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女大學生返鄉賣面條月入6萬創業故事
臨近年末,很多小伙伴還在忙著求職大企業。而這名女大學生卻返鄉創業,你猜是什么?賣面條!其實,隨著國家施展的各種促就業政策的普及,現在有很多大學生放棄奔波北上廣,選擇返鄉創業,這或許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95后”的畢業生們選擇返鄉創業,也跟家庭情況有關,95后均屬于家里的獨生子女,回家創業不僅可以照顧家人還可以賺錢,還有部分95后大學生偏向慢就業,也就是家里條件不錯,不急于工作也是部分原因。
據了解,福建蓬華鎮一“95后”姑娘就放棄了一家互聯網企業的高薪挽留,回家經營自家手工面作坊。據悉,她家的面作坊已經有百年歷史了,她是第四代傳人。在家,她除了學習曾祖父流傳下來的"騎木杖"搟面手藝之外,還通過網絡推廣,將自家的面條和其他村民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每月網上營業額竟超過6萬元。
這樣的勵志故事還有很多,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去賣面條都能成功的。這里面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她的網絡推廣之外,百年傳承的手藝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此,網友紛紛調侃稱剛學會攤煎餅,又要叫我學搟面,真是夠忙的。
那么大學生創業會成為一種就業趨勢嗎?
現在的大學生真的是遍地都是,隨便一個工作崗位都能有學位要求,80后90后大學文憑不算什么,為什么大學生普遍喜歡選擇創業呢?小編認為有幾點因素:
1、不愿吃苦。現在大學生年齡普遍不高,80后90后占多數,從小生活條件就不錯,吃喝不愁,90后吃苦的就更少了,如今自己踏入社會自己掙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現在我身邊有幾個實習的小大學生,跟他們聊天就能感覺到他們的想法,一邊抱怨工作辛苦,一邊抱怨工資少,總想坐享其成。而且從小上學開始生活費都不少,現在大學生生活費更是高的嚇人,現在出來工作,發現工資還沒有生活費高,都不夠自己花的,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更愿意去創業。
2、心高氣傲,自尊心強。很多大學生真是眼高手低,感覺自己什么都會,其實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確實有很多有用的,但是操作起來還是要從頭學習。但是有些人就不想在學習,感覺沒什么學的,認為自己都懂,而且工作上班很不自由,受各種規定制約,這樣在他們心里很容易產生逆反情緒,心理上更傾向于去創業。
3、不甘趨于人下。說實話,誰都不想在別人手下做事,所以都想做老板,創業也只是有人付諸于行動,而有人還停留在想想的層面。
以上就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總結的,大學生創業或成求職潮流的原因。說實話,創業確實有好處,有些事只有去做了才知道是不是適合自己,才知道可不可行,創業成功了當然好,不過如果失敗了還是要自己扛。
【女大學生返鄉賣面條月入6萬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賣包子月入三萬勵志的故事12-09
返鄉大學生養山雞致富的創業故事12-09
關于賣菜大學生月入30萬的創業故事12-09
賣烙饃的創業故事03-28
女大學生磁性剪紙成功創業故事12-09
碩士棄城高新返鄉養毛驢的創業故事12-09
面條的故事01-03
女大學生畢業后辦慈善學校的創業故事12-09
大學生返鄉創業調查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