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調查報告范本
地理方面的調查工作開展有利于促進人們對地理知識以及相關數據的掌握。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地理調查報告范本,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地理調查報告范本(一)
涼城縣位于烏蘭察布市西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4016–4050、東經11202----11302之間,東鄰豐鎮市、和林縣、難連山西省左云、右玉縣,北倚卓資縣,東西最寬82公里,南北最長73公里,總面積3458平方公里。總里程1308.08公里,其中省道2條,155078公里分別是呼陽線和涼左線,縣道115.8公里。轄1鎮、19鄉,總人口24萬人,有蒙古、漢、滿、回族等民族。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灘川,四面環山,環抱岱海。屬于中溫帶陸地性氣候。
(一)涼城的地貌
涼城的主要地貌類型有山地丘等。還有少量的平地。主要山峰有漢山,馬頭山、平頂山、腦包山等。蠻漢山最高,海拔將近2304米涼城縣地形以山司丘陵為主,中間灘川,四面環山,懷抱岱海屬于中溫帶陸地性氣候。涼城縣位于內蒙古高原南部山林,長城北側。地貌復雜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四面環山,中間懷抱岱海,呈海棠葉狀,境內的山脈均屬陰山山脈支脈,有蠻漢山和馬頭山兩個山系。主要峰分布于縣境內北部和南部。蠻漢山的海拔是2305米。其山頂為縣境內最高點。而且山地丘陵的切割比較深。而且這里的土質是垂直節理,所以山坡的坡度都比較大。這里的大規模的山是由大規模燕山運動早成的,至于岱海,岱海以前是一片平面的地面。從苜花河兩岸的自然剖面層層分布,我們可以斷定這是海象沉積。從海象沉積我們可以看到這里以前是個大海。從二十多米的剖面我們可以推斷岱海是海象切割而成的。由涼城縣南面是馬頭山山系,北面是蠻漢山山系,中間是岱海盆地和永興盆地我們可以把涼城看作是個大的褶皺帶,而岱海處于褶皺的低部。正是處于這種凹狀地帶的低部給岱海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第三紀以前這里是一個平面。第三紀以后這里開始下沉,由于外在的壓力超過了褶皺帶的承受力以至發生了斷裂,南邊馬頭山山系發生了兩次斷裂,北面的蠻漢山發生了一次斷裂,在加上三條河水的注入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岱海。現在我們在蠻漢山的山頂可以經常的看到第三紀的花崗片麻巖。
(二)水文情況以及水文規律
涼城縣境內有三大水系。即永定河水系,面積圍433平方米、黃河水系,面積為1103平方米、岱海水系,面積為2232平方米。全縣淡水總面積為1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是420.2毫米。蒸發來年感是降水量的五倍。在這三大水系中只有岱海是內流水域。它的水源是木花河等三大河流,它的涼城縣最大的水域。
岱海坐落于城關鎮東南八公里,處在一個狹長陷落盆地之中。難依馬頭山、北依蠻漢山,東西長度為20公里,南北長度為10公里,平均水深度兩米,最深可達18米湖岸線長度為61.56公里,常用湖泊面積160萬平方公里,這里曾經盛產各種魚類產品。如今這里的水有污染,以至有大量的魚死亡。而且供給水的木花河的水量已經非常稀少。在沒有降水的情況下岱海的水面在逐年下降。湖面也在逐年退縮。
涼城縣境內還有有三個水庫和一個永興湖,不過面積沒有岱海大,不過水質比較好。由此可見涼城縣境內的水大都分布在岱海流域。因為它是涼城縣海拔最底的地方。
(三)植被的情況
涼城縣的植被類型主要有四種。即森林關叢草原植被、半干旱草原植被、山地草甸草原植被、草甸和鹽生植被等。這里的植被覆蓋率58.1%。山地植被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以上山地,地勢較平坦開闊,氣候涼,溫差大,土壤水分條件的區域。主要植被類型是沙草類。如克氏針茅、馬蘭花、胡枝子、甘草等。由于植被的土質的差異這里的植被的密度也不同。缸房窯的土壤里含的沙質成分比較多,這里雖然地處于陰破水分比較多但是植物的高度還不過十公分。如今是多雨季節,但是在這里依然可以看好件裸陋的土壤。還有在岱海的東北木花河旁邊的土壤是沙質土壤。這里的植被比缸房窯大呢感稀疏。常見的植物有沙蒿、克氏針茅、紫花苜蓿、沙芥、狗尾草、還有小灌木沙棘等十幾種植物。
森林灌木叢草原植被
森林灌木叢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蠻漢山海拔1800米以上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分布垂直分布明顯,植被類型由于氣溫水分土壤等的不同而交錯分布。主要種群是天然次生闊葉林以山楊樹、白樺樹為主常與灌叢伴生。還有人工林如油松、小葉楊樹。在蠻漢山山體陰面生長著白樺林和灌木叢。在灌木植物的種類更多,在叢林里我們還可以看見各種的喜陰植物,還有藥材。如:黃芪、胡枝子、暴馬丁香等。
草甸和鹽生植被
草甸和鹽生植被類型零星分布于山間谷地河流階地及湖盆地內的沖積平原水分比較好的地方。如木花河的河漫灘,河流階地屬于這類植被類型。操典的'植被類型比較單一,常見的有苜蓿、而且草比較好。鹽生植被的植物物種數更少。而且覆蓋度比草甸更少,容易受到河水的沖擊。
半干旱草原植被和山地草甸草原植被分布于海拔1800米一下的丘陵地區。
(四)涼城的土壤
涼城縣地處于烏蘭察布市西南部,全縣從北向南主要的土壤分布是棕鈣土、栗鈣土、栗褐土等三大土類。栗褐土土地面積最大,包括淡栗褐土、潮栗褐土兩個亞類。是烏蘭察布市南部栗鈣土、灰褐土的過度的土壤類型。這里的土壤多為黃土母質、侵燭較嚴重。腐殖質曾很薄、土壤肥力差、生產水平差。
從這些表我們可以知道土壤分布具有垂直地帶性和地域性。還有在山體的陰破和陽破由于水分分布的不同。這種在小小的范圍內土壤變化印證了“一步三換土”這句話。
(五)總結
次次野外調查實習雖然范圍不那么大,但是我們調查的地方都是典型的地貌類型。對我學過的自然地理知識有了更實際的認識。
地理調查報告范本(二)
【調查過程】
先印發靈寶果業發展的基本資料,學生了解各自鄉鎮后,利用節假日,各學生回家調查本村蘋果種植情況,包括村民人數、畝均收入、蘋果種類、種植規模和銷售情況。
各村蘋果種植情況匯總后,再派出代表調查各自鄉鎮蘋果發展的總體舉措、規模和銷售情況。然后了解靈寶蘋果種植的自然因素。包括先了解本鄉鎮地形和蘋果種植優勢。匯總后,小組抽樣驗證實踐。最后根據資料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以提高他們的地理表述能力。
【擬寫報告】
分五個階段實施(時間計劃安排9~10周)。
1.分析資料,劃分調查區域(一周)。
2.走訪市區規劃和管理部門實地調查與記錄(三周)。
3.資料匯總和分析研究,提出對現狀的認識,對未來發展的建設性建議和設想(兩周)。
4.約請有關部門的同志一起參加研討、匯報會,進一步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完善研究和調查報告,完成課題(兩周)。
5.綜合分析,對調查報告做最后修改,并整理結題(一周)
【調查內容設計】
地理課上,我們學習了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靈寶作為我國重要的蘋果基地,影響其發展的因素是什么呢?為什么近幾年“賣果難,果難賣”成為農民最頭疼的'大事,靈寶果品生產為什么一度步入低谷?今后發展蘋果業的新舉措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由我班地理興趣小組對靈寶蘋果發展的區位因素展開如下調查:
1.靈寶蘋果種植業發展的自然優勢有哪些?
2.影響靈寶蘋果發展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
3.目前,靈寶蘋果加工業的現狀及今后發展調查。
4.目前靈寶蘋果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5.今后靈寶蘋果業發展的舉措和思路有哪些?
【調查結果匯總如下】
一、蘋果種植業發展的自然優勢
靈寶市位于豫、秦、晉三省交界處,處于黃土高原與小秦嶺東端的接壤地帶,其深厚的黃土層,土質優良。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型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并且雨量中等,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為果品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被國家確定為優質蘋果產業帶。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氣候條件,靈寶蘋果風味獨特,素有“靈寶蘋果甲天下”之稱。
二、靈寶蘋果發展的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區位優勢
靈寶地處豫秦晉三省交界,黃河中游,金三角經濟帶,西安、鄭州兩大航空港之間,境內310國道、隴海鐵路、209國道、連霍高速、鄭西高鐵等要道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為果品流通提供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
2.種植歷史悠久
靈寶蘋果自1923年引進栽植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多年的發展歷程,使廣大果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賺取了巨額經濟財富。
3.種植規模大,品質好
全市現有果品面積104萬畝,其中蘋果80萬畝,年產果品12億公斤。榮獲“全國蘋果產業十強縣(市)特別獎”“中國果菜加工十強縣(市)”等稱號。靈寶蘋果以其色澤艷、香味濃、含糖高、耐貯運而著稱,在全國歷屆鑒評中屢獲金獎,靈寶蘋果和大棗并獲得國家原產地產品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經濟學家費孝通提詞“靈寶蘋果甲天下”。
4.技術因素
全市現有專業技術人員80多人,其中高級農藝師11人。農民技術員10000多人,其中高級技師15人,技師1000多人,形成了一支龐大的技術隊伍,為果品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三、目前,靈寶蘋果加工業的現狀及今后發展調查
果品產業已在我市形成了產、供、銷、貯、加、運一條龍,年加工能力40萬噸,其中濃縮果汁24萬噸,年消化果蔬能力180萬噸,形成了果汁、果飲、果酒、果醬、罐頭等10大系列29個品種;市境內建成了15個果品交易市場,在全國19個省、市、區,62個城市,168個市場,建立了350個果品直銷窗口。在廣西憑祥、黑龍江綏芬河、云南瑞麗等口岸,建立了靈寶果品邊貿出口區;果品貯藏庫2.5萬個,機械冷庫130座,年總貯量達到35萬噸;全市果品包裝企業17家,年產紙箱、果袋、發泡網、保鮮袋及各類果品包裝物4類7種,為果品生產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四、目前靈寶蘋果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靈寶蘋果業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品種老化、品種搭配不合理;老果區綜合征較為嚴重;蘋果管理問題及其所導致的品質問題;銷售體制不健全,部分地區出現農民“賣果難,果難賣”的問題。蘋果加工業發展滯后,加工層次低。
五、今后靈寶蘋果業發展的舉措和思路
1.暢通產業銷售鏈,完善果業市場銷售機制
2.積極開發蘋果深加工產品,提高蘋果的附加值
3.積極推廣新品種,提高產業后續發展能力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蘋果示范亮點
(1)出臺蘋果產業發展優惠政策,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總推蘋果綜合開發模式,集中打造寺河鄉蘋果示范亮點。
(2)加大政策扶持。對蘋果種植戶在技術及銷售方面予以支持,積極引導外來資金投向蘋果產業。
(3)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和引進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對蘋果的品種選育、栽培及初加工技術進行試驗示范。
5.拓寬培訓渠道,提升果農素質
(1)邀請外來專家教授深入各鄉鎮對蘋果種植實地指導和技術培訓,同時組織果農代表到周邊市縣蘋果園區進行參觀學習;(2)建立蘋果發展技術人才庫,根據蘋果發展各階段人才需求,協調縣內技術人員進行長期的技術指導,形成蘋果發展技術支撐長效機制;(3)以打造特色果業為重點,實現“公司+基地+農戶”訂單產業發展模式,扎實開展科技宣傳培訓,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形成一批上規模、有競爭力的蘋果品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6.科技興農
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這一生產力,開發研究培育新品種,并積極探索治療果樹病的方法,使靈寶蘋果的品質和產量不斷提高,受病蟲害的威脅也越來越小,蘋果種植業發展走向穩定。
六、其他相關資料(略)
【調查結論】
蘋果是非常適合靈寶的一種經濟作物,盡管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其產業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對其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產生了一些影響,但蘋果產業依然在不斷的蓬勃發展這一點不容置疑,其發展前景依然是很光明的。靈寶優良的土質、氣候、環境造就了靈寶蘋果“甲天下”的風味,加上現在國家積極的惠農政策和經濟政策,“甲天下”的靈寶蘋果應該能夠香飄天下!
【地理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地理培訓總結10-02
致意地理作文04-30
地理計劃范文05-01
高考地理的總結12-08
地理實習總結04-27
中考地理的知識點之俄羅斯地理12-09
高考改革地理04-03
高考地理《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知識點12-08
高考地理中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有哪些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