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北京13名人大代表聯名提議“放開在京高考”

時間:2016-06-04 18:08:42 大學生新生網 我要投稿

北京13名人大代表聯名提議“放開在京高考”

  13代表聯名提議“放開在京高考”

  建議“非京籍學生在京取得中學六年學籍,父母一方連續六年在京繳社保、個稅,可在京高考”

  本報訊 (記者湯旸)針對目前非京籍學生在京不能參加高考的現狀,北京市人大代表朱麗俐等13人聯名提交議案,建議放開“準入”門檻,比如在京居住并取得中學六年學籍的非京籍全日制在校生,期間父母一方連續六年以上在京繳納社保和個稅的考生,可在京高考。

  建議 分步驟放開非京籍高考

   朱麗俐介紹,根據2010年的統計,在京居住半年以上非京籍登記人口有726.4萬人,大部分人都不會再回到原籍,他們已是北京的新市民,在北京工作、 生活、納稅,為北京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根據現有依附于戶籍的教育體制,他們的子女不能在京讀高中、考大學,要么成為留守兒童,從小和父母分開;要么 在北京讀到初中以后,再回到原籍,面臨教材不一、考試方式不一等許多問題。

  據朱麗俐了解,已有部分新市民共同發出呼吁,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在北京接受平等的教育,他們已經連續6個月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遞交建議,媒體對此也作了廣泛報道,此問題已經不可回避。

  因此,代表們建議,為了給孩子平等的讀書機會,建議北京市政府盡快出臺政策,分步驟開放非北京戶籍居民在北京讀高中和考大學的機會。

  方案 非京籍高考設限制條件

   談到具體的方案,朱麗俐說,考慮到教育資源的配置,建議逐漸放開:所有在北京居住并且取得小學六年完整學籍的非京籍全日制在校生,期間父母一方連續六年 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考生,擁有在京參加中考的權利。所有在北京居住并且取得中學六年學籍的非京籍全日制在校生,期間父母一方連續六年以 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考生,擁有在京參加高考的權利。

  是否滿足在京參加中高考的條件,可以以學籍記錄為準,也可以參照學生父母的居住證、暫住證等文件。

  調查 調查統計非京籍學生數量

  此外,應盡快對非北京市戶籍居民子女數量及就讀年級做調查統計,假定允許非北京戶籍居民在北京參加高考的情況下,統計分析將會有多少孩子隨父母來北京上學,根據分析結果增加北京市教育資源,以滿足教育需求。

  根據非京籍符合在北京參加高考的人數,相應增加在京招生計劃,避免對北京考生造成沖擊。

  聲音

  “放開影響北京孩子升學率”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表示,他不贊同非北京戶籍居民子女參加北京地區中考和高考,“北京這些資源是靠老百姓稅源支持加以保證的,他 們應享受的利益為什么要受到影響。”吳甡說,首先從升學率講,目前北京孩子中10個高考的學生中6個能被錄取,如果加上非北京戶籍居民子女,高考學生數有 可能增加到15個,“15個人里也錄取6個,北京孩子的升學率肯定會受到影響。”

  但對于代表提出繳納一定稅收則可享受在京中、高考的建議,吳甡表示,也能接受,“但前提必須是孩子在北京上完一輪學,且家長繳納的稅收年限,跟孩子上學時間成正比。” 本報記者 杜丁

  他山之石

  上海 持引進人才居住證可高考

   朱麗俐介紹,2010年,上海規定了非滬籍外地考生在滬高考的條件。上海市教委規定:持引進人才上海居住證(有效期1年及以上,且2010年6月7日仍 在有效期內)人員子女可以參加高考,持符合市教委報考條件的引進人才居住證者子女和本市戶籍考生一樣填報志愿。對招生高校而言,由上海投檔的考生都為上海 生源。

  廣東 持居住證3年可高考

  在廣東,持《廣東省居住證》有效期在3年及以上的、有固定職業和住所的人員,其子女入讀小學、初中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若其子女可參加當地的中考,就讀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學與當地學生同等待遇。

  此外,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有效期在3年及以上的境內人員子女,在廣東省就讀高中并畢業,可在居住地報名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對話

  “外地孩子升學難讓人辛酸”

  朱麗俐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更香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新京報:為什么會想到提交這個議案?

  朱麗俐:我是替一些在京工作、非北京戶籍的父母轉交的。

  新京報:你跟他們認識?

  朱麗俐:不認識,他們知道我是人大代表后找到了我,希望我能把他們的想法轉達到人代會上。

  新京報:做這件事是怎么考慮的?

  朱麗俐:為這事,我跟他們座談了好幾次,看著一些家長因為激動而掉眼淚。一位家長告訴我,學校搞“一老一小”保障,但外地孩子不能享受,他孩子回家后跟父母說,“咱外地孩子不生病”,聽了讓人辛酸。

  新京報:此次議案是你一人提交的嗎?

  朱麗俐:不是,一共13個代表聯名提交的。我當時找這些代表簽名時,大家都簽了。因為提交的這個議案是經過長時間調研的,不是心血來潮,方案合情合理,其他代表也都認同。 本報記者 杜丁

  個案

  在京高考無望 踏上回鄉路

  盡管擁有北京學籍,也是今年的應屆高三畢業生,但焦女士的`孩子還是難以在京報名高考,因為孩子的戶口在山東。

  去年12月高考報名那幾天,焦女士瞞著女兒,用其學籍號碼嘗試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的“高考網上報名系統”試了幾次,但每當輸入孩子的學籍號碼,系統就會報錯。

  難點1 “綠卡族”止步高考

   焦女士是“綠卡族”,在眾多非京籍孩子家長中,她已算是少數幸運分子。因為她的“綠卡”身份,她的女兒中考時并未受到太多限制,可以與其他北京戶籍學生 一樣,自由報考想上的學校。就這樣,孩子最終考入了通州區一所普通高中,因為理科成績突出,孩子一直排在該年級前10名。

  但“綠卡族”可享的升學待遇,目前也就止步于中考。孩子到哪里高考,一直是焦女士的“心病”。在尋求解決之道的幾年中,焦女士在網上認識了一群與自己有著類似困惑的家長,這些人如今已形成了自己的群落,經常彼此交流。

  難點2 回鄉備考無人照料

   焦女士說,與很多“綠卡”家庭一樣,他們也面臨回不去的難題。她說,從1999年來京后,他們夫婦已在京購置了房產,兩人的事業也都在北京。“山東老家 已經沒有什么親人了,除了孩子的姑姑。”焦女士說,之所以遲遲不送孩子回老家,還是擔心孩子在老家無人照料,而她若是陪孩子回去,在京的工作就要泡湯。

  就這樣一直糾結著,孩子已升入了高三。她只能陪著孩子回山東,報名高考。報名只是第一步,之后孩子和她還要在北京和山東往返數次,才能把手續辦完。

  難點3 北京與山東教材不同

  焦女士說,由于北京與山東的教學安排不同,孩子在山東報名后,還要再次返京參加會考。“1月16日,我們開車剛把孩子送回山東。”焦女士說,由于家中沒人照顧,她托人找了一所寄宿中學,路費、打點關系、準備孩子生活用品等,花了近1萬元。

  現在最讓她煩心的還是教材,“女兒從北京帶回去的教材全不能用,要找齊當地的教材又特費勁。”

   “我并不想說我為北京做了多大貢獻,我每月交稅,但也就二三百元。我只是希望通過努力,在北京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焦女士說,無論北京人,還是外地 人,大家都是國家的孩子,“為人父母,如果生了幾個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應該盡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家庭如此,國家也應該多想想。” 本報記者 王佳琳

  鏈接

  在京升學政策聲音

  2010年4月

  “小升初”享同城待遇

  北京市出臺“小升初”政策,市教委首次提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將和京籍學生一樣,按照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接受義務教育。“同城待遇”問題,成為北京義務教育階段的著力點。很多在京就讀的外地學生,上初中不用再苦惱。

  2010年7月

  萬名家長呼吁放開高考

  北京萬名外地學生家長簽名《呼吁書》,多次送至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議北京出臺臨時措施,允許外地考生在京報名,參加2011年高考。

  2010年10月13日

  隨遷子女擬可上高中

  《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征求意見稿)公布。《綱要》提出“制定和完善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階段教育的辦法”。

  2010年12月8日

  隨遷子女在京高考要試點

  教育部公布了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解決擇校問題的試點地區,北京地區被納入其中。

  北京共參與4項制度的試點,其中包括“完善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體制機制,探索非本地戶籍常住人口隨遷子女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保障制度”。

  2010年12月16日

  北京高考政策不變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線聯平說,教育部規定高考以戶籍為主要報名地點,北京市目前仍按照這一政策來落實安排非京籍學生的高考。

  2010年12月22日

  家長再赴教育部信訪

  數名家長再次攜帶家長簽名到教育部信訪辦反映問題,信訪辦有關負責人明確答復,2011年的政策已出臺,各地都將按照現有政策落實。

  2011年1月4日

  16項教改未提放開高考

  北京啟動16項“教改”試點,“隨遷子女接受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未明確提及。

北京13名人大代表聯名提議“放開在京高考”

【北京13名人大代表聯名提議“放開在京高考”】相關文章:

1.北京:潛在“新市民”有望在京高考

2.北京高考:清華在京提檔線文677理694

3.北京高考:一本高校在京擴招1491人

4.高考復習的八項提議

5.高考數學復習有哪些提議

6.北京高考:非京籍高三考生2013年不能在京高考

7.北京人大代表談高考改革:數學不會離開高考

8.萬余家長聯名上書呼吁外地考生在北京高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