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研備考期的經驗分享
考研是莘莘學子們人生學歷生涯上只是一個小點點,但是我們花在這個點的時間是很多的,下面陽光網小編帶給一家考研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分享,歡迎閱讀!
考研:穩步前進,才能步步為“贏”
復習進行到現在的階段,基本已經過了大半,接下來就是沖刺階段了。距離考試越近,出的狀況可能也越多,還有很多小伙伴們反而越來越茫然,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及早發現問題并且調整步伐前進,還是可以做到步步為“贏”的。
首先,長跑到了沖刺階段,已經經歷了大半程的復習,感覺疲憊是正常狀態,不用太過煩擾。現階段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突出重點、查漏補缺、各個擊破。比如政治的復習,通過做模擬題和真題查缺補漏,找出自己薄弱的知識點,并加以強化;英語的話還可以通過做題補充記憶一些生詞,總之一句話,考量效率與效果,關鍵看是否抓住“痛點”。
其次,大家可以把每天的時間以兩個小時為一個階段進行劃分,一個階段復習一個科目,各科目交替進行。系統的復習按開始指定的整體計劃進行,然后每天的任務結束前制定好第二天的具體計劃,細化到每個階段分別復習哪個科目,目標是什么;第二天依次執行就可以了,這樣的復習效率才會有較大提高,事半功倍。
其次,我們還是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來,只有以平常心態面對這場考試,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而且在復習過程中千萬要有不怕犯錯的精神,要知道,現在犯錯主要是為了在考場上能不犯錯,這樣查缺補漏,一定能讓我們對知識點的把握更加準確深刻。
最后,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弄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積累。沖刺階段還是該以積累為主,這是一個量變階段,政治要記好概念關鍵詞、思路結構,這就等于在熟悉原理;英語記憶詞組和句子,為作文打好基礎。小伙伴們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妄想“一口吃個胖子”,不要混淆每個階段的不同任務,否則可能欲速則不達。
考研備考期的經驗分享(2)
考研:不與別人相比,只求超越自己
考研的備考復習總是枯燥的,每天重復著相同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看著自己手中的知識總結,有的時候也會問自己究竟在堅持著什么?到底是為了什么?想要最后就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一份夢想和一份不甘心。為了夢想我們步著荊棘前進,為了夢想我們不顧一切,即使再難再累我們想著夢想也就會覺得一切都還好,在夢想的途中我們不要去管別人如何,就像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不要總去看別人復習的怎樣怎樣,你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他人即地獄,專注做自己
薩特的劇本《禁閉》非常典型的.三一律,它的場景設定在地獄的一個房間中。劇中三個主角他們之前是毫不相識的人,并且都是身前犯有罪行的人,他們被獄卒陸續送到了這個密閉的房間。在這個房間里沒有鏡子,這讓三個人都異常的抓狂。他們只能將互相當做鏡子,從對方那里尋找到自己存在的證據。在這個沒有酷刑的地獄,他們的折磨來自他們互相的關系。在這個沒有黑夜的地獄,他們無時無刻不暴露在別人的目光中。他們開始試圖去證明自己,去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們三個人就像是旋轉木馬一樣一直互相折磨,從而導致最后他們發出了“他人即地獄”的哀嚎。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做出一些事情的時候,難免會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我們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久而久之我們就失去了最本真的自己。
不要輕易狗帶
考研是一段很漫長且艱難的旅程,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我們難免會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然而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要堅持下去,還告訴自己不要輕易狗帶。想要辦成一件事情,堅定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現在的努力其實就是為了以后我們可以更好地生活,現在對夢想的追逐也是為了以后在老的時候可以很坦然的告訴自己,我也曾拼盡全力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管結果如何,自己盡力了,就不后悔。
哈代曾經說過:人在意志力和斗爭性方面的長處或短處,往往是導致他們成功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想要辦成一件事情,堅定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雖然考研的旅途很艱難,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堅持下去,不拋棄,不放棄!努力到最后一刻。加油!
考研備考期的經驗分享(3)
如何利用壓力走上人生巔峰
壓力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會同意這個觀點。
通常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壓力只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但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帶來負面影響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而非事情本身。
當你認為壓力有害時,它就會帶來負面效果;而當你認為有益時,壓力也會為你提供幫助。
只有少數人卻懂得將壓力“瘦身”,并因此走向人生巔峰。
聰明的你,想成為這群少數人嗎?
一、寫出你的價值觀
20世紀9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群學生參加了一項研究活動,他們被要求在寒假時寫日記,其中一些人需要寫出他們最重要的價值觀,以及日常活動與這些價值觀的聯系。而另一些人則要寫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好事。
在為期三周的假期結束后,研究人員收集了學生們的記錄并做訪談。發現那些寫出價值觀的學生們心態更健康,精神狀態更好。寒假期間,他們較少生病及產生其他身體問題。返校后他們對自己應對困難的能力也變得更為自信。
之后,研究人員分析了2000多頁學生們寫的記錄,試圖搞明白寫作任務為何如此有幫助。
他們的結論是:關于價值觀的寫作,幫助學生們發現了生活的意義。壓力體驗不再僅僅是必須承受的困擾,它們成為學生內心聲音的表達。開車帶年幼的兄妹,反映了學生多么重視家庭。申請做實習生,是他們邁向未來目標的進步。
對于那些被要求在日常活動中發現深刻價值的學生來說,折磨人的小事,變成了有意義的體驗。
自這項研究之后,好幾十項類似的科研項目陸續進行。結果紛紛表明:寫下價值觀,是最有效的`心理學干預之一。
為什么小小的思維干預這么強大?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科恩和大衛·謝爾曼花了15年,對該思維干預做了有價值的研究。
他們得出結論,書寫價值觀的魔力在于它轉變了你對壓力體驗的思考,以及應對它們的能力。
當人們與自己的價值觀聯結,他們更傾向認為能通過自身努力和他人支持來改善處境。他們也傾向認為正在經歷的困難是暫時的,問題不是不能改變,也不會因此搞砸自己的人生。
二、逃避壓力的代價
在最初的時候,人們對壓力只有兩種思維模式:有害或有益。但后來研究發現壓力思維模式很強大,它們不僅會影響你怎么想,還會影響你怎樣去行動。同樣也能影響你的健康、幸福和成功。
美國退役軍人辦公室做過一次研究:他們跟蹤一千多名成年人長達十年之久,發現那些試圖逃避壓力的人,在接下來的十年內,更容易變得抑郁。
他們在職場和家里,經歷了更多的沖突,得到了更多的負面結果,比如被炒魷魚或者離婚。而負面結果致使他們把壓力變得更重,接著遭遇更多的麻煩。
心理學家把這個惡性循環叫做“壓力繁殖”。它是企圖逃避壓力的諷刺性后果:耗費掉應該支持你的資源的同時,創造了更多壓力源。
當壓力不斷積累,你漸漸無力招架、離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賴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圖掃清壓力情境,或者以自毀行為轉移注意力。
越逃避壓力,越容易陷進向下的螺旋。如同心理學者理查德﹒瑞恩所說:“越想得到最多愉悅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義和人心。”
這并不是純粹的心理學角度分析,調查人員也結合生物學做了研究。對于人體來說,壓力會引發“恐懼反應”和“挑戰反應”。
“恐懼反應”期間,身體預測會有生理傷害發生,為了減少在“惡戰”期間流血,血管會自覺緊縮,身體也會產生炎癥。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壓力太大,人病倒了”。
企圖逃避壓力最大的問題是,它改變了我們看待生命和自我的觀點。任何導致壓力的事情,都被視為問題。你更容易感覺沒有希望,更容易被打倒。認為壓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動積極地應對壓力,人生的路越走越好。
三、壓力反應帶來動力
研究發現,人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壓力反應,每種壓力反應的生理特征都不同,而激發的應對策略也不一樣。
“挑戰反應”會提升你的自信心,激發你的行動,幫你從經驗中學習。“挑戰反應”期間,身體更像是在參加體育鍛煉,身體沒有傷害預警,血管是松弛的,肌肉和大腦像是加滿了油。這反應到現實生活當中,就是我們看到的運動員臨場“超常發揮”的例子。
而“照顧與親近反應”,能提升勇氣,驅動關懷行動,增強你的社交關系。壓力還能釋放催產素,能讓你更勇敢,抑制大腦的恐懼反應,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幫你進行更好的回應,以加強人際關系。
壓力在恢復過程中,會花上幾小時,在這期間,大腦會自我連續記憶并從經歷中學習。恢復期的情緒往往會比較激動,會有多種感受并存,這讓記憶更深刻,能幫助大腦學習和成功。
四、“三步法”處理壓力
焦慮和興奮,僅僅一線之隔。新奧爾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把心率監視器,綁在一名資深高空跳傘者和另一名緊張兮兮的新手身上。他們發現老手們并不比第一次跳的新手更平靜。相反,經驗豐富的跳傘者跳前和跳后心率都更高。
研究表明,當人們被告知,你是那種在壓力下表現得更好的人,他們的實際表現效果會提高33%.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壓力呢?
第一步:當你感覺到壓力時,承認壓力的存在,允許自己充分感知到壓力,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第二步:歡迎壓力,意識到它是對你在意的事物的反應。你能了解到壓力背后的積極動機嗎?是什么遇到危險了?而為什么你又會在乎?
第三步: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而不是耗費它并試圖管理壓力。
【考研備考期的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考研經驗的分享05-10
分享考研經驗05-10
考研經驗分享05-09
考研分享經驗05-09
考研的經驗分享05-10
考研的經典經驗分享05-08
成功考研的經驗分享05-11
成功考研經驗分享05-11
考研圓夢經驗分享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