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蒙古族服飾作文
蒙古族服飾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大家對此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作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蒙古族服飾作文一
蒙古族地處高寒,歷來以攻獵、游牧經濟為主,為適應生產和地理條件,其服飾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衣著:元代,居于本地者為弘吉刺氏蒙古人,其服裝大體分為官服和民服兩類;官服按規定以蟒緞為質料,款式交領右社,以龍、獅、磷、鶴、難等不同圖案來區分官職等級;民服"從舊俗",式樣亦多為交領右社長袍,唯童裝有左衽。
男袍寬襟窄袖,以革帶系腰,騎射時則罩以"比甲"。"比甲"前身短而無衽,后身長而如披,無袖無領,僅以兩帶相結。這種服裝既輕且暖,相傳這種"比甲"為忽必烈納于弘吉剌部的察必皇后所創。女袍下擺長于男袍,袖短而寬,多不束腰。貴族和新婚婦女喜穿紅色長衣,并罩以類似披肩的彩繡"扎哈"。入清以后,由于巴林蒙古王公同皇室的聯姻和政治經濟往來,密切了滿蒙文化交流。服飾亦相應發生變化。官服一律承襲滿制,按不同的爵位、官職,穿著規定的頂帶袍靴。民服制式,由原來的`交領右社逐步改為立領右衽。款式日益增多,常服有"淺木掐"(長衫)、"龐庫"(棉袍)、"吾甲》(由"比甲"發展而來的砍肩),"得勒"(大皮襖)等數種。衣衽嵌系由銀、銅、珊瑚等質料制成的單扣、雙扣或排扣。男服寬松肥大,衣襟、袖口、下擺鑲單邊者為多。以成幅彩綢系腰,不垂穗,佩帶火鐮、繡花荷包及精巧的蒙古刀。女服盛艷美觀,款式講究,且有閨婦之分。"淺木掐"、"吾甲"皆鑲繡花邊或金絲絳邊。喜用鮮艷絲綢柬腰,雙結帕垂于左有。此為富有者盛裝。質料隨時而異,夏著絞羅綢緞,冬服各色裘皮。貧窮者則一切從簡。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服裝變化更是日新月異。在城市居住的青年男女,穿戴追逐潮流,喜愛時新服飾。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服裝在保留傳統風格的基礎上亦不斷革新,特別是青年女子穿的蒙古袍,不僅面料講究,在款式上吸收旗袍特點,掐腰墊肩,日益向瘦短形和連衣裙形方面發展,使之更加合體而美觀。
冠帽鞋靴:元代,生活在本地的弘吉刺氏蒙古族,男子的冠帽形式有3種,其一為"棲鷹冠",亦稱"扁帽",此帽前緣稍稍隆起,后緣垂于肩背,長若棕櫚葉。其二為展檐"笠式夏帽",圓頂,頂上飾以翠珠。其三為立檐圓帽,多以各色絨氈制做,適用于春秋兩季。女帽流行"固姑冠",此冠是一種長筒形高帽,里面用樣樹皮為骨架,外面包以紅絹金帛,下部呈圓筒形,上部呈方形,高約1尺,帽頂插一根三、四寸高的畫木棍兒;其向上人(貴族),以翠花和五彩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人(平民)則用野雞毛。入清以后,帽子款式逐漸增多,男子多戴立檐圓頂蒙古帽和由"棲鷹冠"發展而來的風雪帽;女子多戴立檐圓頂嵌珠花帽和立檐尖頂絨帽;為官者則按爵秩規定佩帶相應的頂戴花翱。近現代以來,隨著服飾的不斷革新,草原牧民戴傳統蒙古帽者日漸稀少,多以禮帽和"前進帽"(即鴨舌帽)代之,青年女子則多以各色彩綢纏頭,尤喜愛時新紗巾。
蒙古族歷來喜穿靴子。元代男女靴無大差異,多為革制,式樣也比較簡單。入清以后款式漸次增多,而且出現了布靴、布鞋。皮靴有銳底翹尖式和平底圓頭式兩種,皆單臉高腰。男女布靴的靴幫、靴腰均有花紋裝飾,男靴多為"卷云"、"蔓草"、"盤腸"等納花圖案。女靴多為絲錦繡花,紋樣豐富多彩,富有民族風格。布鞋有雙臉繡花鞋,和圓口繡花鞋兩種。
發型頭飾:元代,男子發型類似契丹族的髡發,名日:"三搭頭",中間剃光,前額剪短散垂,兩側頭發任其生長結成發辮,縮垂于兩耳之后。未婚女子緝雙譬,左有懸垂于肩,日《不狼兒"。待嫁時方蓄全發,婚后即盤譬于頭頂。清代,男子發型隨滿制,剃掉頭頂前部發,只留顱后發,辮成單辮垂于腦后;未婚女子多梳雙辮,辮上系以珊瑚銀牌等飾件。已婚婦女梳盤發高譬,戴金銀發替,以珊瑚、瑪淄、珠玉等穿綴成抹額(蒙語稱"圖貼拉")盤軋于頭上。前有流蘇,后有流穗,雙耳系墜兒,鬃邊垂珊瑚疏硫。貴族已婚婦女多效仿滿族婦女的"如意頭"、"一字頭"、"大拉翅,,等頭型。解放后,上述頭型日漸稀少,現在多被各種剪發、燙發等時毫發型所取代。
蒙古族服飾作文二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用植物的葉子將自己修飾一番,后來又取用打獵的獸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巖畫上,已經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類在腰間圍著一條短短的獸皮裙,頭上插著長長的羽毛,有的臀部還有尾飾。而且當時已經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環、骨飾等物品,說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審美意向和審美追求了。
據考古資料證明,蒙古族的'服飾是與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一脈相承的。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而這些民族服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高原氣候而產生。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氣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為主,馬上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服飾必須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具有自己的審美特征。蒙古族特別的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藍色這樣一些純凈、明快的色彩。藍天白云,綠草紅衣,一種天然的和諧。另外,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褒衣博帶,既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 蒙古民族服飾,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到現在,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蒙古族服飾作文】相關文章:
蒙古族風俗的作文05-11
談談服飾作文05-11
蒙古族風俗記敘作文05-10
精選服飾作文四篇04-19
談談服飾話題作文05-05
男士面試的服飾禮儀05-07
女士面試的服飾禮儀05-07
女士面試服飾禮儀09-23
男士面試服飾禮儀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