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勵志故事一個大學生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
吉林大學俄語專業大四學生董明玉被朋友評價為是個“不安于現狀的人”,他從大一一直“折騰”到大四,其間,雖然屢敗屢戰,但一直不氣餒,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思路,在大四終于有所斬獲。
桌貼廣告在本校夭折
大一時,剛入校參加新生軍訓,董明玉就“插空兒”做起中介機構的校園代理,向其他新生推銷兼職卡,一個月內賣出了十幾張卡,“小賺了一筆”。后來董明玉加入了校學生會和校陽光志愿者協會,恰巧都被分配在外聯部,就是“搞活動時去找商家拉贊助”。在半個學期與商家打交道中,董明玉嗅到了商機。
學校附近的商家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光顧,學生消費也喜歡“貨比三家”,董明玉由此想到了桌貼廣告,一種以高校食堂桌面作為廣告發布載體,利用環保材料制作廣告畫面,張貼于桌面的新興傳播方式。
于是大一下學期,董明玉拿出做兼職的積蓄和父母支持的創業基金共3萬元,注冊成立了萬嘉焦點傳媒公司,并成為入駐吉林大學科技園的首家企業。
董明玉所在的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師生4萬余人,周邊大小商戶近百家。董明玉的想法是:先從吉大中心校區做起,“啃下長春最大的學校市場”。
董明玉多次找到學校后勤集團,介紹了桌貼廣告材質環保、易貼易撕等優點,但學校卻并不買賬。校方一來擔心學生創業不穩妥,桌貼破損后缺少維護影響食堂美觀;二來不愿讓校園里的商業氣氛太濃。
一個月沒有開拓出本校市場,董明玉選擇暫時擱置。
團購網站遇注冊瓶頸
2010年,各類團購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董明玉了解到團購網站是網上購物發展的新趨勢,團隊的其他成員也如此認為,但他們的認識來源只是基于網絡訊息。
董明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桌貼廣告不成,經營團購網站仍可以整合商家和學生的供需。他給網站起名“樂團”,與大多團購網站通過切換城市來選擇團購商品不同的是,“樂團”以切換長春市內不同高校為特點。
董明玉委托一家網絡公司制作網站,雙方簽訂了3500元的網站建設及維護的合同。網頁設計好后,董明玉花2000元印制了推廣網站的宣傳單頁,在長春市內高校發放。
一邊從吉大中心校區周邊尋找有意加入樂團的商戶,一邊聯系支付寶解決樂團的付款方式問題。支付寶的工作人員告知董明玉,,與其合作的購物網站要有工商注冊。而當董明玉跑去工商部門注冊時,才得知吉林省對于團購網站的注冊資金要求在100萬元以上。
100萬元?董明玉犯了難,政府各部門推出的無息或貼息小額貸款都是針對高校畢業生,若是有面向在校大學生的小額貸款,貸到的款額與100萬元也相差甚遠;父母也無力支持。董明玉想到了社會上的無抵押貸款,但此類公司多要求申請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銀行流水賬單等要求,董明玉很難符合要求。
Outbox創新公司之死 給創業者血淋淋的教訓4位創業者親述:選錯合伙人后兩次出走華為,兩次創業失敗,四十歲再次創業辭掉工作追尋創業夢想如何毀了我的生活業界良心:一個創業失敗者的自白從天才少年到30歲破產:創業必須專注創業11年,我填過的5個大坑創業者自述:我那八年的失控創業三小伙辭別國企賣蝦餅 剛創業就被騙創業這一年:農產品創業就是一個坑
【勵志故事一個大學生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相關文章:
一個大學生屢敗屢戰的勵志創業經歷05-12
勵志故事:屢敗屢戰02-21
大學生勵志創業故事05-10
大學生創業勵志故事11-04
一個大學生的創業突圍之路的勵志故事05-11
一個大學生的創業突圍之路勵志故事05-12
大學生創業勵志小故事04-08
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勵志故事-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勵志案例04-10
一個農村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故事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