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餐飲業創業的故事

時間:2022-12-09 19:50:50 創業故事 我要投稿

餐飲業創業的故事

  人生在世,及時行樂,而吃就是一種,說到吃,那創業選擇餐飲業創業絕對有點賺的,有什么有關餐飲業創業的故事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餐飲業創業的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餐飲業創業的故事

  (一)80后研究生餐飲創業故事的創業故事

  在鄭州大學新校區,共有十多個大型食堂餐館、咖啡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有3家店的老板是該校一名在讀的學生,熟悉他的人笑言他是校園“餐霸”,2015年即將畢業的他,室友們都已開始找工作,而他尚未畢業就已靠自主創業賺了上百萬。

  他叫向銳,今年27歲,是鄭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二學生,他經營的兩家餐館、1家咖啡店總經營面積約3000多平米,擁有20多個包間、50多張散桌,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手下員工(包括大學生兼職)已達百余人。講述這位80后在校大學生的餐飲創業故事。

  初衷:開咖啡店不單是為了賺錢

  說話不緊不慢,邏輯性強,自信滿滿,是向銳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6月14日中午,在鄭大新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2樓,一間裝飾很低調的咖啡店里,不時有大學生情侶攜手來此就餐。這間咖啡店是向銳在去年10月份開辦的。

  前來就餐的藥學院研一學生小陳說:“一杯咖啡十多塊錢,一份意大利面也不到20塊錢,對學生來說很實惠,比到校外的咖啡店劃算多了。”

  向銳說,當初開這個咖啡店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校園里有同樣創業夢想的人提供一個交流的地方,在這里,會不定期舉辦各種小型的學術講座、藝術沙龍,為鼓勵在校學生創業,校方也對該店提供了很多幫助。

  成績:三家店年營業額達300多萬元

  除了咖啡店,向銳還在鄭大的荷園食堂、柳園食堂樓上開了兩家大型餐館。

  在荷園食堂的3樓,有一家名為“校園美味工廠”的餐館,這是向銳2012年在鄭大校園開創餐飲生意的第一家店。這個面積1000多平米的餐館,雖然裝修普通,但辟有十多個包間,菜價便宜,成為很多大學生生日聚會、畢業聚會的`首選之地。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向銳還在一家網站上開通了團購業務,經常有不少校外顧客來該店吃飯。

  位于柳園食堂3樓的“同和昌”餐館是他的第二家餐館。向銳介紹說,這家餐館平時主要接待老師及社會人員就餐,所以裝修檔次高一些。

  在友人的再三追問下,向銳透露了他開辦的2家餐館和1家咖啡店的年收益: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創業至今,除去給合伙人的分紅外,他已賺了上百萬元。

  低谷:之前創業曾失敗賠了十多萬

  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向銳說,他也曾遭遇過失敗,并為此交了學費。

  2008年,他開始到河南工業大學讀大一,發傳單、當保安、做促銷,各類兼職工作他都有所嘗試,隨后又開始擺攤賣牛津詞典,因為不好意思在自己學校當眾賣書,他就跑到鄰校擺書攤。大四那年,他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代課老師,并用積攢的幾萬塊錢入股,這家培訓機構由最初的幾個學生發展到了幾百名學生,一年干下來賺了10多萬,這也是他做生意撈到的第一桶金。

  隨后,他與一名社會人員合伙在河南工業大學校門口做餐飲生意,因為多種原因,最后不但沒賺到錢,還賠進去了十多萬元。但家里人沒有埋怨他,反而資助了他幾萬元,鼓勵他把生意做下去。

  在做生意的同時,他還認真準備考研,并最終考上了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

  執行力很強卻很低調

  雖然創業幾年賺了不少錢,但向銳在校園還是很低調,沒買車買房,因為他想用這些錢去投資更多的創業項目,現在,他正準備在信陽老家再開一家餐館。

  與向銳住在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呂陽說,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向銳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因為他曾經在本科期間擔任過校辯論隊的領隊,所以,說話很有條理和邏輯性,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平時,同學們都喊他“向總”。

  “他的飯店每次出什么新菜品,經常會喊室友去試吃、提意見。”呂陽說,他們一個宿舍住著4個人,向銳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白手起家的名人奮斗故事。向銳經常給室友談起他的創業夢想:做出一個在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

  他的合伙人黃璐說,雖然現在已是老板,但是碰到餐館的下水道堵了、餐桌垃圾該收了等臟活累活,向銳還會親自去干,“對朋友也很講義氣,樂于助人!”

  2013年,向銳從百余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評為鄭州大學年度“創業之星”。

  向銳給有志創業的師弟師妹的8條建議:

  1、選擇你所關心的,選擇你喜歡的。

  2、創業是個體力活,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3、創業初期,堅持下去是最重要的品質。

  4、建議選擇自己喜歡并且能夠把握的項目,不能看到什么掙錢就干什么,那樣有些盲目,結果也未必會好。

  5、大學生創業,盡量運用科技降低成本,盡量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這樣能夠減少創業成本。

  6、一個好的合伙人比一個好的項目還重要。

  7、合伙創業中,合伙人之間要簡單一點,財務一定清楚,關系要好,執行力要強,這樣能成為一個好團隊而不是團伙。

  8、永遠不要相信神話、暴富這樣的成功學,踏踏實實做事,一定會有好結果。

  (二)大娘水餃的創業故事

  吳國強還在苦苦尋找著他的中式快餐DNA。

  做過記者當過公務員的江蘇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國強,用7年時間,把“大娘水餃”從江蘇常州市一個25平方米的小餐館,做成了遍布江蘇、上海,并向北京及海外市場進發的中式快餐品牌。

  “大娘水餃”公司現擁有150家直營連鎖店,還不能稱得上老大,但如果悉數當今的中式快餐企業并進行比較,“大娘水餃”或許算得上較有活力的企業之一。

  “細節決定一切”

  1996年,“大娘水餃”還只是一間25平方米的小店,經營的是米飯面條之類的中式快餐。

  吳國強說,偶然的原因,他的店賣上了水餃,生意立即有了很好的表現。

  吳國強將水餃做成了目前市場上最成功的中式快餐,其秘訣是:量化每一個細節。

  至多在3分鐘內就須將殘羹剩飯和用過的餐具從餐桌上清理掉以便讓新來的顧客就餐,這是公司的明文規定。公司有一部厚達300多頁的`《管理手冊》,其中涉及保證產品規格和質量恒定的“標準化”內容,如每10公斤餡使用1袋調料、每6只餃子重120克、每6個餃子皮重55克、從顧客點餐到食品上桌不得超過10分鐘、擦一張桌子應該遵守的清潔工序、和多少面兌多少水之類。

  分公司北京天潤大娘水餃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沈柯說:“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個秘密,那就是細節決定一切。”

  沈柯說,中國新一代中式快餐供應商和上一代不同,已經不再簡單地從形式上、表象上模仿麥當勞和肯德基,而是開始努力尋找中式快餐的工業化道路,以便更有效地搶占國內巨大的快餐市場。

  苦尋中式快餐標準

  吳國強的成功與中式快餐過去十幾年的坎坷歷程分不開。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全國至少出現過20個有名氣的中式快餐連鎖品牌,但面對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的對手,它們的市場處境都很嚴峻。上海連鎖商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肖正云說:“風光一時的榮華雞沒有了,新亞大包換了幾任領導后也跌入了低谷。”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式快餐卻一直不敵西式快餐。現在,已有許多人發現,其關鍵除了品牌、資金和規模之外,還在于講究烹飪技巧的中餐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廚師的經驗和手藝,很難用數字量化。

  以標準化為前提的工業化,意味著在單位時間里可以生產更多的同質產品從而降低成本。

  十幾年前曾負責協助麥當勞在中國找原料的李士靖,現在是北京市食品協會會長。他告誡國內的經營者說,中、西快餐業最大的差別,是后者有一套花幾十年功夫建立起來的標準化工業管理體系。

  看起來,這些體系至少幫了肯德基在中國的本土化策略一個大忙。肯德基幾乎平均每一個半月就會開發出一種經過改造的中國傳統食品來迎合本地消費者,這些,也讓新一代中式快餐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中餐也可以通過改良和標準化運作實現工業化生產。

  “當我們去肯德基吃川香辣子雞的時候,你說吃的是洋快餐還是中式快餐?”吳國強說。

  “非常崇拜洋快餐”

  吳國強一直認為,作為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食品,水餃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穩定的消費人群,可以成為中式快餐的代表品種。但讓手工包制的水餃標準化,做起來并不像做漢堡包那么容易。

  為了保證每種食品味道的穩定性,公司特意配置了6種調料分裝在容量一定、標有1~6數字的環保塑料袋里,然后分別運往每個開有連鎖店地區的中心廚房。中心廚房負責原料的統一采購和向當地門店供應150種水餃半成品與20種冷菜。但考慮到操作的復雜程度,每間店每天只供應30種水餃。

  不過,即便做到如此之細也還是有問題。自稱“非常崇拜洋快餐”的吳國強說,中餐目前還有大量的質量控制點不容易量化,比如,面軟了還是不軟、煲的湯濃了還是清了,都不好計量,而這些會導致產品品質出現不確定性。

  2004年12月9日,中國快餐連鎖企業,江蘇大娘水餃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的第一家連鎖店開業了。吳國強親自在悉尼督戰,他觀察進店的每一位客人,尤其是那些碧眼金發的外國客人,客人們的表情都逃不過吳國強的眼睛。

  國內市場還沒做滿,干嗎到國外去呢?洋快餐已經發展了那么多年,中式快餐到人家的地盤上行嗎?

  吳國強笑而不語,或許,他還在繼續尋找著中式快餐的DNA。

  (三)美女老板開奇特餐館的創業故事

  深居內陸的鄭州,在09年剛剛過去的夏天又有了新的美食看點,那就是位于東風路與豐慶路交叉口的盱眙特色小龍蝦。同樣是特色小吃的店面,這家生意卻異常紅火,不同的是這里每天僅售30份,而且還得提前預定。記者采訪后才發現:不僅她家的龍蝦與眾不同,就連做蝦的“大廚”也讓人深感意外。

  盱眙特色小龍蝦 正宗口味+干凈處理

  “咦?這家龍蝦好像沒有內臟呀!”坐在記者附近的一位顧客驚奇地說道。的確,平時我們在飯店街頭吃的龍蝦都是經過簡單處理就下鍋的完整的蝦,而周子來家的店里做出來的卻不一樣,不僅沒有扎嘴的頭和毛角,就連內臟也被清理的干干凈凈。

  “我們店里的龍蝦制作從剪蝦到清洗一共有八道工序,而且每只蝦都需要剪頭去毛爪、去內臟等,這樣做出來的蝦不僅干凈衛生,在烹飪過程中也會更加入味,全部清理干凈后再進行高溫過油烹炸消毒,最后再用獨特的秘方進行烹制,而且一鍋一份,確保干凈美味。”從未有過開飯店經驗的周子來現在談起她的小龍蝦顯得頭頭是道。

  據她介紹,這種密方是用二十多種材料搭配成的密制十三香,最早就專門用于烹制盱眙龍蝦。精細的做法和密制的調料使得這種盱眙小龍蝦揚名國內外,讓人吃后不由得吮指回味。后來,人們還專門把吃龍蝦的過程編成了一首歌謠:“拉著你的手,輕輕吻一口。掀起紅蓋頭,深深吸一口。解開紅肚兜,讓你吃個夠。”

  相信這樣一首歌謠很難會有人把它跟龍蝦聯系到一塊,周子來便邊示范邊解釋了一遍,她說,“拉著你的手”指的用手抓起龍蝦的大鉗,“輕輕吻一口”品嘗一下龍蝦的味道,“掀起紅蓋頭”剝掉龍蝦的頭胸甲,“深深吸一口”吃掉蝦黃,“解開紅肚兜”掰開龍蝦的腹節,“讓你吃個夠”直到把所有的龍蝦吃過癮。

  美味的龍蝦自然引來許多好蝦之人,有一次,店里來了兩個女顧客,剛開始兩人點了一份蝦,后來一吃感覺很不錯,干脆就一人吃了一大份。像這樣的顧客還有很多,甚至還有人吃一份后,又要一份,臨走時還專門做一份帶走。

  后來,周子來店里的客人越來越多,她便開始采取限量銷售,每天30份龍蝦售完為止,“因為這些龍蝦都是從南方物流過來的,必須要確保龍蝦的鮮活。”自從采訪這一銷售方式后,不僅在味道上保證了龍蝦的鮮美,也吸引了一部分好奇的顧客來這里消費。

  機器人炒菜機 親自體驗樂趣多

  周子來的店每天都營業到夜里11點,每當傍晚來臨,店面上的裝飾燈就特別顯眼的亮著這么幾個大字“自動烹飪 體驗飯店”,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里總有一部分顧客來到店里,不是像在其他店那樣坐在位置上叫服務員點菜,而是直奔操作臺,有的手里還提著菜。洗菜,放鍋,倒油……仿佛在自家廚房一樣,這便是周子來店里“自動烹飪”的魅力所在,這里的顧客人人都能夠當大廚。

  但是這樣會不會像家里一樣麻煩呢?顧客自己做出來的味道會好吃嗎?一連串的問題剛剛浮現腦際,周子來便給記者推來了一個小推車,上面放著一個奇怪的“鍋”,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它的外形幾乎就介于電飯煲和電磁爐之間,周子來介紹道:“這便是我們店里的小幫手--機器人炒菜機!”

  “我們的顧客只需按照操作流程,將調料和食材依次放在炒菜鍋里,五六分鐘就可以端上來一份份香噴噴的炒菜了。”尤其周子來把這種高科技的炒菜機與傳統的烹飪方式相結合,并且量化操作整個過程,既保證了質量,也省下了請大廚的費用,還吸引了一大批喜歡DIY、樂于動手的顧客。而自己只需請一些負責配菜和清理龍蝦的人員就可以了。如果顧客不愿意自己動手的話,服務員也能很方便的代勞。

  周子來說,原本她也想像傳統飯店那樣請一些專業的廚師過來幫忙,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一個博覽會上發現了這種新奇的廚具,這便是現在店里用的機器人炒菜機,這種廚具一上來便深受顧客歡迎,有位顧客評價道,“用鍋的形式做蝦本身就很新奇,而且它還沒有油煙,簡單的操作方法連小孩子都會!”現在,周子來還做了機器人炒菜鍋的代理商,在做餐廳的同時經營著機器人炒菜鍋,她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風味小吃優中選優 初次創業收獲大

  開一家特色餐飲店是周子來從小的夢想,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她從三歲起就跟著家人出差到全國各地,使她有機會品嘗到了許多美食。而喜愛美食的她那時便埋下了創業的種子——長大后開一家餐飲店,最好把各地的特色小吃全部收羅進來。

  長大后,周子來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學,一邊學習著設計專業,一邊還讀些理財、金融、創業方面的書籍。時間長了,她自己悟出了許多道理,“成功的創業者都很善于利用閑散時間,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想法,我改變了在大一時逛街玩耍的生活,從大二開始把精力放在了專業學習和創業準備上。”

  雖然那時候還沒有想好什么時候創業,具體做些什么,但她依然仔細收集著餐飲業的一切相關信息。大四畢業后,成績優異的她順利的考上了研究生,心里的石頭剛剛放下一半,醞釀了多年的餐飲店就被提上了日程。

  對于子來創業的想法,她的家人給以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勵。結合鄭州的餐飲市場,她想起了同父親幾次下江南,專門考察的盱眙特色小龍蝦。那里的龍蝦不僅加工有特色,配方有特色,密制過程也非常有特色,連續九年舉行了盱眙國際龍蝦節,已經形成了品牌效益,盱眙龍蝦的品牌,更早已譽滿國內外,而恰恰鄭州市場在這方面還是塊空白。通過市場調查,她發現這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鄭州人愛吃龍蝦,而且上癮,市場成熟,所以子來決定把盱眙特色龍蝦引到鄭州來,為故鄉餐飲增加一道品牌美味。

  基于這樣的考慮,周子來相中了豐慶路與東風路交叉口附近一處100多平米的房子。專門找了專業的裝修公司去裝修店面,結果在談價格的時候,她第一次認識到了社會上為商之人狡猾的一面。“從剛開始施工的時候,他并不是一下子就把價格談妥,而是做著做著就找理由讓你加錢,更讓我想不到的是,當我要求看他們的設計圖稿時,竟要交一兩千元的看圖設計費。”

  本來學的專業就是藝術設計,周子來索性辭退了家裝公司,自己設計了裝修方案,并請了施工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但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又談何容易,一個月的時間她就瘦下來了十多斤,“裝修那段時間我正在準備研究生復試,壓力特別大,上午看書,下午就去店里看著裝修,因為鄭州市里不允許貨車白天行駛,所以許多裝修材料都得到晚上運,那時候經常就是忙到凌晨兩三點,早上六點就得起床繼續學習。”

  媒體宣傳助力發展 創業路子更加平坦

  經歷了初期準備階段的艱辛,周子來的店終于要開業了,為了宣傳,她專門做了一個條幅掛在門口,結果不到一天時間便被城管扯掉了。初次接觸社會的她第一次感到社會原來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地有人情味。

  接下來,她跑到報社和電視臺為自己的龍蝦做宣傳,她說:“我很認可媒體宣傳的'力量,畢竟現在的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了!”在她的龍蝦博客上,詳細介紹了盱眙龍蝦和有關店里的一些介紹,而且里面的內容還是中英文雙語的。

  因為本身還是在校大學生,再加上如此獨特的龍蝦店,來從各個角度報道她的媒體越來越多,這個未出校門的在校讀研的學生因為會宣傳,會策劃,一下子就把生意提到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上。生意紅火了,來加盟的人也越來越多,她說:“我并不要求對方一定要有多少投資資本,但來我這加盟的人我一定得考察他是否對這個行業有激情!有誠意!”

  現在,由于學業的關系,周子來一般白天上課,沒課的時候就來到店里幫忙,別看她是一個老板,一到店里,打掃衛生、清洗龍蝦、端茶送菜的活她樣樣去做。9月份一過,馬上就進到了蝦的淡季,原有的菜品也亟待更新,這是擺在周子來面前的又一個課題。但是她依然充滿著信心與創新的動力,她的目標是:要從小龍蝦做到大龍蝦,從小飯店開到大酒店。

  回憶自己幾個月的創業歷程,周子來心中充滿了感慨,這次創業經歷對她來說,不僅僅收獲了有形的財富,同時這些經驗和經歷也將成為她今后再創業的寶貴資產!她對自己的家庭和父母飽含著感激之情,她說,感謝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成長的關愛和支持,在生命的軌道中使自己提前踏上了創業的歷程,讓自己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成長,學會了做人做事,懂得了感恩報恩,是家人給予了生命,更是家人給予了一切。

【餐飲業創業的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餐飲業潘蔚的勵志創業故事04-22

餐飲業創業計劃書05-10

餐飲業的創業計劃書03-17

餐飲業創業計劃書08-09

餐飲業創業計劃書范文04-28

餐飲業創業計劃書范文12-14

餐飲業創業計劃書 范文12-16

創業的故事11-03

創業與年齡無關創業故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