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讀后感8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禮儀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明禮儀讀后感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謝謝”、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文明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風傳承至今,讓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而著稱于世,而講“禮”重“儀”是我們民族世代傳承的優良傳統。古人言“禮者,人道之極也。”一個人的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言行舉止以及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
自從我讀了《文明禮儀》這本書后,我對于禮儀這個名詞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為規范,是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進步的結果。如今文明禮儀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團體,一個人道德水平,綜合素質的反映。在翻開這本書并仔細地閱讀之后,不時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畫所吸引,文中用一個個簡單而生動的插畫圖闡釋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語,態度舉止,愛護綠化公物的社會禮儀以及一些識禮而又不失禮的`舉止,還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內容,例如公共場所,購物場所,參加婚禮葬禮,赴宴與進餐時各種公開場合應注意的一些文明禮儀及舉止,這些生活中的微小細節,卻處處體現著文明禮儀規范。
作為21世紀的學生,我們要明禮,即懂得禮儀。因為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為了維系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而約定的最
基本的行為規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道德風貌和社會進步的反映。每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外在的美,表現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氣質;對一個民族而言,他是構成整個民族風貌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文明禮儀,既要靠自覺,也要靠規矩。完善的社會管理,是形成全社會講文明,懂禮貌的保證。無論是領導還是群眾,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遵守規矩。從自己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的氣息彌漫社區,讓文明的觀念駐扎心底,讓文明禮儀之花在社會各個角落盛開!
文明禮儀讀后感2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小學生文文明禮儀》的視頻,這個短片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文明禮儀與我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遇到了老師、同學或親朋好友一定要主動打招呼,不能就當沒看見,從那人的身邊走過。別人來你家做客,你應該用“請進”、“請坐”、“請慢用”、“請慢走”等等一些禮貌用語。當你要問別人問題時應該用的禮貌用語是“請問”。如果,別人教了你一道你不會做的題目,你應該當面對那個人說“謝謝”,而不是有氣無力,看都不看那個人一眼,或者是連謝謝都不說一聲,這樣的話你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
社會上,校園里,不文明的現象隨處可見。你看,有些人為了抄近路,從馬路中間的護欄上跨過去。有的為了趕時間,面對紅燈依然闖過去。這樣既不文明又危險。還有些人,明明看到垃圾箱在自己旁邊,卻喜歡隨處扔垃圾……社會上,校園里,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還是經常能夠看到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這樣做:上車時,我們都謙讓一點,看見老弱病殘主動讓座;在公共場所,不亂扔紙皮果屑,不隨地吐痰,不破壞花草樹木,愛護公物;在學校里,遵守班規校規,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互相幫助,讓同學間相處得更團結更和睦;在家里,我更要孝敬老人,尊敬父母,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他們的辛勞……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收獲很大,感想也很多。此時的我,腦子里出現了寬闊馬路上,可以隨處可見地上的痰、垃圾,為什么會有這些臟物呢?就是因為有些人不自覺,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又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人看見,沒有什么大礙。他們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影響了市容,影響了別人的良好的生活環境。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周圍開放禮儀之花,讓禮儀之花的香味香飄萬里!
文明禮儀讀后感3
書是我們的好友,書是我們的知己,書是我們的寶庫……翻閱幾年來的書,又有了重新的體會。不經意間,我翻到了《文明禮儀教育》這本書,再翻翻看看,我又感觸很深: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在這本書中,講述了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習俗等。其中春節的來歷更是讓人激動人心: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使人們非常害怕。“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可以過去呢?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根據這個故事,春節貼春聯,走親訪友,吃餃子等習俗就一代又一代的遺傳了下來。
這些習俗是見證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但現在卻有許多青年人卻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不以為然。
據調查顯示,許多青年人對洋節日的認可度和快樂度很高,不愿意過中國的傳統節日,你看:今年的元宵節和西方的情人節碰在了一起,老人們在家過著傳統節日,但是許多親年人卻買鮮花,吃西餐,淡忘了元宵節。難道這不令人很心寒嗎?
今年元宵節,我們一家吃湯圓,坐在電視前,看著新聞,其樂融融。金壇電視臺上播著這樣的新聞:“今天是情人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天許多人在街上賣玫瑰花,花店的送貨人員也忙得不得了。但傳統節日:元宵節,卻被青年人冷淡了,只剩下老人在家孤獨的過著元宵節。”聽了這段話,我心里想:現在的西方節日為什么這么受歡迎呢?為什么現在的青年人不愿傳承中國的文化呢?
傳統節日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是我們的榮耀,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讓傳統節日更好地在中國,在世界上立足!
弘揚傳統節日,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該保護我國的傳統節日!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文明禮儀讀后感4
我翻開《文明禮儀》,書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覺與學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則小故事,讓我想到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讓我放棄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著個桶去熱水供應處去打熱水。人很多,我找了個相對短一些的隊伍排隊。等待的時間很無聊,讓我不得不靠數周圍有多少人來打發時間。在數人數的時候,我發現這么多人只有我一個男生。不過,我沒有耗費太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發現了新問題,就是過了這么久隊伍竟然不見減短。我觀察了一陣子,原來是有人插隊。他們插隊不是直接插隊,而是變相插隊,托熟人幫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這樣,她已經幫三個人接水了。“你這人怎么這樣啊。”后面有個女生不樂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話,顯然是想以“充耳不聞,不動如山”神功抵擋。可后者顯然不想輕易放過她,說出的話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著吵架的這兩個人,又算了一下時間,只能放棄洗熱水澡這個誘人的想法,提著空桶從哪來回哪去。后來聽同學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熱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規矩”才去那么早。我還能怎樣,只好一笑了之。
在寫讀后感的時候,又發生一件事,這件事使我對學校學生素質的印象大為改觀。值周班來檢查,引起教室一陣混亂,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鏈。正當我低著頭看自己是否合格,耳邊傳來一聲“請問您的校牌呢?”好聽。真好聽。雖不敢說是聲如黃鸝,至少可比銀鈴。抬頭看去,一位長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沒戴校牌的同學前。那同學經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條了,居然沒說什么辯解或求饒的`話,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簽了名。什么原因我也能猜出幾分,畢竟像她這么可愛又有禮貌的`女生很難讓人拒絕。檢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樣扭頭就走,而是鞠了個躬說,“打擾了,檢查完畢。”眾同學默然,然后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把她打擾上課的不快都像風吹白云,全都消散得干干凈凈。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禮儀雖小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個人素質的道理。
文明禮儀讀后感5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說起文明禮儀,我就想起一個看過的故事。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兩人彎腰撿起地上的碎餅干。
就這么一個故事,就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我想起了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一想,不是嗎?無論是這位母親,還是孩子將來的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我發現學校的文明禮儀這方面都體現在學生的`行為,以及生活上的舉止,有部分的學生的精神文明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就比如很多的學生,在講話和舉止方面,他們大部分都是講粗話、丟垃圾和隨地吐痰,這個就是體現了學校的不文明的一個方面,我認為文明知道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學生見到老師問好,在校園見到垃圾主動去撿,和在外面或街上見到老人馬路時上去扶住幫助老人過街。
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自我約束的態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別。經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知道,文明禮儀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本身的道德修養,必須把文明禮儀放在生活的第一位。
我下決心要學習禮儀知識,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帶動身邊的人每個人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而是需要長期積累的素質。書上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秩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和開展禮儀教育已經成為道德實踐的一讓我們學做文明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文明禮儀讀后感6
開學來,重讀《文明禮儀教育讀本》,我更為我們這個具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感到驕傲。作為龍的傳人,在當今的社會里,我們更應該講文明,懂禮貌,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長期以來,我們學校一貫把以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德育主題教育活動,我們每個少先隊員都以《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讀本》為準則,《文明禮儀教育讀本》教我們許多好習慣,告訴我們不僅升旗要肅立,左叉右刀要學習,早上見面問聲好,別影響鄰居休息,在生活中,有許多的小事我們都沒注意到,但每一件小事都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禮儀素質。例如,還給別人東西時是否說了聲“謝謝”?進老師辦公室是不是敲了門?打了報告沒有?在面對一些零碎的事時,我們必須要保持文明禮儀,要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在所有的公共場所都要一樣。可是對照教育讀本反省一下自己以上的這些禮儀行為,我們真的做到了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改正一個壞習慣是很難的',正因為這樣,我們就要堅持學習文明禮儀,做到禮貌待人,愛惜資源,不損壞東西,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誠實守信,知錯改過。相信自己只要有決心加耐心,你就一定能成功。在《教育讀本》中我還看了“睡前的文明禮儀”,那是講睡覺時要和家人說晚安的,我在現實生活中幾乎從來沒說過。每天,爸爸媽媽送我進房間睡覺,我還認為理所當然,這真不應該。從今天起,我要堅持在睡覺前跟爸爸媽媽說“晚安”,這樣習慣成自然,在一生中我就有了一種睡前說晚安的好習慣。要知道在別人的面前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讓人知道你是個有文明禮儀素養的人。
我深知新世紀是文明世紀,我們是21世紀的一代新人,一定要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以小及大形成習慣,我們就會成為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人,別人也會主動尊重你,樂于與你交往。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沒有誤會,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更加和諧。
文明禮儀讀后感7
寒假里,我看了《文明禮儀教育讀本》。我手捧那這本藍色封面的書時,感覺沉甸甸的。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就像我們貼身侍衛一樣伴隨著我們成長,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本,認真地閱讀起來。不時被其中的文明禮儀小故事深深地感動了,除了平時的日常用語、態度舉止以外,還包含著方方面面的內容。如上課聽講的學校課堂禮儀,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的交通禮儀,愛護綠化公物的社會禮儀,孝敬長輩的家庭禮儀……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處處體現著文明禮儀規范。這本書,讓我真正認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也給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讓我去學習。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收獲很大,感想也很多。此時的我,腦子里出現了寬闊馬路上,可以隨處可見地上的痰、垃圾,為什么會有這些臟物呢?就是因為有些人不自覺,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又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人看見,沒有什么大礙。他們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影響了市容,影響了別人的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這樣做:上車時,我們都謙讓一點,看見老弱病殘主動讓座;在公共場所,不亂扔瓜皮果殼,不隨地吐痰,不破壞花草樹木,愛護公物;在學校里,遵守規章制度,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互相幫助,讓同學間相處得更團結更和睦;在家里,我更要孝敬老人,尊敬父母,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他們的辛勞……
總而言之,我要對照《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嚴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我愿“文明禮儀”這棵種子,在我們的心里生根發芽,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們的環境就會變得煥然一新,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美麗多姿,我們的家園就會變得和諧溫馨,希望禮儀之花開滿人們的心間。
文明禮儀讀后感8
迎奧運的倒計時牌上的數字在一天一天地刷新,我們的心跳也在一天一天地加快。奧運真的來了,她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們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時候就要到了。想到這里,我默默地想:我也要以全新的面貌向大家展示自己,于是我翻開《文明禮儀教育讀本》一書。
一拿到手,我便被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書中寫了一個名叫強強的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教育我們在各種場合都要注意文明禮儀,并且告訴我們一些基本的禮儀規范。
看了書,我把書上的一些要求與我們的平時的行為習慣作了一下比較,真是大不相同啊!平時我們認為習以為常的事情,就有許多不文明的`地方。就拿其中的吃飯來講。書上說,吃飯前應先排隊進入餐廳,有秩序地領取飯盒,再坐到座位上吃飯。再來看看我們吃飯時的樣子吧:我們學校條件比較簡陋,我們的教室就是我們臨時的餐廳。老師也特別強調了排隊領飯的紀律。但是,每次開飯,同學們就爭著排隊,都想著第一個能領上飯。有的還為自己搶到第一位子而沾沾自喜。本來就比較擁擠的教室顯得更加擁擠。不時看到拿了飯菜的同學互相碰上。實際上,學校提供的飯菜足夠我們吃,盤子啦,碗啦,每人都有一份。分好了飯,我們開始吃飯。吃飯的時候,有些人還是不能安靜,邊講邊吃,邊吃邊講。吃完后,端著盆子又是一陣奔跑,盆里的湯湯水水一路潑潑灑灑,有時甚至潑到別人的身上……
想起我們身邊的這一幕幕不文明行為,我真為我們自己感到難過。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希望同學們也來讀了這本書,對照自己的行為習慣,改變自己不良的言行,講文明,懂禮儀,以嶄新的、文明的中華小少年形象迎接奧運會的到來。
【文明禮儀讀后感】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讀后感12-03
文明禮儀讀后感12-07
文明禮儀12-09
文明禮儀02-18
文明禮儀文章-關于文明禮儀的文章11-27
《文明禮儀》讀后感范文12-07
文明禮儀讀本讀后感12-02
《文明禮儀教育》讀后感12-07
《文明禮儀教育讀本》讀后感11-24
文明禮儀教育讀后感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