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作文復習指導

時間:2022-12-07 07:56:51 作文指導 我要投稿

作文復習指導

  下筆前

作文復習指導

  熟知自己的水平

  ■不論什么形式、什么文體的高考作文題,最重要的是做到“三眼定乾坤”,也就是說身處考場之時,下筆之前要知道自己在什么水平。

  第一眼是立意,也就是中心的確定,分切題的、合題的、基本合題、偏離題意四個等級;

  第二眼是結構,分嚴謹的、完整的、基本完整的、混亂的四個等級;

  第三眼是文采,分流暢的、文通句順、比較通順、有病句的四個等級。

  這樣一來,滿分60分的作文題,立意、結構、文采三項每項平均可分為20分,每一項中又分了四個等級,呈“5分、10分、15分、20分”分數依次遞增的狀態。在整體謀篇布局時,爭取立意得分在15分的檔次、結構得分在20分的檔次、文采保證比較通順流暢,整體一合計分就不低了,這是一個三角形的穩定的狀態。

  當然,在這個“三角形”的中心,還可以寫下一個詞,這就是“選材”。選材要根據立意來選擇,要學會忍痛割愛,與立意無關的材料再好也不能用;選材要具有鮮活性、時代感。

  總之,考場作文的八大感動之處在于:一是醒目的標題;二是漂亮的開頭;三是豐富的內容;四是合身的文體;五是嚴謹的結構;六是飛揚的文采;七是精彩的結尾;八是規范的書寫。這就既具體全面又簡潔明了地概括了一篇高分作文的特點。

  考場上一定要打草稿,草稿紙上標題要有,中心要有——只需一兩句話寫出一個判斷,開頭、結尾要有。

  立意

  寫好作文第一關

  ■要做到立意不能有偏差,這就要求對題意(題目、材料的含義)進行認真的研究和領會。考試時即使時間不夠,寧可長文短寫,也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認真地審題立意,因為這是寫好作文的第一關。

  弄懂題目(或話題)中詞語的含義。例如“欣賞”一題,題意為享受美好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認為(事物)好、喜歡。從內容上看,可欣賞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儀表風貌;也可以欣賞文學藝術、風景名勝;還可以欣賞一種規則、策略等。如果把“欣賞”等同于觀賞、贊賞,那就偏題了。

  要透視詞語的含義,把握題目深刻的思想內容。比如高考北京一考生在寫“包容”一題時,把“包容”作為首都的本質特征貫穿全文,寫北京的過去,奧運的機遇,城市的巨變,城市的精神,首都人的胸懷氣度和歷史使命,立意深刻新穎,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

  依據題目(或話題)和要求做到“三定”。確定文章體裁,表現形式,以適合要求和自己擅長為原則;確定取材范圍,寫作內容,以文章立意和自己熟悉為原則;確定寫作重點,內涵指向,以體現時代和地方特色為原則。

  材料作文的立意。其基本原則是:細讀材料,領會、把握材料主旨,對材料全面顧及,整體感知,找準落腳點,找出中心所在。形式技巧上,可借助找中心句或關鍵詞語來整體把握材料主旨。沒有中心句或關鍵詞的材料,可加以概括,然后遷移。比如下面一則材料: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材料至少可用于下列角度:名人效應;名人效應不是憑空產生的;做事要學會變通;勇于嘗試,柳暗花明……

  看圖作文的立意。20xx年高考作文題是看圖作文,這讓一貫熟悉材料作文的許多考生措手不及,其實看圖作文也有其立意方法,首先是審內容,也就是弄清楚畫面的內容,解決“寫什么”的問題;第二步是審重點,找到顯示作者意圖的關鍵部分,了解時間、地點、人物、背景,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第三步是善于利用圖畫提供的條件,如標題、說明文字,關注人物的語言、表情,對于風景畫要注意景物之間的聯系。

  另外,考生還可以把看圖作文當作讀后感來寫,但需注意“讀”的內容要少于“感”的內容,“感”時要升發開去聯想。

  結構

  眉目清楚

  ■考生應重點掌握三種結構:層進式、類比引申式、由物及人式。對于平時作文成績一般的考生來說,有一種結構是通用法則,起碼作文分會及格:引材料—點中心—聯想、想象別的材料—緊扣中心來分析材料,這里強調辯證的分析—扣題升華。

  無論議論性散文還是記敘性散文大框架都是總—分(主體部分)—總。關鍵是安排好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好結構可使文章眉目清楚,行文方便快捷。

  議論性散文常見的結構:

  1.總分總式(就全文整體結構而言)。第一部分為引論——提出問題(針對現實,提出論點或論題);第二部分為本論——分析問題(就中心論點舉例并展開分析、論證);第三部分為結論——解決問題(總結全文,歸結論點,回扣開頭,提出解決的辦法)。

  2.并列式。將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切開,每一角度設一個小分論點,幾個分論點并列展開,最后總結歸納出中心論點。

  3.對照式。即正面舉例論述或反面舉例論述。舉例方法可以是排比列舉,也可以重點剖析;可以舉實例,也可以假設;也可用單個例子也可以用群體例子;不妨拓寬個人至民族、自然至人類諸領域。

  4.層進式。第一種為針對需要批駁的層進式列舉表現—指出危害—深挖根源—揭露實質—提出辦法的結構。第二種為選取適合需要正面闡述的論點。圍繞中心論點,在認識的不同層面上層層展開,每一層形成一個小的分論點,順序逐層遞深,不可以顛倒,在每個分論點下或舉例,或引證展開論述,最后總結出中心論點,回扣首段與題目。

  記敘性散文的常用結構:

  1.生平梳理式:童年—少年—成年—老年

  2.類比引申式:描述一件事或一個鏡頭,然后展開議論;接下來引出同類事情或鏡頭作結,點出普遍的意義。

  3.故事新編式:借鑒魯迅《故事新編》的寫法,將古人古事用新編形式寫出,賦予與題目(話題)契合的意義。可以寫成小說、小品、故事、神話、寓言等。

  4.由物及人式:由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某一物寫起,引出該物的性質(精神、品質),進而過渡到對人的形象,品質的描述和推介,如《白楊禮贊》《松樹的風格》……

  文采

  調動修辭手法

  ■一篇文章要有文采,是需要實在功夫的。古語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行文上講究一下語言,會給閱卷老師帶來愉悅的視覺感受,當然也會給自己的作文帶來意外的收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調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靈活多樣。

  1.使用排比

  例如,有關“快樂”的選題可以在文中這樣寫:老師說,快樂是看到自己“桃李滿天下”時的那份欣慰;父母說,快樂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才;小妹妹說,快樂是穿上漂亮的裙子過六一兒童節;高三的學生說,快樂是看到成績晴雨表中可愛的太陽的笑臉……

  2.使用設問

  例如有關“轉折”的話題,可以在文中設問:轉折是什么?轉折是你在人生岔路口時正確的選擇。

  3.運用比喻:

  例如“誠信”的話題,可以用這樣的比喻來深化主題:誠信是一首精妙的立體詩,誠信是一幅瀟灑的工筆畫。誠信譜寫了一曲曲或靜謐或激昂的樂章。

  4.運用描寫

  例如,還是剛才有關“誠信”的話題,還可以這樣寫:盈盈的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暉,我用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爛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美的——那彌足珍貴的——誠信。

  5.引用名言

  考生在備考的時候肯定都背過許多,但不一定都考,此時不調過來用何時用?在寫的過程中來一兩段,文章就精彩了。例如“轉折”的話題中還可以用《赤壁賦》中詞句:寫成清風徐來,心波蕩漾,舉文屬客,誦人生之情,歌轉折之章。

  6.引用俗語或流行歌詞

  如涉及到“磨難與成功”的話題可以這樣開頭: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總之,考生應該調動積累、感悟、感覺、聯想、想象,運用多種方法,使語言生動,文字流暢,富有節奏和氣勢,給內容增色添彩,文章錦上添花。

  選材

  對生活敏感善悟

  ■對生活的敏感善悟,是作文材料的源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蘇軾所言,對事物要多角度的思考,聯想和想象是文章材料豐富、新穎的保證。其次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具有價值的材料。三是選取最契合題目(或話題)的材料。

  一篇高質量的高考作文,選材是感動人的重要步驟。材料選取的幾個角度通常有書本與生活、時間與空間、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實、東方與西方、凡人與名人、物質與精神、自己與他人等等。

  建議考生在臨考前做好兩個梳理,第一是校園生活梳理:校園環境,師生情誼,同學友誼,精彩對話,運動片斷,珍貴照片,一次拌嘴,一個笑話,一次遲到,一場考試……

  第二是課本材料梳理:尤其在臨考前,更應該將精力放在課本上。語文課本自不必說,就是政、史、地、理、化、生也有眾多適合的材料。畢竟學生對課本材料很熟悉,返璞歸真在臨考前夕是不錯的選擇。考生還應該了解有關奧運會的知識,例如奧林匹克精神實質——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等。

  材料選好了,就要擬作文標題了。要先看題目給出的文字、數字、圖形等條件,腦子里就要想到類似的材料,然后引出話題——行文的角度,以及聯想題材,兩項結合得出論題,也就是(中心),此時就可根據中心或線索擬定標題,比如唐弢寫的《談骨氣》,“談骨氣”就是話題,中心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另外,因為今年作文有一個新變化是“錯一個字扣一分”,所以在考試中,考生一定要抽出時間檢查,病句、錯別字、明顯標點錯誤要一一消滅。

【作文復習指導】相關文章:

寫景作文復習指導05-02

小學作文復習指導05-10

中考作文復習指導05-10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基礎階段復習規劃指導05-09

中考作文復習的方法指導05-10

高考語文復習指導05-11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03-26

詩詞賞析復習指導05-03

數學考研復習指導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