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粵高考現零分作文
他為學生設置了28個閱讀專題,并公布在他創設的“家園網”上,粵高考現1670篇零分作文 名師嘆想象力被扼殺。內容涉及古典著作,以及魯迅、莎士比亞等人以及他們的佳作。通過大量的延展閱讀,學生從海量文章中提煉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在課堂上形成碰撞,并最終形成書面“論文”。
“比方說要學習海明威的作品,他就把那些大家寫的關于海明威的文章放到網上讓我們去看,我們先接觸了大家的觀點再去看海明威的文章,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在吳泓班上,同是一篇《老人與海》,學生們被迫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有人看到的是老人執著的信念,而我看到的則是,老人釣到大魚后沾沾自喜,卻不知身后的危險(鯊魚)。你有了不同的想法,就想把它寫出來,閱讀得越充分,思考的角度就越多。”張小婉說,為了寫一片文章,她不僅要閱讀作者作品,還要讀幾十篇評論觀點,閱讀這些全憑興趣。
這些看似浪費時間的閱讀,卻給應試帶來了利好。張小婉說,在面對陌生的高考作文題目時,她從來不會覺得素手無策。由于之前累積了大量的素材,并善于從中尋找思考的角度,完全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今年的語文作文題,它已經不光是語文題了,還包括對歷史知識的考察,對文化現象的思考和理解,這些在一般的教學中很少涉及,但凡有點課外閱讀的考生,不會覺得無話可說。”
語文課改應與考試制度良性互動
專家學者認為,創新作文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代表了語文課改的方向,但目前渠道仍然受限,大多只能通過開設選修課,增設由學生自主學習的作文課來完成,一些很好的課改經驗,在高考指揮棒下難以推廣,2012高考信息《粵高考現1670篇零分作文 名師嘆想象力被扼殺》。
吳泓所教的班級,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尖子班”,高一、高二的專題式閱讀訓練,占用了大量的基礎知識學習時間,使得這些學生不得不在高三階段惡補基礎知識,如拼音、錯別字、改病句等內容。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在高三一年補齊之前的“舊賬”,但是更多的學生則難以適應。
即便是作文,吳泓也不得不做出妥協。他的學生說,在平常的語文課上,吳泓最看重文章的思想性,“哪怕是文采不好但是觀點好,他也會拿出來點評,但高考閱卷不可能這樣。”
近年來廣東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細則顯示,高考作文分數由基礎等級分、發展等級分兩項構成。基礎等級包括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等9項,占50分,發展等級包括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4項,只占10分。
由于作文考試注重“基本面測試”,且閱卷時間有限,應試突擊就成為必然選擇。“考前我也會有針對性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字詞句對付高考,這是不得已做出的妥協。”吳泓說。
和吳泓一樣,已退居教學二線的嚴凌君也感到一些困惑。
嚴凌君還牽頭主辦了“華語文學大賽”,目前已進行了兩屆,大賽第二屆首設了“童話類”獎項,但是卻落得個金獎缺失的結果。在大賽綜述中,嚴凌君寫下這樣一段話:
“因為痛感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被壓抑了幻想能力,為了挽救爛漫童心,打撈幸存的幻想世界,我們特設了童話欄目,可是大賽的結果似乎加深了我們的憂慮……有那么多孩子只會把課文中學到的正確的觀念,換成動物的嘴巴說一遍,那么多老氣橫秋的‘假天真’,那么多‘思想正確’的義正詞嚴,那么多追求流行的時髦觀念,多得讓人痛心……”
“孩子的童心到哪里去了?”困惑之余嚴凌君卻十分清醒,這些問題絕非一套教材、一種講課模式,或者一個標新立異的老師所能解決。
【粵高考現零分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零分作文11-25
關于高考零分的作文12-04
高考零分作文素材11-23
經典搞笑高考零分作文11-23
天津高考零分作文11-23
好笑的高考零分作文12-09
2017高考零分作文11-23
關于高考零分作文及點評12-09
首個高考零分作文評解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