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反家暴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反家暴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撫養(yǎng)教育子女是為人父母者作為法定監(jiān)護人的份內(nèi)職責。一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老話,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須。但怎樣的家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家庭教育法”就是一部國家干預(yù)和規(guī)范家庭教育方式的專門性法律。草案規(guī)定“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當屬依法制止和矯正不當家教的應(yīng)有之義。
家庭原本應(yīng)該是孩子成長的最幸福搖籃,父母也是孩子心目中最親密和最可信賴的人。但緣何父母會對親生子女施以暴力傷害。究其原因,自有施暴者緣于認知、性格、偏見、壓力等主客觀方面的因素。為家庭教育立法規(guī)范,既出于對未成年人基本人身權(quán)益的依法保護,更是對其監(jiān)護人實施不當教育方式的依法約束。防止家教中的家暴行為,就是要將監(jiān)護人的教育行為納入法治“籠子”。
首先,要矯正父母的錯誤認知。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孩子的挨打受罵,不是緣于孩子錯誤的不可饒恕,而是其父母受傳統(tǒng)觀念誤導的慣性所為。比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這顯然是把“動輒打罵”當作最簡便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以為只有讓孩子皮肉受苦,才能讓其長記性、改過錯。這顯然是認知誤區(qū)。擬定“家庭教育法”之后,這種“打罵”教育,就不只是錯誤,更涉嫌違法,嚴重的是要受到司法的干預(yù)和懲戒的。
其次,要管控父母的不良情緒。心理學中有一個描繪壞情緒傳染的“踢貓效應(yīng)”。家庭教育中,由于孩子處于被撫養(yǎng)和管束的被動地位,當父母緣于家庭不和、競爭壓力、生活煩惱或外界刺激而引發(fā)不良情緒時,無辜孩子就成為其壞情緒的“出氣筒”。比如父親在外打拼掙錢,回家看到孩子貪玩不學習,就可能一時火起打罵孩子。家長情緒波動和隨意亂發(fā)脾氣,會傷害孩子自尊心,使孩子產(chǎn)生敵對、自卑等不良心理效應(yīng),甚至有樣學樣,影響孩子日后的待人處世。
其三,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chǎn),而是有獨立人格的社會個體。實施家教必須將其置于對孩子人格尊重、推心置腹、平等對話的基礎(chǔ)之上,切忌“孩子是我生、一切聽我的”及“都是為你好、別當白眼狼”的一言堂做派。要賦予孩子表達意愿、辨明是非和自證清白的話語權(quán)。不能把說理、反駁誤認為是“頂嘴”“不聽話”。
家庭教育決非個人私事,既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和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補充和延伸。防止家教中的家暴行為,就當提升家長的法治觀念,做到家教有方、懲戒有度,“家法”服從國法。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父母們教導孩子時,家里最好備一沙袋,以做擊打解氣之用。雖是笑談,卻也道出了家教不能變家暴的真諦。
【反家暴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反詐騙的主題作文05-11
正話反做游戲作文12-18
人人起來反污染英語作文03-29
“反違章”活動方案11-03
考研英語作文的反模板備考指導05-02
反詐宣傳活動總結(jié)01-01
2017年經(jīng)典的反雞湯語錄05-11
反詐宣傳簡短的文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