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美德演講(通用15篇)
小學生美德演講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農墾北安管理局二龍山農場小學四年二班的王子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美德孝父母從我做起》。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其中《黃香扇席暖被》的故事給我的啟迪最深。故事是說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在他九歲那年,母親便去世了。雖然黃香只有九歲,但他已經深深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三伏盛夏,酷熱難當。黃香擔心勞累一天的父親睡不好覺,每天傍晚用扇子在床邊扇枕席,直扇到席子暑氣全消,才請父親上床睡覺。過了秋天,隆冬來臨,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整個屋子冷得像冰窖一般。孝順的黃香在父親沒回來時就鉆進父親冰冷的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等父親睡覺時,就可免去寒冷之苦了。
多么令人敬佩的孝心啊!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孝敬父母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一生中最深刻的親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撰寫《說文解字》的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意思是說: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在上面呵護著;當孩子長大以后,父母老了,孩子就在下面背著老子。現代新華字典對“孝”的解釋是:對父母盡心奉養并順從。從古到今對孝的解釋來看:孝的核心就是善待父母。子女要盡心盡力地贍養父母,尊敬和關愛父母。我們常說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小羊羔吃奶都是跪著,表示對母親的敬重;小烏鴉長大后要給大烏鴉找食吃,表示對父母的回報。連羊羔和烏鴉這樣的動物都知道孝敬父母,能夠以親情回報,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是不孝敬父母,那不就是連動物都不如了嗎?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父母的愛深如大海,父母的愛重如泰山。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搜救隊員在北川縣的廢墟中看見了這樣一位母親:她一動不動臥在廢墟中??透過那一堆堆鋼筋水泥的間隙,人們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著地面,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慘不忍睹??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死亡,但救援隊長卻在她身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廢墟被清理開,在她身下出現了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面包裹著一個大概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在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解開小被子,準備做些檢查時,發現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落淚了,手機在人群中默默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這,就是我們的父母!終其一生,舍盡全力,甚至于自己寶貴的生命,來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的父母??
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在這個世界上,給我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于我們的父母了。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回眸細想,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里: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悉心地教導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傾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衷心為我們慶祝的人,還是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情比天高!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如何、知識水平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可是我們又是如何回報的呢:我們可以將父母費盡心思做的,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不動上一口,而面無愧色;我們可以將他們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很多同學總是說:將來等我長大了,有能力了,一定好好回報父母。但是同學們,你們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時間是不等人的!等到你自以為擁有了可以孝順能力的時候,一切都可能已經晚了,我們的父母那時也許真的吃不動了,也穿不了,甚至有些身體不好的父母都會遠離塵世了。對于將來誰都無法預料,我們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究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所以,不要把遺憾留到將來,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回報!雖然我們還小,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在學習上、在生活上的自立自強,就可以少讓父母為我們操心。要
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杯解渴的熱茶,一張滿意的試卷,一個會心的微笑,都可以安慰父母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孝敬父母,從身邊小事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用實際行動回報他們,因此,我要向所有少先隊員提出“傳揚中華美德——孝敬父母”的“六心”倡議:
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
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
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
勤學習,苦鉆研,讓父母開心;
逢難事,勤商量,讓父母稱心;
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吧!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父母,不要再認為父母養育我們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也不要再一味無休止地索要和抱怨啦!讓我們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親愛的同學們,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對自己的父母大聲說:“爸,媽,你們辛苦啦!我愛你們!”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生美德演講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是作為一個人必須擁有的,你要別人對你文明,首先你就得懂得文明,懂得美德,我們就從美德說起吧!什么是美德?微笑是一種美德,尤今曾說:"笑是無言的禮貌,一個微笑,使你贏得整個世界。"養成好習慣是一種美德,陳鶴琴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累。"保護環境也是一種美德,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一定有許多故事,今天我就講幾個吧!
第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是良好文明美德的體現么?
第二個故事:在秦朝,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一向誠實守信,從不出爾反爾,答應別人的事,從沒有做了一半就放棄……人們就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于是,就有一諾千金這個詞了。
文明,與美德同行;美德,與文明共創。一個有文明地方就有美德;一個有美德地方就有文明!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道路已經鋪好,我們要頑強的走下去。首先我們要具備小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牽手美德,結伴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美德演講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502班的xxx。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美德故事。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品德,既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更是一種富。一個擁有品德的人,就會被人們稱贊,尊重和信任。
同學們!你們知道去年那里發生了大地震嗎?沒錯,就是雅安大地震!去年,我家鄉舉辦了“為雅安獻愛心”的活動。我爸爸看到了,就把身上帶的錢幾乎全部捐獻了。然后有很多很多有錢人紛紛捐款。等到活動快結束的時候,有一個老奶奶穿著破爛的衣服,飽經風霜的雙手上拿著一張張皺皺的錢。向捐款活動的地方走去。爸爸看見了,說:“王奶奶,您的錢來的不容易,是您靠撿垃圾賣掉賺來的錢,而且,您的病還沒好呢。”王奶奶用沙啞的聲音說:“雅安的'人民在困難的時候,我怎么能不幫忙呢?”爸爸說:“您不用捐,我來幫你捐。”說著,把身上的錢一分不剩的拿了出去。王奶奶用有點生氣的語氣說:“不要這樣,建新!讓我自己捐。我知道你一番好意。雖然,只是一毛、兩毛,可是也能盡力。”說著,她自己把那一張張皺皺的錢放進捐款箱。”然后,一拐一拐慢慢的走了。
王奶奶把她辛辛苦苦撿垃圾賣掉賺來的錢一分不剩的捐了出去,
在許許多多的事件時,總會有美德和丑惡兩面的人。而善良讓我們流傳,丑惡讓我們為恥。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了它,城市和國家就不可能發展。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也希望所有公民一起做起,不要讓中華民族從我們的手中毀滅,讓它世世代代都傳承下去。
小學生美德演講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有超過5000年的歷史。黃河、長江哺育了華夏民族,勤勞勇敢的華夏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而又獨特的文化。文明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燦爛的微笑。生命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文明和美德。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與文明相伴。比如說下水道壞了,我們去修,這是對的,可是,修好了之后沒有及時把蓋子蓋上,導致有人會不小心掉下去,害家人擔心。我們就來伸出文明之手,把下水道的蓋子蓋上。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件我的親身經歷。
晴朗的一天,我和媽媽去逛街,不經意路過一個沒隱形蓋的下水道。路過之后,我心里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下水道沒有了”帽子“,假如有盲人路過,掉下去怎么辦?假如有剛學會走路的小朋友,掉下去怎么辦?假如有腿腳不方便的人路過這里,豈不是很危險嗎?我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這樣的畫面。此時此刻,我立馬拉住媽媽轉身回頭,和媽媽一起吃力地把那塊兒笨重的隱形蓋放在它應該呆的地方。我和媽媽拍拍手放心的離開了。就在我們轉身過后,一位盲人老爺爺恰好路過那里,看到他安然無恙的走過,我和媽媽會心的笑了。此時此刻,我心里的陽光更加燦爛、心情更加的舒暢。使我想起孟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覺得文明美德不分年齡大小,它是我們大家都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生活中,自己不僅講文明和美德,還有他人呢!有一天,我在小區里看到了這樣的場面:有兩個小男孩兒吃完手里的食物,把包裝袋隨手一扔,扔到了垃圾桶旁邊,揚長而去。真是離文明只差一步啊!此時,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大哥哥,彎腰撿起垃圾袋放進了垃圾桶里。這位大哥哥的做法令我敬佩不已!是啊,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做好事的習慣。文明美德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養成講文明美德、講社會公德的好習慣,那么文明美德就會伴我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我永遠都會做一名講文明的好孩子。前方的路我們的前輩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堅定地走下去,讓我們的社會因文明從此更加美麗;讓我們的祖國因文明從此更加精彩;同時也讓我們與文明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小學生美德演講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小學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里,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里,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
其實“文明”并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里回蕩。讓我們在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于心而形于外”。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于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并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學生。
小學生美德演講6
我是個自信、開朗,活潑大方的男孩。在家里,我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在學校,我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社會上,我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
在學習方面我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我學習專心,勤學善思,不懂就問,常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從中獲益匪淺。我堅持用知識充實自己,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培養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這對于我解決學習上的難題有很大幫助。
我懂得感恩,深受同學愛戴。我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我尊敬師長,并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校園內我見到老師就親切的叫聲“老師,您好!”我想是老師給予了我知識,幫助我成長;是家長的殷切希望讓我快樂成長,沒有老師和家長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所取得的眾多成績,因此回報老師和家長是我奮斗的動力。最讓我難忘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后,我積極主動把平時攢的零花錢捐出,還帶領全班同學發起倡議,爭取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災區孩子捐款捐物。
我在班級工作中積極,富有熱情。我在班上是班長,處處都身先士卒,做老師的得力助手,不僅積極完成老師交給的工作,而且能主動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在工作中,講求方法,不僅帶動了全體同學,而且得到老師的信任,同學的喜愛。我關心同學,從來都是盡心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上幫助同學解答難題。班里新來的學生,我會主動給他們介紹學校環境,老師常讓我和他們同桌,讓我去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讓他們盡快融入班集體。我以一顆真誠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無論何時都深受同學的擁護。
我在保證學習成績優秀的情況下,還積極參加多種比賽,全面發展。參加校航模比賽獲年級組一等獎。參加班級“爭當小書法家”大賽,獲得“書法之星”稱號。在課余時間參加了竹笛、書法特長班。我興趣廣泛,特別喜歡打籃球、下象棋……
這就是我——一個充滿愛心、自信、活潑、開朗、陽光、快樂的男孩!
小學生美德演講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祝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愿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小學生美德演講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小學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里,讓我們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里,讓我們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讓我們認真遵守交通法規;坐在公共汽車上,讓我們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離我們并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在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讀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里回蕩。讓我們在這里留下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在自我監督與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并使習慣成為自然;做一名真真正正的合格的、文明的小學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美德演講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因此我們學校開展了“與美德同行”的活動,讓我們在身邊發現美德。于是,我發現了美德。
這件事的主人公是在我義買的.時候,那些參加義賣的人。早晨,我們來到臺東步行街,領上報紙,開始出售了,我走著走著,發現了一名路人,就在此時范嘯宇也發現了,我便沖了上去,搶在范曉宇的前面,成功的售出第一份報紙。我又自“肯德基”“麥當勞”“好一家牛肉粉”內外售出了一些報紙,又在“萬達影院”“利群”“穿戴大世界”等超市賣出了一份又一份的報紙。范嘯宇也賣出了許多報紙,并且憑著“獻份愛心吧”這幾個字成功地將兩份報紙以五元的價格賣出。劉進起、張君軼也不甘示弱,也賣出了一份份報紙,雨也不知不覺中下了起來,連老天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路人被感動著,參加義賣的人在感動著,大家都為了幫助別人而奮斗著,有人哪怕在工作中,在不讓看的情況下也買了報紙。人們紛紛獻出一點愛心,將這個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與美德同行,美德在我身邊。
小學生美德演講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遮天蔽日的霧霾,已連續“圍困”上海,至今沒有消退的跡象。春節近在眼前,為擺脫、防范惡劣的霧霾天氣對2380。43上海人民的身心危害,就連央視前幾日集體發出倡議:
連續多天的霧霾,引起了市民的憂慮。今天下午,市民在QQ群里,大家對霧霾的愈演愈烈之勢無不表示深深地擔憂。20xx年春節在即,市民李莉有了新的擔憂,晚上19時34分,她在市民QQ群里首先引出了話題:“我呼吁泉城禁放鞭炮”、“還泉城一片藍天”。19時38分,李莉又在QQ群里建議:“我們可以發出倡議:禁放鞭炮。”
李莉的.這一倡議,立即引起市民記者們的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支持和贊同。“我一百個一萬個支持!”市民、“兵媽媽”齊亞珍率先給李莉豎起了“大拇指”。“我贊成春節不放鞭炮!”市民楚光俊表示,自己已經好幾十年不放了,他還列出了自己贊成的理由:“鞭炮對空氣污染嚴重!噪音污染嚴重!還容易引起火災,帶來諸多的不安全因素!”市民記者魯玲表示強烈支持,并期待這個愿望能夠早日實現。
又是連續4天的霧霾,平安夜、圣誕節,遮天蔽日的霧霾,讓一個個原本快樂的日子大打折扣。
霧霾不僅擄走了我們的快樂,也在悄悄侵蝕每一個人的心肺,侵害每一個人的健康!
擁有一個天藍、水清、山綠、泉歡的美麗泉城,是我們每一位熱愛濟南的市民的由衷渴盼。藍天碧水,不應該成為生活的“奢侈品”;自然清新的空氣,本來就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遠離霧霾,早日擺脫惡劣環境對數百萬市民的身心危害,我鄭重向社會各界發出如下倡議:
一、保護環境,愛我家園,從我做起,文明過節,不放鞭炮。
二、積極勸說家人、親友,在上海市鞭炮“開禁期”(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不購買、不燃放煙花爆竹。
三、選擇節儉健康、綠色環保、時尚文明的方式,歡度傳統佳節。
守護藍天碧水,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建設美麗泉城,從我們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小學生美德演講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
每當我們吃好飯,就會看見外婆仔細地把電飯煲里的米飯一粒一粒地撥到碗里,就像拾珍珠寶貝似的'。那時我會納悶:這不浪費時間嗎?就幾粒飯而已。每當下雨時,外婆就會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桶拿到陽臺上收集雨水,用來沖馬桶、洗衣服,這時我會想:又沒有節約多少錢,搬進搬出多累呀!我實在不理解外婆的做法,她為什么總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折騰?
直到有一次吃飯時,我沒有把碗里的飯吃干凈,外婆又開始嘮嘮叨叨起來:“ 把飯吃干凈,一粒飯也不能剩。”聽到外婆小題大做的嘮叨聲,我終于忍無可忍發作了,朝著外婆大聲嚷嚷:“不就是幾粒米飯嗎?少吃幾粒怎么啦?干嗎非要吃完呀?”爸爸媽媽和外婆一聽,認為我的意識有問題,他們長篇大論,花了很長時間教育我,讓我明白了這不是幾粒米飯的問題,而是一種節儉意識,一種節儉美德。
以后,當我看到外婆仔細地把電飯鍋里的飯粒撥到碗里的時候,看到她拿著桶去搜集雨水的時候,我覺得外婆的舉動太美了,因為儉以養德——這就是美。
小學生美德演講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應該都學過《植樹》這篇課文吧!大樹可以讓風沙乖乖低頭,讓百鳥翩翩起舞,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讓我們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有一次……
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早上,太陽公公微笑著慢慢爬上云層,我早早起床,不知爸爸媽媽從哪里買來一袋種子,我仔仔細細端詳了很久;只見它們一個個有黃豆那么大小,有的是黑色中帶著棕色,有的'是銀灰中帶著深紅,有的就是橘色。在太陽光照射下閃著光澤,讓人愛不釋手。我心里琢磨著:這么漂亮的種子不如把它們種下去,好期待種出來是什么呀!說干就干,我拿出我的小鏟子,又倒了小半桶水,大搖大擺地帶著種子種樹去了。
來到土地旁邊,我拿起小鏟用力挖,“一,二;一,二;”我一邊挖一邊喊。小鏟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不一會兒一個大坑就挖好了。我把一粒種子小心翼翼地放進大坑的中心,又把大坑填得嚴嚴實實,灑了一點水,水慢慢滲入泥土中,泥土頓時變濕了。我的臉露出成功的笑容。后來,我又把剩下的種子種在大坑的旁邊,我仿佛看見了我種下的種子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為人們避暑納涼,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從此以后,我每天都去看種子們,給它們澆澆水,鏟鏟土,每一次去我都很高興。有一天,我照樣去澆水鏟土,可是我發現種子變成小芽了!我好高興呀!小芽像姆指姑娘一樣,婷婷玉立地站在泥土上,一陣微風吹過,小芽動了動,好似在向我搖手呢!這一天我都很開心。到了晚上,我也暗暗自喜。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一陣“呼呼”的聲音在天空響起,又是“啪”的一聲一條巨龍似的閃電打破了天空,貨盆大雨嘩嘩直下。我躲在床上不敢入睡,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我的種子發出的芽可經不起這雨呀!我不禁擔心起來。于是,我拿起一把小傘,又帶了一件大雨衣,沖到小芽旁用雨衣把他包住,只留下一點空隙。這時,又了陣雷聲把我嚇得急忙跑回去。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種的種子已經變成了參天大樹,小鳥在樹上歌唱、飛翔。我們每個人如果都種一棵樹,那么一棵棵一排排的樹木,便匯成一片綠色海洋,美不勝收。
希望大家多多種樹,美化環境。這就是我的美德故事。
小學生美德演講1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在生活中,我們身邊有不少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他們的行為感動著大家。
上個星期的一天下午,媽媽來學校接我,我看見媽媽的摩托車左邊的一個后視鏡不見了,我氣憤地問:“怎么會這樣?誰搞壞的?”媽媽說出了原委。
原來,媽媽下班了,準備去拉摩托車,可走近一看,摩托車的'左后視鏡不知被誰撞斷了。媽媽很氣憤,可她發現斷了的后視鏡被放在車踏板上,下面壓著一張紙片。媽媽拿起來一看,紙片上寫著:“對不起,撞壞了您車的后視鏡,如果需要賠償,就請找我,××。”
媽媽對我說:“那個人是我們單位新來的,每個月的工資也不多,沒什么錢,而且,她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不但沒有逃走,還留下了紙片,是一種敢于承擔的美好品德,回家我們拿膠布纏好就行了,不要叫她賠了吧!”聽媽媽說完,我頓時不生氣了,人人多一點擔當,少一點計較,就能和諧相處了,我為社會上有這樣美德的人而感到驕傲,說了一聲:“好!”
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德無處不在。
小學生美德演講1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感到非常榮幸,因為我有機會能參加這次“美德少年”的評選活動。
自懂事起,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上小學以后,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中,我的心越來越明亮,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就要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雖然有時做得不夠好,但是我還是盡力而為。
在學校,我是一個知文明,懂禮貌的孩子,我知道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學們有困難,只要我發現了,我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我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有時候看見街頭乞討或者殘疾人時,我總是把口袋的零花錢給他們,在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捐款活動中,我毫不吝嗇的拿出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感覺到能為他人做點事情,能為他人服務就是快樂的。
在校外,我也力爭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因此我能自覺地以一個文明小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懂文明,講禮貌,乘坐公交車時,看見老人和帶小孩的阿姨總是主動讓出自己的座位,我喜歡到田間地頭去聆聽鳥兒的鳴叫,遇到踐踏莊稼、攀折小花和傷害小動物的行為我也會制止他們,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知道人人都講文明,懂禮貌,熱愛自然,那么社會,自然不就和諧了嗎?
在家里,人人都夸我是個好孩子,爺爺奶奶疼我,爸爸媽媽愛我,我明白這些,我知道爺爺奶奶的不容易,爸爸媽媽的艱辛,因此我愿意做他們的“開心果”,從懂事時起,我就自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早晨起床鋪床疊被,洗襪子等等,在家里,我不嫌臟,不怕苦,主動地幫爺爺奶奶喂雞喂鴨,雖然他們有時不讓我做,但我覺得做點事情也是快樂的。俗話說,女兒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爸爸有時帶著一身疲憊下班回家,我就主動地給他捶捶背,給他端茶倒水,甚至給他洗腳,這些都只能表達一點我對他們的尊重和感激。
我明白將來要為更多的人服務,就需要有更多的本領,因此在學習上我毫不含糊,上課時我能認真聽課,課后我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平時我還能廣泛的閱讀,習舞蹈,練書法,我要為自己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將來一定會收獲很多。
在這次“美德少年”的評比活動開展以后,在生活和學習中,我會更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化身邊的人,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此我倡議所有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向“美德少年“邁步,向自己的理想邁步,向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邁步!
這就是我,一個富有愛心,孝心,樂于助人勤奮學習,懂禮貌的陽光女孩。
小學生美德演講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的民族,個人修養的民族,團結向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頌曲上的一個個拔動人心的音符。文明能體現出國家的文明程度,所以我們更要文明。但是我不能把文明當做“紙上談兵”,我要把文明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到我們要學會互相謙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記憶里謙讓這個詞已淡淡忘記了,我們不一定非做了不起的大事,我們可以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文明美德就如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的`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的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讓文明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吧!
【小學生美德演講】相關文章:
小學生美德演講11-05
小學生美德演講15篇11-05
小學生美德演講(15篇)11-05
小學生美德演講故事10-28
小學生美德演講(精選15篇)12-26
小學生爭做美德少年演講04-22
小學生美德演講(合集15篇)01-25
小學生美德演講(集錦15篇)01-26
小學生爭做美德少年演講(15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