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第十章貨幣需求習題及答案
《貨幣銀行學》突出對金融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介紹和基本管理技能的傳授,力求規范化、準確化、簡潔化。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貨幣銀行學第十章貨幣需求習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貨幣銀行學第十章貨幣需求習題
一、名詞解釋(8題,每題4分)
1、貨幣需求
2、流動性偏好
3、恒久性收入
4、名義貨幣需求
5、實際貨幣需求
6、交易方程式
7、劍橋方程式
8、投機動機
二、單項選擇題(16題,每題1分)
1、在決定貨幣需求的各個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獲取時間長短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分別是 。
A、正相關,正相關 B、負相關,負相關C、正相關,負相關 D、負相關,正相關
2、在正常情況下,市場利率與貨幣需求成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正負相關都可能 D、不相關
3、貨幣本身的收益與貨幣需求成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正負相關都可能 D、不相關
4、制度因素是貨幣需求函數的 。
A、規模變量 B、機會成本變量 C、其他變量 D、都不是
5、下列 是貨幣需求函數的規模變量。
A、貨幣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債券的預期收益率 D、實物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6、實物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是貨幣需求函數的 。
A、規模變量 B、機會成本變量 C、其他變量 D、都不是
7、提出現金交易說的經濟學家是 。
A、凱恩斯 B、馬歇爾 C、費雪 D、庇古
8、M=KPY是屬于 的理論。
A、現金交易說 B、現金余額說C、可貸資金說 D、流動性偏好說
9、根據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當預期利率上升時,人們就會 。
A、拋售債券而持有貨幣 B、拋出貨幣而持有債券C、只持有股票 D、只持有商品
10、按照凱恩斯的貨幣理論,當市場利率相對穩定時,人們的貨幣需求決定因素是 。
A、預防動機 B、交易動機與投機動機之和 C、交易動機 D、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之和
11、鮑莫爾的存貨模型是對凱恩斯的 的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謹慎動機
12、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是對凱恩斯的 的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公共權力動機
13、惠倫發展了凱恩斯的 的貨幣需求理論。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謹慎動機
14、在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分析中引入資產組合理論的是,這是 提出的觀點。
A、凱恩斯 B、托賓 C、鮑莫爾 D、馬克維茨
15、現實中的貨幣需求不僅包括對現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對 的需求。
A、宏觀的貨幣需求 B、存款貨幣 C、微觀的貨幣需求 D、名義貨幣需求
16、下面是的貨幣需求減少的因素是 。
A、價格上升 B、預期價格上升C、收入增加D、非貨幣資產的收益下降
三、判斷題(16題,每題1分)
1、弗里德曼認為利率變動對貨幣需求影響極小,而凱恩斯則認為利率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
2、弗里德曼把許多資產都視作貨幣的替代物。
3、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對其他資產相對于貨幣的機會成本的變動不敏感。
4、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
5、在貨幣政策方面,凱恩斯派認為,經濟動蕩的原因在于貨幣當局反復無常地變動貨幣增長率。
6、收入不變,如果人們的持幣要求增大了,貨幣的流通速度就放慢。
7、費雪的貨幣需求理論實際上已經考慮到持幣的動機和持幣的機會成本(利率)問題的作用和影響。
8、弗里德曼把貨幣的流通速度看成常數。
9、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理論的發展就是使得分析更加精巧了。利率也成了影響交易和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因素。
10、詹姆斯•托賓、阿倫•梅爾澤和萊德勒等人的實證研究表明,貨幣需求對利率確實敏感。
11、羅杰斯(Rutgers)大學的博多(Michael Bordo)和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經濟學院的喬倫(Lars Jonung)考察了很多國家近一百多年來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的情況。他們的結論是,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流通速度變化都呈“倒V”字形。
12、凱恩斯強調了利率對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影響。
13、劍橋方程式重視貨幣作為一種資產的功能。
14、惠倫研究了交易性貨幣需求中利率的作用。
15、投機性貨幣需求同利率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16、“平方根法則”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對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影響。
四、填空題(32題,每空1分)
1、在幾乎所有的國家,貨幣流通速度先是隨著 的深入下降,然后又隨著金融創新和經濟的穩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馬克思的貨幣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反映了 決定貨幣流通這個基本原理。
3、貨幣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貨幣的 需求。
4、費雪的交易數量說認為,價格水平僅是由_ _決定的,
5、劍橋學派同意貨幣具有兩種職能即_ _和_ _。
6、凱恩斯認為,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_ _、 和_ 。
7、 鮑莫爾模型第一次分析了_ _與_ _之間的關系,得出了著名的_ _公式。
8、 惠倫模型認為,影響最適度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因素有_ _、 _和_ 。
9、弗里得曼貨幣需求函數的最主要特點是強調_ _對貨幣需求的主導作用。
10、單位貨幣在一年中被用來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平均次數,即為_ _。
11、費雪交易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在經濟意義上有較大差別,表現為前者僅考慮了貨幣的_ _功能,而后者不僅考慮貨幣的_ _功能,還著眼于 功能。
12、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函數認為,對實際貨幣金額的需求是由_ _和_ _兩因素共同決定的。
13、所謂“貨幣需求”,必須同時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 ,二是 。
14、衡量各資產優缺點的標準主要是 、 和 。貨幣是 最低的資產。
15、買賣債券的交易成本上升會導致貨幣需求變 。
16、根據鮑莫爾—托賓模型,交易型貨幣需求增加的幅度 收入上升的幅度。
17、貨幣需求函數中的自變量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 、 。
18、根據傳統貨幣數量理論,貨幣數量的變動必然引起 作同方向等比例的變動。
19、現金交易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 ,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為 。
20、現金余額說由劍橋學派的創始人 首先提出。著名的劍橋方程式為 。
21、在劍橋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 的比例。
22、凱恩斯將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分為三種,即 、 和 。
23、根據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當收入水平上升時, 動機和 動機的貨幣需求會增加。
24、鮑莫爾的存貨模型時對凱恩斯貨幣理論的發展,他認為 動機的貨幣需求同樣是利率的減函數。
25、美國經濟學家托賓進一步拓展了資產組合理論,對凱恩斯 動機的貨幣需求進行分析。
26、托賓的資產選擇中,資產的選擇范圍有兩種: 和 。
27、托賓認為人們資產選擇的原則不是預期收益的極大化,而是 的極大化。
28、在弗里德曼德貨幣需求理論中,總財富分為 和 。
29、在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中,被作為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種 收入。
30、從理論上說,鮑莫爾模型是對凱恩斯的 交易 動機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從政策意義上說,該模型對凱恩斯以 作為中介目標的貨幣政策主張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支持。
31、相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弗里德曼認為利率不影響貨幣需求與他選擇較 的貨幣口徑也有關系。
32、收入取得間隔越久,貨幣需求越 。
五、計算題(2題,每題8分)
1、按200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再翻一番的戰略目標,今后十年經濟增長率應保持7%的速度,計劃每年調價幅度為2%,貨幣流通速度年遞減率為2、5%, 試計算貨幣需求量增長率。
2、設有如下資料:明年的經濟形勢預測如下:①經濟增長率為10%;②物價變動率為15%;③貨幣流通速度不變、試計算:①明年的貨幣需求增長率、②如果物價變動率控制在1位數,其他條件不變,貨幣需求增長率應控制在什么范圍?
六、簡答題(8題,每題10分)
1、簡述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特征
2、簡述投機目的的貨幣需求特征
3、簡述流動性陷阱假說
4、簡述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貢獻
5、請把馬克思貨幣需求理論與西方貨幣需求理論做比較
6、傳統的貨幣需求理論面臨哪些新問題
7、比較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的主要異同點
8、簡述費雪交易方程式的缺陷
七、論述題(3題,每題15分)
1、試述凱恩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
2、鮑莫爾怎樣發展了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其政策意義何在?
3、試分析我國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
貨幣銀行學第十章貨幣需求習題答案
一、名詞解釋(8題,每題4分)
1、貨幣需求
所謂貨幣需求,就是指家庭、企業和政府愿以貨幣形式持有其所擁有的財產的一種需要。
2、流動性偏好
所謂流動性偏好,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愿意持有流動性最強的貨幣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動性資產的欲望。這種欲望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
這是弗里德曼計量財富的指標,稱為永久性收入,理論上講就是所有未來預期收入的折現值,簡單地說就是長期收入的平均預期值。
4、名義貨幣需求
名義貨幣需求是指社會各經濟部門在一定時點所實際持有的貨幣單位的數量,通常以Md表示。
5、實際貨幣需求
實際貨幣需求,是指名義貨幣數量在扣除了物價變動因素之后那部分貨幣余額,它等于名義貨幣需求除以物價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
即 MV=PT,它認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對物價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全社會一定時期一定物價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之間也存在著一個比例關系1/V。
7、劍橋方程式
即M = KPY,這一理論認為貨幣需求是一種資產選擇行為,它與人們的財富或名義收入之間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設整個經濟中的貨幣供求會自動趨于均衡。
8、投機動機
是凱恩斯提出的人們持有貨幣的三種動機之一,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由此產生的貨幣需求稱為貨幣的投機需求。
二、單項選擇題(16題,每題1分)
1、在決定貨幣需求的各個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獲取時間長短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分別是 A 。
A、正相關,正相關 B、負相關,負相關C、正相關,負相關 D、負相關,正相關
2、在正常情況下,市場利率與貨幣需求成 B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正負相關都可能 D、不相關
3、貨幣本身的收益與貨幣需求成 A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正負相關都可能 D、不相關
4、制度因素是貨幣需求函數的 C 。
A、規模變量 B、機會成本變量 C、其他變量 D、都不是
5、下列 B 是貨幣需求函數的規模變量。
A、貨幣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債券的預期收益率 D、實物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6、實物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是貨幣需求函數的 B 。
A、規模變量 B、機會成本變量 C、其他變量 D、都不是
7、提出現金交易說的經濟學家是 C 。
A、凱恩斯 B、馬歇爾 C、費雪 D、庇古
8、M=KPY是屬于 B 的理論。
A、現金交易說 B、現金余額說C、可貸資金說 D、流動性偏好說
9、根據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當預期利率上升時,人們就會 A 。
A、拋售債券而持有貨幣 B、拋出貨幣而持有債券C、只持有股票 D、只持有商品
10、按照凱恩斯的貨幣理論,當市場利率相對穩定時,人們的貨幣需求決定因素是 D 。
A、預防動機 B、交易動機與投機動機之和 C、交易動機 D、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之和
11、鮑莫爾的存貨模型是對凱恩斯的 A 的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謹慎動機
12、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是對凱恩斯的 C 的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公共權力動機
13、惠倫發展了凱恩斯的 B 的貨幣需求理論。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謹慎動機
14、在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分析中引入資產組合理論的是,這是 B 提出的觀點。
A、凱恩斯 B、托賓 C、鮑莫爾 D、馬克維茨
15、現實中的貨幣需求不僅包括對現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對 B 的需求。
A、宏觀的貨幣需求 B、存款貨幣 C、微觀的貨幣需求 D、名義貨幣需求
16、下面是的貨幣需求減少的因素是 B 。
A、價格上升 B、預期價格上升C、收入增加D、非貨幣資產的收益下降
三、判斷題(16題,每題1分)
1、弗里德曼認為利率變動對貨幣需求影響極小,而凱恩斯則認為利率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T
2、弗里德曼把許多資產都視作貨幣的替代物。T
3、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對其他資產相對于貨幣的機會成本的變動不敏感。F
4、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F
5、在貨幣政策方面,凱恩斯派認為,經濟動蕩的原因在于貨幣當局反復無常地變動貨幣增長率。F
6、收入不變,如果人們的持幣要求增大了,貨幣的流通速度就放慢。T
7、費雪的貨幣需求理論實際上已經考慮到持幣的動機和持幣的機會成本(利率)問題的作用和影響。F
8、弗里德曼把貨幣的流通速度看成常數。F
9、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理論的發展就是使得分析更加精巧了。利率也成了影響交易和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因素。T
10、詹姆斯•托賓、阿倫•梅爾澤和萊德勒等人的實證研究表明,貨幣需求對利率確實敏感。T
11、羅杰斯(Rutgers)大學的博多(Michael Bordo)和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經濟學院的喬倫(Lars Jonung)考察了很多國家近一百多年來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的情況。他們的結論是,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流通速度變化都呈“倒V”字形。F
12、凱恩斯強調了利率對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影響。 F
13、劍橋方程式重視貨幣作為一種資產的功能。T
14、惠倫研究了交易性貨幣需求中利率的作用。F。
15、投機性貨幣需求同利率存在著正相關關系。F
16、“平方根法則”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對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影響。 F
四、填空題(32題,每空1分)
1、在幾乎所有的國家,貨幣流通速度先是隨著貨幣化的深入下降,然后又隨著金融創新和經濟的穩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馬克思的貨幣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反映了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這個基本原理。
3、貨幣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貨幣的交易需求。
4、費雪的交易數量說認為,價格水平僅是由_貨幣供給_決定的,
5、劍橋學派同意貨幣具有兩種職能即_交易媒介_和_財富貯藏_。
6、凱恩斯認為,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_交易動機_、預防動機和_投機動機。
7、 鮑莫爾模型第一次分析了_交易性貨幣需求_與_利率_之間的關系,得出了著名的_平方根_公式。
8、 惠倫模型認為,影響最適度預防性貨幣需求的因素有_非流動性成本_、持有現金余額的機會成本_和_收入和支出平均值及變化狀況。
9、弗里得曼貨幣需求函數的最主要特點是強調_恒久性收入_對貨幣需求的主導作用。
10、單位貨幣在一年中被用來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平均次數,即為_貨幣流通速度_。
11、費雪交易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在經濟意義上有較大差別,表現為前者僅考慮了貨幣的_交易媒介_功能,而后者不僅考慮貨幣的_交易媒介_功能,還著眼于價值貯藏功能。
12、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函數認為,對實際貨幣金額的需求是由_國民收入_和_利率_兩因素共同決定的。
13、所謂“貨幣需求”,必須同時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 有收入或財富 ,
二是 持有貨幣的愿望 。
14、衡量各資產優缺點的標準主要是 收益性 、 安全性 和 流動性 。貨幣是 收益性 最低的資產。
15、買賣債券的交易成本上升會導致貨幣需求變 大 。
16、根據鮑莫爾—托賓模型,交易型貨幣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上升的幅度。
17、貨幣需求函數中的自變量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規模變量 、 機會成本變量 、 其他變量 。
18、根據傳統貨幣數量理論,貨幣數量的變動必然引起 物價水平 作同方向等比例的變動。
19、現金交易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 費雪 ,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為MV=PT 。
20、現金余額說由劍橋學派的創始人 馬歇爾 首先提出。著名的劍橋方程式為 M=KPY 。
21、在劍橋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 貨幣需求與名義收入 的比例。
22、凱恩斯將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分為三種,即 交易動機 、 預防動機 和 投機動機 。
23、根據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當收入水平上升時, 交易動機和 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會增加。
24、鮑莫爾的存貨模型時對凱恩斯貨幣理論的發展,他認為 交易 動機的貨幣需求同樣是利率的減函數。
25、美國經濟學家托賓進一步拓展了資產組合理論,對凱恩斯 投機 動機的貨幣需求進行分析。
26、托賓的資產選擇中,資產的選擇范圍有兩種: 現金 和 債券 。
27、托賓認為人們資產選擇的原則不是預期收益的極大化,而是 投資組合效用的極大化。
28、在弗里德曼德貨幣需求理論中,總財富分為 人力財富 和 非人力財富 。
29、在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中,被作為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種 持久性 收入。
30、從理論上說,鮑莫爾模型是對凱恩斯的 交易 動機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從政策意義上說,該模型對凱恩斯以 利率 作為中介目標的貨幣政策主張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支持。
31、相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弗里德曼認為利率不影響貨幣需求與他選擇較 寬 的貨幣口徑也有關系。
32、收入取得間隔越久,貨幣需求越 大 。
五、計算題(2題,每題8分)
1、按200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再翻一番的戰略目標,今后十年經濟增長率應保持7%的速度,計劃每年調價幅度為2%,貨幣流通速度年遞減率為2、5%, 試計算貨幣需求量增長率。
解:
(1+0、07)(1+0、02)/(1-0、025)-1=11、94%
(評分標準:答對8分)
2、設有如下資料:明年的經濟形勢預測如下:①經濟增長率為10%;②物價變動率為15%;③貨幣流通速度不變、試計算:①明年的貨幣需求增長率、②如果物價變動率控制在1位數,其他條件不變,貨幣需求增長率應控制在什么范圍?
解:
①
②
(評分標準:每步4分,共8分)
六、簡答題(8題,每題10分)
1、簡述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特征
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有下列特征:
第一,相對穩定,可以預計;
第二,貨幣主要充當交換媒介;
第三,對利率不太敏感,因為這兩種用途所保留的貨幣是經濟主體在生活和生產中所不可缺少的,機會成本再大也得保持;
第四,是收入的遞增函數。
(評分標準:每點2、5分,共10分)
2、簡述投機目的的貨幣需求特征
投機目的的貨幣需求具有下列特征:
①貨幣需求難以預測。因為它隨著人們對未來情況的估計不同而不同,由于市場行情和人們心理活動的變化莫測,故這種貨幣需求難以預測。
②貨幣主要充當貯藏手段職能。凱恩斯假設經濟體系中只有兩種金融資產:貨幣和債券,人們在對金融市場做出預測的基礎上,權衡具有流動性且有貯藏功能的貨幣所帶來的效用與收益的債券帶來的效用后,才決定他們是以貨幣還是債券作為自己資產的保存形式。
③對利率極為敏感。現實生活中債券未來的市場價格是隨利率的變化呈反方向運動的,所以凡是預計未來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漲的人就會拋出貨幣買進債券,變為“多頭”,以備日后債券價格真的上漲時用高價拋出,此時,貨幣的投機需求減少;反之則相反,成為“空頭”,此時,貨幣的投機需求增加。
④是現行利率的遞減函數。如現行利率高,則預期未來利率下降,證券價格上升,人們就用貨幣買入證券,貨幣需求減少;反之,貨幣需求增加。
(評分標準:每點2、5分,共10分)
3、簡述流動性陷阱假說
①由凱恩斯提出,他推斷,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人們就會產生利率一定要上升,從而債券價格一定要下跌的預期,此時貨幣需求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即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儲藏起來,此即為“流動性陷阱”。(5分)
②這時增加的貨幣供給被增加的無限膨脹的貨幣需求陷阱所吞噬,利率不再進一步降低,想通過央行放松貨幣供給,降低利率來刺激消費和投資這條路就走不通了。凱恩斯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對策之所以更看重財政政策而輕視貨幣政策,原因即在于此。(5分)
4、簡述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貢獻
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貢獻主要在于:
一是強調利率對交易性貨幣需求也有影響;
二是認為利率對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影響并非是使人們得出持幣或持券的單一抉擇,由于預期的不確定性從而意味著風險的存在,人們的抉擇實際上是一個資產組合的比例和結構的選擇問題。(每點5分,共10分)
5、請把馬克思貨幣需求理論與西方貨幣需求理論做比較
①與古典的貨幣數量論的比較
不同點: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馬克思認為是PQ/V決定M,P是在生產領域決定的;古典貨幣數量論認為是M決定P,是商品和貨幣在流通領域碰到一起決定的,主要決定于貨幣數量的多少。(2分)
相同點:與費雪交易方程式在研究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方面基本相同;在研究紙幣流通時,歸根結底,貨幣供給都影響價格,在這點上至少相似。(2分)
②與凱恩斯派和貨幣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的比較
A、研究角度方面,馬克思研究的是交易性貨幣需求,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研究除得出了交易性貨幣需求外,還包括對于作為資產的貨幣的需求。(2分)
B、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方面,馬克思主要考慮收入等規模變量,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還考慮非貨幣財富收益率等機會成本變量。(2分)
C、馬克思直接考慮貨幣的流通速度作為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見其公式的分母),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都是間接考慮。(1分)
D、馬克思對于貨幣需求的分析是以簡單商品生產為前提的,對于現代信用經濟和金融經濟情況下貨幣的需求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要復雜些,設置的變量要多些。(1分)
6、傳統的貨幣需求理論面臨哪些新問題
我國傳統的貨幣需求理論已經明顯落后于經濟現實,因為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1分)
①只考慮交易性貨幣需求,不考慮預防性和投機性貨幣需求。(3分)
②以貨幣的流通速度相對穩定為前提。(3分)
③以經濟結構、支付習慣及經濟市場化程度處于相對穩定作為假設前提條件。(3分)
所有這些,由于經濟社會條件都變化了,因此,傳統貨幣需求理論及其測算方法就需要根據新情況進行必要的更新和調整。
7、比較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的主要異同點
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的主要異同點有下面幾點:
①比較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從表面上看來似有差異,但實質是相同的:二者都說明商品價格P與貨幣數量M成正比;其次,兩個方程式中的兩個變量K與V關系為:K= 。(2、5分)
②劍橋學派認為貨幣需求取決于經濟主體的主觀意志和需要,即人們在權衡持有貨幣、投資和消費幾方面收益基礎上決定應持有的貨幣量,并由此產生對貨幣的需求;而費雪交易方程式則認為貨幣需求取決于客觀的商品交易量。(2、5分)
③劍橋學派實際重視貨幣儲藏手段職能,費雪交易數量說則重視貨幣流通手段的職能。(2、5分)
④劍橋方程式是從用貨幣形式保有資產存量的角度考慮貨幣需求,重視這個存量占收入的比例;而費雪方程式則把貨幣需求與支出流量聯系在一起,重視貨幣支出的數量和速度。(2、5分)
8、簡述費雪交易方程式的缺陷
①在全社會總商品交易中,存在商品賒銷和抵消交易,此時它們并不需要貨幣,但是到期債務償還則需要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因此,費雪方程式推出的求名義貨幣需求量公式既有多計又有遺漏之處,需修正。
②只注意貨幣需求取決于全社會的商品交易量,忽視了微觀主體持有貨幣的動機。
③公式中M所表示的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事實上,公眾貨幣需求不僅限于交易與支付之用,他們還把貨幣作為價值儲藏手段。而且流通中貨幣與儲藏手段貨幣難以劃分界限,因此作為貨幣需求量應包括由儲藏手段引起的貨幣需求量。
④中間交易環節極難計量統計,因此,現代貨幣研究者都以國民收入(Y)或國民生產總值代替交易量T。
⑤最后,現金交易論在商品運動與貨幣運動的關系問題上,把貨幣運動放在第一位,實際經濟活動中,處于第一位的是商品運動,沒有商品的運動,就沒有貨幣運動,二者之間的關系不能顛倒。
(評分標準:每點2分,共10分)
七、論述題(3題,每題15分)
1、試述凱恩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
答案要點:
①凱恩斯認為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主要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2分)
②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2分)
③通過對人們持有閑置貨幣是為了在利率變動中進行債券的投機以獲取利潤的前提下進行的分析,得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市場利率的減函數;(2分)
④于是,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表示為:M=M1+M2=L1(Y)+L2(r)。(1分)
⑤根據凱恩斯分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正常利率。人們通過對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預期市場利率的升降。一般情況下,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成反向變動。當市場利率較低,人們預期利率將上升時,則拋出債券而持有貨幣;反之,則拋出貨幣而持有債券。(4分)
⑥當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時,整個經濟中所有的人都預期利率將上升,從而所有的人持有貨幣而不愿持有債券,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將趨于無窮大,若央行繼續增加貨幣供給,將如數被人們無窮大的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所吸收,從而利率不再下降,這種極端情況即所謂的“流動性陷阱”。(4分)
2、鮑莫爾怎樣發展了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其政策意義何在?
答案要點:
①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數,鮑莫爾的存貨模型通過分析發現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同樣是利率的函數,而且是遞減函數。(4分)
②鮑莫爾認為人們持有現金與企業持有存貨一樣,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在不影響正常交易情況下,應力求保持現金余額的成本降至最低。持有現金余額的總成本包括兩項:一是持有現金余額的機會成本,二是因變現而支付的傭金。(4分)
③基于上述基本分析,鮑莫爾推導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M =
(4分)
④鮑莫爾模型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A、從理論上說,該模型是對凱恩斯的交易動機貨幣需求理論的重大發展。(1、5分)
B、從政策意義上說,鮑莫爾的存貨模型對凱恩斯學派以利率作為中介的貨幣政策主張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上的支持。(1、5分)
3、試分析我國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
由于不同國家在經濟制度、金融發展水平、文化和社會背景以及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也會有所差別。現階段影響我國貨幣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①收入。一般來說,收入提高,說明社會財富增多,支出也會相應擴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貨幣量來滿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與貨幣需求呈同方向變動關系。
②價格。在商品和勞務量既定的條件下,價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勞務交易的貨幣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價格和貨幣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貨幣需求之間,是同方向變動關系。
③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決定了人們持幣機會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幣成本越大,人們就不愿持有貨幣而愿意購買生息資產以獲得高額利息收益,因而人們的貨幣需求會減少;利率越低,持幣成本越小,人們則愿意手持貨幣而減少了購買生息資產的欲望,貨幣需求就會增加。利率的變動與貨幣需求量的變動是反方向的。
④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時期內貨幣的轉手次數。動態地考察,一定時期的貨幣總需求就是貨幣的總流量,而貨幣總流量是貨幣平均存量與速度的乘積。在用來交易的商品與勞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速度的加快會減少現實的貨幣需求量。反之,貨幣速度的減慢則必然增加現實的貨幣需求量。因此,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總需求呈反方向變動關系。
⑤金融資產選擇。各種金融資產與貨幣需求之間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動性、以及公眾的資產多樣化選擇,對貨幣需求量的增減都有作用。
⑥其他因素。如體制變化,對利潤與價格的預期變化、財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貨幣需求的變化、信用發展狀況、金融服務技術與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習慣等都影響我國的貨幣需求。
(評分標準,每點2、5分,共15分)
【貨幣銀行學第十章貨幣需求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