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多元化作業設計方案探討報告
早期蘇聯教學論專家凱洛夫、斯米爾諾夫,都將作業與課堂教學視為同等重要,把作業研究視為教學論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國學者庫柏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未,出版了專著《家庭作業》對作業的功能與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國學者吳也顯在他的著作《教學論新編》中把教材分成三個系統課題系統、圖象系統和作業系統。可見作業問題在國內外教學論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二期課改的推進,作業問題更向多維視角分析研究。國家教育部長曾指出過: 要提倡布置活動性、實踐性的小學作業,二期課改行動綱領中也明確指出:要改進學生的訓練方式,構建學生的訓練體系,要大力開發習題對于促進學生主動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開放性問題,課題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納入新編習題作業的范圍,與原先強調現有知識掌握鞏固的習題類型相配合,組成完整的數學訓練體系。因此,加強作業問題研究,開展作業改革是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實踐。
數學作業是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形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數學作業,能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也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及時反思改進。
現在小學數學作業普遍存在:
一是作業內容乏味,機械重復較多;
二是作業形式單調,缺乏思維問題;
三是作業量分布不均,隨意性較大;
四是忽視學生潛能,缺乏自主性的問題;
五是重視獨立完成的作業,忽視合作交流完成的作業。
學生對這樣的數學作業非常反感。正是由于教師布置作業只從本意出發,忽略學生心理需求,致使眾多小學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抑制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更抑制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受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影響,數學作業產生了不少弊端: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沒有很好的研究學生心理、理解教材,把全體學生置于同一起跑線上,讓發展水平并不相同的所有學生去完成整齊劃一的訓練任務,造成有能力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在練習設計的安排上存在著只注重練習的量,而忽略了練習的質,在練習目的安排上重視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視基本技能的實際運用,造成作業份量過多、出題過細、答案過死的現象,而使學生常常在被動的狀態下做無效或者低效的作業。分析作業問題,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的小學數學作業模式,已成為數學教學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小學數學多元化作業設計方案探討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06-03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05-23
[集合]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6篇10-24
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方案參考12-09
高中數學作業設計方案12-09
作業設計方案08-05
小學語文詹天佑作業設計方案12-09
(必備)作業設計方案08-08
最大的麥穗作業設計方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