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寫北京故宮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北京故宮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北京故宮的作文 篇1
春節期間,我去了北京旅游,感覺很有意義。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參觀故宮博物院。
大年初二一起床我就很開心,我和爸爸、媽媽先登了天安門城樓,不知不覺到了游覽故宮博物院的時間,我們買了票,每人租了一個講解器,便進了門。
昨天我已經在“雍和宮”、“國子監”中初步領略了皇家氣派,不過皇宮的“皇家氣派”還是更勝一籌:屋頂上是深黃色的琉璃瓦;有的在房頂上有兩條龍;漢白玉臺階邊緣還有一些龍頭……,就連門上都鍍了黃金。仔細一看,這叫“太和門”。它的兩端各擺放了一雌一雄兩只銅獅,更體現了它的威嚴。
過了“太和門”,我看見了“太和殿”,它門口雖然沒有獅子,但像剛才說的.那樣,它頂上有兩條龍,加上一眼看不透,顯得更為威嚴。講解器里還說:太和殿里的一塊地磚值一兩黃金。我想:“這才叫皇帝的東西呀!”
過了“太和殿”,是“中和殿”。我和媽媽從它邊上走過時,發現它側面鑲嵌著一些銅龍。這些銅龍做工精細,更重要的是:我能通過它們想象出“故宮”昔日的繁榮。
我們又到了“保和殿”,過了“乾清門”到了“乾清宮”,里面有一個皇帝寶座。因參觀的人太多了,它又大,我只看了部分。不過即使只看到了一角,也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樣子。看來皇宮真是氣度不凡呀!
過了“乾清宮”,我看到了“交泰殿”。我聽說過里面有清朝的寶璽,可我只看到了木盒子,寶璽在哪兒?這個值得研究了。
我們又走過了“坤寧宮”,掉個方向過了“養心門”,來到了“養心殿”,我最喜歡那里的“三希堂”。這里小而精致,體現出另一種美。
這次游覽故宮博物院,讓我感到了皇家的氣派,使我受益匪淺,以后有機會一定再來!
寫北京故宮的作文 篇2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聚集著五湖四海的風景,真是令人贊不絕口,而且,早就聽說了北京故宮的宏偉壯觀,里面有過二十四位皇上居住過那里,所以,今天,早早就來到了北京故宮下面。
剛剛來到城門底下,往前一看,啊?北京故宮這么多人,再看看那毒辣的太陽,該怎么進去呢?我們中竟然有的嚇得不想進去了,但我還是想了解一下北京故宮的雄偉壯觀。
經過了我們辛苦的等待,終于進去了,進入大門里面后,一陣微風吹了過來,樹蔭也來為我們遮陽,我們走在小道上,是多么的愜意。走了一段路后,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大洞,聽導游說,這五個洞叫做斬殺洞,凡是要被砍頭的人都要在這里被斬殺,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
經過了這五個洞口,我們來到了太和殿,只見這個殿外面金碧輝煌,那一磚一瓦都是無比的貴重,有的地方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再往前走走,見那屋子里的床、桌子、凳子都是由好木頭、好鐵、好木匠所精心打造的,沒有一絲臟過的痕跡,真是令人大飽眼福、贊不絕口啊!在們旁邊還有一個架子,上面還寫著一個福字,我們也摸了摸福字,聽導游說,摸摸它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呢!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很多很多的皇宮,讓我汲取了中國無數的歷史,明白了無數深刻的道理。
我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但我仍然不愿離開,我真想對它喊一聲:“啊!北京故宮,我愛你!”
寫北京故宮的作文 篇3
北京的故宮是個有名的大皇宮。
一天,我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到了故宮。進入午門,繞過太和門,就來到了廣場。這里據說是當年百官朝拜的地方。
走過廣場,踏上石階,便來到了故宮中最大最雄偉的宮殿——太和殿。太和殿規模宏大,橙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琉璃瓦屋頂下,有幾圈刻著龍鳳、祥云的花紋、朱紅的宮墻,看出了當時皇族至高無上的權力。透過窗子,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一座龍椅。我看著太和殿,眼中浮現出了當年的情景:在皇帝登基的那天,大臣們站在大廣場,為新皇帝進行九拜之禮,而皇帝則安坐在龍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一陣風吹來,把我從想象中拉回現實。我離開了太和殿,向別的地方走去。
繞過了中和殿、保和殿后往東走就是九龍壁了。九龍壁中的九條龍惟妙惟肖,姿態不一,雖然經過了幾百年的風雨侵蝕,仍然栩栩如生。
我離開了九龍壁,再往北走。經過寧壽宮,便來到寧壽花園。寧壽花園里有一個大湖,湖水清澈見底,就像一面鏡子在那里為旁邊種著的許多種類不同的.花木記住它們的美麗容貌,有牡丹、梅花、桃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園里還有幾座涼亭,坐在里面,可以休息、喝茶,欣賞這美麗的風景。還有幾座用石頭砌成的小假山等等,漂亮極了。
故宮的景色壯觀雄偉,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也去細細游賞。
【寫北京故宮的作文】相關文章:
北京的故宮作文01-19
北京故宮的作文10-20
北京故宮作文03-29
介紹北京故宮作文10-29
游北京故宮的作文01-19
介紹北京故宮的作文03-14
寫故宮作文09-30
北京的故宮作文6篇(合集)03-14
北京故宮說明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