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班的作文教學指導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畢業班作文的教學指導
作文永遠是中考的重頭戲,得作文者得天下,我們都知道今年中考的閱卷形式發生了變化,全市統一網上閱卷,這就給今年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就作文教學的一點體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
一是:作文教學重在積累。
我們知道,語言的習得,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其質變的標志,就是良好習慣的形成。俗話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講的就是這個規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語文學習中的讀寫來說,從不會到會,由能力差到能力強,都需要一個漸進的積累過程。禪宗有一種說法叫“自悟”,就是強調主體的滲透和積累,這種自悟是建立在大量語言實踐基礎上的“自悟”。如果說這種自悟是一種能力,那么這種能力恰恰是在語言實踐積累到一定程度上的質變。如何積累,多看多聽、多說多讀、多抄多背、多想多寫,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多寫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包括多寫日記,多寫讀書筆記,多嘗試寫文章,這是一種促進能力形成的有效方法。學語文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個道理不言而喻,但是有一點更關鍵,那就是堅持,只有長期地堅持下來才能夠有效果,才能夠看得見質變。
二是:閱讀帶寫作
單純的寫作指導難以使學生放開手腳,造成了他們的寫作常常拘于模式,缺少靈活性,寫作水平的發揮自然也會受到限制。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在閱讀中吸收其中精華為己所用,是提高寫作能力的較好途徑。課本既是閱讀理解和欣賞的藍本,也是寫作的范本。以課本為依托進行仿寫訓練,可以有效地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結合起來,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又沒有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以《談生命》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為例,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可以這樣進行設計:
第一個環節,誦讀文本,把握文意。
1.整體感知,理清文脈。請學生自由讀文,找出文章顯示層次的語言標志。文章先總說生命像什么,然后用“生命像……,又像……”的句式連綴起兩個層次,最后總結全文。
2.聽讀課文,感知作者行文的情感基調。
讓學生體會文章布局謀篇的技巧,學會怎樣清晰地行文,體會文章隱喻性形象性的寫法。
第二個環節:選點切入,品味語言。
1.出示四個話題:我最欣賞的一個詞語;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我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最能激發我想象的一組畫面。
2.學生自由讀文,圈點勾畫品讀的內容。
3.學生針對勾畫的內容進行個性化閱讀理解。
4.集中交流,教師適時點評。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精典語言,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課文中的很多片斷,在段落構成、過渡照應、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諸多方面都顯示出鮮明的特點,結合這些特點對此類獨具特色的語言片斷進行仿寫,可以使學生受益匪淺。找語言的角度可以有以下三方面:a、文詞清麗,巧用修辭的語言。
b、寓意深刻,飽含哲理的語言。
c、經典感人,抓住細節的語言。
課文中大量的名篇佳句不外乎兩類,即形象的與抽象的。形象化的句子可能散布在文章各處,語言上的優美是學生值得學習的典范。抽象的句子我們應該從理性上去剖析句子的內涵,以便于學生的理解。文章中這樣的句子也不在少數,但它往往存在于一篇文章的結尾處,以卒章顯志,對全文的中心或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生動的細節描寫可以打動人的心靈,增強作品的感染力,使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課文中的細節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一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文學作品中永恒的經典。《臺階》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時已經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里。父親頭發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在特定的季節里,特定的景物中,作者抓住了父親的頭發這一細節進行深入刻畫,使父親滄桑辛勞的形象躍然紙上,這個特寫鏡頭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認真地去觀察生活,采用這種細節描寫的手法,抒寫自己心中的形象,并讀給大家聽。下面是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寫的一個小片段:
此時已是盛夏時節,陽光充足,一絲風也沒有,母親彎腰在午后的強光里,臉上的汗水順著深深的皺紋向下流淌,一滴一滴,伴著鐮刀的“咔咔”聲,落在齊刷刷的麥茬里,田里揚起的塵土沾滿母親的臉頰,隨著汗珠慢慢滑落在熾熱的土地上。
再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變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這是一個哲理性很強的句子,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仿寫:
不是每一株花朵都能綻放,不綻放便注定枯萎,不是每一顆星星都能閃亮,不生輝的就將成為隕星。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結果,不誠實的便零落成塵;不是每一只蛹都能化蝶,不破繭的便永遠承受黑暗。
語文課本中精彩的句子不勝枚舉,在課上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積累美文佳句,做到厚積薄發;使他們的作文在語言上富于文采,讓他們在寫作中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以不斷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
第三個環節,探究體驗,啟迪人生
1. 作者認為生命的過程是一個怎樣的過程?請用一句話談談你讀過課文之后新的認識。
如: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不斷奮進的過程。生命的過程是一個需要珍愛、感激的過程。
2.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生命的摯愛,那么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么?請用“生命像……”的句式說一段話。
假如生命是一朵正在綻放的花朵,長出許多花瓣,合成一朵嬌艷的鮮花,向太陽開放。她經過風吹雨打,吸收陽光雨露,呵護著短暫的生命。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絢麗,也不要肆意的漂流,要化作雨,無聲地灑向大地,滋潤萬物。
也可以就生命這一話題完成整篇文章,有兩個學生寫的不錯:把生命比作種子,把生命比作曇花,寫了種子和曇花的成長過程,引起學生對自己生活的思考,對生命的思考,然后完成寫作訓練。
類似這樣的課文不勝枚舉,只要我們把功夫用在平時,及時地去發現,去利用,學生的能力就會隨著我們的教學不知不覺地得到提升。
三、上好綜合性學習課,三句話——將課堂信息化,把口語書面化,把橋梁陣地化。
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更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我認為,綜合性學習正在充當閱讀教學、生活實踐與寫作教學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它沒有現成的道路可以走,只能由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去摸索,去實現它的這種特殊功能。讓綜合性學習課堂信息化,在課上可以把學生的各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使其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寫作中去,另外,綜合性學習課為學生所提供的例子畢竟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去開拓新的思路,也就是說只要是能夠為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服務就是可以的。材料選擇好了,學生們的思路就拓寬了,可寫的東西自然就多了,寫起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比如:寶坻的地方景致,人文歷史等。以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為例談談我的做法。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利用圖書館、電視、網絡等媒體搜集資料:
(1)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
(2)新聞媒體報道過的與母親有關的感人事跡。
(3)描寫動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電影、廣告等。
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口語化訓練,重在口頭表達,這是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口頭表達出來的內容往往缺乏條理性,邏輯性。這就需要把這些內容加以梳理,調整,形成書面文字,這也是作文的初級階段。所以我們要適時地把學生討論的結果讓他們用文字記錄下來,為作文積累好素材。口語交際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一定是寫作訓練的重要基礎。
作文是需要信息的,這些信息來自何處?一是生活,一是課本。那么綜合性學習為學生寫作信息的積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們的搜索,討論,交流,一直到最后形成文字,哪怕是一個小的片段,也是一堂綜合性學習課的成功之處,這個大課堂為學生設置了一個背景,即寫作背景。除了課本上所提供的信息之外,再就是生活信息,像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還有就是通過與別人的談話所獲得的有效內容,這些都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很好的素材。綜合性學習不但是收集信息的“場所”,我想她還應該是整理信息、篩選信息的手段。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這里匯聚,分類,取舍。為了搜集有關母愛的內容,讓學生充分體會母愛,我建議學生利用周日與母親聊天,了解母親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她曾經有過的夢想和追求。了解母親在撫養自己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然后讓他們像小記者一樣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還愁學生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么。
四、強化寫作方法
思路清晰,結構完整,開頭吸引人,結尾含蓄自然,首尾呼應,邏輯順序明顯,這樣的文章不失為佳作。怎樣做到結構嚴謹、思路清晰呢?
1、要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因為考場作文是以理解為前提的 。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試題中的提示、要求 ( 有的還有材料 ) 的內容,并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為寫作服務。可讓學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審題方面得與失的,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或挑選一些好的習作和考場作文,研究一下它們的作者是怎樣把握題意,怎樣開拓思路,怎樣精選材料,怎樣構思謀篇的,在語言運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優秀作文都怎樣做到題目新穎,想象奇特,構思巧妙,材料新鮮,細節鮮活,情感獨特的。
2、擬好提綱。“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為避免學生在作文時信馬由僵,記流水帳,我在平時的作文課中,教他們在腦子里列提綱,在心里打腹稿,越詳細越好,想好了就把它落實到提綱上去,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作文時雜亂無章的情況。
3、一改傳統模式,裝修形式結構
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裳馬靠鞍。打扮得體,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作文也一樣需要修飾打扮。別出心裁的創新設計,獨具匠心的表現形式,能使你精心包裝的作文充滿靈氣和魅力,從而脫穎而出。
a.“題記”升格。用精警深刻,有豐富哲理內涵的優美文字打動讀者。曹丕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b.“小標題”升格。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組織材料,使文章不僅結構新穎巧妙、銜接自然流暢而富有藝術性,而且內容豐富清新、主旨深刻突出。
c.“修飾”升格。在行文中句式、段落的整飭而富有節奏韻律,詞語的凝練而具形象,對偶、比喻、擬人、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的熟練精當,或排比,或反問,或長短,或整散,都會散發出語言的魅力。
d.巧設開頭和結尾。
當然,形式美還需要思想美、情感美作為基礎。但是,和諧的形式美可使思想感情更好地外化出來,無形中給讀者以感官上的愉悅,從而使文章升了一格。
【畢業班作文的教學指導】相關文章:
關于畢業班的作文教學指導04-20
小學畢業班的作文的復習指導04-12
小學畢業班作文復習指導12-07
小學畢業班作文的復習指導04-27
小學畢業班語文作文的復習指導04-09
作文指導教學12-09
《作文指導》教學實錄04-30
對作文指導的教學反思04-21
中考作文指導教學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