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子女應用心聽父母講話
看別人的故事,悟其中之道理,尊老愛幼,乃中華傳統美德,在父母親面前,我們不言孝,能夠做到問心無愧,這樣是最好不過的,如果自己都覺得對不起父母,那就該認真面對與檢討自己,孝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更是從父母臉上的笑容看出來的。
在幾度哽咽中讀完那篇《你是如何把父母逼到不敢說話的份兒》的文章后,顧不了一旁做作業小家伙的詫異與不解眼神,就這樣靠在沙發上默默輕拭自己的眼淚。
是的,小時候的他們,會讓我們屈服于他們強勢的語言及枝條下唯唯諾諾。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講話的聲音越來越高,脾氣越來越沖,代溝也越來越深,道理也越來越多,說著一套又一套他們越來越聽不懂的社會流行論。
自己都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說的話遠遠超過父母多,他們好像喜歡坐在一邊靜靜的聽,偶爾插幾句話還會被我們粗暴的打斷,這一切只因為霸道的我們不喜歡而為之。在孩子們的眼里,他們早沒有了往日那份威嚴,也不再是孩子們小時候眼中最靚麗的風景線,有的只是那雙布滿繭的老手;有的只是歲月在臉上雕刻過的道道溝壑。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嫌棄媽媽做的飯菜再也沒有以前那么香;嫌棄爸爸的服飾總是那么老土。存活于21世紀的今天,縱觀大千世界,人前誰都在說孝道,包括我在內又有幾人真正懂得孝為何物?誰都會將孟郊那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背得滾瓜爛熟,也都懂詩的意思,可就是都不愿意用實際行動去兌現自己的責任。
人過中年已明白太多人情世故及紅塵俗事,也只有父母的愛,才是唯一不求回報的;也只有父母,才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人。我們長大了,他們卻老了,或許這世上,根本沒人可以做到像父母小時候愛他那樣去愛他的父母,這或許就是人類的悲哀,更是和諧社會道德國度的諷刺。
我會流淚但并不代表孝順,那只是我愧對父母無言的酸楚,四十多歲,可在他們眼里依然像個永遠不懂事、且長不大的小孩。有什么好吃的,想到的首先是他們的孩子及孫輩,爸爸種出的蔬菜,媽媽親手炒好的咸菜,里面都深藏著他們對下一代無限的關愛。那些點點滴滴的細微往事,在無數個夜深人靜時,無不令人為之感動。很不喜歡欠他人情意,但我知道,這一生有兩個人的帳,用我一生也沒辦法還完,對于一個只會索取不知回報的人,老天將會懲罰我,在愛的枷鎖中一生愧疚至終老。
只知索取的我們從不懂得去回報父母,如果陌生人幫助過我們,我會感恩的說聲謝謝,可是對于給予我們很多的父母,我們卻那般吝惜說聲謝謝,連好好聽他們講話都做不到還言何盡孝?常言道,兒子成了龍,老子變成了蛇,都說養兒防老,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承歡膝下?這難道不應該引起身為晚輩的我們深思!
【作為子女應用心聽父母講話】相關文章:
作為兒女感恩父母的話語04-30
用心聽認真想初中作文04-26
父母祝福子女結婚的話04-18
關于父母對子女的講話態度影響力04-14
父母應教給孩子什么經典美文04-18
子女孝順父母的小故事04-02
父母給子女的結婚祝福語03-22
父母給子女結婚祝福語05-11
不孝子女給父母的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