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人文地理知識點
中考人文地理知識點1
一、南方地區
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資源豐富、配合好(臺灣、海南、滇南西雙版納是全國水熱條件最好的地區)。江淮地區梅雨適時適量,有利于水稻生長。②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縱橫,既灌溉便利,也利于發展淡水養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橫斷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人類影響小,利于發展林業生產。③長江流域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生產水平高。
不利條件:①江淮地區伏旱期,氣溫高,降水減少,蒸發旺盛,易對水稻生產產生影響、南部沿海地區夏秋季臺風影響很大。②長江以南地區為紅壤分布區,土壤酸性強,土質粘重,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③云貴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土層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農業發展。
農業活動特點:重要的農耕區之一,以水田為主。長江以北一年兩熟,長江以南一年三熟。農耕區畜牧業為主。淡水養殖發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雙版納等)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生產。海洋漁業發達,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沈家門港是我國最大的漁港。
農業在全國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糧、桑蠶、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黃麻、亞熱帶熱帶作物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②商品糧基地: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區。棉花基地:江漢平原、長江三角洲。熱帶經濟作物基地:海南島、西雙版納。糖料作物基地:廣東、海南、廣西、云南、四川。出口農產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漁業基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蠶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橫斷山區、東南林區。
主要農產品:
種植業—水稻(最大產區)、小麥、棉花、油菜籽(長江流域)、甘蔗。
林業—用材林:杉、馬尾松、竹。經濟林: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蠶桑。
畜牧業—水牛、山羊、豬、鴨、鵝、雞。
水產業—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帶魚、大黃魚、小黃魚、墨魚、貝類。談水養殖:青、草、鰱、鳙、蟹、蝦等。
二、北方地區
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夏季氣溫高,降水多,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配合較好。東北地區冬季積雪厚,夏季日照長;黃河中下游地區秋季晴天多,華北平原地下水豐富。②平原廣闊,土層深厚。東北地區,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農荒地多,森林資源豐富。③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歷史悠久。
不利條件:①東北地區生長期短,熱量不足,受寒潮影響大;西部風沙威脅大。②黃河中下游地區春旱、夏澇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鹽堿化嚴重。
農業活動特點:重要的農耕區,以旱作為主。長城以北一年一熟長城以南兩年三熟。農耕區畜牧業為主。東北林區面積廣大。
農業在全國的地位:①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為全國最大水果帶。②商品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黃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
主要農產品:
種植業—小麥(東北春小麥)、玉米、高粱(東北、黃土高原)、谷子(黃土高原)大豆、甜菜、亞麻(東北);棉花、花生、烤煙(華北)
林業—用材林:紅松、落葉松(東北);經濟林:蘋果、梨、柿、桃、棗、板栗(黃河中下游)
畜牧業—黃牛、馬、驢、騾、綿羊、雞。
水產業—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海帶、對蝦、貝類。
三、發展與合作
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200多個(1)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3)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4)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5)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媳辈町悾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新西蘭例外———在大洋洲)—“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
“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南北之差”—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聯合國總部—美國紐約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5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世界貿易組織總部:瑞士日內瓦中國于20xx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
“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平、友誼、進步國際紅十字會人道主義
四、國家和地區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频貐^: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是歐洲國家丹麥的屬地。
、欠诸
①從面積上:大國與小國
、趶娜丝诜矫妫喝丝诖髧ㄈ缰袊、印度)與人口小國(如大洋洲的島國瑙魯)
③從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仁澜缟献畲髧叶砹_斯:1707萬平方千米;最小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千米;
⑸重要概念
、賴纾旱貓D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
、趪Z界劃分依據:自然界線(山脈、河湖、海洋)、數理界線(經緯線)、人文界線(民族、語言、宗教)
③領土: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④我國的領土:960萬平方千米(陸地)+300萬平方千米(海洋)
中考人文地理知識點2
1:中國的商業
⑴商業中心及其形成:商業中心的形成,應具備兩個主要條件:一是在它的周圍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及銷售區,也就是服務區;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運輸出條件,便于商品集散。所以,我國的商業中心大多分布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和交能便利的東部地區。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北京次之。
、浦袊膶ν赓Q易
我國外貿出口商品構成的變化:①歷史上:以出口絲綢、瓷器、茶葉為主。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介紹。②建國初期:以出口農礦等初級產品為主 ;③現在:以出口工業制成品為主(占80%以上)
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美國、日本、韓國、西歐和東南亞各國
主要外貿口岸有:沿海的上海、廣州、天津、大連等,以及邊境城鎮
中國加入“世貿WTO”(20xx年11月10日,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主要意義:①當前全球經濟成為一個相互依賴,不可分的“地球村經濟”,中國要發展不能游離于這種聯系之外;②加入“世貿WTO”,使中國在世貿組織中具有發言權,有利于改革國際經濟的舊秩序,提高中國在世貿格局中的地位;③可以增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提高中國企業現代化和管理水平,增強出口產品競爭,改善出口商品構成等。
3、中國的旅游業:
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的服務行業,具有投資少、收效快、利潤高等特點,被稱為"無煙工業",成為各國重要的經濟部門。旅游業不僅能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和創匯,而且能帶動工業、農業、建筑、商業、郵電、運輸、文化等行業的發展。我國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⑴自然風光:長江三峽、桂林山水、安徽黃山、四川的九寨溝、湖南張家界、臺灣日月潭、杭州西湖、吉林白頭山、福建武夷山等。
、乒糯幕囆g寶藏:萬里長城、西安的秦陵兵馬俑、北京故宮、承德的避暑山莊、洛陽龍門石窟、敦煌古窟的壁畫、拉薩的布達拉宮等。
⑶革命紀念地:湖南韶山毛澤東故居、井岡山、延安等
、让褡屣L情:壯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等。
2:南方地區工業發展條件
工業發展條件:
農業基礎—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我國商品糧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區,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美稱。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國著名的桑蠶產區。
交通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內河航運、沿海運輸密切配合,水陸聯運條件好。鐵路:主要鐵路干線構成“六縱三橫”鐵路網!叭龣M”:北是隴海線,中是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北是黎湛—南昆線;“六縱”:京滬、京九、京廣、焦柳、襄渝—川黔、寶成—成昆線。內河航線:京杭運河(港口:杭州、蘇州、無錫、揚州)淮河(港口:蚌埠)、長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鎮江、南京、蕪湖、安慶、九江、武漢、宜昌、重慶、宜賓)、珠江干支流(廣州、肇慶、梧州)。沿海港口:連云港、上海、寧波、溫州、福州、泉州、廈門、汕頭、深圳、廣州、香港、湛江、北海。
資源配置—①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南嶺和橫斷山區的有色金屬礦產最有特色,滇、蘇北、皖北的煤、大陸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氣等礦物能源資源也較豐富,四川盆地的井鹽,四川是我國鐵礦比較豐富的省。著名的礦產地:煤礦:徐州、“兩淮”六盤水、天府;海鹽:鶯歌海、布袋;鐵礦:海南、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屬:銅(德興、東川)、鎢(大余)、銻(錫礦山)、鉛鋅(水口山)、錫(個舊)、汞(銅仁)、鋁(修文)。②水能資源極其豐富,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橫斷山區、珠江上游、東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電站有:長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強溪、葛洲壩、三峽、隔河巖、寶珠寺、烏江渡、二灘;珠江流域:天生橋、巖灘、西津、大化。錢塘江:新安江、烏溪江。閩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產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種用材林和經濟林,橫斷山區是我國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產各種熱帶經濟作物。東南沿海地區缺乏煤等能源礦產。
3:北方地區工業發展條件
工業發展條件:
農業基礎—東北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甜菜、大豆、亞麻生產基地,黃河流域棉區是我國最大的棉區。
交通運輸—東北地區鐵路網最稠密,以沈陽和哈爾濱為中心,濱洲、濱綏、哈大、京沈、沈丹五條鐵路呈“不”字型分布;黃河中下游地區鐵路以北京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主要干線有:京哈、京九、京滬、京廣、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膠濟、隴海、包蘭、同蒲、大秦、神黃、焦石等。著名海港:大連、秦皇島、青島、煙臺、天津,新建黃驊港。河港:哈爾濱。
資源配置—①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為代表的能源資源極其豐富。著名的礦產地:煤礦:撫順、阜新、雞西、鶴崗、開灤、大同、峰峰、陽泉、平頂山、焦作、兗州、平朔、神府。油田:大慶、遼河、吉林、勝利、華北、中原。海鹽:長蘆。鐵礦:鞍山、本溪、遷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黃河中上游水能資源豐富,著名的水電站:白山、豐滿、三門峽、小浪底、青銅峽、劉家峽。③長白山地和興安山地森林資源豐富。資源主要缺陷為水資源不足,尤其是遼中南和京津唐兩大工業區。
工業生產:
突出特點—工業基礎好,重工業突出。鋼鐵、石油、化工、電機、能源、造船、煤炭、機械、汽車、電子、紡織、制糖等工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區—沈陽(東北最大工業中心、多種機械制造)、大連(造船、化工)、鞍山(鋼鐵)、長春(汽車)、吉林(化工)、哈爾濱(電機、制糖、麻紡)、齊齊哈爾(機械)、大慶(石油、化工)、北京(鋼鐵、機械、化工、汽車、電子、家電、紡織)、天津(鋼鐵、化工、造船、電子、紡織)、石家莊(棉紡)、唐山(鋼鐵、煤炭、陶瓷)、青島(棉紡、機械)、鄭州(棉紡)、洛陽(拖拉機、棉紡)、西安(電子、棉紡、電機)、蘭州(能源、化工、機械)、太原(鋼鐵、化工、能源)工業區:遼中南、京津唐、隴海—蘭新線工業帶東段、沿海工業帶北段。
4:青藏地區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河谷地帶(黃河、湟水、雅魯藏布江)積溫較高,有水灌溉。②草場廣闊,柴達木盆地宜農荒地多。
不利條件:海拔高,氣溫低,無霜期短。
農業活動特點:著名的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
農業在全國的地位: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農產品:
種植業—青稞(春小麥)、小麥、豌豆。
畜牧業—牦牛、藏山羊、藏綿羊
5:西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夏季氣溫高,運量少,光照強,晝夜溫差大。②牧場廣大,宜農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黃河水灌溉。
不利條件:①冬長夏短,寒潮影響大,春季沙塵暴頻發。②降水少,蒸發強,農業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嚴重,河套平原、寧夏平原鹽堿化嚴重。
農業活動特點:重要的牧業區。種植業以旱作為主,灌溉農業突出(新疆為綠洲農業)。一年一熟~兩年三熟(南疆)。
農業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主要農產品:
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
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中考人文地理知識點】相關文章:
中考地理的知識點12-09
中考復習的知識點12-09
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02-17
地理中考必考的知識點12-09
中考地理的知識點匯總12-09
中考地理的知識點歸納12-09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02-02
中考語文知識點分析12-09
中考歷史必備知識點12-09
中考地理知識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