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實驗
小實驗1
我從一本書上讀到有一項試驗,可以讓蠟燭吸水,真的有那么神奇嗎?我想親自動手做一做。
這個實驗需要的材料有:一個玻璃杯、一根比玻璃杯矮一些的蠟燭、一個盤子、最后就是一些水和打火機了。
準備好了這些材料,我迫不及待的開始做這項試驗了。先將少許的水倒入盤子中,為了便于觀察,我滴了幾滴藍色的色素,用攪拌棒攪了攪,水馬上變成了天藍色,可真漂亮啊!我再把蠟燭用打火機點燃,放在盤子上面,紅色的火苗在蠟燭上輕輕跳躍著,就像在跳舞似的。終于到了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杯子倒扣在蠟燭上,我拿起杯子,心砰砰的跳著,要是失敗了該怎么辦呢?我心里十分不安,小心翼翼地把水杯倒扣在盤子里。可是,因為我放的太慢,蠟燭早已經熄滅,什么都沒有發生,難道是我做錯了嗎?
我沒有放棄,而是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快速的將杯子倒扣在蠟燭上面。這次,奇跡發生了:在杯子里的蠟燭慢慢的熄滅了,蠟燭剛一熄滅,就見盤子里的水全都一涌而上,被吸到杯子里面了,而且,杯子和盤子緊緊的吸在了一起。我把杯子往上一提,盤子好像像吸鐵石似的跟著杯子,它們就像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真神奇呀!
哇!我竟然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興奮極了。
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原來,燃燒的蠟燭使倒扣的水杯內溫度升高,空氣膨脹,將水排出杯外,緊接著,杯中氧氣耗盡,蠟燭熄滅,杯內空氣冷卻,氣壓迅速下降,同時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使杯內氣壓下降,因此杯外的氣壓高于杯內的氣壓,將杯外的水壓進了杯內。
通過這次“會吸水的蠟燭”試驗,我知道了,科學不僅充滿智慧和奧秘,而且還非常有趣、好玩呢!
小實驗2
科學觀察習作這幾天,我們在學習關于“觀察”的課文,我非常感興趣。于是決定自己做一個觀察實驗——“醋泡雞蛋”。
我先準備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顆生雞蛋,一瓶白醋,接著輕輕地把雞蛋放進杯子里,將白醋慢慢地倒入杯子,直到雞蛋被白醋淹沒。同時,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泡在醋里的雞蛋,蛋殼立刻被密密麻麻的小氣泡包圍了。氣泡不斷地向上冒,還發出“滋滋”的響聲。我用手摸了摸蛋殼,手指有一股輕微麻麻的感覺,就像喝可樂的`感覺。過了一會兒,布滿銀色小氣泡的雞蛋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漸漸地浮了上來。我使勁往下按雞蛋,可一松手,調皮的雞蛋又浮了起來。我很奇怪:雞蛋為什么會冒氣泡?又為什么會浮上來呢?難道是雞蛋上的小氣泡起了救生圈的作用?
第二天我一瞧,發現雞蛋長胖了好多呢,周圍的氣泡也越來越少了。雞蛋脫掉了棕紅色的外衣,換上了一件白襯衣,好像沙灘上白色的鵝卵石。同時杯子里多了一層棕色粘膜,杯子口結了一層白色的泡沫。
第三天,雞蛋又有了新變化,氣泡幾乎沒了。我用食指輕輕點了點雞蛋,殼變軟了,摸上去嫩嫩的,活像一個彈力球。
第四天,我發現蛋殼變透明了,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里面的蛋黃。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輕輕地把雞蛋撈起來,可是因為太緊張了,淘氣的雞蛋滑落到地上。但帶來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包裹著蛋清和蛋黃的“外衣”裂開了一個大口子,蛋清流出來,蛋黃卻變硬了,像穿了一件厚外套。
最后,我請教了互聯網,終于明白:醋泡雞蛋時,蛋殼里的碳酸鈣和醋里的醋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蛋殼被醋酸溶解了,所以雞蛋殼變軟了。
世上有很多有趣的、神奇的事,只是它們都像小精靈一樣躲藏著,如果你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把它們找出來。
小實驗3
雙休日,趙老師給我們班布置了一個任務,做一個科學小實驗。我思索了半天,根本毫無頭緒。最后爸爸提出做這個小實驗倒扣水杯水不漏。
首先,我們把做實驗的基本材料準備好。分別是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些自來水和一張硬卡紙。
爸爸先給我做了一個示范。就是先在透明玻璃杯里裝滿水;再把硬卡紙緊緊地按在上面;然后飛快地把杯子倒過來,可稱得上是閃電手;最后爸爸把硬卡紙向上一托。這時候奇跡發生了,硬卡紙緊緊粘在玻璃杯上,好像用膠水粘住了一樣,而杯子里面的水,絲毫沒有一滴水漏出來。只見爸爸把玻璃杯在空中旋轉幾圈也沒有脫落下來。
接著,爸爸讓我動手操作試一試。心想:這個還想難住我嗎?第一次,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做這個小實驗,但卡紙一下子掉了下來,水也灑了一地。第二次我非常努力,但結果還是跟第一次一樣。爸爸看見后并耐心地對我說:骉骉,別急!慢慢來!說完便給我糾正了一些錯誤的動作。第三次,我吸取了前兩次的經驗教訓,于是我鼓足勇氣,再一次做這個實驗,經過我不懈努力最終成功了。爸爸告訴我:因為杯子里裝滿了水那么杯口與紙面之間相當于是真空的,那么外界的大氣壓就可以把紙死死地壓在杯口上,從而我也明白了:杯里的水的'壓強與大氣壓強相等,所以水留在杯里而不外漏。送給回答者一份禮物送香吻贈言:好帥的回答,樓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誠摯謝意!我欣喜若狂,這種高興勁兒不言而喻。
通過這次的小實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同時也讓我意識到我要學的更多。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一個個實驗中,我們只要細心觀察,認真研究,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奧秘。
小實驗4
每當看到媽媽的縫衣針時,就想起了我小時候的一個小科學實驗。
記得有一天,我期待已久的科學課開始了。我興高采烈地一蹦一跳隨著老師進入科學實驗的教室。哇!我是第一次去科學實驗室,一排,兩排,三排,四排……一共十二排,十二個小椅子整齊、干凈、有序地排列在各個小組的桌子下。
我們等待老師的分組,我和我的幾個好朋友們在一排。我們都搶著拿器材,唯恐自己拿不到自己心儀的儀器而失望后悔。“同學們,安靜!”老師發話,那一聲嗓門我是不會忘的,因為老師的聲音真的是太大了。
實驗開始了,我們趕緊坐好,身子筆直,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楊樹。我們今天的實驗內容是“縫衣針漂在水面上”!我們都很驚訝,針是金屬的,怎么漂在水面上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只能通過實驗來解答這個問題。做實驗是一定少不了材料的,這個實驗的材料有一盆水,蠟燭,縫衣針,還有就是小手了。
實驗開始了,我們的`老師先將一組蠟燭點著了。我們的實驗桌上有水管,趕緊在水盆里接上水,然后坐好,聽老師的實驗步驟。先將針上抹上蠟油,輕輕的放在水里,要讓縫衣針漂起來。
太棒了,我們要動手了。我們趕緊選個組長來做記錄,組員來動手,我們一個一個來,都在焦急的等待。什么時候才能輪到我動手?終于到我了,我很緊張,我把針慢慢地沾上蠟油,然后悄悄放在水面上,我的心里繃的緊緊的,噗通,似乎要跳出來的感覺。
針剛一脫手,“嘩啦”沉在了水底,可是別人都能放上,我就放不上,是不是這水有脾氣呢?我并沒有放棄,我鼓起勇氣,終于讓針漂在水面上了。
我不會忘記這個實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實驗。我明白了,蠟油沾在針上占一定空間,把水排開,所以針就漂起來了,可是真有趣,我要多去閱讀關于科學的書。
小實驗5
“又到了最喜歡的實驗課,不知道老師會帶我們做哪些實驗呢?”我自言自語道。“叮鈴鈴……”上課了,老師走了進來,只是手上多了個大盆子,盆子里裝了好多東西,如果我猜的沒錯,里面裝的一定是這次實驗課需要的材料。
老師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與火有關,因為它的名字叫做——掌中火。”全班頓時炸開了,有的說:“是不是在手上點火呀?”有的說:“手會不會被烤熟呢?”還有的說:“手上怎么會有火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老師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而是開始了實驗。
老師講盆子拿出來,把水壺中的水倒入盆中,將洗潔精倒入盆中攪拌,隨后將神奇的氣體瓶放進去噴了一下,只見水中冒出了許多大小不一的泡泡。老師將泡泡放入手中,從口袋里掏出打火機,一點,手中的`火苗就已竄得老高。我們感嘆道:“真神奇啊!”話音剛落,火苗早已熄滅。
接著輪到我們自己實驗了,我被幸運地選中了。我無可奈何,將神秘的氣體瓶往水中噴了噴,也將泡泡放入手中。當點火的時候,我因害怕緊閉雙眼,只聽見同學們“哇”的一聲。我感到手不燙了,便睜眼和同學們再見。睜眼時,火苗熄滅了,可手中還殘存著洗潔精的香味和火苗的余溫。我興奮極了!有了我這個前鋒,其他的同學也紛紛嘗試,他們臉上都樂開了花!
實驗做完,老師給我們講了這個實驗的原理:水和洗潔精產生的泡泡中含有那神奇的氣體——丁烷,用火燒著以后,看起來燒的是手,其實燒的是手上的那些泡泡。
我一定要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啊!
小實驗6
今天,我在家里閑著沒什么事情可做,便隨手拿起一本科學書來翻了一翻,書本里有一個小實驗令我很感興趣。當即之下,就約來了幾個伙伴,陪我一起來做實驗。 首先,我們各自從冰箱中取出一只雞蛋,拿起一把小剪刀,把雞蛋橫倒下來,在蛋殼的中央小心翼翼地扎了一個小孔,把雞蛋中的蛋清和蛋黃掏出來,再把蛋殼放在水龍頭下沖洗干凈,擦干等待備用。
接著再把彩色硬卡紙對折一下,畫上鴨頭、鴨翅膀、鴨尾,再剪下來,每一種都是雙份的,等一下再用。 等這一切準備就緒時,我便開始武裝起我心愛的“小鴨子”。首先把蛋殼拿過來,在內層的底部涂上木膠,把小石子和細沙放進去,等上5-10分鐘,木膠就會自動干掉,把小石子牢牢地固定在蛋殼底部。接著把剪下來的鴨頭粘在蛋殼的小頭,把鴨翅膀分別粘在小孔的兩側,最后再把鴨尾巴固定在蛋殼大頭,這樣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就大功告成啦! 聽書上所說,如果把小鴨子放入水中的話,對準“鴨子”的尾巴吹,它會在水中前行。
我迫不及待地打來一盆水,把自己親手做的“小鴨子”放入水中,也想試一試。大家覺得很有趣,就來了一場“鴨子游泳比賽”。我們把各自做的“小鴨子”都放入水盆中,用嘴對著鴨子吹,看誰的'鴨子游得比較快。比賽一開始,大家便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氣吹自己的“鴨子”,這不吹的話還不要緊,一吹,可不得了嘍!大家做的鴨子的鴨頭、鴨翅膀和鴨尾巴由于木膠沒有固定牢,一到水中,大家的“鴨子”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剩下的都是一些“殘鴨子”。
瞧,那只鴨子多神氣,鴨翅膀、鴨尾巴都掉了,只剩下一個光光的鴨子頭,
還挺得老高老高,好像正在引吭高歌呢。大家見了,都笑得前仰后合,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通過這個實驗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樂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你就會獲得無窮的樂趣。
小實驗7
今天放學時,項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就是讓我們做一項小實驗“雞蛋浮上來了”。我一聽到這個特殊的作業就非常的興奮,因為我從來沒有做過小實驗。
我一回到家,就馬上做作業,做完作業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做“雞蛋浮上來了”的小實驗。我叫上爸爸,準備好材料:一杯水、一個雞蛋、一包鹽、一根筷子、一個勺子。之后我們開始了,先把一個雞蛋放入玻璃杯里,雞蛋在水中玩皮地跳了幾下就沉到杯底里了,沒有浮起來的跡像。接著我加了一勺鹽,用一根筷子把鹽攪拌均勻,但雞蛋還是一動不動,好像一個小寶寶正在熟睡。我就想:有可能是我加的鹽不夠多吧!于是,我就繼續加鹽,我把一包鹽的一小半都加進去了,但雞蛋還是穩穩地沉在杯底。這時,我就有點半信半疑了,我說:“有可能老師是騙我們的吧,我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雞蛋浮出水面呢”。爸爸聽了之后就馬上反駁道:“不可能,老師肯定做過實驗后才布置這個作業的,雞蛋真的會浮上水面,不然老師不會說的。”我聽了爸爸這么肯定的講,我無可奈何,只好再繼續加鹽。當我把一包鹽的一大半加進去了,雞蛋終于慢慢地離開了杯底,懸在了水中間,我連忙再加了幾勺鹽,雞蛋的'一個小頭露出了水面。我又加了幾勺鹽,雞蛋一下一下地浮出來了,好像一個小胖子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浮上了水面。爸爸手一按,雞蛋彈到杯底又彈到了水面上,好似一個非常有彈性的彈力球。
“雞蛋終于浮上來了”我欣喜若狂地喊道。同時,我又想到:雞蛋為什么會浮上水面呢?我問了爸爸,爸爸笑瞇瞇地說:“我是不會告訴你的,這要靠你自己去網上查找了”。我聽了爸爸的話,趕緊去網上查找答案。網上說,因為加了鹽的水的浮力比雞蛋的重量大,所以雞蛋會浮在鹽水面上。“哦!我明白了。”我高興地說,“原來做小實驗也這么有趣呀!”
小實驗8
這個周末,我做了一項有趣的小實驗——夢幻彩虹雨。
做這個實驗需要準備一個透明的瓶子、一個量杯、食油、攪拌棒、色素和清水。我先往量杯里倒入了二十毫升的食油,接著滴入了紅,黃,藍三種色素,再用攪拌棒均勻地攪拌。然后往透明瓶子里,倒入一百五十毫升的清水。最后我小心翼翼地將混有色素的食油慢慢地倒入瓶子里。
一邊倒,我一邊好奇地想象著:彩虹雨是食油和色素變成一道彩虹,然后色素再滴下來的嗎?還是食油和色素交織,像噴泉一樣噴上去再灑落下來形成彩虹雨呢?我越想越好奇,越想越激動。
我瞪大了眼睛,凝神定氣地注視著瓶子。過了一會兒,我并沒有看見一絲彩虹雨。心想:咦,怎么還沒有彩虹雨呢?又過了好一會兒,我看到瓶子中的色素、食油和清水幾乎毫無變化。這時我又有點失望了。
我托著腮幫子,看著那毫無變化的瓶子,想倒了它,重新再做一次實驗。正當我準備把它倒掉時,奇跡發生了!透過厚厚的金黃的.油層,一縷藍色輕煙似的"雨滴"往下飄落。接著又是一縷紅色的,再是一縷黃色的。藍色的和黃色的相交變成了綠色的"雨滴",黃色的又和紅色的交錯在一起,變成了橙色的,紅色的再和藍色的混在一起,又變成了紫色五彩繽紛的"雨滴"往下灑落著,一場夢幻的彩虹雨開始了。我的實驗成功了!太奇妙了!
原來混有色素的食油倒入水后,由于食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油將包裹著色素浮在水面。靜置一段時間后,由于色素的密度最大,所以它開始往下沉,且與水相互溶解,于是形成了夢幻的彩虹雨。
有趣的科學實驗總是讓我快樂無窮,科學世界里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索!
小實驗9
“哇……哇!乒乓球飛起來啦!”
怎么回事呀?哦,原來林老師在我們班教室上課呢!她的這一節課是做關于風力的小實驗。同學們都非常好奇,教室里非常安靜。
只見林老師拿了一個黃色的乒乓球,再拿出一個風筒交給小助手。林老師這是要干什么呢?同學們的臉上帶著疑惑。“啪”的一聲,林老師打開了風筒,風筒頓時“嗚嗚嗚”地響了,好像一個人在啼哭,哭聲響徹了整個教室。小助手拿著“圓球球”,小心翼翼地放在風筒上面,這下,它活躍起來了,穿著黃色的`裙子,時而變成了一個舞蹈家,翩翩起舞;時而高興得樂不可支,上竄下跳;時而像個淘氣的孩子在亂跳亂跑;時而像在蹦床上一回兒跳上,一會兒跳下,好像在說:“太好玩了!”
就這么玩了一會兒,林老師說:“我要加大難度啦!”林老師慢慢地把風筒傾斜向一邊,哎呀!球會掉的!我不由得緊張起來,同學們議論紛紛,炸開了鍋:“乒乓球會掉下來的!”“不好了!乒乓球要停止跳舞了!”“我還沒看夠‘乒乓球之舞’呢!”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乒乓球竟沒掉,還翩翩起舞地跳呀跳……
“哇!”“林老師真厲害呀!”“天啊!乒乓球竟然沒有掉下來,呀!太神奇了!”“就是,太神奇啦!”同學們驚訝不已。
“通過我們的實驗,發現風力是可以讓乒乓球不被地球的地心引力所吸引,從而掉下去的。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呀?”林老師揭開了謎底。哦,原來是這樣啊。“風力”、“引力”,我嘴里念叨著,嘿,今天又懂得了新的知識。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走出教室回家去。有的同學還跟林老師聊起了天呢!仔細聽聽,就會發現他們聊得話題特別深奧,都是聊一些實驗問題,還用上了上課學到的知識。看來,同學們的求知欲很高啊!
今天的作文實驗課,不但讓我們長了知識,還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風、電的力量,真是回味無窮啊。
小實驗10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太陽紅紅的,天空藍藍的,大樹綠綠的……這么多種顏色到底是怎么來的呢?有的顏色會不會是由別的顏色改變來的呢?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趁著周末,媽媽和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神奇的顏色。
我先準備了紅、黃、藍三種色素、四個透明杯子、水和一根攪拌棒。接著我把每個透明杯子都倒入半杯水,將三種色素小心地放入水杯中。并拿起攪拌棒把水和染料攪拌均勻。我的面前就出現了三杯紅色、黃色、藍色的水。然后我將一半的紅色水和一半的'黃色水分別倒入空水杯中,用攪拌棒一邊攪一邊認真觀察。突然水杯里的水,就像會變魔術一樣,慢慢地變成了橙色。“天哪!這簡直是一個奇跡!”我驚得目瞪口呆。
媽媽笑著說:“別急,你再把藍色的水倒進橙色的水里,看看會不會有新的奇跡?”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藍色的水,倒進橙色水中,輕輕攪拌幾下。橙色水又搖身一變竟然成了墨綠色。真是太神奇了!難道它們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我纏著媽媽告訴我答案,媽媽耐心地告訴我:“紅、黃、藍是色彩中的三原色,其中任何兩種顏色按照1:1的比例就可以調配出其他顏色,比如除了上面我們調出的橙色和綠色外,紅色與藍色還可以調出紫色呢。”
“那如果不按比例會調出什么顏色呢?”我突發奇想。
“你自己動手找答案吧。”媽媽鼓勵我。
說干就干,經過一次次實驗,我調出了粉紅、淡紫、淺藍……這次小實驗不僅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體會到了探究的樂趣,還學到了許多生活知識。
小實驗11
針可以浮在水面上嗎?難道針會“仰泳”嗎?
今天我就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針浮在水上。
針,家家戶戶都有,可是它怎么會浮在水上呢?我非常好奇,就動手做起了實驗。首先準備一個媽媽用的縫衣針,還有盛滿水的大口碗,一張普通的餐巾紙和一個牙簽。
我先將餐巾紙平攤在桌面上,再把針放在餐巾紙上;接著,我用雙手拎起餐巾紙的兩端,連紙帶針一起輕輕地放在水面上。頓時,白色的餐巾紙浸水變成了透明的,十分均勻平整地浮在水面上,我趕忙迫不及待的拿起牙簽想把餐巾紙從碗里拿出來,可是沒想到針一下子就落入了碗底,實驗失敗。我想,有可能紙還沒有完全浸透。
第二次實驗開始,這次我沒有上次那么心急了,等餐巾紙的'四個角全都沉下去以后,我看到紙的中間部分卻仍然一動不動,針和紙還緊貼在一起。于是,我拿起牙簽,輕輕地將餐巾紙慢慢地按入水中,然后用牙簽把餐巾紙再輕輕地從碗里撈出來。我小心翼翼的做著,眼睛一眨也不敢眨,生怕碰到針,等餐巾紙完全從水里撈出來的時候,我看到針穩穩地浮在水面上,我高興地拿著牙簽大聲的說,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但是,針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這時,我想到了電腦,上網查了查,原來水的表面有一定的張力,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針就不會下沉。我明白了針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看到縫衣針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我的心里真有說不出的高興。
原來,一根小小的縫衣針都有如此大的奧秘,以后,我一定要多做實驗,來充實我的知識,給我帶了樂趣。
小實驗12
有趣的實驗雞蛋浮起來了
今天,我們來到學校,看見老師放在講臺上2個雞蛋,2個小勺,還有一個玻璃杯,還有糖、鹽、水、雪碧。
我們看到老師拿的東西,很是疑惑不解,問老師:老師,我們今天要干什么呀?老師笑了笑,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小實驗,這個小實驗的'名字叫做雞蛋浮起來了。我們聽了更加疑惑了。
首先,老師往玻璃杯倒了半杯水,然后拿出一個雞蛋,說:如果我把雞蛋放進水里,雞蛋會浮起來嗎?我們連想都沒想,說:當然會了。果然,雞蛋沉了下去。我心想,這么簡單的道理,老師怎么還問我們呢?
接著,老師拿起小勺,將雞蛋撈出,舀起一小勺鹽放入水中,鹽迅速地沉底了,老師左手拿著玻璃杯,右手拿著小勺,老師用小勺貼著杯壁順時針攪拌,開始,水變得很渾濁,逐漸水變得清澈,老師說這是因為鹽在水里溶解了。老師再次問我們:雞蛋會浮起來嗎?我們說:不會浮起來。老師拿起雞蛋,放入玻璃杯中,我們都屏息凝視,瞪大眼睛看著玻璃杯,出人意料,這雞蛋竟然浮了上來,老師又把雞蛋摁了下去,結果又上來了。我們都吃驚極了,目瞪口呆,甚至都有點懷疑老師在杯子或雞蛋放機關了。
老師說:這是因為鹽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所以鹽水能使雞蛋浮起。這真是一語破天機啊!我們聽后恍然大悟。
接著,老師又做了兩個實驗,分別是在糖水里放雞蛋和在雪碧里放雞蛋,果然不出我所意料,雞蛋還是浮起來了。是因為糖水和雪碧的密度都大于雞蛋的密度。
通過這一個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比雞蛋密度大的液體都能使雞蛋浮起來。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實驗。
小實驗13
陽春三月,正是養蠶的最佳時節,這不,我們班刮起了一陣“養蠶之風”。
今天這堂語文課,鄭老師要我們用蠶做了一個小實驗。這下可不得了,“蠶也能做實驗?”班里頓時炸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期待的表情。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時候,鄭老師拿出了一個盒子,還讓養過蠶的同學挑了五只大小各異的蠶,然后對大家說:“今天我們的實驗是觀察蠶是否有視力和嗅覺?”
接下來,鄭老師把蠶和新鮮的桑葉放在各個角落里,看看蠶是否會主動去找桑葉。
一開始,蠶無動于衷,它們抱在一起相互取暖,像一個個呆頭呆腦的小傻瓜,同學們很失望,還說:“蠶真懶,蠶真是昆蟲里的盲蟲啊。”
于是,鄭老師把桑葉放近了一些。沒想到,蠶立刻撲了上去,它們開始狼吞虎咽地啃了起來,其中有一只蠶不像其他四只狼吞虎咽,而是細嚼慢咽,吃得津津有味,不一會兒,一大片桑葉就被它啃出了一個小洞。
鄭老師又讓彭澤翼拿放大鏡觀察蠶的頭部,發現蠶真的有一雙烏黑的小眼睛,這就證明了蠶和人一樣有視覺。
老師又將一片新鮮的桑葉和一片前幾天摘的桑葉放在蠶的'面前,有一只蠶本來準備吃那片不新鮮的桑葉,但卻像聞到了什么似的,轉頭撲向新鮮桑葉。五只蠶整齊地撲向了那片新鮮桑葉,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不久,我發現,一大片桑葉就被它們啃得精光。原來,蠶也和人一樣,具有嗅覺和視覺。
這次實驗真有趣,我從中不僅發現了自己從未注意過的趣事,還增長了不少知識。
小實驗14
科學課上,我們做過的實驗數不勝數,而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一次了。
“叮鈴鈴”,上課鈴打響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五個大字“物質的變化”。老師說:“所有的物質都在變化。”說著把一張紙對折,:“這張紙發生了變化,現在每組法一盒火柴和一張紙,先學會用火柴,再試著點燃白紙。”我們“刷”的一聲點燃了火柴,再點燃白紙,眨眼間,白紙就成了黑色的灰燼。
學會了點燃物體,我們開始做這節課最重要的一個實驗。老師對我們說:“你們先點燃蠟燭,把白砂糖放在鐵勺里燒。看看它會不會產生新的物質,把變化過程記錄下來。”
我們組表現得最好,所以提前拿到了道具:一支蠟燭、一盒火柴和一鐵勺的白砂糖。陸又村嫻熟地點燃了火柴,碰到蠟燭尖上,蠟燭燃燒了起來,他又把鐵勺放在外焰上,神奇的變化開始了。起初,沒有什么變化,他潔白如玉,可是它在慢慢地熔化,變成了一灘透明的糖水。沒過多久,它有一點兒稠了,呈現出很淡的黃色。接著,它一點點變稠,一點點變黃,顏色越來越深,當它變成土黃色是,已經十分濃稠了,與之前不同的'是,它像沸騰了一樣,上面冒著一個個小氣泡,好似一顆顆珍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在這個狀態下的糖,已經是糖漿了。只見它越來越深,成了深褐色,冒的泡也越來越大。最后,它完全變成了烏黑的顏色,氣泡消失了,凝固成了一塊黑炭,鐵勺的底也燒得烏黑。我們把黑炭對著火,竟然點著了,我們的實驗成功了。我們組第一個成功,我們四個人都歡呼了起來!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知道:沒有產生新物質的叫做物理變化,產生了新物質的叫做化學變化。這個實驗真是有趣有益啊!
小實驗15
科學是我最喜歡的學科,因為在科學課上,老師總帶領著我們做一個又一個有趣的實驗,讓我們懂得許多道理。在數不清的實驗中,每當我想起那一次實驗,都會情不自禁的大笑起來。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老師用洪亮的聲音說。同學們的精神立刻集中了起來。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拿來兩碗干凈的清水,又拿來兩個一樣的生雞蛋,接著老師把雞蛋輕輕地同時放入水中。
哇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只見其中一個雞蛋沉入了水底。像嬰兒一樣安靜的躺在那;又像一艘潛水艇在海底巡邏,還像一塊晶瑩剔透的寶石,等著你去尋找,然而另一個雞蛋,卻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來了,就像一個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好似一只金魚,露出了雪白的肚皮;猶如一個人躺在椅子上曬太陽;更像一條小魚跳出水面來透氣;還像一只小鴨子,在水面上快活的游來游去
我們立即把老師團團圍住,詢問這是什么原因。老師卻賣了個關子反問我們:你們說呢?我們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同學們的再三詢問下,老師終于開了金口,神秘的說:是鹽水讓雞蛋浮了起來!。我還是有些不解,于是我在《百科全書》上尋找答案。
原來,不斷地往水里加鹽能加大水的密度,加大浮力,雞蛋就自然而然地浮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這次實驗讓我們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斷的下結論,要勇于探索和實踐,才能揭開謎底。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秘密,等著我們探索。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不斷的去努力,就能解開這些謎團。
【小實驗】相關文章:
小實驗作文01-27
小實驗作文05-11
科學小實驗作文05-11
關于小實驗的作文05-11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03-06
科學小實驗作文12-10
神奇的小實驗作文06-18
科學小實驗作文精選范文04-28
做科學小實驗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