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第十八課 、三國鼎立
1、赤壁之戰:208年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2、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后定都建業。
3、三國經濟:魏重視修建水利工程,農業發達,蜀國絲織業興旺,吳國造船業發達,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軍萬余人,橫渡臺灣海峽,到達夷洲(即臺灣)。
第十九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1、西晉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得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
2、五胡內遷:從東漢末年以后,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
2、西晉滅亡: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西晉。
4、東晉建立: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都城在建康。
5、4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用漢人王猛為丞相,統一黃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東晉。此后,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
7、江南地區的開發
(1)開發時間:從東漢末年開始
(2)開發原因:
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自然條件)
②江南地區戰亂較少,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社會原因)
③北人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本原因)
(3)表現: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開墾為良田;稻田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
(4)意義: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05-10
中考歷史必背的知識點04-12
中考歷史的必背知識點05-12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05-10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考前輔導05-10
中考歷史必背復習知識點參考05-10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歸納05-12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12-06
中考備戰之歷史必背知識點梳理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