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力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力作文1
春天來了,校園的一切都充滿著活力。
看,校門口的雪松長長的樹梢上冒出了一束束淡綠。這些淡綠,走近了看吧,他們就像是樹梢上開出的一朵朵綠色的小花。站在遠處看吧,仿佛是誰給樹梢涂上了一層新綠。雨后,雪松上掛滿了小水珠,它們一顆顆晶瑩透亮,活像是一個個小精靈。我真想去摸摸那嫩綠的小葉,可又生怕弄傷了這些小生命。雪松的樹梢努力地把自己的手伸向四周,伸向別人,仿佛那是朋友之間的握手和問候,也仿佛是在向我們每一個走過的小朋友招手。
一陣風吹過,那些密密的樹梢開始了不停地晃動,他們在雨霧中嬉戲著、歡笑著。操場邊的.梧桐樹也不甘示弱,過去那些光禿禿的枝頭上早已是鮮花滿目,那一朵朵紫紅色的花朵像是一個個小杯子,里面裝滿了瓊漿玉液;它們又仿佛是一個個漂亮的小娃娃調皮地沖著我們笑呢;這些花朵更像是一個個小喇叭,它們正嘀嘀答答地在為大地演奏著優(yōu)美的樂曲。看著那么多的花,我以為樹上沒有葉子呢,待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在花束的枝干中長著許許多多的、嫩嫩的、淺綠色的細葉,只是因為它們太小了,所以我才沒注意到。校園的臺階旁,橙子樹也悄悄地抽出了一個個嫩嫩的細芽。那些小芽,就像是一位位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把自己悄悄地藏在深綠的大葉子下。花臺里呢?桂花樹呀!橡皮樹呀!茶花樹呀……一片片細嫩的葉子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在微風中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可愛極了。
我愛你,春天。是你喚醒了春光給世界帶來溫暖,是你叫醒了春雨為大地播撒雨露,是你呼喚春風輕輕地撫摸孩子們的臉郟,讓校園的一切充滿著跳躍的活力,給校園的孩子們帶來了歡樂。
活力作文2
在中學的各學科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起步最早,呼聲最大,取得的成就也最顯著,它涉及到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尤其新課程所帶來的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育界迎來了一個改革的春天。作為語文教學重點內容的作文教學改革也在艱難中前進,但較之其他,作文教學的改革就顯得緩慢而謹慎,艱難而復雜,許多老師還基本沿用一貫的作文教學的方式方法,師生們都懷著“盡責任、盡義務”的心理,老師為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而布置作文,學生為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作文,至于能否達到預期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教學目的,誰心里都沒底,于是乎才出現(xiàn)“作文一筆糊涂帳,寫與不寫一個樣”的調侃。
導致作文教學效率低下,并不是語文教師沒有作文教改的想法,誰都知道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是老師教學評價的“半邊天”,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但作文水平的提高涉及學生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如知識積累,語言能力,思維品質,閱歷視野等等,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要大面積的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僅靠目前的方法是難以奏效的。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轟轟烈烈和作文教學改革的冷冷清清,目前的現(xiàn)狀迫使我們不得不審視我們作文教學的思想和方法,不得不重新認識作文教學的本質,分析它的程序和師生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各自所充當的角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作文教學在程序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在整個程序中缺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突出學生自寫自改的主體作用,突出批語的指導作用等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把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流程簡化為“三步式”,即“老師命題——學生作文——老師批改”,這樣一次作文教學就完成了。在這一過程中,首尾是老師中間是學生,從參與的比重上看,老師占據了整個教學程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無疑淡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從“老師命題”上看,只有老師“一言堂”,沒有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寫作題目,沒有把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放在重要位置,也就不可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老師批改”上看,沒有給學生以批改作文的權力,傳統(tǒng)的作文方式老師擁有絕對的批改權力,更嚴重的是把“老師批改”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在一次教學活動的最后,沒有突出批語應有的指導作用,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它割裂了作文教學過程中寫與改、導與學的互動提高。批語,不論是學生的還是老師的,猶如一篇文章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它既是對本次作文的成敗的歸因,更是對下次作文的指導,可是現(xiàn)在的“三步式”作文程序存在的問題是批語的這一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許多教師的大量時間都花在作文批改上,要對每一篇作文下一個深中肯綮的批語,它是一個教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結果,但這煞費苦心的批語在學生那里沒起多大的作用,許多學生只看老師給多少分就了事。仔細分析,造成這種現(xiàn)狀也不能全怨學生,在客觀上老師沒有引導學生去理解批語的用意,原因是下一次的作文,老師根本不會布置與上次同一體裁或同類主題的命題,老師的`批語也就成了“明日黃花蝶也愁”,一學期的作文頻繁的改變作文的話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譬如學生剛對記敘文體的寫作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而下一次作文卻開始寫議論文,這樣淺嘗輒止的方式,一學期好似寫了許多次作文,到頭來哪一種文體都不能很好的駕馭,如果下一學期又輪流演示一遍,到頭來學生滿腹的是夾生飯,也難怪到畢業(yè)連一篇象樣的作文都寫不出。
中學作文教學陷入了一個教學的泥淖,老師頭疼,吃力不討好;學生迷茫,投入不見效。筆者經過多年的作文教學發(fā)現(xiàn)破解目前現(xiàn)狀有一個方法,即改變觀念,突出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延長作文教學的程序,彌補傳統(tǒng)“三步式”作文教學的不足,采用“五步式”作文教學的程序,即“導、寫、改、評、寫”,在原“三步式”教學程序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使之延長到“五步”。這里的“導”即老師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如有次作文我開場白,網絡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但現(xiàn)在成了家長眼中的惡水猛獸,不知大家怎樣看,這一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大家爭前恐后的發(fā)言,形成了不同意見,激烈交鋒,寫作的契機來了,我就要求學生不自己的觀點寫在作文本上,要求引經據典為自己的觀點找根據。果然寫出了很好的作文,可見興趣是寫作的內動力,老師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上把握作文教學。第三環(huán)節(jié)“改”這里的改包括老師和學生,老師的該可以選擇三類作文各批若干本,學生批改分為互批和自批,這形式多樣的批改,其意義主要在老師批改主要了解學生的本次寫作情況;學生自批主要是為了完善自我作文,通過反復讀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互批互通對作文的看法,共同提高。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評”就是講評作文,方式可以是老師評,學生評和自評。這是作文教學的高潮,在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容許提出不同意見,展開討論,最后形成統(tǒng)一意見,有感情到理性。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又是“寫”,是同題再寫,在批語的指導下的鞏固和提高。這樣一次作文教學結束了,學生寫了兩篇作文,自始至終學生參與其中,并是其中的主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有興趣寫,參與批改,參與講評,然后在批語指導下再寫。著名小說家杜鵬程曾說過中學作文見效慢,主要是學生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沒有深入下去造成的。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涉及到眾多方面的教育活動,它存在的改革空間還很大,如何探求到一條快捷有效的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的道路,顯然科學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活力作文】相關文章:
活力的校園作文精選12-09
冬天的活力初中作文12-06
活力青奧作文12-07
青春的活力作文02-18
滑活力板作文12-04
活力青奧作文(精選)07-04
活力青奧作文06-27
感受春天的活力作文12-09
青春的活力小學優(yōu)秀作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