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學習經濟法的方法
(1)關于如何看書:緊扣教材,以教材的講解為主、為準。對教材可分三步閱讀:第一步通讀(從頭至尾認真閱讀,對教材的體系、內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細讀(對具體的重要法律規定一定要細看、弄懂);第三步精讀(重點章節的內容在考試中約占65%,考生一定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重點章節一定要花功夫重點掌握)。
預習階段的看書要多注重理解,切勿在此階段死記硬背法律規定,要學會通過理解來看待問題,記憶問題。考生要注意從理解立法的意圖和原理出發,牢固掌握有關的法律規定,并運用這些法律規定解決經濟生活中發生的實際問題。
(2)關于如何練習
①簡單瀏覽05年、06年、07年的試題,熟悉考題的題型、題量。一方面,歷年試題及答案能夠反映近年考試的出題思路,規范我們的答題方法及其變化趨勢;另一方面,歷年試題及答案能夠幫助我們熟悉、研究考試的題型,掌握出題規律和把握試題的總體難度。清楚基本命題的思路和出題的方式。
②預習完一章后可以試做相關的習題,注意本科目基本的出題思路,以此來調整學習的方法,作為正式學習的鋪墊。
(3)關于答題對策和技巧
不同的題型應有不同的答題對策和技巧,以下的相關提示希望對你的答題思路有所裨益。
(一)單項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是各類題型中難度最低的一種題型。由于此類題型的答案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命題者在出題時為了湊足四個選項,有些選項往往就顯得荒謬和拙劣,考生一看便知該選項不是答案。因此,考生如能直接選出正確答案就應毫不猶豫地作出判斷;如果確實沒有把握,也可采用“排除法”,將那些荒謬的、明顯錯誤的選項予以剔除,剩余的就是正確答案了;如按照上述方法剔除一項或兩項選項后實在無法再加以剔除時,則可考慮采用“猜測法”,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選擇一個你認為最為正確的答案,而此時排除的選項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哪怕實在無法猜測時,也絕對不要放棄選擇,因為放棄不答永遠都不會得分,另外,由于此類題型相對較為容易,考生應當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作出正確選擇,盡可能多得分,并注意合理分配時間(一題單項選擇題在數秒鐘或數十秒鐘內就應作出正確的選擇),在此類題型中過多花費時間,即使答對了也僅得1分,但卻耗用了大量的、寶貴的考試時間,是得不償失的。
(二)多項選擇題
根據考試要求,多項選擇題的答案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是符合題意的,考生多選、少選、錯選、不選都不得分,相對單項選擇題而言,其考試的難度較高,得分不易。考生在作答此類題型時不妨也可采用排除法,因為此類題型至少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將不正確的選項排除后,剩余的可選項就少了,正確率也就相對高得多。
(三)判斷題
根據考試要求,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因此,考生在做此類題目時,應慎重作答,對有把握的題目應毫不猶豫地回答,對似是而非且自己又沒有十分把握的題目,寧可放棄,也不要憑想象或感覺盲目瞎猜,以免將已經得到的分數再次失去,這就非常可惜了。另外,由于法律規定中有一些除外規定,如“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或者有?“一般”、“原則上”等詞語,故試題的命題中如有“無論”、“全部”、“一定”、“在任何情況下”等絕對性詞語時,基本上可以認為這一命題是不正確的。相反,如在試題命題中含有“一般”、“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等非絕對性詞語時,則可判斷為正確。同時,還應注意:判斷題是就整個命題加以判斷,只要整個命題中有一處有誤,整個命題就應該判定為錯誤。
(四)綜合題
綜合題的答題要求較高,其目的是考核考生運用法律規定分析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由于此類題型涉及的'概念和法律規定較多,且將不同章節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考核,是本課程考試難度最高的一種題型。在考試命題時,綜合題的文字敘述較多,涉及的法律關系又較為復雜,有些考生乍一看題目,就會感覺頭腦發昏,理不出頭緒,越看越亂,無從落筆,既影響情緒,又浪費時間,因綜合題一般會涉及幾個問題,每個問題又問得很明確。因此,建議考生作答綜合題時,先認真、仔細閱讀題目,準確地理解題意和答題要求,確定考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及相關法律規定,然后帶著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去審題,迅速準確找到題目中的相關要點,全面歸納解題的已知條件,獲取解題的信息。并可以在一些重要的關節點和詞語上作上相應的記號引起警示,這樣既能抓住破題的要點,又能節約考試時間。另外,考生在分析時,應緊扣案情,根據考試題目給定事實運用有關法律規定進行分析,千萬不能虛構案情內容,任意給題目假設條件。綜合題的答題技巧是很重要的,既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思路混亂,洋洋灑灑卻不得要領。一般而言,對綜合題中所提的問題,可以采用邏輯上的“三段論”予以回答。即:第一步,作出正確的判斷結論(即回答某行為合法或不合法);第二步,引述具體的法律規定(不必指出具體的法律條文,只需寫明“根據法律規定”或“根據規定”即可,并講明法律規定的具體內容);第三步,將題目相關內容(即題內表述的情節或行為)對照法律規定,以此論證判斷結論。例如:某年《經濟法》科目考試的綜合題中有一問:“甲、丁之間的合同權利轉讓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并說明理由。”該題的答題思路應為:第一步,回答:“符合法律規定”;第二步,回答:“根據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法律效力”;第三步,回答:“本題甲將合同權利轉讓給丁時通知了乙,因此,甲、丁之間的合同權利轉讓符合法律規定”。另外,在答題時應注意語言表述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并善于運用法律術語和規范語言答題。
【正確學習經濟法的方法】相關文章:
7.正確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