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去創業為賺錢今天創業為喜歡創業故事
新奇的創意點亮頭腦,精彩的創業故事激勵人心。最近,幾則年輕女性在創業方面的故事吸引了編者的注意力。如今的創業人,已不同于過去——為了生計走南闖北,揮汗灑淚,目的只為生活得更好。對新生代創業人來說,許多創業的初衷不是她們本想從事的工作,或許她們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充實,而創業動力源于簡簡單單的喜歡、執著和夢想。
她們讓自己的喜歡變成了財富……
聞佳:做自己的App與他人分享
今年1月,“艾格吃飽了”一上線便很快進入了蘋果App Store生活服務類前三,在它前后的分別是互聯網公司們花重金打造出的正規部隊,這下“寫代碼的朋友”才突然意識到,“事情搞大了”。而此時,對于移動互聯網領域沒有過多涉及的聞佳,還依然淡定地覺得:“這或許沒什么大不了的。”
或許每個人都有一顆或大或小的作為吃貨的內心,有的人深藏,有的人則分享在朋友圈,聞佳則做了一個自己的App(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艾格吃飽了”。目前,“艾格吃飽了”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8萬次。
杭州人、在滬生活、媒體女,關于技術,文科出身的聞佳并不比大多數人更明白。關于食物,用她的話說:“我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錢。”
早在大家還在玩博客的時候,聞佳就擁有一個名叫“一個人點評網”的地方,寫寫自己對食物的熱愛,分享去過的好吃的餐廳,總結自己實踐過的菜譜。“慢慢從博客轉向微博,但微博本身并不適合分享大段的文章內容。”于是,去年年末,在朋友的推動下,聞佳開始考慮把自己對食物的心得整理出來“供大家賞玩”。
聞佳找來自己的同學來寫代碼,后者則利用業余時間打造出了“艾格吃飽了”的1.0版,成為了App Store上一款簡單的應用產品。
“傻瓜的夏季廚房”“堅決不可能做壞的香椿炒蛋”“親愛的火腿”“去年杭州最好今年中國第一炒貨”等等,從內容上來看,聞佳對這一App的描述是:“私家餐館推薦、淘寶食物評論、為初學者準備的廚房實踐菜譜。”對于聞佳來說,這些都不是工作,只是生活中原本就在做的事情。“只是原本吃著好自個兒偷著樂,現在會拿出來告訴大家。”聞佳補充道,“唯一的區別是,相比于介紹菜譜,如今推薦餐廳會更加謹慎,好吃的餐廳一定是自己去吃過不下三次,水準穩定才會推薦,吃得不好也會寫上,‘建議掀桌’。”
做“艾格吃飽了”之前,聞佳并沒有聽說過什么叫運營,什么叫產品經理,直到身邊的朋友好奇地問她如何管理這個幾萬人的平臺時,她才意識到:“哦,原來我就是產品經理。”
面對如何吸引讀者這樣的問題時,聞佳的回答倒也清晰,“埋頭做內容吧。首先一點是肯定的,內容必須有趣、有用,且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會吃是一種幸福,從“艾格吃飽了”能體會到聞佳在吃上找到的無限樂趣。然而,從吃貨到產品經理,聞佳也自然會感受到一絲壓力。
聞佳曾經在平臺上推薦了一家賣潮汕食品的淘寶店,老板開店純屬興趣,對吃也極為用心。在“艾格吃飽了”推薦后不久,老板感慨地說:“店鋪開了三年也只有300個收藏用戶,艾格推薦之后,三天就多了1000多個收藏。”用戶的認可讓聞佳很欣慰,但同時隨之而來的消費行為,也讓聞佳頗感責任重大。“畢竟有這么多人在看,有時隨口一句點評也會被認為‘力薦’,這不是我做艾格的初衷。”
如今,聞佳同時擁有自己的微博、App和微信公共賬號,在她看來,運營一個媒體的門檻和成本早已沒有想象的那么高了。“推出App前,我的微博也還只有七八千的粉絲數,原本只是做著玩,想和朋友分享好吃的東西,沒想到成就了一個‘意外’。”
叢平平:開網店賣真實故事
淘寶上各種新奇的商品已經見怪不怪,可是出售真實的生活故事,網友閱讀完之后只需自愿支付1塊錢,這樣的創意模式引來不少人的捧場。一年多來,已經有1500多位看故事的人為此埋單。
這個創意網店的老板叫叢平平,是位80后文藝女青年,她將小店命名為“cy故事店”,是“創意、誠意”的意思。叢平平雖然年輕,卻是一位為國內數十家雜志寫過稿的資深自由撰稿人。一年多前,她辭掉了一份廣告文案工作,開始了自己賣故事的創業之旅。
筆者看到,在叢平平格調清新的網店頁面上,公開上架著200多個故事。有的述說愛情、親情,有的講述的是自己的一段經歷,都是叢平平收集的真實的原創故事,每個故事還都配了漂亮的原創攝影圖片。賣得最好的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見》已經被顧客自愿“買單”了近300次。除了賣店家自己的原創故事外,網店還設有“故事樹洞”通道——有些網友自己有故事卻寫不出來,叢平平會幫網友寫故事,與更多人分享。
盡管故事店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但網店的盈利卻并不樂觀,收支只能勉強持平。“你看我的故事,感動了,共鳴了,你就付1塊錢。然而很多人喜歡看,卻不付錢。”叢平平說,“我也曾考慮過將故事改成付錢之后才能看到內容,但最后我還是不希望通過那樣強制的方式。有人主動付錢,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故事的價值。”
其實對于叢平平來說,賺錢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讓自己的故事得到他人認可才是她的目標,“我希望有更多人來這里販賣自己的故事,這里變成一個故事集市,集市里有人間百態,有喜怒哀樂,有我們不知道的世界。”她告訴筆者,自己會堅持下去,希望將來能不再依附于交易平臺,而是設立出獨立的品牌網站。
最近,叢平平的故事店傳出了好消息,“現在有出版社對店鋪的一些故事感興趣,想要集冊出版呢。”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這讓叢平平堅定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過去創業為賺錢今天創業為喜歡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為自己創業的夢想打工創業故事03-27
賺錢的智慧創業故事05-03
智慧賺錢創業小故事05-10
為美食化妝的“女漢子”創業故事05-10
明天要比今天貴的創業故事03-25
在家創業賺錢的方法05-12
賺錢的創業項目05-10
租雞能夠生蛋賺錢的創業故事03-24
創業與年齡無關創業故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