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
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端午節,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2
屈原是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他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于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還有楚懷王的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最終屈原在悲憤絕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江而死。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到江邊去憑吊他。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想讓魚蝦蟹吃飽后,不要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后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像我們表演數學戲劇用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還有我在四川大學石碑上看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有《楚辭》里的“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我的端午節正好是期末考試前的最后一個假期,所以我們一切從簡,都在為期末考試做準備。復習功課之余,媽媽給我買來五彩繩,幫我系在了手腕上,希望我平安健康!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3
在今天端午我們做了一件特殊的事,那就是做香包。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劃龍舟等,但你們是否知道端午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做香包呢?
香料中我非常喜歡合歡這種花,在裝香包時,我渴望在幾分鐘內搶到合歡花。
袁老師將我們帶到了德林山上,同學們都搶著想馬上往袋子里裝上各種香料,馬上做成香包,而我卻不急不慌,因為東西很多,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搶,在那個袋子里裝上自己需要的就行了。
一個個同學都非常開心,都將多種東西裝進了自己的白色小袋子里,同學們在'兵荒馬亂'中取得了又一次的快樂。
他們正說: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想了想,這還挺有道理的,端午節難道不是紀念屈原嗎?
在今天的'黃昏下,我們都特別開心,也特別自豪,過了一個特殊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4
每年農歷五月五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的說法最廣泛。屈原被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醫生。據說愛國的夢想沒有實現,抱著石頭投河自殺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投河的日期定為端午節。關于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是要數吃粽子。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我還是喜歡在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前兩天,媽媽買了粽子蘆葦葉,用清水煮開,然后準備粽子材料糯米、肉、紅豆、棗等。接著和奶奶一起粽子,每次都和奶奶一起挑選兩三片葉子,左手抓住樹葉的一端,右手用三根手指抓住樹葉的另一端,輕輕地向內卷,卷成圓錐形,轉動后放入準備好的原料,最終用棉線將粽子捆得緊緊的,成型成型的方形餃子“寶貝”誕生了。這一天,人們會插上艾葉和龍舟。端午節真的是一個神奇、愉快、熱鬧的節日。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5
端午節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懷著開心又激動的心情,去我思念已久的外公和外婆家。
我們帶著象棋、IPAD和禮物,在半夜10點去的外公外婆家,因為老爸下班遲,到了外公家,外公要上夜班,就沒有陪我們,但外婆可是一直陪我們到凌晨1點鐘。
外婆燒了一大桌美味又可口,香甜又漂亮的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著,不時冒上一句:“真好吃,”大家玩的`不亦樂乎。吃完飯了,我和外婆在床上聊天,聊了好長時間還想繼續聊,不過太遲了,我們就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外公也回來了,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餃子。吃完,我和外公兩個下象棋,外公實在太強了,我一局都沒有贏,外公還讓了我一個車一個馬,我也沒有贏,但在最后一局,我打敗了外公,我興奮不已。
到了午飯時間,菜還是那么香那么美。我們吃完飯要走了,可我還不想這么走,但是要回家了,我們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這就是我的端午,快樂的一天。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6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小蘭和奶奶一起去院子里包粽子。
小蘭搬來了兩張凳子,又和奶奶一起把包粽子的材料拿了出來。奶奶坐下,把一桶泡好的糯米放在身前,又將洗好的粽葉放在腳邊,就忙開了。小蘭搖著扇子說:“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說:“那你可要看仔細嘍!”只見她把兩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卷成圓錐形,往里面舀了一勺糯米,壓壓平,再用余下的`粽葉把口封住,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粽子就包好了。而小蘭呢,早就扔了扇子,脫了鞋子,盤著腿,雙手支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的手。奶奶提著粽子笑著問道:“學會了嗎?”“會了,會了。”小蘭連聲說。她們一起報了喝多粽子,一邊的小狗“汪汪汪”直叫,好像在說:“我也想吃呀!”
包粽子可真有趣啊!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辭舊迎新的春節,張燈結彩的元宵節,闔家團圓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但我最喜歡粽葉飄香的端午節。
端年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外婆年年到這個時候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甜甜的豆沙粽,有鮮美誘人的肉粽,還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讓我大飽口福。
去年的端午節,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那天一早,外婆忙著把包粽子的葉子泡在熱水里,再把浸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紅豆,燒好的肉塊放在一旁備用。外婆先將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依次將糯米、紅豆和肉放入“漏斗”中,再緊緊地壓住,用繩子捆好,捆繩在外婆手中飛快地跳動著,看得我眼花繚亂。不一會兒,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了。煮粽子的時候,粽子的清香彌漫著整個屋子。粽子終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去年的端午節令人難忘,我非常期待今年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8
有人喜愛中秋節,有人喜愛兒童節,有人喜愛青年節,而我最喜歡濃情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佩帶好看的荷包。
在端午節,粽子和艾草的香葉摻雜一起,也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小時老師要帶我們做荷包,因為我之前并沒有做過荷包,所以,就早早的來到了教室,迫不及待的`等待著小時老師的到來。
上課了,小時老師大概講了一下怎么做,我就兩眼發光蠢蠢欲動做了起來,可是做荷包并沒有這么簡單,哎呀!又壞了!”我氣餒說到。先從布的正面折一下,用針線封住兩個口,把艾草裝進去想著想著,不禁想到奶奶每年給我的荷包,不但樣子精美,還有股特別的香味。荷包針難繡,奶奶為了我每年能佩帶上新的荷包,不辭辛苦。今年我也要給奶奶做一個荷包。腦海里突然蹦出這樣一絲念想,我重新打起針線,打起精神,重新制作
我望了望窗外,收拾了書包,手里拿著荷包,踏上了回家之路,想著奶奶看到我親手送來的荷包會是怎樣的喜悅。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9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四大傳統節日嗎?其中一個就是端午節了。又到端午,粽葉飄香。端午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每逢端午我最喜歡的就是吃媽媽包的粽子了。
媽媽會包各種各樣餡料的'粽子:蜜棗甜粽、小米香粽、咸粽等等。但要數媽媽包的咸粽是最美味了。咸粽里面有香菇、瘦肉、花生米、鵪鶉蛋、蝦米、小蔥段等,葷素搭配十分均勻,且咸淡適中,真是人間美味。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呵呵!我可是正在一邊享受著美味一邊動筆寫作呢!
我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可是媽媽不讓多吃,說糯米多吃會脹氣不利消化,還有吃好不能馬上喝水,這樣會引起胃痛。粽子美味可不要多吃哦!媽媽教的小常識千萬要記住。
濃濃粽香情,粽子雖小卻包裹了媽媽對我滿滿的關懷和愛,媽媽我愛您!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0
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有許多盛大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里,人們還要采艾蒿,掛上五花八門的葫蘆。而且每年過節媽媽都在我正熟睡時給我的脖子手臂腳脖系上帶五彩珠的.五彩線,媽媽說一定要在太陽出來前系上才吉利。
媽媽還給我買香香的荷包,大家想過粽子為什么要包成這個樣子嗎?原來是大詩人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不讓屈原餓著,就劃著小船去給屈原送用糯米做的飯團,可是屈原給鄉親們托夢說:“那些飯都被魚蝦吃了,讓大家把粽子包成龍角一樣,包好后用龍舟來送這樣魚蝦們以為是龍王給的,就不敢吃了。”
粽子就是這樣來的。我最喜歡吃姥姥包的,吃著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感受著節日的歡樂,享受著節日的歡樂,享受著一家團圓的幸福,讓我格外興奮。我喜歡過端午節―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我喜歡過端午節―中國最傳統的節日。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1
中國有許多節日,有中秋節、春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了。關于這個節日,還有一個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讓楚懷王聯齊抗秦。可楚懷王卻聽信小人的話,導致亡國。屈原悲痛不已,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江中。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粽子投入江里,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從此包粽子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現在,人們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
這時,我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便上前讓奶奶教我包粽子。我先將粽子包成三角形,把糯米放進去,可是糯米卻灑了一地,我仔細看著,原來是包得不夠緊。于是,我又仔細包了一次。“啊!成功了!我叫道。接著,我又一連包了好幾個。最后,奶奶把粽子煮了起來。
晚上,我吃著粽子。心想:粽子真好吃,端午節真快樂!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大家都會相互祝賀:節日快樂!但是端午節大家只會說:端午安康!
每年的農歷初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這天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這天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因為這天是祭祀的日子,所以只能說安康。
我的老家在一個山清水秀的縣城,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插上艾草和菖蒲防毒蟲。婆婆會早早的準備好粽葉和繩子包各式各樣我愛吃的粽子,比如長長的像牛角樣的肉粽,漂亮的馬蹄甜粽……端午節這天婆婆還會煮滿滿的一碗紅燒肉和大蒜,每人都必須吃,這是習俗。吃完中飯,我們早早就來到河邊看賽龍舟,在賽龍舟之前要先舉行各種祭祀,場面非常壯觀。
今年因為有事,沒到現場看賽龍舟,好希望時間過快點,下個端午節快快來到!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因為在這一天,我又能吃上我企盼已久的粽子,回味一下,香噴噴的、甜絲絲的、軟軟的,美味極了……,不過,聽老人們講,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傳說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被作為人質流放他鄉,他堅定不移,永不低頭,最后終于以身殉國,投身于汨羅江,人們怕他的尸體被江里的'魚蝦吃掉,就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舉行各種活動。這些風俗習慣延續至今,也就有了今天的端午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粽子的做法和口味上又有了許多的創新:有肉餡的、有素餡的、有海鮮味的、有豆沙味的等等。形狀各異,口味獨特。即使在平日里也能吃上粽子,不過,我還是覺得端午節那天的粽子最香。
總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民俗文化,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將它發揚光大。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4
你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是端午節。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賽龍舟和吃粽子等。
端午節到了,媽媽買來了包粽子的材料。媽媽說:“我們來包粽子吧。”于是,我們把糯米放入盤中,再加上輔助材料,然后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把糯米放進去,最后把另一個角上多余的粽葉包好,把粽子放進鍋里,就大功告成了。在吃之前,我要告訴大家:“粽子雖然好吃,但是別吃壞肚子,因為5月是毒月,5日又是毒日,所以我們要注意身體健康。”
吃完粽子,我們去看賽龍舟。只見賽場上鑼鼓聲響徹天空,裁判一聲令下,四條龍舟像箭一般沖了出去,一號、四號龍舟占據了領先位置。不知不覺,比賽進入了沖刺階段,四條龍一起加速,最后一號龍舟獲得了勝利。觀眾們歡呼雀躍,一片熱鬧的場景。
粽葉飄香是端午節傳統的味道。香包艾草是幸福健康的古老象征。賽龍舟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脈傳承。憶屈原是對民族英雄的深刻緬懷。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幸福安康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故事作文15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大詩人屈原還寫過一首世界著名的詩,叫《離騷》。
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我還明白端午節有掛菖蒲、艾葉、薰蒼術、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端午節的時候,在一個大桌子上,一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河邊,還看見他們賽龍舟。觀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嘆道。他們劃得真快啊,他們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說道。
中華傳統節日不僅僅只是端午節,還有話多其它節日,正等著我們去了解它們呢!
【端午節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故事作文08-17
端午節故事作文08-04
端午節故事作文12-07
端午節的故事作文12-01
端午節的故事09-30
端午節故事05-17
說說端午節的故事作文01-07
關于端午節的故事作文04-15
端午節有趣的故事作文12-01
(優秀)端午節的故事作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