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
坐落在長江北岸的江北管理區是隸屬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的一個下級單位。原來是一個集農、工、商為一體的國營大集體,改制后,由于地緣關系和經濟體制的制約性,就造成了眾多職工紛紛下海、出外謀生的普遍現象。因此,能夠合家團圓的基本上是一些退休老人和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青年人留在家里。
時序回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期間,在管理區內有一對年輕的小夫妻(丈夫開一家音像行,妻子上班),在新婚不久后,就生下了一位長著一對閃亮的大眼睛、圓臉段、胖乎乎、粉兜兜,惹人憐愛的漂亮小丫頭。這丫頭取名叫圓圓,自小聰明、伶俐、乖巧、好動。她媽媽由于工作繁忙、家務事多,常常無暇顧及。因此,圓圓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有主見、有分析能力的好習慣。
讀書是衡量一個孩子和一個幸福家庭的最主要參數,上好學校、讀好書、考好成績就成了孩子、家長、學校、社會和國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圓圓在小學期間,由于出色的成績,什么學習委員、班長和學生會干部、獎狀、獎品等多種充滿個人榮譽感的身份和地位,讓她在同齡人的眼里有一種超然脫俗的另類。進入市重點中學讀書是家長們普遍的期盼,由于教育體制的原因,本社區的學生只能在本學校就讀,不能跨區擇校。為此,作為其父母的陳先生和胡女士,不惜花費高額的借讀費,把圓圓送往教學質量較高的黃石九中就讀。由于是擇校生,按照學校的規定,圓圓被安排在一個慢班。當時的那種不快和尷尬,我想,我們換位思考,可以理解這個社會的不公。不過,也沒有辦法,既然事實已經這樣了,也就順其自然。而作為其父的陳先生更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勇氣,他深知自己孩子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質。不是說逆境出人才么?那就讓圓圓挑戰一下那些所謂的世俗觀念。
黃石九中因為是名校,所以學校和學生們都把進入省重點黃石二中作為自己的最大目標。初中三年下來,到最后臨近高考一百天的時間里,學校通過歷次的摸底考試,將全校年級排名在100名之內的學生列為重點來沖擊黃石二中。為此還特別派出全校的高級教師集體授課。這期間,那些快班、火箭班的優秀學生是首選,而作為慢班的學生來說基本沒有機會。但是,直到學校公布入選生的大名單時,所有人幾乎不敢相信,圓圓出乎意外地被穩穩當當安排在這種高端的競爭行列。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考成績出來后,圓圓在眾望所歸中,一騎絕塵,以全年級(初三年級20多個班、每班70人左右)順位排名第78位,并超過省重點錄取分數線三分的好成績成功地考入了黃石二中就讀。當時的那一份喜悅和激動的心情,我想,不論是作為九中慢班的全體學生、任課教師、班主任、學校領導和家長門,都為她這種用成功的事例來佐證自己的好榜樣而感到無尚的欣慰和自豪。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而結婚的城市人口,按照政策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計劃生育家庭),作為90后的獨生子女圓圓和所有同齡的孩子一樣,愛美、時尚、熱情、貪吃、貪玩、好勝、任性等一些符合年輕人特色的優缺點比較有代表性。據圓圓的爸爸陳先生講,有一次因為天氣太熱,他光著上身躺在床上吹空調,吹著、吹著就睡著了。在一種模糊的意識中似乎有人在為他蓋被子,他以為是夫人,但是,當他瞇著眼睛覺察到那是自己孩子所作所為時的那一種意外和感動,讓他第一次體會出一個做爸爸的偉大和驕傲之處。是!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關心老爸了,這無論對自己、對父母還是對他人都是一種精神上莫大的慰藉和鼓勵。七情六欲,人之常情。不是嗎?人到中年,事業雖然談不上很成功,但是,卻生養了一位讓他引以為傲的好女兒,這比起擁有什么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更讓他感到高興和自豪呢?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在這杯分五彩、時光交互、夢幻紛呈的華年里,那種飄逸在心靈深處的美麗綻放,一如圓圓那充滿火紅的熱血青春,以巨大的感染力催生了一個又一個嶄新的世界。
黃石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間期間建立的起來的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在以金、銀、銅、鐵、紡織、印染、船舶、運輸等為主要產業的經濟架構里,就注定了黃石在建國前期的經濟繁榮。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由于經濟體制的轉換,黃石在國家政策和市政府職能部門的主導下,這種定位慢慢趨向以打造新的商業中心和人居環境的大格局里。環境決定一切,造物主把一個人安排在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中,就注定了這個人和這座城市一樣豐富多彩。作為生活在美麗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圓圓的飲食起居、生活習俗,在無形之中就沾染了這個城市典型的新時代氣息。穿時髦服裝、逛商場、會餐、吃肯德基、溜冰、聽音樂會、拿麥克風唱歌、上網聊天、和好朋友集會、旅游等這些必要的社交聯誼活動,更是增添了作為這個城市主人翁亮麗的青春特色。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圓圓已經是湖北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大三學生了,安逸平和的學習環境和刻苦的鉆研精神,讓她收獲了豐碩的成果。大學三年時間,由于她本人獨女戶的身份和出色的學習成績,多次獲得了親人、學校、民間、政府等多個不同的私人和社會團體的捐贈。所獲得的助學金、獎學金數額不下20000元人民幣。而她自己也通過努力,在禮拜天和節假日還被應聘為家教(帶的學生多了,有時一天分別要跑好幾家),收入則按初中35。00元、高中40。00元一個小時的計算方法收取工資。這點錢相對于一個讀大學的學生和家庭來說,根本不能解決什么問題,可是作為對鍛煉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培養個人的自理能力,不失為一種非常有效的舉措。同時,相對于那些在大學讀完后幾年都找不到好的工作而空耗大好時光的大哥大姐們是一種鮮明的對比和反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路漫漫系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想,大凡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他會適應在各種復雜條件下不斷變化的理性過程。
【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08-08
成長的故事高中優秀作文11-27
[精]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12-29
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4篇12-04
我的成長故事高中作文12-09
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通用2篇]10-07
成長的故事高中作文(集合9篇)01-30
成長的故事作文精選04-05
成長的故事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