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宣傳片形式:解說、畫面配合文字。
我們的口號“因為專業,所以領先”打造汽車陪練行業專業品牌。
為您提供專業的汽車陪練服務,公司備有幾十輛車,多款車型,專業的教練、優質的服務,注重汽車陪練效果,狠抓陪練質量。讓您安全駕駛,一路暢通。
我們的經營理念:“安全”“傳授”“和諧”。
“安全”及培養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傳授”傳授實際道路汽車駕駛技術;“和諧”樹立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讓駕駛員掌握汽車駕駛技術,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創建和諧社會。
我們的服務理念:專業、及時、誠信。
專業理念:專業技術、專業教學、專業管理、專業服務;
及時理念:約車及時、服務及時;
誠信理念:誠信經營,我們一旦承諾就一定要兌現,并以此定為公司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
一對男女,情人節時,男孩再也不送玫瑰花給女孩,而是送了一張汽車陪練卡,因為花錢買了安全;女孩再也不送巧克力給男孩,而是送了一張汽車陪練卡,因為花錢買了放心。瑞馳天下汽車陪練讓安全的光環伴您一生。
設計方案 篇2
一、工程概況
設計依據:
1、業主提供資料;
2、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規定DBJ08-71-98;
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及相關專業設計規范;
5、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二、原水來源、水量及中水用途:
1、原水來源:小區住戶生活污水。
2、水量:小區住戶1024戶,按每戶平均3.5人,合計大約3584人。鑒于房產公司尚未提供人均用水量,參照我國南方小城市(<20萬人),居民人均住宅用水148.5L/(人.d),并參照高級住宅和別墅人均生活用水300~400L/(人.d),,兩者取平均數為250L/(人.d),暫時作為本項目核算水量的依據,那么,本項目設計處理水量=3584人×250L/(人.d)×1.10(未預見水量)=985.6m3/d,取生活排水量與生活用水量相同(DBJ08-71-98)。新建中水處理站設計規模為985.6 m3/d,平均小時處理量為41m3/h。
3、中水用途:小區綠化澆水、景觀補充水。通過處理后中水主要回用于沖廁、綠化、洗車等方面,因此要求達到CJ25.1—89《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要求。主要指標為:COD≤50 mg/L;BOD5≤10 mg/L ;懸浮固體≤10 mg/L;濁度≤10度;PH:6.5-9.0;油類≤3 mg/L;總大腸菌群≤3個/L;嗅:無不快感覺;游離余氯:管網末端不少于0.2 mg/L。
4、中水回用比例≥80%,其余污水經處理達標排放。
進水水質 350-450 180-250 200-300 ≤40 35-40 6--9
排水水質 100 20 70 10 15 6--9
注:處理后的出水要求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
工藝設計方案一、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確保處理后尾水的各項水質指標皆符合本方案設計依據中的標準和要求。
2、采用成熟的,功能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調節性以及應急排放措施。
3、整套污水處理系統,盡可能占地面積小,投資省和運行費用低。
4、主體設施采用鋼筋砼結構,使用壽命長;選用的設備、儀表、配件、材料,均為質量可靠,運行穩定,便于維修。
5、充分考慮處理過程中二次污染(噪聲、臭氣、污泥處理)的防治。6、本設計的范圍為接入污水處理站集水井至排放池為止的污水處理工藝、電氣各專業設計。
二、處理方法:
本工程擬采用水解酸化—兩級接觸氧化—過濾—消毒的工藝流程。、
污水經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池采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水量,并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淀。調節池后部設水解酸化段,利用細菌在厭氧條件下短時間內的水解酸化反應,降解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有利于細菌好氧分解。
好氧處理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采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等方面更具優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三、工藝流程:
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本處理系統由集水井、調節池、A段生化池、O段生化池、沉淀池、排放池、中水池、污泥池、機房(風機、水泵和電控柜)等構筑物組成。
四、主要構筑物:
1、土建(本鋼筋砼設備為地埋式,頂部復土0.3米可綠化環境。)
序 號 名 稱 規格(m) 數量(座) 備 注
1 集水井 1.5×6.5×4.5 1 地下式鋼筋砼結構
2 調節池 12.5×6.5×4.5 1 同上
3 接觸氧化池 12.5×3.5×4.5 2 同上
4 沉淀池 9×3×4.5 1 同上
5 污泥池 9×3×4.5 1 同上
6 排放水池 4×4×4.5 1 同上
7 中水池 9×6×4.5 1 同上
8 機房 4×3.5×2.6 2 設在地面上
五、主要設備:
序號 名 稱 型號規格 單 位 數 量 備注
1 機械格柵 臺 1
2 一級提升泵 臺 2 一用一備
3 羅茨風機 臺 3
4 二級提升泵 臺 2 一用一備
5 石英砂過濾器 臺 1
6 電磁流量計 臺 1
7 消毒劑投加裝置 套 1
8 活性炭過濾器 臺 1
9 污泥泵 臺 2 一用一備
10 組合填料 套 1
11 管道及法蘭彎頭 套 1
12 閥門器材 套 1
13 人孔及閥門蓋 套 1
14 填料支架 套 1
15 防腐材料 套 1
16 電器控制系統 套 1
17 配電器材 套 1
18 聚丙稀蜂窩斜板 套 1
19 液面控制器 套 1
注1:該污水處理系統總電機功率55kw, 運行功率35kw。
注2:設施占地面積大約350-400 m2 。
注3:上述構筑物參數或設備配套會因設計時做適當更改,以施工圖為準
2.2 常用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加藥)→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藥)→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于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占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采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
2.2 常用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加藥)→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藥)→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于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占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采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
設計方案 篇3
建筑是一個高聳的多層半開放結構,擁有可以舉辦各種演出和文化活動的靈活的演出空間。音樂中心開始于一個直線形的公園,這是一系列環保的公共戶外空間,它以多樣化的空間形成了一個音樂和文化演出集會地。它同樣也形成了一個公共的音樂球形空間,在這里數字技術可以使游客在各個區域都能欣賞到音樂。
室內展覽空間,制作和支持區位于多層結構的建筑之中。在這里不僅可以使用數字技術播放音樂,也可以通過LED系統播放數字圖片。同時這里也可以作為支撐和轉換下方空間的器械的吊架。
考慮到可持續性,臺北音樂中心將積極利用雨水。多層結構中的平臺在下雨時將形成水道,為水文冷卻系統收集雨水,同時保護室外空間免受雨水的侵襲。最上層的平臺作為收集雨水的`水池之外,也可同光電池板一起作為太陽能收集器。
北面的一層是個開放的空間,它將綠色道路,西面第二階段空間和南面的直線空間連接在一起。
南面直線公園中的數字音樂涼亭形成了周圍區域的地標,同時它們也作為廣播站以及支持戶外演出的機關設施。
設計方案 篇4
第一條 目的
為了給公司快速發展做好人才儲備,總結人才培養經驗,實現人才可持續發展,讓公司各部門成為培養人才的窗口,并滿足各部門用人需求,制定本方案。
第二條 適用范圍
公司統一招聘的應屆大學畢業生 第三條 培養方向
集團公司、各子公司各部門需求崗位 第四條 培養周期
大學生培養分為(第一階段)見習培養、(第二階段)定崗培養;
第一階段周期和第二階段周期各為6個月。 第五條 招聘選拔
1、 招聘途徑:校園招聘、網絡招聘
2、 招聘流程
(1)校園及網絡招聘平臺簡歷初步篩選
(2)筆試量化考評
(3)開放式提問,綜合評定
3、 招聘條件
(1) 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學習成績優異者;
(2)為人勤奮、認真務實、積極進取、德才兼備者;
(3)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溝通能力強、學生干部優先;
(4)踏實穩重,能從基層做起,學習及適應能力強;
(5)認同鑫都企業文化,能與公司共同長期發展 第六條 第一階段:見習培養(6個月)
1、 見習生培訓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與用人部門共同執行,原則上入職兩周內完成集中培訓。
2、 培訓內容
(1)員工手冊、組織管理手冊、企業規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人事、財務管理制度)、企業文化、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培訓;
(2)崗位職責、工作規范、注意事項、技能技巧、專業知識、在崗訓練、工作安全等方面由相關用人部門進行培訓;
(3)財務制度及借款與報銷規范由財務資產部負責培訓;
(4)行政制度及行政辦公規范由公司辦公室負責培訓。 3、 參加完公司統一的入職培訓后,根據所學專業及既定安排分配至所屬部門,用人部門指定一名老師培養,與見習生簽訂《師帶徒培養協議》,負責見習生見習期期間的輔導與培養,老師原則上為部門負責人或業務骨干。
4、 見習期考核
(1)見習期結束后,人力資源部通過對員工的面談、書面考核以及相關責任人的`問卷調查,來綜合評估培訓效果;
(2)考核成績80分以上且用人部門分管領導無異議的,進入第二階段,定崗培養期(即試用期)。
(3)見習期考核不合格者,由人力資源部和用人部門共同評議,是否延長見習期或辭退。
5、 見習期結束后,培養記錄及考核記錄交人力資源部歸檔。 第七條 第二階段:定崗培養(6個月)
1、 根據見習期表現及擅長、部門實際需求,進入定崗培養試用,試用期考核方式按照公司現有制度執行。
2、 試用合格后,予以轉正;不合格者,予以辭退或轉崗。
3、 定崗培養期結束,培養記錄及考核記錄交人力資源部歸檔。
第八條 薪酬標準
1、 見習期(見習培養期)薪酬 ??
2、 試用期(定崗培養期)薪酬 ??
第九條 附則
1、 本方案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2、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設計方案 篇5
為全面貫徹落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啟動新時期榮辱觀教育,辦好科技創新活動,特制定我校《科技創新活動方案》。
一、宗旨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展示學生特長,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活動主題:體驗生活,健康成長
三、組織機構
1、組委會組長:
副 組 長:
成 員:
2、輔導老師
科普“征文”輔導:語文老師
科普板報輔導:班主任老師
科普繪畫輔導:各部美術組老師
科技制作輔導:物理教師 邢宇老師 曹云老師
四、活動內容
本屆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活動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科普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
2、利用板報、廣播、電視進行宣傳,班級各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報 。
3、各班級通過班會、團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各學科也可根據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相關的科普教育。
(二)、科普實踐
1、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競賽選拔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后感。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觀察日記。
4、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
5、組織學生觀看科普錄相片
(三)、科普比賽
1、科技創新制作活動
(1)主題、說明
a: “科技創新小制作”——用身邊的舊電器、舊玩具等廢舊物品,運用“聲、光、電、磁、機械”等科學原理創新制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b: “生活中的小發明”——發現生活、學習用品中的不足、缺陷,發明創造出可以彌補不足與缺陷的小發明,或發明出實用、多功能的新型用具。
(注:如無制作條件,也可以只寫出創造發明創意,包括設計思路、設計原理、設計圖紙)
(2)活動要求:
a. 根據給出的創造發明主題,進行準備與制作,每位學生可獨立或與家長共同制作1至2件科技小發明、小制作作品參賽。(每班擇優選送,數量3至5件)
b. 比賽作品應圍繞科技節主題,有科技含量、創新性、實用性、美觀性與學生課余生活聯系密切,并提倡利用廢舊物品為材料進行科技制作。
c.作品上貼注:作品類型(小制作或小發明)、作品題目、作者班級、姓名、年齡。
(3)評獎方法:由組委會邀請相關專業老師作初評篩選出后選作品。推薦參加上級比賽。
(4)負 責:各部主任
(5)截止時間:XX年4月28日 (參賽作品統一交部主任處)
2、科普板報比賽
(1)參賽對象:各年級各班
(2)板報內容:根據主題 “探究身邊的科學”進行集體創作。
(3)參賽辦法:以各班教室內的'板報為板面,自行設計、參賽。
(4)負責部門:教務處
(5)比賽方式:現場打分
(6)比賽時間:XX、4、21——XX、4、28
3、科技創新繪畫比賽
(1)參賽對象:各年級各班
(2)比賽內容:各班圍繞科技月主題進行訓練、選拔、參賽
(3)比賽辦法:每班選送參賽作品2至3件
(4)作品要求:
a. 參賽作品一律用400mm x 600mm的紙(材質不限),作品要求整潔,反面右下角注明:作品題目、作者班級、作者姓名、年齡。
b. 本次科普繪畫比賽采用“繪畫形式多樣化”的比賽方法,作品大小8開紙,紙張要求不限,繪畫形式可以是油畫、國畫、水粉畫、水彩畫、鋼筆畫、蠟筆畫、剪紙畫、粘貼畫、電腦畫或綜合技法畫等多種技巧、風格、材質表現(但不包括非畫類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
c.作品要具備想象力、科學性、繪畫水平(設計、色彩、技巧)、真實性(必須自己原創,不得臨摹或抄襲他人作品)。
(5)比賽時間:5月11日前交稿,統一交至教務處。
(6)評獎方法:由組委會邀請相關專業老師作初評篩選出后選作品,各年級各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秀作品推薦參加上級比賽。
4、科技小論文與觀察日記競賽
(1)參賽對象:各年級各班
(2)比賽內容:各班通過開展實驗、栽培、飼養等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或通過學習查閱書籍、網絡資料,結合科技興國、科技興市、科技興校的思想,寫一篇科技小論文。體裁不限(如科技小論文、科普童話、科普幻想。)
(3)比賽要求:各班認真指導,選送2—3篇(不超過3篇)參加校比賽。
格式要求:用300字方格稿紙、蘭黑或黑墨水謄寫或用電腦打印稿,在題目左上方注明:“科技小論文——觀察日記(科普幻想類)”
(4)截止日期:XX年5月11日 (參賽文章統一交各部主任處)
(5) 評獎方法:由組委會邀請相關專業老師作評委,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五、活動時間:4月11日—5月11日
(4月11日—14日宣傳動員階段;4月有15日—5月7日準備階段, 5月8日—11日總結階段)
六、參賽對象:全校學生
七、獎勵措施
1、獎項設置:
集體獎:小學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初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高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個人優秀獎若干名。
學校將視情況專門設立優秀組織獎和科技輔導員獎。
2、獎勵辦法:
凡上交作品學校將組織評比,作為班級考核內容之一。
八、備注
各班有關活動資料、材料等由班主任負責收集。活動中,要求各班積極認真地投入活動,抱著“參與第一,比賽第二”的態度,利用活動的契機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尤其是科技素質的提高。各班要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班要精心組織、積極參與、講究實效,要在普及教育和普遍參與的基礎上指導精品,培養尖子參加競賽。
設計方案 篇6
1動車組轉向架三級修兼容性生產組織方案的設計
1.1節拍流水型檢修體系的總體設計
根據CRH2、CRH3系列動車組轉向架三級修檢修工藝要求,以構架檢修作為生產作業主線,輪對及部件檢修作為支線,將其中的分解、清洗、檢修、落成、試驗工序的作業內容分割為耗時相等的若干個檢修節拍,通過作業項點在各節拍間的微調,實現各節拍耗時的均衡,從而形成節拍式推進的流水修作業方案。而各檢修節拍內部,則根據自身的檢修工藝要求及工裝設備布置,選取流水修、區域定位修或兩者相結合的模式。
1.2轉向架兼容性生產組織方案的設計和優化
根據實際工藝要求及作業總量,將CRH2系列動車組轉向架檢修劃分為6個生產節拍,依次為轉向架分解、轉向架清洗、構架檢修一、構架檢修二、轉向架落成、轉向架試驗及交檢交驗;將CRH3系列動車組轉向架檢修劃分為9個生產節拍,依次為轉向架預分解、轉向架分解、轉向架清洗打磨、構架檢修、構架部件組裝、轉向架落成、轉向架試驗一、轉向架試驗二、轉向架交檢交驗。為了實現CRH2、CRH3系列動車組轉向架生產互不干涉,在檢修場地和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在具體的檢修路徑設計、生產組織布局、作業區域劃分及設備資源配置時,主要做了以下幾項設計和優化:
(1)為了防止生產過程中因設備故障、材料供應等原因造成殘車而影響整體進度推進的情況,在總體設計生產線時采用了線下模式,各生產工位未設置在構架輸送線主干道上,而是設置在運送主線兩側。
(2)轉向架分解、清洗生產組織方案設計。CRH2、CRH3系列動車組轉向架均包含了預分解、構架輪對分離、輪對部件分離等分解工序及構架清洗、輪對清洗等清洗作業,但鑒于CRH3系列動車組在預壓、枕梁分解、加壓分解、轉向架自動清洗等工序的工藝標準及工時消耗上存在更多、更高的要求,為防止流水線阻塞和產能浪費,應放棄不同車型完全共線生產的方案。因此,將CRH2、CRH3系列動車組分解清洗作業分別劃分為2個和3個工作量相等的節拍,將預分解、清洗工序等作業標準及設備需求相近的工序設置為共線,將預壓、自動清洗、分解等工藝及設備差別較大的工序設置為分線,形成“分-并-分-并”的總體格局,使各車型生產組織順暢。比較典型的是將構架檢修區的8個臺位劃分為4個相對獨立的小流水作業區,CRH2、CRH3系列動車組各占2條,在CRH3系列動車組流水線上還配置了壓裝機,按工藝要求將各車型分解工序進一步劃分,由此完全排除了工藝標準、工時消耗、設備需求所帶來的各車型間的影響。
(3)構架檢修生產組織方案設計。CRH2、CRH3系列動車組構架均需進行構架外觀、構架部件組成、構架管路等檢查,因此將CRH2、CRH3系列動車組構架檢修作業劃分為2個工作量相等的`節拍。但由于CRH3系列動車組增加了構架焊縫打磨、底漆及面漆著補、牽引組成部件組裝等工藝內容,而上述作業對場地、設備均有特殊要求,同時為了避免檢修工藝及材料配送的混淆,在構架檢修區采取了完全分線設計方案。總共30個檢修臺位中,CRH2、CRH3系列動車組構架檢修各占用16和14個臺位,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作業區域。在CRH3系列動車組檢修線內還設置了用于部件組裝的專用升降機,在檢修線側設置了構架打磨間和構架油漆烘干間,以滿足其工藝需求。另外,將CRH2、CRH3系列動車組構架檢修區內的作業設置為構架檢修一至構架檢修二的兩步式流水作業。構架輸送線設計為“非”字形,為方案實施提供了保證。
(4)轉向架組裝及試驗生產組織方案設計。鑒于CRH2、CRH3系列動車組的構架與輪對對位及落成,空氣彈簧、減振器等部件安裝,靜載試驗等作業項目在總體流程和工藝要求上相似,因此在這一區域生產組織設計時,采取了3條流水線CRH2、CRH3系列動車組檢修共線的設計。在組裝工位安裝了加壓設備,在尺寸調整工位設置了地坑式調整設備,在靜載試驗臺上安裝了不同的加載適配器,在主流水線側增加了CRH2系列動車組尺寸測量平臺及CRH3系列動車組返工平臺,通過以上方式使流水線具備兼容修工藝能力。這一生產組織方案,對于轉向架組裝試驗工序出現的不合格返工、各車型入修比不固定等不可控因素,具有更為靈活的生產組織調整空間,有利于將設備利用率和檢修潛力發揮至最大。
2結束語
在現有生產場地及資源條件下,通過對CRH2、CRH3系列動車組轉向架三級修兼容性生產組織方案的研究和設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兼容修中因各車型工藝、設備需求差異所帶來的相互干擾和資源浪費,充分發揮生產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生產效益。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時節啊!那你們看到了些什么啊!
生:金黃的稻谷,飄落的樹葉……
師:是啊,秋天很美,但它啊還有美妙的聲音呢,要不要聽聽啊?
二、欣賞朗讀,初步感受詩情。
(師朗誦。)
師:怎么樣?美嗎?這么美的課文,想親自去感受感受嗎?趕快打開語文書46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讀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開始吧。
三、初讀課文。
生:讀課文。(教師關注)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透過文字和作者一起去聽了聽秋天的聲音。現在,誰愿意用讀的方式帶著吳老師一起去聽一聽呢?
生讀。
師:你讀得真流利。誰能像她那樣帶夏老師接著去聽“秋天”的聲音?(分別指名讀二、三、四、五小節)
師:哪些孩子愿意讀后面這一節呢?(生舉手)這樣吧,愿意的孩子,咱們一起來!
生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又從遠方匆匆地去,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師:“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誰能告訴我你從課文中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找一找。
生再讀課文。找“聲音”。
師:找到了嗎?誰來告訴我?
生:“刷刷、蛐蛐、叮嚀、歌吟”
板書:
黃葉
刷刷
蟋蟀
蛐蛐
大雁
叮嚀
秋風
歌吟
四、讀、悟、想。
1、師: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喜歡的'聲音的那一節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學生展示、朗讀交流。
生:好媽媽我要走了,你保重啊。
師:那好,喜歡這“刷刷”聲的孩子們,用你們自己的感受來讀讀一段。
(生自由讀課文并配上動作)
(2)生:我喜歡“叮嚀”。我來讀。(生讀)
生:大雁會對小樹說:“再見,我親愛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會。”
生:大雁對青蛙說:“青蛙,我們明年見。”
生:大雁對螞蟻說:“快準備糧食吧,別偷懶,要不,冬天會餓死你的。
師:小伙伴們,快回南方吧,再在這會冷了,沒食物了
師:留在這里的朋友聽到大雁的話,心里會感到多么溫暖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
(3)生:我喜歡這一節。(聽聽,秋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嚁嚁”,是和陽臺告別的話音。)(多媒體展示秋的落葉圖,伴著清脆的蟋蟀叫聲。)
師:喜歡這節的孩子們說說,為什么喜歡這節呢。
生:因為小蟋蟀在跟我們告別呢!
生:“秋天多美呀!我在美麗的秋天里,快樂地歌唱。”生:自由地讀。
(4)我喜歡豐收的歌吟。(生讀)
師;秋天到了,田野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生: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熟了。
第4段
師:那么多聲音感覺進入了————音樂廳
生集體讀
師:你還在哪聽到了秋的聲音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適時出示“秋的聲音,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片葉子里”。并幫助理解。)
讀第五段
五、想象創作,仿寫小詩。
師:秋的聲音美妙動聽,而你們的朗讀也讓在吳老師陶醉,謝謝你們。想想看,秋天還有哪些聲音呢?
生:“嘩嘩嘩”秋雨快活地下。
生:“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呢!
生:“呱呱呱呱”青蛙加緊挖洞。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編的詩可真好,和起來又是一首小詩了。
六、拓展
師:孩子們秋天把這么美妙的聲音送給了我們,那我們是不是也該送分禮物給秋天,來贊美秋天!
生:可以美美地讀讀課文,“讀出”秋天的聲音。
設計方案 篇8
經局領導和業務技術人員認真篩選,決定把××鎮××山及與之毗鄰的胡崖山、檔子溝山確定為我縣20xx年度林業生態示范工程基地。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提出如下工程規劃設計。
一、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
工程規劃設計總面積1751畝,全部為人工造林。根據××鎮××山一帶的'立地條件和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造林樹種為大葉女貞、黃連木、五角楓、核桃和塔柏五種,其中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410畝,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1107畝,核桃純林243畝,塔柏1071株。
二、 工程建設地點與樹種選擇
工程位于××鎮××山、檔子溝和上胡崖山一帶共3個山頭8面坡,涉及蘇莊、金竹河、杜崗、小草峪、葛家溝五個行政村。其中檔子溝東至胡崖山上半部即1小班營造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面積410畝;上胡崖山下半部即3小班栽植核桃純林,面積243畝;××山東坡、南坡上半部和西坡(即2、4、5小班)營造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面積1107畝。
三、工程建設時間與驗收
工程自20xx年10月中旬正式開工,11月中旬完成整地,11月底完成造林等所有工程。根據工程進展,進行三次驗收,分別是整地驗收(11月10日前),栽植驗收和綜合驗收(20xx年8月)。
四、技術規程
本著適地適樹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造林,高標準完成工程建設,具體技術標準為:
1、 樹種選擇:工程區多為石灰巖,土層薄,肥力差。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在立地條件較差的荒山荒坡栽植大葉女貞、黃連木和五角楓,在土層深厚的坡耕地栽植核桃,在××山上山路兩側和觀摩臺周圍點綴栽植塔柏。
2、 造林密度: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林、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林密度設計均為每畝56株(株行距3米×4米),核桃密度設計為每畝34株(株行距4米×5米),塔柏3米一株,路兩側各栽一行。
3、 整地規格:在盡量減少原生植被不被破壞的情況下,大葉女貞、黃連木、五角楓、核桃、塔柏均采用魚鱗坑整地,其中大葉女貞、核桃、塔柏整地規格為60cm×60cm×60cm,五角楓、黃連木整地規格為30cm×30cm×30cm(后附各樹種造林模式)。
4、 苗木質量要求:優質壯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關鍵,造林苗木全部使用二級以上苗木,大葉女貞根徑、高為3cm/1.5m;五角楓根徑、高為2cm/0.8m;黃連木根徑、高為0.5cm/0.6 m;核桃,優質薄殼核桃,根徑、高為1cm/0.8m,塔柏根徑、高為5cm/1.8m-2m。
5、幼林撫育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補植補造、松土等確保苗木成活率,達到驗收標準。
五、附屬配套設施
1、道路:在××山沿山脊線自南向北修3.5米寬二級沙石路1400米,并在道路兩側各栽植一行塔柏,株距3米。
2.護林房:在××山南坡下半部建護林房一座,面積60平方,一室一廳、磚混結構。
3.宣傳標牌:修標牌五個,其中上胡崖山西半坡四個,××山上部一個。標準3米*4米,磚混結構。
4、停車場和觀摩臺:××山上部修簡易停車場及觀摩臺,
停車場面積500平方米(10米×50米),要求鏟平,墊碎石子,東邊壘高50cm石擋。在觀摩臺周圍栽植一行塔柏。
5、壘石圈與刷白:在觀摩臺視力范圍內沿穴外圍壘石圈及刷白,石圈規格為:半圓形,長1.2m,寬30cm,中間高30cm。
六、需苗量
1小班設計大葉女貞與黃連木混交,面積410畝,并考慮10%的苗木損耗,大葉女貞和黃連木各需苗木12628株;2、4、5小班設計大葉女貞與五角楓混交,總面積1107畝,考慮10%的苗木損耗,大葉女貞和五角楓各需苗木34095株;3小班設計核桃純林,面積234畝,考慮10%的苗木損耗,共需核桃苗8752株;路兩側與觀摩臺周圍需塔柏苗1071株,合計共需苗木103269株。
七、投資概算
工程共需投資137.71936萬元,其中種苗費33.77425萬元,整地費34.1982萬元,栽植、澆水、刷白28.1646萬元,標牌費1萬元,道路維修費5.6萬元,護林房3萬元,觀摩臺修建需投資1萬元,壘石圈與刷白30.98106萬元。(詳見造林單價與投資預算表)
附圖:1、××縣20xx年××鎮××山基地施工設計圖
2、各樹種造林圖式
附表:1、××鎮××山基地需苗量表
2、××鎮××山基地造林單價及投資預算表
××縣林業局
二00九年十月一日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精選)09-26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經典設計方案12-05
消防設計方案08-04
設計方案模板08-06
網絡設計方案07-24
活動設計方案11-24
項目設計方案04-06
薪酬設計方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