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

時間:2022-12-28 09:01:36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和休止符的節奏,能邊唱邊與同伴開展“搭高樓"的游戲。(重點)

  2.能判斷輸贏,并大膽創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說唱節奏。(難點)

  3.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動作玩躲閃和模仿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玩模仿動作游戲的經驗。

  活動過程

  發音練習,學唱并用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

  1.教師與幼兒運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掌握附點及空拍節奏。

  2.教師完整示范,幼兒學唱此樂句,引導幼兒傾聽并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

  3.鼓勵幼兒創編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并表現搭高樓的方法

  1.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還唱了什么?是怎樣數高樓的?

  什么是層層疊疊?我們怎樣用小手來表現層層疊疊的高樓?

  2.教師選擇幼兒有代表性的搭高樓的方法,帶領幼兒邊學說念白部分邊用動作表現,掌握歌詞及節奏。

  3.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完整演唱歌曲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根據幼兒演唱過程中的問題,重點引導幼兒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及邊說念白邊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

  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樓的方法,并邊唱歌曲邊開展游戲

  1.兩名教師示范搭高樓的方法。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高樓的?什么時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師與一名幼兒互動嘗試搭高樓的方法。

  強調規則: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贏了;沒拍到時躲閃成功的小朋友就贏了。

  3.請兩名幼兒示范游戲,同伴評價,再次明確游戲規則。

  4.幼兒兩人一組,邊說邊有節奏地練習搭高樓的方法。

  5.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樓的游戲。

  (1)幼兒坐在座位上玩游戲,教師重點評價演唱是否清晰及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做動作、配合游戲的情況。

  (2)幼兒圍成里外圈開展游戲,重點指導幼兒學習交換游戲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聽到前奏時,邊走邊拍手按逆時針走到下一個同伴面前繼續游戲。

  豐富游戲玩法,同伴合作邊唱邊玩游戲

  1.教師示范游戲,幼兒觀察并伴唱。

  提問:我們的游戲有什么變化?

  小結:誰贏了誰就做帶頭人,創編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學他一起做。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唱詞,并請個別幼兒分享、帶領同伴練習創編的動作。

  3.幼兒邊演唱歌曲邊與同伴合作游戲。

  教師重點評價幼兒的演唱情況及兩人游戲時分辨輸贏創編動作的`情況,提醒幼兒按節奏換游戲伙伴循環開展游戲。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音樂區隨音樂伴奏邊演唱邊合作游戲。

  2.游戲熟練后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高樓的節奏。

  活動評析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為歌詞簡單,多重復,富有動作性。依據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綱要》中“在音樂等藝術活動中,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現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等思想,本活動采用“歌唱活動從動作開始”的設計思路,將活動設計為音樂游戲,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使幼兒既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在無痕的學習中學會演唱。

  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的念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并為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游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

  本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游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獲得新經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采用“難點前置法”,巧妙地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奏與發聲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動作,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高樓》中的念白部分設計為同伴“拍手躲閃”游戲,并在念白“層層疊疊是高樓”之后加入一段間奏12.435l111 |,為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判斷輸贏、創編動作的時間。由于演唱歌曲是開展游戲的需要,因此吸引著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游戲中樂此不疲地演唱,使傳統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編動作中激發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美國教師約翰·馬丁·費爾拉德提出: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游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游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采用幼兒遷移個人經驗創編動作——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銳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并適時、適宜地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編、表現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游戲的愉悅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顒又幸罁枨形液偷艿艿慕巧O置兩人搭高樓的游戲情境,以同伴游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回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同伴游戲設置為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幼兒面對面玩游戲,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樓、正確判斷輸贏等基本游戲規則;第二個層次為雙圓交換同伴玩游戲,隊形的變換增強了同伴交往的廣度和密度,體驗到與不同伙伴開展游戲的樂趣;第三個層次為同伴模仿游戲,幼兒根據游戲結果快速確定創編者與模仿者的角色,贏者即興創編動作,同伴則跟隨模仿,使同伴間不斷獲得合作掌控游戲、創新不同動作的成功體驗。

  附:游戲玩法

  教師采用幼兒創編的適宜動作,引導幼兒兩人一組隨音樂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在念白部分“一層樓,二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時,兩人邊念歌詞邊按節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壓手背做搭高樓的動作;當念到“層層疊疊是高樓”的“樓”時,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為贏,如果沒有拍到,快速躲閃成功的幼兒為贏。贏的幼兒要創編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樂句的動作,輸者進行模仿,同伴繼續游戲。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2

  我園是20xx年新建的幼兒園,園里的硬件設施比較齊全,大多數老師都是轉崗教師,幼兒都是來自鎮周邊的村子,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帶孩子,爸爸媽媽出去打工,這是我園目前的大致情況。

  由于大部分是轉崗過來的老師,所以老師們不具備當幼兒園老師的要求,他們的教育理念還是停留在小學,對幼兒園的教學還是按照小學的方式去實施,老師教,幼兒學,老師教的累,孩子學的也累,老師上的很痛苦幼兒學的也很痛苦。這完全違背了《指南》對幼兒園教學模式的定位,《指南》指出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是在游戲中進行的,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習,去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教育等于抹殺了幼兒的天性,更別說去發展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然老師們也不想這樣做,好多老師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各方面的因素使的基層教師們無奈的選擇這種方式。

  我個人認為要培訓,首先應先培訓領導,轉變領導的教育理念,領導是有一定號召力的,他可以影響老師去改變,但要讓老師去說服領導那就很難了,如果是愿意采納員工意見的領導或許還可以,但要是一個思維固化,不愿聽取員工意見的領導那就難辦了。

  在者就是家長的理念,我們園面臨的家長,大多都是年齡大的爺爺奶奶,在他們那一帶沒人上過幼兒園,所以在他們的思想中,幼兒園小班就是哄孩子,中大班就是教拼音寫字,如果我孩子不會那就是老師教的不好,所以現在要給家長們滲透這種教育理念,還有一段很艱辛很漫長的`路要走。

  所以,作為一名剛進入教育行業,沒有豐富經驗的我,面對這樣的一個現狀,我很無奈,憑我一己之力要改變我們幼兒園的現狀真的很難,我只有在學習新理念的同時先改變自己,再慢慢地去影響別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去改善這種環境,還幼兒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為期二十天的國培學習已接近尾聲了,這次國培讓我學到了很多,感受也很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程安排

  理論學習,各領域專家的講座,有關師德方面的;《指南》在語言、科學、音樂的解讀;幼兒園家長工作方面的;幼兒舞蹈創編方面;幼兒園語言、科學、音樂領域的教學觀摩活動等等。

  二、學習收獲

  1、國培開辟了一條教師零距離接觸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的通道。 專家們高深的的思想、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執著探索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學習,專家對前沿教育理論的闡述,獨到的分析,鮮活的課例,讓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學到了許多優秀的教學理念。使我對新形勢下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2、國培讓我轉變了教育模式

  我們幼兒園的教學一直處于老師教幼兒學的這種錯誤的模式,國培讓我知道了幼兒園的教學和小學完全不同,幼兒園是開發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最好時機,幼兒園的教學就是要解放幼兒,教師為幼兒提供素材讓幼兒自助學習,自己發現知識,完全是以幼兒為主。我們老師應轉變自己的思想,適應并發展這種教學模式。

  國培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首過去二十天,很匆忙,也很充實。收獲更多。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3

  活動由來

  幼兒園的孩子們經常吃雞蛋,大班的孩子有時還會經常比比咱倆的雞蛋誰的大,而且我們班的孩子在美術區活動中還做過蛋殼畫。孩子對雞蛋并不陌生。在表演區中幼兒有時也會模仿公雞的叫聲。在前兩天的活動中我有意播放母雞下蛋的聲音,讓幼兒模仿,并要求他們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搜集相關的資料,聽聽母雞下蛋的聲音,看看母雞下蛋的樣子,為今天的教育活動做好前期準備。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學唱歌曲,能夠看圖譜有節奏地念誦“大母雞”的叫聲(十六分音符),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難點)

  2.在老師啟發下有意識地觀察圖片,通過動作嘗試記憶歌詞。(重點)

  3.能認真聽音樂,并愿意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聽過母雞下蛋的聲音。

  物質準備:教學圖片4張,節奏圖片8張,背景音樂;雞蛋小的4個,大的一個;鋼琴;節奏棒與幼兒人數同;響板、三角鐵各占幼兒人數一半。

  活動過程

  幼兒坐好后教師也坐好,教師不講話,等待幼兒安靜。播放母雞下蛋的聲音,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出今天的活動主題。

  師:你們誰能模仿母雞下蛋的聲音呢?幼兒模仿母雞下蛋的聲音。

  1.聽《大母雞》的音樂伴奏,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1)聽音樂。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聽著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呢?”(幼兒聽音樂做自己想象的動作。)

  師:“這是一段什么樣的音樂?你是什么感覺?”

  幼:“開心的音樂”、“歡快的音樂”。

  師:那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看看誰來了?教師播放音樂《大母雞》,同時出示一只母雞的圖片,引起幼兒注意。

  師:“快看,母雞干什么呢?”

  教師出示雞蛋(4個小的,1個大的),讓幼兒從視覺上感知到母雞下蛋了,但大小不一樣,引導幼兒模仿母雞下蛋的聲音。

  教師再根據雞蛋的大小出示節奏圖譜,讓幼兒念誦節奏譜1:咯咯咯咯噠,節奏譜2:咯咯咯咯噠,使其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速度。繼續引導幼兒念節奏譜3:咯噠,咯噠,節奏譜4:咯咯噠,讓幼兒充分感受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不同,體會其中的樂趣。幼兒先按照節拍說,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邊打節拍,邊看圖譜,邊說歌詞。也可以讓幼兒試試按照節奏說,嘗試用節奏棒幫助幼兒掌握節奏和節拍的特點,從而做到難點前置。

  (2)聽音樂并看圖。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呀,是誰這么開心呀?大母雞在什么地方呀?”

  幼:“母雞在草地上!

  師:母雞在草地上干什么呢?

  幼:“母雞在下蛋!

  師:“下了這么多蛋,母雞特別高興,它怎么表現的?”

  幼:“母雞在唱歌!

  師:“咱們看看母雞下了多少個蛋?蛋是什么樣的?”

  幼:“雞蛋又大又多!

  2.幼兒學唱歌曲。

  (1)老師指圖慢速范唱。(第一遍。)

  (2)老師邊做動作邊原速范唱。(第二遍。)

  師:“剛才老師唱了一首大母雞的歌,你最喜歡哪句?”

  (3)幼兒學念歌詞

  師:“我們一起來念念歌詞!(幼兒第一遍。)

  (4)幼兒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能不能跟著好聽的音樂把這首歌完整地唱一遍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第一遍試唱。)

  師:“第一組的小朋友很好,第二組的小朋友要加油哦!我們再來一次!

  希望小朋友耳朵要聽琴,用好聽的聲音演唱。(幼兒唱第二遍。)

  教師播放《大母雞》的音樂,幼兒自由找同伴嘗試演唱,可以用響板或節奏棒幫助模仿大母雞的叫聲。

  3.啟發幼兒通過圖片或動作嘗試記憶歌詞。

  (1)用遮圖的方式考考幼兒。

  師:“今天學的歌你們會了嗎?”“那咱們玩一個捉迷藏的.小游戲:老師把一張圖片遮起來,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那張圖片也能把歌唱完整。我們來試試啊?”

  師:“真不錯,現在我請男孩子來試試。”

  男孩子和女孩子交換,比比哪組唱得好。(幼兒第三遍。)

  (2)啟發幼兒用圖片或動作來記憶歌詞。

  師:“咱們班的小朋友最聰明,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師:“誰能給這首歌曲編動作呢?”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幼兒在琴聲的伴奏下,嘗試按歌詞編動作,繼續記憶歌詞。(幼兒第四遍。)

  (3)小結:“我們可以用看圖片的方法記住新歌,也可以用做動作的方法來提醒自己記住新歌。”

  (4)幼兒選用一種方法記憶并演唱歌曲。

  師:“現在請小朋友選一種方法來演唱這首歌,可以選圖片也可以選動作,F在小眼睛閉起來想一下,想好了只要坐好,老師就知道了。”

  (5)咱們試試男孩子和女孩子對唱好嗎?男孩子先唱有詞的句子,女孩子唱“咯咯咯咯噠”的句子,然后再換過來。幼兒嘗試。(幼兒第五、第六遍)幼兒分成兩部分,如十人拿響板,十人拿三角鐵伴奏,讓幼兒體會樂器的不同。教師把幼兒的演唱錄下來。

  4.聽音樂做游戲,再次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幼兒聽著自己演唱的歌曲,與老師一起做動作走出教室。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學大母雞,開心地唱著歌到外面去玩一會兒吧!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既開心又有序的游戲情緒。

  2、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分段進行律動表演。

  3、學習嘗試將包餃子的經驗運用到音樂活動中來,并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中班下學期音樂磁帶《喜洋洋》、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引導幼兒回憶過年包餃子、吃餃子的生活經驗。

  教師: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愛吃什么?大家一起吃餃子時心里開心嗎?

  2、根據幼兒的回憶,引導幼兒隨音樂嘗試創編律動“包餃子”。

 。1)引導幼兒討論包餃子的動作和煮餃子的步驟。

  教師:餃子時怎么包出來的呢?怎樣把包好的.餃子煮熟呢?

 。2)將幼兒回憶出包餃子的動作提煉成舞蹈動作,教師清唱音樂旋律并帶領幼兒集體學習。

  教師:如果把我們的身體當面,小手當搟面杖,可以在哪些地方搟呢?

  3、引導幼兒隨音樂嘗試有節奏地表演。

 。1)幼兒邊聽音樂邊隨教師做動作,初步熟悉樂曲旋律。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把大家想出的包餃子的動作和煮餃子的動作連起來做一做吧。

  (2)幼兒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教師的帶領下,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

  教師:你們還記得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嗎?

  (3)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節奏進行表演。

  4、音樂表演,進一步體驗過新年的快樂心情。

 。1)教師引導幼兒坐在座位上創編餃子在煮熟后的造型。

  教師:火關了,說明餃子就怎樣啦?如果你是“餃子”,請你想一個“餃子煮熟”后的造型并做一做!

 。2)幼兒站成散點狀,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進行集體表演。(音樂停就表示火關了,每個人都要停住,做好“餃子煮熟”后的造型)

  教師:請小朋友們找空地方站好,和旁邊的人保持距離,以免做動作碰到別人,我們一起來表演。

  5、幼兒邊聽音樂邊完整地玩“包餃子”的表演游戲。

  玩法: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表演。(一人做被揉、被包、被煮的“餃子”,另一人“揉面團”、“包餃子”、做“煮餃子的火”)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提供油泥,讓幼兒“包餃子”,并利用包好的餃子開一個“香香餃子店”的游戲,增進幼兒與同伴的交往。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跳跳、畫畫中熟悉歌詞。

  2、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邊跟唱邊游戲,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

  2、紙和筆。

  3、音帶。

  活動過程:

  1、律動《魚游》進活動室。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魚吧!

  2、練聲:和小魚問好。

  師: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好象在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吧!1— 2︱3—4︱5—6︱5——║5—4︱3—2︱1—3︱1——║

  小 朋 友 們 你 們 好!

  小 魚 小 魚 你 們 好!

  3、欣賞音樂,感受3/4拍舒緩的節奏特點。

 。1)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小魚還演奏了一曲好聽的音樂呢!請你們聽聽有什么感覺?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形容這首音樂。

 。2)這一次我們仔細聽聽這首優美的音樂是幾拍子的?你還可以邊聽音樂邊做動作。三拍子怎么拍?讓我們一起來拍一拍。三拍子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4、理解歌詞。

 。1)用故事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師:池塘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魚,他們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媽媽的懷里睡著了。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看著這些可愛的小魚。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麗的倒影,好象為小魚蓋上了一條美麗的珍珠被子。(這條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來的?風兒輕輕地吹著,在為小魚唱著一首好聽的搖籃曲,小魚慢慢地睡著了。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中看見自己的媽媽在親它的嘴巴呢!提問:故事里出現了誰呀?小魚兒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里睡著了?天上星星落下來,為他蓋了條什么被子?風兒唱了首什么歌?小魚做了個什么樣的夢?

 。2)完整朗誦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歌曲。師:你們聽,小魚兒開心地唱起來了!

 。2)教師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輕聲學唱。

 。4)引導幼兒重點唱準重復部分。

 。5)引導幼兒用輕柔舒緩的`歌聲表現歌曲優美的意境。

  6、創編動作。

 。1)幼兒邊唱歌曲邊自由創編歌曲動作。

 。2)幼兒兩兩結伴,交流自編動作。

  (3)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4)幼兒自己聽音樂邊唱邊動作。

  7、為歌曲伴奏。

 。1)幼兒邊聽歌曲錄音帶,邊模擬樂曲演奏,進一步體驗歌曲優美的意境。

  (2)全體幼兒用樂器齊奏。

 。3)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魚的夢小魚的夢1=F 3/43 5 5 5 ︱ 6 5 3 1 6 ︱ 5 1 2 3 3 2 ︱ 2 — — ︱魚兒 玩 呀, 玩 了 一 天 水, 池 塘 媽 媽 懷 里 睡。3 2 5 6 5 ︱ 6 5 3 1 6 ︱5 1 2 3 3 2 ︱1 — — ︱ 天 上 星 星, 星 星 落 下 來,為 它 蓋條 珍 珠 被。 5 3 5 — ︱ 3 1 3 — ︱ 2 2 2 5 ︱ 1 2 2 — ︱嗚—— 嗚—— 風 兒 唱 支 搖 籃 曲,5 6 3 5 ︱ 1 2 2 — ︱ 3 5 5 6 5 ︱ 6 5 3 1 6 ︱ 輕 輕 吹 呀, 慢 慢 吹, 魚 兒 夢 中 夢 中 看 見 了5 1 2 3 3 2 ︱ 1 — — ︱ 5 3 5 — ︱ 3 1 3 — ︱媽 媽 在 親 它 的 嘴。 嗚—— 嗚 ——5 1 2 3 3 ︱ 3 2 1 — ‖ 媽 媽 在 親 它 的 嘴 。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6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后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范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里說了些什么呢?說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么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范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著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么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復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復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鉤、擊拳等。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方案06-09

音樂活動方案08-20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01-10

音樂社團的活動方案04-09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03-08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09-28

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活動設計方案05-05

音樂社團活動方案04-21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方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