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指導表達技巧
【要義點撥】
首先,語言要通順。這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語言運用規范、準確、連貫、得體,讀起來文從字順,通暢流利。其次,語言要有文采。這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高一層次的語言標準。或是詞語生動,或是句式靈活,或是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蘊,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現。可以這樣理解,考生在運用語言方面,只要有某一點閃光耀彩的地方,都應該加以肯定和鼓勵,以使他們在通順的基礎上所展示的各種語言風采能夠得到應有的評價。
【方法點睛】
一、語言通順
1.語言規范。在寫作中,要符合語言規范的要求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用詞要體會詞義的輕重、詞語適用范圍的大小、詞語的感情色彩,不能隨自己心意生造詞語;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和誤用關聯詞語等毛。蝗浅嗽谟洈⑿晕恼轮袨榱嗣鑼戯L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適當使用方言、俚語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語。
2.語言準確。要符合語言準確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問題有些看法要表達得十分準確才行。"我認為""大家都這樣看""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為""從全局看是好的""這只是一個人或少部分人的看法""不是有不少人這樣去干嗎?""我愿意這樣"等等,是全稱還是特稱,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以個別人的不良行為加到全體人員身上。有些說法還需要婉轉。如:"發牢騷,是人們將內心積壓的意見、見解、看法說出來,雖然有時態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適,但終究是一些真實的意見,當然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們干部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啊!"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較好,"有些不太合適","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兩個"有些"馬上界定了牢騷的'特點,使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牢騷"的弊端。這正是語言"準確"的集中體現。
3.語言連貫。要做到語言連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統一于一個話題,圍繞著一個中心;二是一段話要按照各句與中心的關系以及各句之間的關系合理地組織起來,可以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根據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開依次排列,也可以憑借語法手段(關聯詞、方位詞、數詞、代詞等)或修辭手段(排比、對偶、層遞等)來組合各個句子;三是句子之間要有語言和語氣上的聯系,如用主語承前省略、利用代詞呼應、使用關聯詞語、適當重復上下文的內容或語言等方法來確保語言呼應;四是增添必要的過渡性語言,避免由于思維的速度大大高于表達的速度而帶來的中間環節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躍"現象。
4.語言得體。要達到語言得體的要求一要注意表達對象,"心中要有讀者"是寫作的重要原則,只要試題中規定了寫作對象,語言的運用就要考慮到這一條件。二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文體:記敘性文體要以情動人,以敘述、描寫為主,語言形象生動;議論性文體要以理服人,以闡述、議論為主,語言嚴密概括;說明性文體要以知授人,以解說、說明為主,語言準確簡明;應用性文體要以事告人,以敘述、說明為主,語言平實簡潔。
二、詞語生動
詞語生動是指在恰當的基礎上增強詞語的表現力,就是要求我們選用恰當精妙的、新鮮傳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極具表現力的詞語,使所描述的對象給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的感覺,以增強感染力;把所闡發的事理表達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徹,以增強說服力。
1.精心錘煉動詞。動詞是文章活的靈魂,動詞運用得妙,就能增強文章的精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動詞運用得有靈氣,還能增強文章的氣韻,使文章活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描寫地壇:"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強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由坦蕩。""剝蝕""淡褪""坍圮"本來都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而作者在此卻突破常規,使它們都帶上了賓語,精確而又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當年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時的失魂落魄的精神狀態。
【作文指導表達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的高分技巧指導05-12
學生作文指導技巧05-10
中考作文的技巧指導05-04
中考作文技巧指導05-09
話題作文的技巧指導05-03
面試技巧指導05-07
小學作文指導結尾技巧04-28
主次分明的技巧的作文指導04-06
高分作文技巧指導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