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操作系統原理》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最重要的系統軟件,也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操作系統原理》模擬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操作系統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一、填空題
1、操作系統通過__進程控制塊PCB_______對進程進行管理。
2、操作系統是為裸機配置的一種_系統軟件___,是___用戶和用戶程序與計算機的接口,是用戶程序和其它系統程序的運行平臺和環境。
3、操作系統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批處理系統、_分時系統_、__實時系統、__網絡操作系統__和分布式操作系統。
4、負責進程在內存和輔存對換區之間的對換的調度稱為___中級調度________。
5、靜態分配是在用戶作業___開始執行之前_______由系統_一次_____將所要求的所有設備、控制器或通道分配給該作業。
6、中斷自動轉入規定的例行程序,這一程序稱為_中斷處理程序__ _______。 根據中斷源產生的條件,可把中斷分為 外中斷 和 內中斷 兩種。
7、數據傳送控制方式有4種,即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
8、文件的邏輯結構有兩種基本形式是_記錄式結構__,__流式結構_。
9、文件的存取方式為 _順序存取________,_直接存取______、
10、永遠分配不到必需的資源而無法繼續運行,就產生了_死鎖_______。
二、名詞解釋
邏輯地址:用戶程序經編譯以后的每個目標模塊都以0為基地址順序編制,這種地址稱為邏輯地址。
Belady現象:是指在使用FIFO算法進行內存頁面置換時,在未給進程或作業分配足它所要求的全部頁面的情況下,有時出現的分配的頁面數增多,缺頁次數反而增加的奇怪現象。
設備驅動程序:),是一個允許高級(High level)計算機軟件(computer software)與硬件(hardware)交互的程序,這種程序建立了一個硬件與硬件,或硬件與軟件溝通的界面,經由主板上的總線(bus)或其它溝通子系統(subsystem)與硬件形成連接的機制,這樣的機制使得硬件設備(device)上的數據交換成為可能
三、答題
1、試述分布式操作系統與網絡操作系統主要區別
答:分布性:在分布式系統中,各個結點主機都不再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在任何一臺計算機上也沒有集中管理全系統的操作系統。在不同主機之間共享系統中資源,是通過分布到各臺機器上的程序實現的,由這些程序的總合組成的分布式系統,可以自動平衡負載,在各結點間劃分任務。
對稱性 : 各臺計算機,包括屬于分布式操作系統的部分都是對等的,無主從之分。
協同性:在結點之間以協商方式共享資源。但是對于用戶來說,結點之間的協商是透明的。
2、簡述程序、進程的區別和聯系。
答:聯系:一個進程可以涉及到一個或幾個程序的執行
一個程序可以對應一個或多個進程,即同一程序段可以在不同數據集合上運行,可構成不同的進程,例如打印輸出程序段,例如同一高級語言編譯程序與多個用戶源程序
進程和程序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進程是動態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程序是靜態的;
2)進程可并發執行,而沒有創建進程的程序是不能執行的;
3)進程是操作系統中申請和分配資源的基本單位,而沒有創建進程的程序是不能申請資源的;
4)進程包括程序、數據和進程控制塊;
5)同一程序的多次執行對應多個進程
3、 畫出進程狀態轉換圖,簡單說明轉換的條件。
在進程的生命期內,一個進程至少具有三種基本狀態,它們是:執行狀態、等待狀態和就緒狀態。處于就緒狀態的`進程已經得到除 CPU之外的其他資源,只要被調度得到處理機,便可立即投入執行。
4、簡述操作系統的四種微觀特征。
a:并發性(Concurrence) 并發性是存在許多同時的或平行的活動,指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發生,交替進行。
b:共享(Sharing)資源共享是指系統中的軟硬件資源不再是為某一個程序所獨占,而是供多個用戶共同使用。
c:虛擬性(Virtual) 所謂虛擬是把物理上的實體對應為多個邏輯上的對象,通過對物理實體分時給邏輯對象,讓多個邏輯對象感到是獨立使用物理實體。這樣可有效地利用物理設備。
d:不確定性(Asynchronism) 多道程序環境下的程序的執行,是以異步方式進行的,執行的時機和順序是隨機性。
四、應用題
在一個批處理單道系統中,采用最高響應比作業優先調度算法。當一個作業進入系統后就開始調度,假定作業都是僅計算,而忽略調度花費的時間。現有 3 個作業,進入系統的時間和需要計算的時間如表所示。
(1) 求出每個作業的開始時間、完成時間及周轉時間并填入表中。
(2) 計算 3 個作業的平均周轉時間。
解:
平均周轉時間:(60分鐘+120分鐘+70分鐘)/3=83、33分鐘。
《操作系統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一、填空題(20分)
1、在操作系統中, _________是資源分配、調度和管理的最小單位。
2、不在主機控制下進行的輸入/輸出操作稱為______________操作。
3、在操作系統中,不可中斷執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
4、當系統采用資源有序分配方法預防死鎖時,它破壞產生死鎖的必要條件中的___________。
5、利用SPOOLING技術可以將___________設備改造成可共享的虛擬設備。
6、系統中各進程之間邏輯上的相互制約關系稱為__________。
7、訪問磁盤的時間由三部分構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文件的邏輯結構分為流式文件和_________。
二、簡答題(20分)
1、為什么說PCB是進程存在的唯一標志?
2、比較段式管理和頁式管理。
3、在請求分頁系統中,產生抖動的原因是什么?
4、調度的類型有哪幾種?
5、 為什么說程序并發執行失去了封閉性和可再現性?
三、計算題(30分)
1、 若一個作業的運行時間為2小時,等待時間為3小時,計算機其響應比。
2、如下訪問序列:0,1,0,3,1,2,4,3,駐留集大小為2,計算OPT算法的缺頁中斷率。
3、對于具有快表的分頁系統,內存訪問時間200ns,快表的訪問時間20ns,快表的命中率為85%,計算數據的訪問時間。
4、當前磁頭位于20號磁道,多個磁盤請求:10、22、20、2、40、6、38,計算電梯算法(磁道號增加的方向)的尋道距離。
5、假定磁盤塊大小為2KB,對于20G的硬盤,計算其文件分配表FAT占用的空間。
四、有一系統采用請求頁式存儲管理,有一作業大小是8KB,頁大小為2KB,已知1號、2
號頁面已調入內存,且對應塊號為第7、9塊,試問虛地址0AFEH,1ADDH對
應頁面是否在
內存,若在求其內存地址。(10分)
五、以兩個用戶A、B共享同一文件File1為例,用圖的方式說明基于索引結點
的共享方式
和利用符號鏈的共享方式的原理。并對二者做比較。(10分)
六、假設一個計算機系統有256k主存(不包含操作系統),一個磁盤、一個終端和一臺打印機。三個作業分別被命名為JOB1、JOB2、JOB3。各作業運行時間分別為5分鐘、15分鐘和10分鐘。它們對資源的具體使用情況如下所示:
作業編號 JOB1 JOB2 JOB3
作業類型 計算型 I/O型 I/O型
占用主存 50k 100k 80k
需磁盤情況 NO NO Yes
需終端情況 NO Yes
需打印機情況 NO NO
運行所需時間 5分鐘 15分鐘
【《操作系統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