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戲曲雜談散文

時間:2018-10-10 16:19:16 雜談 我要投稿

戲曲雜談散文

  說到戲曲,往往就是指中國本土的戲劇形式,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戲曲是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其起源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漫長發展的歷程,因其講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和技術性,從而構成了有別于其他戲劇的自成一體的完整戲曲藝術體系。

戲曲雜談散文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更是數以萬計。新中國成立后,又涌現出了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而較為流行的著名劇種則有京劇、昆曲、越劇、錫劇、滬劇、豫劇、秦腔、川劇、評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50多個劇種?赡苁且驗橛羞^一段“8億人民8個樣板戲”的特殊歷史時期,數億人在10多年里只能欣賞那幾部革命現代京劇,無意中培養了一大批京劇粉絲,以至于京劇流行最廣,京劇迷遍及全國。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而來的。因此,戲曲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人民大眾。欣賞戲曲,對于老百姓來說,往往不叫看戲,而是叫聽戲?茨俏枧_帷幕拉開,就聽得敲鑼打鼓、咦咦呀呀不絕于耳,真可謂懂戲的看門道、不懂的看熱鬧,圖的就是一個熱鬧、就是一個好看。無論什么戲,只要把老百姓的`眼睛伺候好了,只要讓觀眾的耳朵聽得舒服了,這戲就是好戲。所以,戲曲講究大眾化,俗俚幽默要勝于高雅之音。生于民間的這些草根藝術,如果因為要走進宮廷殿堂,想把下里巴人的身份變成陽春白雪,那無疑是舍本逐末,也就意味著走向末路。

  看看如今戲曲日趨衰弱的現狀,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戲要有人看,曲要有人聽,戲曲藝術一旦離開了滋養自己的土壤、遠離了人民大眾,那就像斷了根的樹木,不可能生長得好。如果我們把以民間舞臺為生命的戲曲藝術,僅僅作為傳統藝術的老古董進行儀式性的展演,戲曲發展的路將會越走越窄。戲曲藝術只有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變遷的革新和創造,才可能會有繁榮興旺的局面。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有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卻對戲曲復興很不樂觀,他認為如今的中國戲劇進入了“居室文娛”或“斗室文娛”時代,戲曲的衰落是時代的必然。戲劇想回升到鼎盛時期是不可能的,能保存下去就屬不易了。

  如今京劇的尷尬地位,就說明魏明倫所言不虛。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京劇藝術,目前正在逐步失去年輕一代這樣的觀眾群體,特別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身處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很少有人會掏錢花上幾個小時,去欣賞京劇這種拖沓熱鬧的舞臺表演形式,而現在的年輕人對以帝王將相和嬪妃為主題的招牌式故事更是提不起興趣。但我們仍有個別人卻自我感覺良好,像中國京劇到國外巡演了幾次,就說世界各國人民都喜歡京劇,外國朋友對京劇都有一種神圣和崇拜的感覺。美國有個演出公司曾向國內文化名人余秋雨訴苦,請轉告你們國內文化部門的人,美國人真的不喜歡京劇。每次來都是京劇,我們真的不喜歡。老外是沒有必要對余秋雨講假話的,不要說老外不懂京劇,就是我們國人懂京劇的又能有多少呢?所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頃刻間千秋事業、方丈地萬里江山”,就在那么大的一個舞臺上,一個動作代表騎馬,一個動作表示進攻,一個動作表示坐轎,如此程式和套路的戲,會有多少人現代人看得懂呢?或許,我們許多人也和那些老外一樣,對京劇說不上什么喜歡不喜歡,只是對那種花花綠綠的舞臺以及黑、白、紅臉譜式的人物好奇而已。

  面對京劇的衰弱,有的人心有不甘地說,國事興,則京劇興。把京劇的振興與國家的興盛牽連在了一起。其實,國事興,應該是什么都興。如果國事興,京劇不興,那只能說明京劇自身有問題。京劇要想振興,要想重新贏得觀眾,不是簡單地靠下文件、投資金就能實現的,它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堅守陣地和樂于奉獻。其實,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了對京劇院團的扶持和投入力度。2005年,文化部對全國京劇院團評估確定了11家國家級劇團,17家省級重點劇團。2006年5月,京劇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全國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出臺,國家5年投入5000萬元用于新劇目創作、人才培養計劃、公益性演出等方面的扶持。作為一個大國,出錢、出力、出人扶持一個劇種,養活一批演員,并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面對戲曲發展的頹勢,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要使中國戲曲這一民族藝術的瑰寶走向窮途末路。

  如今的市場經濟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任何劇種、任何產品、任何個人、任何國家,只有適應競爭、敢于競爭,在競爭中勝出,才能強者恒強,才能適者生存;如果在競爭中敗北、在競爭中淘汰,那并不是競爭的殘酷無情,而是你根本不適應競爭,或是在競爭中毫無優勢可言,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淘汰出局。這猶如生物界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樣,難以適應的就自然被淘汰,如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社會發展了,時代變化了,戲曲已經不再是人們唯一的、主要的娛樂方式,許多戲曲劇種因為難以適應這一變化而面臨淘汰出局的窘境?蘸罢衽d戲曲、戲曲復興之類的空話套話是于事無補的,現在要做的是搞好戲曲這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否則的話,我國眾多的戲曲劇種,就有可能像恐龍那樣走向滅絕。

【戲曲雜談散文】相關文章:

1.青海雜談散文

2.端午雜談散文

3.賞花雜談散文

4.志向雜談散文

5.深夜雜談散文

6.生活雜談散文

7.五十雜談散文

8.回家雜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