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歸媽媽們的創業故事
每當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情景,羅鳴歷歷在目:"我們這群有理想、沒經驗的人是在不斷地摸著石頭過河."
2006年1月10日,皮卡書屋的第一個店——萬柳店開業.創辦新興的社區圖書館,海歸媽媽們沒有足夠的經費做宣傳,經驗也不足.開辦之初,她們就面臨著門可羅雀的尷尬.開業那天,沒有記者,沒有嘉賓,唯一的花籃還是她們的朋友看到冷清的境況后,為了圖一個好彩頭,臨時去買的.
羅鳴笑著說:"為了宣傳,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我們在小區門口發放小廣告,但其他各色各樣的小廣告鋪天蓋地,我們的廣告很快就被淹沒了.我們又到商店門前宣講,但人員少,影響范圍小,效果也不好.現在,我們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聯系社區一起活動,帶著我們的書進社區,組織講故事比賽等等.家長的口口相傳,孩子的互相推薦,成為我們吸納新會員的主要方式."
當初海歸媽媽們簡單地認為,中國的孩子和美國的孩子一樣,下了課就可以到這兒來,看看書、聽聽故事、做做手工.事實卻遠非如此,中國家長忙,中國孩子更忙.孩子們放學后,還要參加各種輔導班,休息的時間所剩無幾.針對這種情況,她們直接把書送到學校和幼兒園.在清華附小試點,她們建立集體讀書卡,定期為同學們更換圖書;利用藍天幼兒園的一間小教室,她們建立了一個圖書角.
萬柳店的小朋友年紀大一些,海歸媽媽們更多提供英文科普圖書和課業配套讀物.而勁松店的附近,有一些經濟適用房小區,書屋收取的會費也相對較低.在講故事的時候,她們也會根據當天孩子的年齡大小來選擇故事.
一天,一個不到4歲的小會員培培的老師來到書屋.她進門就說:"我終于知道培培的秘密了!"原來,培培最近在英語課上發言時,總能說出一兩個生動的句子.這都是他在這里聽英文故事的結果.這位有心的老師后來也經常到書屋借書.兩年后,她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加入了皮卡書屋.
有一次,一位父親來到書屋.他認真翻閱了各種類型的書后,來到服務臺,興奮地說:"我要給孩子辦張卡!"工作人員問他:"你的孩子多大?"他說:"我的孩子還沒出生呢!我讓太太來聽聽故事,這是個胎教的好地方."
"因為經費緊張,我們不得不實行會員制,收取一定的會費.但是,為了讓已經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繼續讀下去,讓開始了解社區圖書館的人加入進來,我們的書屋作為海淀區民政部門批準的第一家民間圖書館,會堅持下去."羅鳴說.
【海歸媽媽們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西安海歸創業故事12-09
海歸何毅種油茶的創業故事03-28
海歸談創業“金點子”12-09
老總們的創業金點子的百家創業故事會12-09
怎樣才能賺學生們的錢創業故事12-09
老板們的創業金點子12-09
小動物們寫給媽媽的詩睡前故事03-26
公主們的故事作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