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漫記之青海印象
在從成都去西寧的列車上遇到兩個女人帶著自己的小孩子一起去西寧,我不知道他們去哪里玩,她們在火車上翻上翻下,讓我看的不安,生怕她們跌落。還好在媽媽的示意下,她們開始看自己帶的小書,好像是國學類的,我記不清了。而我也是為了打發時間,翻看著那本在火車站買的《青年》雜志。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在總喜歡小孩子,我以前總是討厭小孩子的,覺得他們比較煩,而且不聽話。但是現在卻見了那些兒童都是愿意多看看他們,不是別的,就是覺得他們說話,還有行為比較可愛。我想也許是年齡到了,人到了那個年齡階段該做那些事情,是一定的,不然徒有“羨魚”之情。
成都到西寧,這是從中國的大西南到大西北的跨度。在四川境內翠竹林立、樹木蔥郁尋?梢,而在西北卻只見荒山草地。一路上看著稻田到小麥,竹林到酸棗林,滿眼翠綠色到蔓延黃色,小飯館的招牌也從串串麻辣燙、川菜館變成牛肉面、羊肉湯,此刻不由得你慨嘆中國之大,文化之廣。
青海印象
大學時女友的室友是青海人,經常從女友那里聽到她的那個青海同學做淘寶電商賣黑枸杞,買的人很多。那時候覺得這個黑枸杞很神秘,青海必定到處是藏民,很難搞到這種東西。最后才知道黑枸杞最重要的就是花青素,而據說花青素最多的是桑葚,茄子也差不多,只是被炒起來了。
列車進過漫長的旅程終于到了這塊土地,腳踩這塊土地,看著車窗外來往的藏族人,以及講者普通話的漢人,我不禁想起這片土地在晉朝之前一直是羌人的土地,他們在這里生息繁衍。晉朝時候鮮卑人吐谷渾又在這里建立王國,200年后西藏吐蕃又統治了青海,此時正值唐朝。元朝蒙古統一全國,青海當然也不例外,直到清末。民國時候馬步芳統治青海。這片土地經歷了太多戰亂,每一次戰亂和中原王朝無不有關,所以戰亂也促成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交流,最先羌人學會了農業,后來西域各族都學會了漢族文化,正因為如此也造就了青海當時的繁榮,每當中原王朝戰亂時,百姓就會逃到這里,尋求生機。就這樣在這片土地上,羌人走了,鮮卑人來了,鮮卑人走了,吐蕃人來了,吐蕃人走了,蒙古人來了,蒙古人走了,回族來了。每個民族在青海統治時候,到現在都留下了濃厚的`文化色彩,還有文化遺跡。
你在西寧大街上會見到清真寺,會見到喇嘛廟,就連地名好多都來自不同民族的叫法,從這些地方你不得不承認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形態,在哪里都可以看到。 ( )
我們在西寧的大街上游蕩,本想去省博物館看看,了解這個地區歷史文化,不巧的是博物館關門。博物館關門我們又去馬步芳公館看看,看看這個昔日號稱“西北王”的住處,據說他的公館是極盡奢華,民國建筑的代表,所以我們想去看看。
馬步芳公館
馬步芳公館也是青海省民俗博物館,我在想這個昔日的西北王的官邸,是怎么樣子的,有沒有傳說的奢華,更何況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兩撥人在爭論馬步芳公館開放問題,有人認為他是劊子手屠殺共產黨,有人說他的公館也是文物,也是難得建筑文化,到底怎么樣,既然來了就想去看看。于是,我們就徒步去馬步芳的公館“馨廬”。(未完待續)
在這里,你將透過我的文字,用你獨具的慧眼和我一起發現、了解、探討社會、人生。且行且思。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luxin2014
【青海漫記之青海印象】相關文章:
2.青海雜談散文
3.青海高考政策
6.描寫青海的作文
7.大美青海散文
8.游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