作,促進草原承包經營體制改革,結合深入落實草原“雙權一制”(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責任制)和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補助獎勵機制,有效解決我縣草原“四至界限”不清,“證、賬、地”不符,農牧民在草原上的利益缺乏法律保障等問題。按照《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草原承包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實施方案》為指導,認真落實自治區、市有關會議精神,從我縣草原面積小,農業人口多,不宜落實一家一戶承包經營草原的農區特點出發,在19xx年全縣集體草原所有權劃界頒證基礎上,采取“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辦法,全面開展草原確權工作。通過建立數字化、信息化、規范化草原股份經營管理模式,健全草原保護與建設責任、草原使用權力與收益清晰的運行機制,切實有效地保障農牧民對集體草原占有、使用、抵押、入股、流轉收益等合法權益,進一步激發廣大農牧民對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積極性,推動全縣草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二)總體目標。一是解決草原權屬糾紛和歷史遺留問題,穩定現有草原承包關系。二是為農村牧區集體草原資產上市交易提供依據。三是為草原流轉、規模經營和工商資本引入打下基礎。四是為落實第二輪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補助獎勵政策打下基礎。
(三)基本原則。
1、堅持社會穩定原則。在開展草原確權工作中,要保障廣大農牧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尊重他們的意愿,征求他們的意見。要充分發揮農牧民自治組織的調節作用,重大事項由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民主討論決定,要積極穩妥地解決問題,不得強行推進,避免引發社會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2、堅持原有草原權屬和流轉關系不變的原則。開展草原確權工作是對現有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流轉形式等管理關系的進一步完善,不是推倒重來、打亂重分,不能借機隨意調整、改變已經形成的權屬及經營關系。要以現有的草原劃界登記、使用權證為依據確認草原歸屬,維持現有依法流轉、承包、租賃草原經營面積和期限不變,也不改變原有草原權屬和經營關系的惠牧政策和相關責任義務。對個別存在糾紛,大部分群眾要求調整的,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慎重把握,妥善處理。
3、堅持依法、民主、公開原則。草原確權工作要依據《草原法》、《物權法》、《土地承包法》和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依法開展。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規定的,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尚未作出明確規定的,要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結合當地實際,按照嘎查村民主決策的原則妥善處理。草原確權的整個工作程序、結果要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對于一些疑難問題,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前提下,通過民主協商解決。草原權屬一時解決不了的,暫不進行確權。
4、堅持以農牧民群眾為主體的原則。要向群眾做好深入細致的宣傳、動員和解釋工作,讓他們充分了解草原確權的目的、意義、作用和程序。嘎查村的確權方案要在集體成員內部充分討論,達成一致,切實做到農牧民的事讓農牧民自己做主。草原權屬四至登記表、所有權證及農牧戶股權登記備案表要分別經村民議事小組成員和農牧戶簽字確認。對外出農牧戶要千方百計通知到戶到人,保障其知情權、選擇權、決策權。
5、堅持進度服從質量的原則。草原確權是長久大計,不能怕麻煩,圖省事,必須做細做實,時間服從質量。各鄉鎮要結合實際,統籌安排,把握好各個關鍵環節,積極穩妥地推進。
6、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農牧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全縣草原確權登記匯總、信息錄入及頒證等技術工作。各鄉鎮政府承擔草原勘界、地塊坐標打點、基礎數據采集工作。
二、工作內容及任務
一是根據草原“雙權一制”落實情況,對全縣所有嘎查村集體草原所有權和農牧(林)場、水庫等國有草原使用權情況進行核實,對無爭議糾紛的集體草原所有權確認到自然村,建立草原所有權登記備案臺賬,同時換發或補發(包括損壞、遺失或漏發的)草原所有權證。國有草原使用權確認到實際使用單位并頒發使用權證。對有爭議糾紛的草原要先行解決爭議糾紛,然后再確認所有權。對換發、補發的草原所有權證、使用權證,要注明原證頒發時間。對新確認或調整后頒發的草原所有權證和使用權證,按實際頒證時間填寫。
對近年來各類工程建設和礦藏開采占用的草原要嚴格按照審核、審批部門的批準文件和有效的草原征占用補償協議進行確認。凡依法履行草原征占用手續,按規定兌付補償資金,經縣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不列入此次草原確權面積范圍。凡沒有依法履行草原征占用手續,屬違法占用草原的,要進行依法處理,根據處理情況,由縣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決定是否計入全縣草原確權面積。
對近年來一些村民違法開墾草原變為農田的,要在土地確權基礎上,重新劃入草原范圍進行所有權確立。
二是對現有草原流轉、承包、租質等經營情況進行核實。凡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維持原經營關系不變,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予以廢止。
三是各鄉鎮要以村民小組(自然村)為單位,建立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經營組織,建立集體草原股份經營登記臺賬,將股權確權到農牧戶,保障農牧民對集體草原資產占有、收益等合法權利。
四是對現有草原流轉、承包、租賃等進行規范管理,按合同規定頒發草原使用權或承包經營權證,建立健全電子檔案和信息平臺。
五是凡飼用灌木草場,可按“一地雙證”辦法,在獲得“林權”證的同時,可頒發草原所有權證。
草原確權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統實現草原面積、四至GPS定位,明確四至界限;系統確認困難的,采用實地勘測方法確定。
三、工作時間和步驟
20xx年9月上旬各相關單位要明確工作內容、任務和責任,同時上報方案,組織召開動員會。農牧部門組織開展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20xx年9月至12月為實施階段:
一是各鄉鎮要成立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摸底調查,收集原有草原劃界和所有權證發放情況,登記核實原有草原流轉、租賃和承包經營情況,核實劃界、所有權證、承包(租質)合同、臺賬、面積四至等草原地理信息。
二是以自然村為單位,認真填寫由自治區統一制定的草原基本信息登記表,經各鄉鎮匯總后上報,由農牧部門建立草原確權登記表,采用紙質、電子版兩種,并在縣檔案館進行異地備份,長久保存。
三是縣草原管理部門將數字、影象、圖表和文字資料匯總,建立全縣草原確權和流轉、經營數據庫及數字信息系統,實現草原管理信息化。
四是按照國家、自治區有關文件規定,縣、鄉、村分別收集管理草原確權工作中形成的相關文件、資料分級歸檔。
五是統一發放草原所有權、草原使用權和草原承包經營權證書,建立農牧民集體草原股份經營登記備案表。
20xx年1月至3月底開展全面自查和回頭看,查漏補缺,總結經驗,完善信息軟件管理,做好驗收和確權成果應用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要建立健全統一領導、鄉鎮部門分工協作、農牧民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加強工作調度和督促檢查,合力推進。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能和任務分工,認真履行職責。鄉鎮政府負責轄區內草原確權工作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和組織實施,建立以自然村為單位的集體草原股份制經營管理機制。農牧部門負責全縣信息匯總,數字化信息平臺建立和日常業務管理、業務指導;開展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財政部門負責統籌安排相關資金并加強管理。國土部門負責提供最新國土調查成果,并配合鄉鎮做好草原確權與不動產登記的有效銜接。檔案部門負責指導有關檔案歸檔、管理。
(二)開展宣傳培訓,營造工作氛圍。縣委宣傳部門要采用多種形式,利用各種媒體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和營造穩步推進草原確權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各鄉鎮結合實際,編印明白紙、宣傳冊,向群眾解讀政策,答疑解惑,明確工作要求。要把張貼、書寫標語和致農牧民公開信等與廣播、電視、網絡、短信等現代手段相結合,擴大宣傳范圍,提高宣傳效果。縣農牧部門要加強業務和操作培訓,分層次、分對象將理論講解與實際操相結合,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探索創新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各鄉鎮要從實際出發,探索創新解決草原確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鼓勵采取“一村一策”或“一事一議”等群眾能夠接受的辦法解決問題。
(四)強化監督檢查,扎實推進落實。領導小組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聽取各鄉鎮、各成員單位工作匯報,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研究,提出處理意見,確保按時有效完成工作任務。
(五)嚴格執行保密制度,防止失密泄密。對草原確權相關地籍信息資料要嚴格按照《測繪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進行保管,確保不失密、不泄密。
(六)統籌解決工作經費,保障任務落實。縣農牧部門要按照工作內容和任務,編制工作經費預算報縣政府審批后,列入財政預算,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不得向農牧民收取費用。
【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實施方案11-28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總結03-24
草原的詩句03-25
草原好12-09
草原的日記10-29
工作的實施方案12-04
美文欣賞:草原05-02
草原的好詞好句05-01
綠色的天堂:草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