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暑假實踐關于民辦教育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
民辦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由社會力量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統稱,它是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推動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區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通過實地訪談、召開座談會、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區內民辦學校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了解。現就區民辦教育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規范發展,提出幾點意見。
民辦教育興起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
(一)民辦教育的興起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發展民辦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
首先,我們的基本國情之一,就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條件下辦大教育。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國家財力十分有限,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國家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財政性支出受到國家總體經濟實力的限制;而對于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進步,就必須努力提高國民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斷提升教育層次,以求把沉重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勢。因此,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是"大教育"。而當前,僅靠政府的財政性教育投入,遠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辦不成真正的"大教育",要辦好大教育,不走多形式的路子,我們就別無選擇。因此,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多形式參與辦學,各個地區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制定有利于吸納社會資金辦教育、有利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教育的政策,是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教育事業的有效途徑。
其次,發展民辦教育,是推動教育自身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徑。面對21世紀發展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明顯滯后,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從表面上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發展民辦教育,是一個辦學體制改革的問題。實際上,他所涉及并產生的影響,是從教育思想觀念到教育管理體制、學校內部運行機制,乃至人才培養模式等全方位的變革。由于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在教育管理中發揮了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民辦學校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實施特色辦學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靈活性、更強的緊迫感,突破了政府辦學面臨的種種障礙。
基于這種現實,政府辦學與社會力量辦學共同發展,兩條腿走路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特色,也將是長期的教育發展格局。
(二)民辦教育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從我區乃至更大范圍的實際情況來看,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打破了政府包攬辦學的傳統格局,在擴大教育規模、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增強了教育的供給能力。
二是吸納了社會資金,補充政府教育經費之不足,一定程度上緩解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和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并為增加教育資源總量、充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現有教育資源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擴大了居民教育消費,促進了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結合。
三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教育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由于民辦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教育)在辦學上的特點和優勢,目前不少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比較高,已經成為優質教育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的興起,彌補了過去辦學體制下老百姓對學校別無選擇的不足。
四是促進了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推進了辦學體制、教育模式和學校內部運行機制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據統計,到年底,全國民辦教育機構達6.12萬多所,在校生總規模達1115.97萬人,辦學范圍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暑假實踐民辦教育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消費狀況的調查實踐報告2000字05-11
縣物流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03-27
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04-17
關于南寧市交通狀況調查的實踐報告模板05-11
調查研究報告02-15
物業管理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5-08
新生思想狀況調查計劃范文04-06
新生思想狀況調查的計劃范文03-26
誠信狀況的調查報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