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媽媽的賬單教學方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尋找并理解體味文章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2、把握文章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視角。
3、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深切的愛。
【說明】
這是一篇情節生動、富有趣味的小小說,很容易引起預備年級學生的興趣和喜愛,母子間的故事也能讓他們聯系生活產生思考。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全文雖然短小,但字詞句的運用上有感點、有言外之意、有表達感情豐富之處,都可引導學生去感受。同時,作為一篇小說,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發展變化也讓人感慨萬千,尤其是母子倆截然不同的帳單既是對比,又是映襯,而蘊涵在其中的就是無私深切的母愛,也是全文最耐人尋味之處,是學習的中國和終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提出問題,設置情境。
理解帳單含義,為父母開一份撫育自己所花費的帳單,并與文中帳單比較。
引導學生站在父母角度思考,回顧父母在自己身上所付出的財力人力。產生差異,與課文中的帳單形成對比,引起思維沖突。
梳理情節
品味詞語從情節的鋪墊、展開、高潮、結局幾部分入手,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有言外之意或感情豐富的詞句。(例學習建議中的詞語)圍繞情節發展變化,尋找出反映小彼得相應的內心變化的詞句從而把握其心理活動發展和文章巧妙的構思。
學生把握情節的發展無非通過內容的概括或尋找文中的相應詞句來感悟,教師在適當的時機可滲透小說要素的知識,幫助學生從對語言的感受過渡到對語言文字理性的認識。
深入研讀媽媽的賬單參與討論,點撥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從帳單來探究母愛的表現內容(物質、精神等形式)再挖掘出母愛的本質無私深沉(若能聯系到單元主題更好)。
文章明明寫了兩份帳單,題目卻叫媽媽的賬單,這份困惑應是全文最中心最本質的問題,當然必須通過課堂討論解決。除此之外,學生對中心主題的理解應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這份帳單應是教師組織學生鉆研文本、水到渠成的依據。
課后作業小彼得讀著媽媽的賬單,感到羞愧萬分,請你為他設計一段100字左右的內心獨白,展現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回家完成作業。
這是一份擴寫練習,在把握人物心理活動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用書面語言文字來表達,也是深入體會作品,在實際情境中發展語文能力的一種方式。
【基礎練習】
1、積累成語并造句:如愿以償、小心翼翼。
2、從全文看,彼得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有何含義?與之照應的有哪些句子?
3、媽媽看到帳單后為什么什么話也沒有說?你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嗎?
4、從哪些心情和動作可看出彼得收到媽媽的賬單后羞愧萬分?
5、你認為文中哪些字詞運用得既貼切又精彩,舉一例說明。
【教學反思】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媽媽的賬單》是一篇國外短篇小說,文中兩次出現母與子分別開給對方的賬單。因此,理解兩份賬單不同的含義是此文學習的重點。于是新課導入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請每位學生站在母親的位置,角色互換,為十幾年來家庭為自己成長付出的代價開一份賬單。這個課堂任務一布置,同學們紛紛興致勃勃地列起清單來,頓時,林林總總的數額出現了。出乎意料的是,有好幾位學生的賬單上都出現了無數元或不計其數的字樣。恰好與文中母親開出的0芬尼形成鮮明對照,一個是無限大,一個是無限小,但它們之間卻被濃濃的愛劃上了特殊意義的等號。于是我們的語文課就在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數學等式中展開,學生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挖掘等式背后的深意。
【媽媽的賬單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的方案11-20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方案設計11-22
數學教學方案設計11-16
趙州橋教學方案設計11-30
《泉水》教學方案設計11-22
《組歌》教學方案設計11-15
《草原》教學方案設計12-09
教學活動方案設計12-07
《觀潮》教學方案設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