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旅游(一)承德避暑山莊之行(3)
承德避暑山莊是個好地方,值得贊美!大家用了多半天時間,大致看了一下山莊內主要的景點,領略感受到歷史文化遺產的韻味,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中午在“慶元亨”酒店為女兒舉辦了一個特殊的生日慶祝宴會,一家人非常高興,祝賀女兒生活幸福,健康長壽。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會。大家又興致勃勃的出來奔向另外幾個景點。這次的目標是山莊外面的寺廟群,統稱外八廟。它是山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首先來到“普寧寺”。普寧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建筑完全以西藏寺院模式建成。普寧寺供奉著世界上最大的木刻雕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家人懷著朝拜的心情,祈求上天,佛祖,觀世音菩薩保佑,闔家幸福安康,兒女們事業有成,孫子們學習進步,成為棟梁之才。
普寧寺具有紀念意義,當年乾隆皇帝親自出征平定葛爾丹之后建立了這座漢藏結合式的寺廟,表示普天之下安寧之意。現在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大乘閣里面供奉著具有世界吉尼斯紀錄的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身旁站立善財童子龍女,他們也是世界上最大木雕像。
整座寺院莊嚴肅穆,佛光普照,處處彰顯著佛法無邊,保佑著天下民眾的安康,生活的安穩,社會和諧發展。
從普寧寺出來,直接去了棒槌山景點。記得導游曾經說過一句話:上了棒槌山,摸摸棒槌,能活一百三;瞅瞅棒槌山,能活九十九。棒槌山這個景點的確有獨特之處,高山之頂,懸崖峭壁上,聳立著一塊酷似棒槌的巖石,讓人不可思議。真是天公造物,鬼斧神工,太精彩了。站在普寧寺后面的山頂上,能清晰的看到棒槌山景象。但是,很不巧,我們來到棒槌山景區售票處,時針已指到六點,景點上山的觀光索道游覽車停運,下班了。經過再三協商還是不行,只能等待第二天來觀賞了。不管怎么說,還是到了棒槌山下,看到了棒槌山的容顏,惋惜的'是沒有撫摸到這絕世無雙的“大棒槌” ( )
大家無奈又驅車來到“小布達拉宮”寺院門前。這是上午在山莊宮墻上俯視看到的全貌小布達拉宮。如今駐足于山門前,高大氣勢磅礴的寺院,令人震撼,真的太雄偉壯觀了!我們要為那些嘔心瀝血的能工巧匠們喝彩,是他們把西藏的布達拉宮復制到山莊來,供后人來觀賞,太偉大了!
這個景點也是一樣下班了,游客陸續出來,但是游客不能進去了。一家人徜徉在山門外,隔著院墻領略這座壯嚴的藏傳佛教的文化韻味。從外面墻壁粉刷一新,還有正在修繕中的絞手架依附寺院的墻壁上,可以說明政府對佛教寺院、旅游景點的注重性。
普陀宗乘是梵文布達拉宮漢譯,普陀宗乘它是皇家寺廟。建造小布達拉宮有幾個意義,一是乾隆皇帝六十大壽,皇太后八十歲壽誕,再之就是土爾扈特部落回歸祖國大家庭紀念碑的意義,象征大清王朝的興盛和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所在。
通往山門的廣場中有一座石拱橋遺跡保存原貌完好,這是當年通往寺廟必經之路。歷經滄桑,風雨侵蝕,石橋依然完好無損,厚重的石條,縫隙嚴密,石條對接的那樣合適,按物理學觀察,太精確了。雖然,歲月的塵埃將橋洞埋沒,但無法埋沒中華民族造橋藝術的光芒,展示著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我們為先人的精湛藝術,建筑才華橫溢感到驕傲。
從小布達拉宮寺廟廣場出來繼續前行來到“須彌福壽之廟”。這里如同前面的兩個景點,都下班了,游客只能出來,不能進入。一家五口人在山門外拍照了幾張照片原路返回。須彌福壽之廟,據說是六世班禪的行宮。清朝皇帝專門為迎接六世班禪而建設的。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融合的大家庭,和諧相處, 相互促進,相互關照,共同發展進步。這一點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歷史變化中能找到有力佐證。達賴,班禪到山莊與清朝皇帝的會晤,各個部落首領與清朝的頻繁交往,禮尚往來……這是民族團結友愛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價值所在。
歷史的塵埃落定,歷史的豐碑鐫刻著昨天的輝煌功績,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至深的典故,時刻向后人傾訴著昨日的故事,值得贊美歌頌。我們透過一件件文物,一座座古跡,看到歷史的榮光及歷史作用所在。
承德避暑山莊之行,在大家心里留下難忘的記憶,不管是山莊的秀麗景色,還是文化遺產的感召力,還是今天發展中的承德市容市貌永遠銘記于心,可以說,承德之行值得,收到了超乎尋常的收獲,猶如金秋的累累碩果,滿載而歸。
承德避暑山莊無愧于一座集政治,宗教,園林文化,建筑藝術于一體的歷史文化遺產殿堂,受到世界關注,成為世界重要保護的文化古跡。
【中秋節旅游(一)承德避暑山莊之行(3)】相關文章:
5.避暑山莊精選作文
6.中秋節旅游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