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的故事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經典)李白的故事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的故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白的故事作文1
歲月悠悠,湮沒于無聲。有一人,身著敞懷青衫,披散青絲,一壺酒,一把劍,傲立于歷史長河的岸。他是李白,盛唐的靈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生于那片聲勢浩大的盛唐山水,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他是眾星捧月的那月,卻仍郁郁寡歡。他知道自己不善阿諛奉承,常伴君王左右亦不是他的志向。玄宗賜金放還,他仍意氣風發。縱然顛沛流離、歷經坎坷,但他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滄海一聲笑,散發弄扁舟。他用時代的最強音,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一聲吶喊,驚醒了多少千百年來被封建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敢悄悄直一直腰,又扶起了多少人心靈深處最后一絲人格尊嚴。是他,李白,讓我懂得在面對兩難選擇時,及時兩袖只剩清風,也要堅定地選擇骨氣。是他教會了我挺直腰板,我就是我的自信。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沒有世俗的秀麗山水。他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是粉飾,不為虛名,一路向前,踏遍故國河山。他看天姥山,高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他看蜀道,高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看廬山瀑布,高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詩字里行間流露他吞吐宇宙的豪氣,語言壯美使人深受震撼。
這一聲聲高喊,震醒了多少被功名利祿蒙蔽的心靈,又振奮了多少失意彷徨的人撥開迷霧,找到新的精神寄托。是他,李白,教會我用容納宇宙的心靈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此路不通如何?換條路照樣走向自己光明燦爛的未來。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云帆滄海,拂袖而去,徜徉山水,對月抒嘯,樂得輕松自在。
一星升起,他燦爛的.是整個盛唐的星空。他飄逸,欲上青天攬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執劍,舞出一顆盛唐的劍膽。他喝酒,飲出一位詩壇的謫仙。他用酒滌蕩自己的秉性,用詩解放自己的靈魂。
他是李白,早已映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成為千千萬萬人民心中的偉人。
他是李白,我的星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李白的故事作文2
不夜長安,車水馬龍。人山人海,接踵而至。翩翩俠客,腰佩輕劍,步履矯健,目光炯炯,談吐風趣。這就是大唐第一明珠——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風流倜儻,才不言是。無論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的純真童趣,還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中的浪漫想象。無不體現出這位大唐第一才子的真才實學以及超乎萬物的想象。神明把光風給霽月,大唐把浪漫給李白。或許那個偉大又繁華的時代也知道,它需要這么一個偉大的詩人記錄并歌頌它的偉大。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人選日后竟然比那個朝代本身更引入注目。
我眼中的李白,狂妄自大,滿身豪情。單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還不足夸,再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勉強能體現。這事自己夸自己還不能說明什么,咱再看李白頭號迷弟杜甫那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謂是把李白狂妄自大體現的淋漓盡致。當然這里并沒有什么貶義,畢竟大唐第一才子狂妄一點實在是無可厚非。
我眼中的李白,清醒知趣,自保清白。大唐盛世,未央宮中,叫貴妃磨硯,命力士脫靴,這在大唐歷史乃至封建王朝兩千年歷史中又有多少?但這般才子也就只能寫寫“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種艷詩。大唐不能沒有李白,但大唐朝堂不能有李白。白哥肯定也心知肚明,清醒知趣自行離開。雄鷹的歸宿絕對不是這個籠子,是瀚瀚浩宇;才子的征途絕不是小小弄堂,是整個歷史長河!他高呼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向當權者揮手告別,這個才子只是換了個屬于他的地方發光發亮。
我眼中的李白重情重義,不忍輕離別。和好朋友汪倫船上分別寫下那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表達兩人的深厚情誼;面對好友王昌齡的貶謫,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知道引得多少人的羨慕嫉妒;與好友敘舊而別后,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美好祝福。李白每一次與友人的道別未曾不留下真情告白。和才子做朋友是一樣什么?這得去問問汪倫他們了吧。
那個時代引發了許多人的神往,李白的出現為那個時代增添了一筆濃墨重彩的神秘和偉大。那是個偉大的時代,他是那個偉大時代最偉大的謫仙人。
李白的故事作文3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一首現代風十足的《李白》勾起了我對李白的向往!
從古至今,我國涌現出許多著名詩人,尤其到了唐代,詩歌成為主要文學形式,更是成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柳宗元等杰出的詩人,而李白則是處于盛唐詩潮的頂峰,因此有“詩仙”的美譽!
初識李白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著媽媽學了好多詞,認了不少字,媽媽教我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吧,我當時雖然把詩背得滾瓜爛熟,但這首詩的含義我卻一知半解。不過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沾沾自喜,畢竟我背會一個大詩人寫的詩!“李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后來我上了小學,與李白也就漸漸熟識了。李白,別稱青蓮居士,作為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于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為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為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屈原之后浪漫主義的帶領者。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贊嘆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如果沒有李白,我不會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蜀道有多難。白帝城,敬亭山這些地方的`美景,怕是要減少許多精彩。峨眉山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所以對于李白我越來越著迷了!
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走近李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語文課上我依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李白詩詞的魅力;更可貴的是歷史課上,通過老師出色的講解,我對李白生活的那個朝代,以及李白一生的境遇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更加欣賞他的豪放灑脫、不懼權貴,同時也心疼他的懷才不遇,含恨而終。
不朽的佳作、傳奇的人生注定李白成為盛唐詩壇的一朵青蓮!這朵青蓮也將一直在我的心田綻放!如果能重來,我還是要選李白。亦師亦友的李白,你將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李白的故事作文4
我漫無邊際的走在大街上,一個詩人也沒有碰到,手中的采訪本一片空白,半個大字也沒有。
前幾天我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唐朝,唐朝可是我國詩歌創造的黃金時代,何不趁著這個老天爺送給我的好機會采訪采訪一些古代的名人呢?
正想著,突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我來到了江南最豪華的酒樓——黃鶴樓。
忽然我的耳邊傳來了一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咦?這不是李白的《宋孟浩然之廣陵》嗎?我眼睛一亮,三步并作兩步,一口氣跑了上去。
來到樓上,果然看見了李白和孟浩然在哪里吟詩作對。
只見李白一手拿著酒杯,口中還念念有詞:“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好,好。”只見孟浩然大聲的稱贊起來。沒過多久,孟浩然起身告辭,我趁著這個空當跑到李白的身邊,恭恭敬敬地說道:“小生素聞李白詩仙的盛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白看了看我說道:“我今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定然和少時的努力分不開。”說著想回憶起了往事:“小時候我雖然聰慧,但難免調皮,一日上課我出神發呆被老師責難,心里難受,回家的時候路過河邊看見一位老人在河邊手中拿著一把鐵杵在河邊打磨,我一好奇便走過去詢問:“老大娘你在干什么啊?”老大娘抬起了頭,摸了摸頭上豆粒大的汗珠微笑的說道:“我在把這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呢。”我立即瞪大了雙眼說道:“這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那么細的繡花針啊?“老人慈祥的笑了笑說道:“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說完便繼續埋頭工作。“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白笑了笑,便拂袖而去。
我坐在那里反思了良久,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是啊,只要肯努力,無論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為了我們的美好明天,奮斗吧!
李白的故事作文5
酒入豪腸,七分嘯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題記
李白這人,一生瀟灑豪放,他敢回敬玄宗“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樣的詩句,也會寫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樣詩來夸贊貴妃。
他李白一身白衣如謫仙降世,自九天飛來,是天上無意間放下的一縷青煙,可就是這縷青煙卻成為了九州中最唯美的驚鴻一瞥。
細觀大唐詩人的詩,多數都有那些落魄的軌跡,可細觀太白的詩我們卻無從下手,因為他真的太自信了,家人對他不理解冷眼相待時,他寫下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未能獲得所拜謁官員的青眼,他也沒有喪失信心,回敬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對于世俗議論更不用說了,他的驕傲自信本就凌駕于一切之上“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總以為,太白是七分水三分月的,所以他寫月自然是入骨入髓,入木三分的。“青天明月有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似是呼月而來,又循循引出了月的若即若離,朦朧虛幻之美,最后又由月歸酒,筆走隨意,氣勢磅礴,一輪朦朧雅致的月便出現在我們面前。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這是最詩意的酒和最酒意的詩,也是最最美的恣意縱橫和最恣意縱橫的美,詩人都說太白借酒澆愁,可如若沒有借酒澆愁有怎會有這唯美的詩?
李白筆酣墨飽滿腹經綸,他的詩也是可謂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中有“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的自信和狂,也有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還有著“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浪漫之情,亦有“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的率意,當然也有“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清新。
太白為楊貴妃寫詩時敢讓高力士為他脫鞋,也敢讓貴妃為他磨墨,雖然只是被人當做飯后笑談,但也凸顯了太白的傲氣。
太白的詩是半個盛唐,他的人也是盛唐的傳奇,他是人們心中大唐的代表性人物,或許他也真是那九天之上的謫仙,在這塵世間曇花一現,便是我們永遠的追隨與光芒,他也一直存在于我們真真切切的歷史之中。
李白的故事作文6
李白是一個很偉大的詩人,這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可誰又能真正從心里感知他的存在呢?他努力、他郁悶、他思鄉,他卻能把這些平凡的形容詞“擴寫成詩”,品作文。詩中如同壯觀瀑布般的情意,與人們的現代思想糾纏著,專家們能從中抽多少就抽多少。
李白有著大男人主義的豪爽性格,將已經過去的事情統統視為渺小的過眼煙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歷那些壯美的山山水水,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嘆。
李白的詩讓我越讀越有味,他的詩中不僅僅是對人生的感嘆,似乎還有很多很多更深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它。他的詩很開放,能讓大多數人接受他。他寫的.東西即使我咬爛筆頭也想不出來。點到為止,卻又點得精確,點得透澈,讓人忍不住被這個“李氏黑洞”給吸進去。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相思,摧心肝。”這些令人深感謝無奈的詩句就是這樣融入我們的社會的。
我只是去聽去看去想,李白的詩卻成了我腦海里抹不去的光亮。影響著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特別是《將進灑》這首詩,最讓我為之動容。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金錢在這位詩仙眼中早已成了毫不起眼的螞蟻,在酒后也只剩無幾了。回來想想,真是天妒英才,要不然李白早就當上“高級白領”了。那么好的文筆,那么氣派的思想,那么堅定的雄心壯志,要是李白來到現代,那他肯定沒那時間享清閑,而是為了工作和生活埋頭苦干。
李白的詩像一條靈動、充滿豪情的龍,在茫茫的詩云中穿梭,他傲然、不屈,眼睛里有著無數智慧的寶藏。昂首,騰空。
金色的影子在云端一閃而過。
李白的故事作文7
一個漆黑的夜晚,我趴在桌上,呆呆地注視著窗外那一輪明月,陷入沉思,突然我離明月越來越近,眼看就要撞上了,我嚇得緊緊閉上了眼睛。
待我再次睜開眼睛,看見一位五官清秀,衣著樸素的中年人,正站在瀑布前,望著云霧繚繞的山峰,欣賞這瀑布恢宏的氣勢。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遠看像一條純潔雪白的絲綢掛在山頂上,近看又像天上的銀河從云霄間飛落下來。想到這里,他不禁吟誦起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聽了心里一驚,心想:這首《望廬山瀑布》是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他不會就是大詩人李白吧?
我連忙走上前去,“請問您是李白先生嗎?”只見他回過頭來說:“正是在下。”說完給我作了個緝,我連忙學著他,裝模作樣地作了個回緝。“你是?”李白問。
“噢,忘介紹了,我是來自未來21世紀的小學生張婷文。在未來的`21世紀的人們都非常喜歡古詩詞。過年時人們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雨節氣時讀:“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秋節時人們讀:“明月幾時有”;送別時,大家說:“勸君更盡一杯酒”;高興時,人們讀“漫卷詩書喜欲狂”感慨時,讀“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不過,這些詩,有的在唐朝時還沒有呢!”
李白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感慨道:“這樣最好了,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理應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我想到李白寫作的風格和他豪放的個性,突然很好奇,為何什么困難也打不倒他呢?于是我又問:“李白前輩,為什么生活中總有很多煩惱?經常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怎么辦?為什么您的生活總是無憂無慮?”
聽了我的話,李白笑了,他說:“小朋友,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順,重要的是看你用什么心態去面對它,如果你不戰而退,害怕它,那它就越來越可怕,如果你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看待它,那它就會渺小而微不足道。”
等我再次睜開雙眼時,又回到了熟悉的窗戶前。這么多天,窗外的那個人一直在我的腦海里,他的話一直鞭策著我,遇到困難迎難而上不要怕它,只要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它,就一定能戰勝它。
李白的故事作文8
唐詩乃我國五千年文化之瑰寶,而在諸多吟詩寄情之人中,詩仙李白則格外突出。每每讀他的詩,便覺得蕩氣回腸。
腰懸酒壺,仗劍行天下,一口氣吐出,便是詩無數。后人贊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豈是凡人!
他在年少時便已立下志愿:看遍天下美景,游遍大唐江山。他入巴蜀游齊魯,逍遙一公子。李白十五通劍術,說他是游子,倒不如說他是游俠。與好友把酒做詩,論古今風流人物,但他更期盼的,卻是在仕途中,找到一把寫滿功名富貴的.鑰匙。
幾番坎坷之后,李白終可奉詔入京。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成了御用文人。可玄宗也不過是有雅興或是哄美人時,才想起他李白,而他一吟也盡是帶著奢華之氣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在經歷游子、仕途、受寵和離京之后,他終明白,宮廷不適合他,感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繼而又回歸游子生活,主宰大唐詩歌。
細看李白宮廷生活,心生諸多遺憾之處。李白身處宮中,心寂寞,唯能獨飲,卻仍要對月舉杯。權貴壓不住他,力士脫靴、馭手調酒、貴妃研墨,如此傲慢之李白,玄宗如何留他?可李白既有抱負,就應全力施展才能,方可報祖國、耀楣門,而非做出上述三事件。如力士脫靴,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可他既是御用文人,飲酒便該有三分節制,雖賦得佳作,卻為自己的仕途埋下禍根。有人稱之為文人骨氣,我則認為是書生意氣!為官在外,首須隱忍。司馬遷忍辱偷生,方作史記;司馬炎沉靜內斂,做事果斷,喜怒不形于色,終統一三國;雍正頗懂隱忍,心思縝密,才繼帝位……。反觀李白,本就因才能出眾引得群臣妒忌,卻還傲慢張狂。李白雖才高八斗,卻不適于官場的爾虞我詐,不善于宮中的為人處事,終不能在權貴之地成大器。
綜上所述,我眼中的李白,滿腹才情,卻不適為官;傲骨錚錚,卻非霜心耿耿。可見,他最終退出仕途棄功名,為詩癡狂成詩仙,確是正確的選擇。
【李白的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李白的故事作文11-29
李白的故事02-02
關于李白的成語故事05-11
讀李白賞李白初中優秀作文05-03
關于李白的作文04-03
描寫李白的作文04-03
有關李白的作文04-02
李白的詩詞11-12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