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謠言,至我而止講話稿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20**年4月9日,中國青年網、未來網、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聯合發出了《青少年堅決不信謠不傳謠倡議書》,呼吁廣大青少年網民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糟粕,營造“清新、健康、積極向上”的互聯網。
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為信息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動社會進步,也使某些人找到了釋放內心陰暗氣息的隱蔽空間,成為某些人傷害他人、影響社會秩序的工具,網絡謠言正是這類網絡負面影響的表現形式。
說到網絡謠言,我們并不陌生,比如去年三月的“輻射海鹽”謠言,有網民在網上散布謠言稱“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并不斷地污染,請轉告周邊的家人朋友儲備些鹽、干海帶,一年內不要吃海產品”。信息經其他網民轉發后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部分市民由于恐慌瘋狂搶購食鹽,食鹽價格大漲。事后雖經辟謠,但“謠鹽”之慌仍讓人心有余悸。又比如前段時間有人曾在網絡上造謠,說“軍車進京、北京出事”。但實際上這是子虛烏有的憑空捏造,結果6名在網上編造謠言者被依法予以拘留;一批傳播謠言的互聯網站被依法查處;新浪微*和騰訊微*暫停微*客評論功能3天,對謠言等違法有害信息進行清理。這類謠言極易造成群眾的恐慌心理,影響社會穩定。
前段時間在我們z學校,兩位同學也因網絡謠言而受到了傷害或傷害了他人。
初一年級一名女同學平時說話較隨意,平時愛與同學吹牛,班上另一名同學看不慣這名女同學的作風,竟把這名女同學平時吹牛的內容記錄下來,加以夸張歪曲后整理成《“吹水”語錄》放到網上,這篇《“吹水”語錄》被迅速轉載,網友們尖刻片面的評論使這位女同學及其家人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高二年級一名女同學上周在其微*上轉載一篇關于烏干達兒童受*待的不實報道而不得不接受公安局網監大隊的調查。這名女同學轉載這篇報道本是出于善意,呼吁人們關注受虐兒童,號召網友某天在網上聚集聲援,但卻剛好被散播謠言者利用,成為謠言傳播的媒介,而可能破壞他國形象,影響國際關系。
以上兩則發生在我們z校園的網絡謠言事件恰好反映了網絡謠言的兩大類型及其危害,第一則事件是針對個人的*謗,敗壞受害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精神傷害,第二則事件則是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影響社會穩定,給正常社會秩序帶來現實或潛在的威脅,影響國家形象。
同時,以上兩則事件也反映了我們青少年網民對網絡謠言危害認識的不足,對網絡信息缺乏辨別能力,對自身網絡行為缺乏責任意識。
很多青少年網民以為網絡是一個自由隨意的地方,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肆意妄為,卻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并非獨立于法律之外,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網絡行為負責,言論自由應以“真實”為基礎,在面對網絡謠言時,要有自己的分析辨別能力,要善于追查事實真相,不要抱著“別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態尋求刺激,也不要抱著“別人知道的,我也應該知道”的從眾心理而成為謠言傳播的媒介。
今天,網絡仍在迅速發展,我們的老師同學幾乎都置身其中,增強自身辨別是非、抵御網絡謠言的能力、警惕網絡謠言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傷害極其重要,自覺凈化自己的網上空間——如QQ空間、博客、微*等尤為重要,短短的一篇網絡帖子、一條手機短信、一則網絡笑話,看似無足輕重,最終卻可能玷污公民名譽,威脅社會穩定,影響群眾生活,破壞國家形象,后果不可謂不嚴重。
所謂“謠言止于智者”,希望我們z師生能夠正確認識網絡謠言對自己及他人危害,不信謠,不傳謠,掌握好自己的鼠標、鍵盤、手機,切斷網絡謠言的傳播鏈,為凈化網絡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網絡謠言,至我而止講話稿】相關文章:
禁止謠言作文12-09
知止12-09
不要太想相信謠言作文11-25
真理與謠言寓言故事11-30
人生需要止損點經典美文12-09
學會知止的美文摘抄12-02
精選作文心已動,怎可止12-02
不要太想相信謠言小學作文300字12-01
春又至作文12-05
杜甫:客至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