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高考期咋度過,從備考壓力解放出來身心需調適
高考結束了,驟然間從巨大備考壓力中解放出來,考生的心理、身體上都需要一個調適過程,而在后高考時期,考生也會因為巨大壓力的釋放呈現出不同狀態。常見的有非理性購物型、瘋狂發泄型、未雨綢繆型,還有無所事事型其中一些是積極的,還有一些則需家長加以理性引導。
我決定以后不再去圖書館,不再做數學題,不看電視,不沖涼,不刷牙,不吃飯什么都不做!我要放肆,要自由,要安靜,要懶散,要做個沒有用的人,要過著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日子!我現在只想大喊:我要睡覺!高考最后一科終于結束,一些考生發泄般喊出這樣的話來釋放心中壓力。
記者了解到,一些同學迫不及待地實施早已籌劃許久的大聚會,一定要一醉方休、我要把這三年來一直想說但又未曾說出口的話全都說出來!還有一些考生采取了更為發泄式的做法,一走出考場就將所有備考資料全部扔進垃圾桶,或者索性撕掉,風里來,雨里去,我這十幾年到底是為了什么呢?還不是為了這點高考分數?為了這幾本書?
還有一些考生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將高考之前被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一股腦做個夠。上網、打游戲、聊天,白天看籃球,晚上看足球更有一些考生選擇了用購物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學了這么多年,考了這么多年,得多買點東西,慰勞自己一下!于是,小到衣服、鞋帽,大到手機、電腦、汽車,一股腦買回家,在滿足購物欲望的同時疏解心中對成績的擔憂。
記者了解到,常見的后高考心理問題有幾種:一是在考前以考試為唯一目標的考生,會因考試結束,壓力的驟然消失而產生喪失奮斗目標的迷茫心理;二是因為考試不理想而產生挫敗心理以及對于前途擔憂的緊張心理;三是因為考試結束產生的放縱心理。為此,專家建議,家長要同考生進行充分溝通,及時了解并有效對考生進行情緒疏導,無論考試成績如何,都不埋怨、不批評,引導考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充分對身體和心理進行調整。
高考結束后適當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一些往屆的考生建議,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鍛煉考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開闊視野,深入了解社會,豐富閱歷。同時,利用難得的空余時間進行一些非功利目的的文藝和體育方面的特長活動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打球、下棋、彈琴、讀書等,既可以愉悅身心,也可以提升個人素質。
【后高考期咋度過,從備考壓力解放出來身心需調適】相關文章:
考研備考期間如何備考政治12-09
考研備考期的經驗分享12-09
營養專家關于高考備考期的飲食建議12-08
怎么緩解考研備考的壓力12-09
考研高數的備考建議12-09
2018考研備考需避開的幾大誤區05-17
高考語文備考復習需抓的要點03-09
考研沖刺階段需調整備考03-09
考研備考刷題的四點需記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