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憂與樂命題作文寫作指導
請以憂與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寫作點撥】
本次一模的以憂與樂 為題的作文主要有如下三個特點:
①是關系型的無材料命題作文;
②文題積極引導學生關注人生,并重視考查學生的精神品質和思維能力。
③審題難度相對較小,入手比較容易。
這是個關系型題目,審題立意可以在憂與樂的關系上做文章。憂與樂是互相依存的。當我們強調笑對人生時,恐怕生活正遭遇著傷痛。人應該樂觀地面對生活,但也不可沒有憂患意識。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憂患意識,才會有發展的長遠的快樂。同時,這個題目很容易讓人想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1982年全國高考就曾以此名句為作文命題。憂與樂是人之常情,但是為何而憂,為何而樂是因人而異的。先憂后樂之所以成為千古名句,就是因為其憂樂所系,不是個人際遇而是天下百姓。從憂與樂的原因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因此,思考立意時也可以在為何而憂,為何而樂上多做思考,對不同的憂樂觀作出評價。
學生構思作文,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自己生活中的憂與樂,表明自己的憂樂觀。要注意的是,這個作文題,并未表明什么觀點,所以構思時,應該確立一個明確的論點或主題,這樣才不致于寫得散漫。又題目涉及憂與樂兩個方面,所以只寫憂或只寫樂都是不符合命題要求的。
【例文評析】
憂 與 樂
人生在世,說長悠悠數百日;說短匆匆幾十秋,揚起生命的風帆,航行在生命之洋上,傾聽著時間老人講述的憂與樂結合的人生事例,也是給我們這些面臨高考而不知所措,忙得不知所以然的高三學子一次放松甚至啟迪。
無名草
我是漫步在平時少有人至的高山叢中發現她們的,很小,眼睛要一眨不眨地盯著她,才能發現。稍不注意,她就會消失,猶如小精靈。她的花瓣呈紫色,微微向周圍展開著,中間的粉色花芯突起,像在演繹著貴妃醉酒,可又為何如此動人的仙子甘愿生長在這無人問津的高山上呢?
這讓我想到了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一個種豆南山下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人。他遠離官場的明爭暗斗與城市的囂雜, 歸隱自然度過余生。
也許他的隱居決定是憂,然而歸隱時的閑適與欣欣然卻是樂。
陶淵明——歸隱的憂樂人生。
愚公移山
愚公為什么移山?他的子子孫孫又何以讓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為何寧愿選擇移山也不愿搬家,也許是,他已習慣了門前的瓜果豆苗,抑或是他已習慣了左右的鄰居但不管怎樣,山還是被移走了,愚公也因此而笑逐顏開。
誠然,愚公移山的決定與過程是憂然而移山結果卻是樂。
愚公——大智若愚的憂樂人生。
夸父追日
夸父為什么追日,緣由我已經記不清了,但又似乎這種偉大的壯舉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夸父為什么追日,然而他僅僅是為了讓后人知道曾經有一個人為了實現那不可能完成的追日夢想而最終渴死的事嗎?夸父追啊追啊,嗓子干了啞了,太陽也定是怕了,跑得那樣快。
其實,夸父可以有許許多多個愿望:一個賢惠的妻子,一群老實但不笨的孩子
誠然夸父的追日過程與結局是憂,但他內心的舒適與欣慰卻是樂。
夸父——放蕩不羈的憂樂人生。
面臨兩個月后的高考,我也會失落,也會茫然
我將認真剩下的每一天,每一刻結局是樂,我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盡管結局是憂,我也會坦然面對,因為我深信:樂如夏花之絢爛,憂如秋葉之靜美。
憂與樂
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題記
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是喜怒哀樂的直接演繹者。當你眉頭緊皺,就代表你有什么煩心事了;當你開口大笑時,也許是什么誤會渙然冰釋了。的確,憂與樂是兩種不同心情的產物,但在憂與樂的背后卻隱藏讓人潸然淚下的神奇力量。
北宋中期的改革家范仲淹演繹出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憂與樂的故事。由于北宋中期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得不進行改革。范仲淹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進行了慶歷新政改革。他為改革廢寢忘食,為了挽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他的眉頭總是緊皺著。然而由于改革觸動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范仲淹便遭到了這些人的迫害,面對這種黑暗的社會現實,范仲淹卻高聲吟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壯麗篇章。
【高考憂與樂命題作文寫作指導】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指導:半命題作文寫作攻略11-30
高考半命題作文指導12-06
中考全命題作文的寫作指導12-04
最新半命題作文寫作指導12-02
中考全命題作文寫作指導12-03
我的憂與樂作文12-15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12-04
高考話題作文的寫作指導12-05
高考語文作文寫作指導12-09
高考復習指導及寫作技巧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