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俗的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風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風俗的作文1
我們家鄉每逢正月初一就要“鬧新房”,全鎮的人匯集在一起,個個面帶微笑,敲鑼打鼓的聲音連兩公里外的西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鬧新房”風俗是媽媽告訴我的。“鬧新房”寓意是在鑼鼓喧天的喜慶氛圍中,忘卻去年的煩心事,感受今年的收獲,同時展望來年的豐收。
“鬧新房”的這一天,蓋新房的主人要把鞭炮從門口一直鋪到后門,寓意今年從正月到臘月紅紅火火一整年。敲鑼打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大人,因為這可是一個體力活,只要新房建完不超三年的,或者正在建的房子,就連翻修的也算。從頭到尾鬧下來最少得三個小時,我親身經歷過,真的是很累的。
早早8點就要出門,提羅拿鼓跟著大部隊。邊走邊敲,“咚鏘、咚鏘、咚咚鏘!”鑼鼓喧天,人群都沸騰了起來。大家唱著歌,敲著鑼,打著鼓。鞭炮好像也被大家的熱情燃了起來,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伴隨著鞭炮聲,無數的“大紅花”從空中翩然落下來,熱情的主人給我們孩兒的懷里塞進了一個個圓鼓鼓的大紅包。孩子們的臉上都笑出了花。鑼鼓聲停下了,緊接著是村民們的'笑聲回蕩在山嶺之中,大伙的臉是紅得像個大蘋果,笑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這就是我故鄉那熱鬧的風俗。
家鄉風俗的作文2
我的家鄉在廣州,一個國際大都市,有著深厚的底蘊,有著不一樣的習俗。游花街,就是其中之一。
游花街,是在年二十八那一天開門迎客的。那一天,就是人們準備年貨,年花,工藝品的時候。游花街不僅能買到自己心儀的花草,更重要的是感受過年時熱鬧的氣氛。
在廣州,不僅僅是游花街,就連下油鍋也可以感受到熱鬧的氣氛。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人一起炸了200多朵炸花。所謂炸花就是由雞蛋,面粉和糖,用水稀釋后的漿糊,用像花一樣的磨具粘起來,放進油中炸,撈上來后定形,就成了一朵炸花。金黃的炸花,寓意花開富貴。炸花是在傳統的油炸食品上創新的,更加傳統的油炸食品有煎堆、油角、蛋散等,都是老廣的回憶,寓意家肥屋潤。不知不覺,過年時開油鍋就成了一種習俗。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看乞巧。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這么多年來,乞巧節里都演繹著古今所有的故事。最令人敬佩的是,居然會有人站在固定的支架上,穿著具有廣州文化特色的`服裝,扮演著故事中的一個角色。這種活動被我們廣州人稱為“飄色”。這種活生生的表演方式令觀眾更加吸引,也非常考驗演員的專業。
廣州的習俗還有很多,正在等待著我們的發掘。
家鄉風俗的作文3
當手中的花燈照亮滿城;當孩童的笑傳入耳邊;當湯圓的香氣飄散而來,這時候,元宵節便到了我們的身旁。
好久未吃湯圓,令我好似有點忘記了湯圓的味道,好在媽媽今天打算為我煮湯圓吃,令我多多少少有些興奮。湯圓的味道有點甜甜的,我最喜歡黑芝麻的,連盛湯圓的水都有一絲絲甜味。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終于可以出去游燈籠了!一踏出家門,清涼的晚風迎面而來,令人不禁打了個寒顫。可卻因為熱鬧的氣氛,令漆黑的夜都不再寂寞而熱鬧起來。
小區中游燈籠的孩子可不少,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幸福與喜悅,燈籠都是電動的`,所以隱隱約約還會響起音樂。定睛一看,還會發現游燈籠的不止一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兩三歲的,也有六、七歲的,更多的是四、五歲的孩子。不過,不論年齡,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喜悅的心。
夜晚的第一響煙花綻放開來,美麗的火光照亮每個人的臉龐,將溫暖的喜悅灑向每個人心中。所有人的目光被吸引過來。這煙花一響,驚到了所有人,一朵一朵“大花”在夜空中盛開,孩子們一陣一陣的嬉笑聲,一盞一盞花燈的浮現,令在場每一個人都倍感喜悅。
煙花已經漸漸落下,花燈也已逐漸稀小,大霧四起,遮住了月。
元宵節送來了喜悅與歡笑,送走了所有的孤寂愁悶,愿來年的元宵節,依舊如今年般熱鬧。
家鄉風俗的作文4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每當春節到來之際,我們都會到集市上買年貨,就比如堅果,零食,對聯,煙花,燈籠等一些東西。每到那時,我就會偷偷從塑料袋中取出一包小零食,之后在媽媽后面快速吃掉,有趣極了!
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春節,我們要貼春聯,福字。我每當看到火紅火紅的聯紙貼到墻,心里就禁不住激動起來,這便給樸素的門前增添了一絲色彩。這天下午,奶奶會和媽媽一起包水餃,把硬幣,花生包在里面,吃到什么,就會寓意來年的運氣。
到了晚上,我們都打開電視,播放著春晚,我們一邊吃餃子,一邊看著春晚,心里開心極了,我喜歡看春晚,因為他的節目非常精彩,有小品,相聲,歌曲,舞蹈等。我看著絢麗多彩的服裝,看著那傳統的表演,給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不過當你沒注意的時候突然“咯噔”一聲,發現無意間吃到了一枚硬幣,那就可笑了。吃過晚飯,就到了我最喜歡的事,那就是放煙花了,我手中拿著一柱細細長長的香身著金黃的`外衣,如一根魔法棒,只要它輕輕碰一下煙火,美麗的煙花就如同白蓮一般綻放開來,我激動地跳起來,絢麗的煙花漸漸散去,這使我心曠神怡。回到屋子里,我連忙給爺爺奶奶拜了年,也如愿以償得到了壓歲錢。
第二天早上,又稱大年初一,這天,我早早起了床,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親戚家拜年,我非常高興。
春節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卻讓我們體會到家的溫暖。
家鄉風俗的作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的傳統習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今天,就讓我帶著你走進我的家鄉,領略一下那歷史悠久而傳統的習俗——搗年糕。
年糕,年年“糕”升。在象山,年糕是家家戶戶過春節時必吃的食物。搗年糕雖然看起來簡單,可是真正做起來卻是費時費力。
村里的男人,先把米一升一斗地從米缸里取出來,浸泡在水里,等到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徹底濕透以后,再把米撈起來過濾掉水分,晾一晾,然后才把這些米送到磨坊里磨成米粉。接著把磨好的米粉倒進一個特制的桶里,放到鍋里蒸,待到廚房里的'蒸氣彌漫著米香時,米粉已經被蒸熟了。大力男人端起木桶快步走到木槽前,把一桶的米粉倒進木槽里,用木杵用力地搗,使木槽里的米粉變成膏狀,再用力,使那些膏狀物從一個方形的小口里擠出來,鉆出長條,像是一條巨大的蠶從蛹里爬了出來。邊上的婦女手里握了一把刀,刀上沾一些水,切成了一段段,再放到室外的竹板上晾起來,期間還要給它不斷地翻身,等年糕完全變硬之后,就可以裝入袋子里保存起來了。
家鄉吃年糕也是一大特色。在年糕剛成型時,還冒著熱氣,黏黏的,撒上一些紅糖,白糖,芝麻和桂花,年糕一下子變得又甜又糯,是我最喜歡的吃法。也有人喜歡吃咸的,放入榨菜絲包起來,這樣吃甜絲絲,咸滋滋。
搗年糕是我們家鄉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種生活藝術。
家鄉風俗的作文6
香噴噴的粽子蒸好了,黃粽粽的雄黃酒釀好了,威武霸氣的龍舟準備好了,端午節降臨了。
家鄉的端午,可謂是熱鬧非凡。清晨,男女老少開始趕包粽子,家家戶戶都彌漫著葦葉的飄香,我迫不及待地拿一塊粽子,撥開,咬一口,軟軟糯糯的糯米加上甜蜜蜜的紅棗在我嘴里來回徘徊,軟糯香甜,讓誰吃了都連連稱贊。
在賽龍舟的場地上人山人海,氣氛好不熱鬧,做工精細的`龍舟在湖邊停泊著,賽龍舟上的人員頭戴巾,昂首挺胸,眼神堅定,手拿船漿,隨著槍聲一響,龍舟比賽開始了,人群沸騰了,龍舟的人身手矯健,手臂井然有序地揮舞著,龍舟就像是奔馳的駿馬一樣在湖面上奔騰,泛起了陣陣漣漪,我的爸爸也在其中,只見他咬緊牙關,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由他帶領的很快名列前茅,我屏氣凝神緊緊的盯著那條龍舟,生怕出什么差錯,就在快要到達終點時,另一條龍舟跟了上來和它并駕齊驅,觀眾再一次沸騰了,吶喊聲,鑼鼓聲響成一片,我也禁不住叫出了聲,突然,爸爸的龍舟開始齊聲吶喊,一鼓作氣沖過了終點,我跑到氣喘吁吁的爸爸面前疑惑地問道:“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呢?”爸爸笑了笑:“是為了紀念屈原呀!劃龍舟來驅散江中之魚,往江中投粽子,是為了避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飄滿粽香,端午節充滿激情。祝大家端午安康!
家鄉風俗的作文7
說起家鄉的風土人情,三天三夜說不完。以春節為例!
春節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稱它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有“開門放鞭炮”之說。一到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準時燃放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辭舊迎新。放鞭炮能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期間的娛樂活動,能使人感到歡樂吉祥。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了驅邪求吉,餃子要多煮,要有余,飯后要放饅頭,這樣年年有余。餃子一煮,就不能說“破”,而是“賺(賺)”。吃飯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二碗,以期人口興旺。吃餃子充滿了喜慶、喜慶的氣氛。春節的餃子有錢、棗、栗子等餡。吃紅棗意味著新的'一年可以早起努力工作,發財致富;吃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可以努力工作,大汗淋漓;吃花生,可以長壽;有錢,可以致富。不管誰吃了其中的哪一個,大家都由衷地祝賀。如果孩子得到錢,父母很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還獎勵金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過去,人們磕頭拜年,現在一般只是打個招呼。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美好祝愿:吉祥、平安、富貴、健康等讓人開心的字眼!。 ......
我想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著一種永恒的意味:希望辛勞一年的人們能夠愉快地休息幾天,調整一下心情,然后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斗。每個人都想過上幸福、安全、美好的生活!
家鄉風俗的作文8
我們家鄉也沒什么風俗,大概唯一不變的風俗就是春節打麻將了吧。
每逢新春佳節,普天同慶,家家戶戶都鬧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火紅的鞭炮在空中翩躚起舞,火星落地生花。喜悅的氣氛傳遍了大街小巷,整個富陽都一派喜慶的氛圍,好不熱鬧。
我的老家,臨江,在春節有個奇特的習俗。當別村的人都在和家人團團圓圓的時候,村里的人們總是會零零散散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打麻將。很多同學有疑惑,春節不是應該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歡樂度過的嗎,怎么會出門打麻將呢?這恰好是我們村的特別之處了。打麻將在我們村寓意著團結合作,在來年富富貴貴,鄰里之間和諧相處。每當春節的夜晚,我的鄰居們都會聚集在麻將桌旁,共度春節。
每到那個時候,夜色朦朧,有時天空會飄起一點小雨,渲染著神秘的氣氛。熱騰騰的開水配上上等的'安頂茶葉,飄散出濃醇的香氣,沁人心脾。一聲“胡了!”表達著村民多大的喜悅呀。
打麻將的傳統雖然在我們這代年輕人這兒漸漸淡了下去,但是在老一輩那里卻爐火純青。這是我們村長久以來的習俗,卻隨著世事變遷而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中,那是一種多么令人惋惜的結果啊。想到這里,我不禁潸然淚下。是啊,我們身邊不斷地有傳統在無聲無息地消失著,而我們卻不懂得怎么去保護它們,那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啊。
傳統值得我們珍惜,更需要我們傳承。
家鄉風俗的作文9
餃子,為春節必不可少的美食。關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過年包餃子的習俗你知道嗎?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鄧州人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為藥物。它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嬌耳”“粉交”之稱。東漢時期的餃子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驅寒的藥材(羊肉、胡椒),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其寓意為更歲餃子,團圓福祿。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有、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
如果說皮餡決定味道,那么特別的包法會畫龍點睛。用左手拖住一片薄而不破的面皮,在手掌中顯得小巧玲瓏,插起肉餡包在中央,將倆邊合二為一,手心空洞用拇指一捏,一只餃子便由此產生。國人常將硬幣賽進餃子,誰吃出更有好用。
中國人善做、善吃,過年吃餃子就是我們偉大的杰作。
家鄉風俗的作文10
要說春節過后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元宵節”啦!在中華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元宵節了。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例如:吃元宵、猜燈謎、踩高蹺……而在諸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元宵”這一習俗。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浮圓子”,后來又叫“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這不,我和媽媽就動手來包元宵啦!首先我們先準備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來就到重要環節啦!先取適量糯米粉,倒入少許水,揉成糯米團。這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團的.時候,揉著揉著玩去了。要不是媽媽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哈哈!
然后要把糯米團分成大小適中的小團,在中間挖個洞,加入事先準備好的糖和芝麻餡,繼續揉成團。就在這一過程中,我與媽媽進行了一場比賽:比誰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場面叫一個激烈:只見媽媽手疾眼快,一個接著一個可愛的元宵誕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邊的我臉漲得通紅,看著媽媽動作的迅速,給我急得直跺腳。我已經猜到了結局,只好主動認輸,并向媽媽請教。最后終于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一煮,完成!晚飯桌邊,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種涌上心頭的幸福,那是團圓的幸福!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元宵節,團圓,幸福,祥和,美滿!
家鄉風俗的作文11
餃子都吃過吧?那豐富的餡料,那美味的口感,再配上陳年老醋,味道真是一絕!
話說每到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開始包餃子。買塊兒豬肉,再買把大蔥,可使勁剁了,剁成沫后再把醬油,料酒、鹽巴、老抽等調味料胡亂放進去,一攪和,餡料就拌好了。再把搟好的餃子皮撐一下,放入餡料,一包,一捏,一懟,一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出現了,整整齊齊地碼放到托盤上,就可以下鍋了!據說當年慈禧太后當朝時,每逢三十,老佛爺都會讓宮女、太監們包餃子,閑來無事,把四個小金元寶包進餃子里,說誰吃到誰明年就發大財,走大運。這個習俗,也被保留到現在。所以我們家包餃子時,一般也都會往里面包個硬幣,誰吃到了誰明年可以發大財,走大運。
鍋中加水開火,那餃子噗通噗通落進水里,水一開,那香味兒就飄出來了,一聞,啊!那豬肉混和著大蔥的香味,立刻想起那種充斥著原始肉味的香,那各種香料堆起來的香味……對了,媽媽說煮的過程中還要澆入涼水,這樣煮出來的餃子不會爛。
三十這天,坐在家里,一家人圍坐飯桌,看著春晚,談笑風生,聽著屋外那陣陣煙花聲,此時再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那豐滿的包子QQ彈彈,沾一陳醋,輕輕送入口中,鮮美的湯汁,破皮而出,夾雜著美味的餡料,這味道,夠香!這年味,夠濃!
家鄉風俗的作文12
我的家在東北的一個小鎮上,那里雖沒有都市的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大秧歌,更是小鎮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秧歌也可成東北大秧歌。“它是東北人,熱情豪放,樸素情感的體驗。”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鄉那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家鄉的男女老少,個個都能跳上一段!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小鎮大大小小的廣場上便響起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
這聲音像一種號令不一會兒,人們便陸陸續續的來到了廣場上。有的是十幾個人一伙兒的,有的是幾十個人一隊的,甚至還有100人以上的大場面。他們有的手中拿著局子和手絹,有的寫著妻子和兒女。小商販們干脆在周邊擺起了攤兒。一時間,廣場上變得熱鬧非凡。
大秧歌扭起來了。雖然隊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為協調,尤其是手中的局子和手絹,舞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別樣的風采,盡情的揮酒著他們內心的喜悅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的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有些發癢,也爭著加入秧歌隊伍當中,那一條條彩色的“長龍”也越來越長了。
家鄉的大秧歌,不僅是人們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節日慶典必不可少的節目。每到節日,秧歌手們便身著彩裝,那些孩子們喜歡的“大頭娃娃”“孫悟空”“豬八戒”等,紛紛登場,為節目增添了無限的喜慶氣氛。
啊!家鄉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鄉人的心。
家鄉風俗的作文13
我的家鄉不像大城市那么豪華和美麗,但是一但到過年,是多么令人難以忘記的,下面,讓我來告訴你吧。
每當快要到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把家里打掃干凈,一塵不染。之后,人們會去彩虹、大型超市出售各種水果,比如糖、年貨等,這些都會放回袋子里。
你知道為什么人們在新年時要在家里貼春聯和鞭炮嗎?讓我給你解釋一下。
很久以前,在一個有著黑暗洞穴的山谷里,山洞里住著一只名叫“年”的怪物。這個山谷下面有一個小村莊。當新年來到新年的.最后一天,它會降臨到人們的身上。這個村子里的人會把門關上。但是,村里村民還是有辦法進去吃村民的,村民們也沒辦法。許多村民到城里過年去了。一年,村民們正在去城里的路上,一個仙女對村民說:“怪物最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聽了村民們的話,他們把紅色對聯放在門上,把鞭炮放在門前。當怪物來了,他們會看到紅色的東西和砰的巨響,跑到山上的恐懼。這樣,燃放爆竹和堅持新年權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當我的家鄉在新的一年里,每個家庭都會有一頓豐盛的飯——一年的晚餐。家家戶戶忙東忙西的,燒著一桌的菜、有雞、魚等。讓我們看看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媽媽會給我一件很帥的衣服,大人會給我們壓歲錢,里面有很多錢呢!
這真是令人難忘的新年!
家鄉風俗的作文1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活動,而我們家鄉的風俗是扭大秧歌。
聽家人講,大秧歌是一項古老而傳統的娛樂活動,起源于插秧耕田的生產勞動中。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這幾天,我總是特別激動和興奮,不只是因為過年喜慶的氛圍,還因為大秧歌隊伍要來了。
每天黃昏之時,來自不同村戶的人們,穿著紅紅綠綠的喜慶衣服,拿著扇子手絹,走著十字步,踩著“咚咚鏘”“咚咚鏘"的鼓點走上大街,當時那場面別提有多壯觀了,鑼鼓聲、嗩吶聲、吵鬧聲、叫好聲連成一片,好不熱鬧。
在大秧歌的隊伍中,有的人踩著高蹺,還時不時探下身子和我們握手,有的人穿著孫悟空,豬八戒的衣服走來走去,我想,難道他們真的要去“西天取經”嗎?有的人打扮成地主和地主婆,抽著紙煙,手拿著扇子,扭來扭去,步伐搞笑,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扭秧歌的`人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的臉上涂著厚厚的白白的脂粉抹著紅紅的胭脂,那股子精氣神比我們年輕人還足呢。那幾天整條街上都充滿了秧歌隊歡快活潑的嗩吶聲、鑼鼓聲。我有時候看得入迷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們,目不轉睛地,幻想自己也和這群老爺爺老奶奶一起舞動起來了!
東北大秧歌的舞者形象詼諧,表演風格獨特,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并濟的特點充分表現出來了。
都說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怎么樣,我們的東北大秧歌不賴吧!
家鄉風俗的作文15
在依山傍水的溫湯小鎮,大名鼎鼎的溫湯佬松花皮蛋從街頭到巷尾,正等著您去選購和品嘗呢。
溫湯佬松花皮蛋的產地不同一般,得天獨厚。這里有人間仙境明月山,處處是冬暖夏涼的山泉,空氣十分純凈。至于溫湯佬松花皮蛋的制作就更是講究了。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好食材—新鮮鴨蛋。把鴨蛋洗凈,晾干水分,再從灶里取出草木灰,把草木灰和事先預備好的面堿、茶葉、鹽、石灰、谷殼放在一旁備用。
然后,將滾燙的茶水密閉15分鐘,再把香氣撲鼻的濃茶倒進盆里,往盆里繼續倒入石灰、茶水、面堿、草木灰、鹽,攪拌攪拌。
待冷卻后,將鴨蛋均勻地滾上灰漿,一定要均勻哦。滾完后,還要給它細細地裹上一層谷殼,讓它變得更漂亮些。
最后,把它們放進口袋,扎緊密封15天,15天后拿出來,在外面晾30~50天后,將外殼敲開,露出松花皮蛋美麗的真容。如果里面有肆意怒放的“松花”,這就一定是上品了。
松花皮蛋的得名,緣于那雪花般的“松花”鑲嵌于晶瑩透明的蛋白。而“溫湯佬松花皮蛋”的獨特在于它富含硒,這可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極大好處的`微量元素。因此,這“溫湯佬松花皮蛋“也便成了溫湯游客必備的伴手禮了。
溫湯佬松花皮蛋不僅好看,也非常好吃。蛋白含入嘴中,Q彈Q彈的。里面的圓頭圓腦的蛋黃,輕輕掰開,濃稠的蛋液在上邊緩緩地流淌,慢慢地蕩漾,舌頭觸碰上去的一剎那間,只有幸福的感覺。吃完了,還要舔舔嘴,回味那唇齒間的留香。
【家鄉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作文09-30
家鄉的風俗11-02
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03-26
[必備]家鄉的風俗作文10-04
家鄉的風俗小學作文11-06
家鄉風俗的高中作文11-13
家鄉除夕風俗的作文12-03
有關家鄉風俗作文12-27
[薦]家鄉的風俗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