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目光表情在脫稿講話中的作用
有位老師說:“....人不善于交流,他說話的時候不看對方,他看著墻或別處,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小時候,特別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不敢正眼看厲父嚴師。電影里經常有這樣的對話:‘你看著我的眼睛。’眼睛能說話,說假話時眼神就閃爍。但有人說話不看對方,不是說謊,是害羞。曾經有位外國傳媒界人物問過我,為什么有的中國朋友說話時不看著我? 他認為說話時不看著他,有受歧視之感。”
日常與人交流不看對方講話,會給他人造成誤解,何況是當眾脫稿講話。因為,常言說: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古今中外都這樣認為,國外學者海斯曾寫過一本《會說話的眼睛》。該書提到目光是人與人溝通中最清楚,最準確的訊號傳達者。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個什么樣,都可以透過這扇窗戶透露出來,脫稿講話者自身的喜怒哀愁樂,有時用不著仔細聽他說什么,只需留意他的眼神,就能領悟其內心的活動,知道他究竟想表達什么意思。眼神所傳達的信息,往往超過有聲言語的發送。難怪已故西班牙哲學家加塞特在其著作《人和人民》中,把目光看成是從人的內心發出的百發百中的子彈....
“總裁智慧演說實戰訓練營”126期學員郭先生,在上到“目光訓練”這節課上時,他與學員分享到:“一個人的目光非常重要,我們的領導說我當眾脫稿講話時總是偷窺大家,當時我不理解,現在我才發現和意識到,我的不敢與人目光接觸后果是很嚴重的....”
脫稿講話時,還有兩種目光會給聽眾帶來負面的影響,需加以注意。
一是講話中時不時地閉眼睛。這一目光語言所傳遞的信息是想把聽眾擋在視線之外的意思,研究者曾特意做過觀察分析,在講話時,一般是每分鐘眨眼6-8次,若是每次閉眼持續到一秒鐘或更長時,就會給聽眾留下掃除視線之外的感覺,在交談中,如果有閉眼的習慣,直接給聽眾的感覺是你厭煩或不感興趣。
二是看自己鼻子說話。當您發現某人雖不閉眼睛說話,但給人感覺是在看著自己的鼻子說話,則傳遞的是負面態度。此種目光語言給聽眾的感覺,要么是不友好的信息,要么是在他們面前表達您的優越感。
眼睛的肌肉是極其纖細的,目光所透露的信息是豐富的。脫稿講話時注意目光語言信息的傳遞,可以大大增強公眾表達的效果。通常我們在脫稿講話時所使用的目光有“瞬間目光”、“持久目光”、“直接目光”、“一掠而過的目光”等等。不管哪種目光,一個目的,就是用眼神照顧到全場,讓全場都感受到自己所傳遞的信息和情感。比如,您看領導或長者,他感受到的是被尊重; 您看下屬或年輕人,他感受到的是被重視: 當講話內容涉及相關聽眾,您看他們,就是在傳遞這方面內容對他們很重要。
不僅如此,脫稿講話的高手,一方面通過目光語言來傳遞信息和情感; 另一方面還用來獲取信息。比如,與聽眾交流的過程中,當發現聽眾的目光黯談無光,表明他們對您現在講著的話題不太感興趣,這時您就得少說了: 如果您發現聽眾的眼神炯炯放光,則表明他們對您現正講著的話題感興趣,有時盡管沒準備在這方面多展開說。根據實際現場反饋,也要靈活調整,多說幾句,以滿足聽眾的需求; 如果您發現聽眾的目光游離躲閃,一方面是不太感興趣,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微亂心虛,這時要在內容和時間上做相應的調整: 如果聽眾流露出的眼種是沉靜堅毅,表明其成竹在胸,作為講話者來說此時不可輕率表志或有過于偏教的言語........
由此可見,脫稿講話時一方面要注意與聽眾的目光交流,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調控聽眾的目光,以幫助聽眾盡可能多地接受你所傳遞的信息。據有關研究顯示,傳遞到人腦的資料中,有80%以上是靠眼睛的。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在脫稿講話時,要盡可能使用畫面性的語言,雖說聽眾是在聽您講,能讓聽眾通過您的語言看得見,摸得著您所表達的內容,這樣會大大地增強您的脫稿講話效果。
在脫稿講話中,有的普遍采用多媒體作為輔助,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說的內容不是直接與畫面有關,聽眾只能接受您9%的信息: 若是您說的內容與畫面有關,聽眾看著畫面也僅能吸收20%-30%。如果您要想收到較好的視聽效果,請用激光教鞭指著畫面內容。這樣做的直接效果是控制了聽眾的目光,等于也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您所表達的內容上,他們既在看,又在聽您說,這樣您的訊息就會使聽眾有最大量的吸收。
【目光表情在脫稿講話中的作用】相關文章:
體態語音在脫稿講話中的重要性04-29
脫稿講話的速成技巧04-29
脫稿講話恐懼緊張的原因04-29
開幕儀式上的脫稿講話技巧04-29
克服脫稿講話緊張有效的方法技巧04-29
開竣工儀式上脫稿講話的技巧04-29
脫稿講話不就是知識嗎04-29
求完美心理影響或制約脫稿講話水平04-29
不良心結影響或制約脫稿講話水平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