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么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1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學藝術不僅取決于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較完善的智能結構,如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廣泛的審美情趣、生動的表演技巧和較強的組織能力等,而且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法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僅從教學過程這個方面分析一下黃老師課堂教學藝術的特色。
1、開講,體現了一個“趣”字。
例如,他用音樂課的“節奏練習”來導入“循環小數”,用“猴王分餅”的故事來導入“分數的基本性質”,用發布亞運會新聞的課前談話來導入“百分數的認識”,用“奶奶和孫子生日”的故事來導入“年、月、日”等,都較好地創設了問題情境,產生了“先聲奪人”的教學效果,顯示出扎實的教學功底。
2、新授,體現了一個“實”字。
例如,在“百分數的認識”這一課例中,在基本講完新課后,他設計了這樣一個數學活動:讓學生書寫10個百分數,要求一個比一個寫得好并且盡可能地快。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叫停筆,讓學生默默地數一數,自己寫了幾個。接著,教師提問:“你能告訴老師寫了幾個嗎?”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沒有讓學生回答,而是接著問:“你能用百分數來告訴老師完成的情況嗎?”學生頓覺有趣,積極思維后,有的學生回答:“我已經寫好的個數占要寫個數的30%。”有的學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務的40%。”有的學生回答:“我還剩任務的60%沒有完成。”有的學生回答:“我再寫任務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師又問:“你們是如何想出這些百分數的呢?”同學們都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如一學生回答說:“我寫了4個,占任務10個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師充分肯定學生愛動腦筋,學生獲得了學習成功的滿足。這個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練習了寫百分號,更重要的是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用到了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知識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3、練習,體現了一個“精”字。
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例的練習就較好地體現了上述特色。黃老師在練習設計中,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注意應用題組練習,加強各種練習的聯系和配合,提高練習的整體效率;在練習的編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練習結果的處理上,做到了及時反饋評價,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弄清區別,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聯系,在評價中受到激勵。
4、結束,體現了一個“活”字。
例如,“質數與合數”這一課的結束就設計得頗有韻味,他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然后啟發學號數是1號的同學先走,因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再讓學號數是質數的同學走,最后讓學號數是合數的同學走。先走的學生要大聲報出自己的學號數,讓沒有走的學生判斷。學生在有趣味的游戲活動中,既鞏固了知識,又享受了數學思維的快樂,可謂一舉多得。
黃老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發展而教;尊重學生,與學生“和”“平”相處。在教學藝術上,求“實”,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深深地影響著我。教學生先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基礎。我堅信我在教學中要向黃老師學習,熱愛自己的學生。在教學方法上,關注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讓學生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
黃老師對教學的鉆研,對孩子的愛深深地影響著我。我從他的教育教學理念中學到了對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教育教學觀點,也不斷促使著我激勵著我錘煉精湛的課堂教學,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設精彩的教學舞臺。黃老師提出了一個教育的永恒目標:暢神境界的追求。即教師在復雜多變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教育智慧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深思的幾句話是:
1、讓人把話說完吧!(傾聽是一種教育行為和教育方式,傾聽的方式表現出教育的質,尊重,信任,虛心。傾聽中迸出教師的智慧——傾聽的核心是思考)
2、求異蘊藏著創新,蘊藏著靈性,而這靈性就是思維創新的火花。
3、課堂上的.精彩,源于上課之前的精心。
4、教學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語言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此外,黃老師提出了“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滿天星辰,沒有誰注定滿腹經綸,妙趣橫生……”,激勵我們不斷追求教育的智慧,不斷創造教育的智慧,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
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引人入勝地創設問題情境、激情四射地開展探索研究、意猶未盡地實踐延伸。比如:在循環小數一課里,黃老師用盡人皆知的: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這樣一個有趣的童謠,作為本課的“開場白”,形成了輕松、愉悅、民主的學習氣氛,使學生一下子進入了最佳學習狀態。
黃老師的課堂猶如師生間對話式的真誠交流。孩子們想說,敢說,而黃老師也給足了孩子們充分表達的機會。哪怕說錯,他也耐心地傾聽,甚至爽朗地對答錯同學笑,在笑聲中傳遞給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再巧妙地指引,讓孩子聽得心服口服。黃老師的評價語沒有充滿激情卻充滿了真誠,讓人得到真實的激勵和有用的指導。正是黃老師的“平淡中見神奇”讓我們領略了數學課堂的無窮魅力。這種創新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傳承的!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2
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活動過程,它不是機械的單向的傳授知識,它包含了人與人之間復雜的交流關系。看了這本書,知道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門需要深思的藝術,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構建起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樣一種關系下,才能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怎樣上好一節課呢?我覺得必須掌握好課堂的教學藝術。
上好一節課,首先是課堂導語要有藝術性,在課堂導語的設計中應該注意一下幾點問題:忌重知輕能、忌冗長拖沓、忌平淡刻板、忌牽強附會、忌言獨角戲。課堂導語的設計也要多種多樣,一節好的課堂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就是課堂講授了。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要用心察顏觀色、轉變教師的角色、重組課堂信息。
一節好的課堂上完了,在結束課堂的時候,怎么做一個好的結尾呢。怎樣才能設計出好的結語呢?下面幾個方面說說:
1、下回分解法。在課的結束,能夠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設計出幾道由易到難的題目,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申鋪墊法。結尾的內容不局限于下節課,而是有意識的為今后的知識作下伏筆,潛移默化。
3、承上啟下法。在總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過度到下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課后主動預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呼應開頭法。
5、發散結尾法。
6、畫龍點睛法。等等
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講究不講究,追求不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結果大不一樣。追求了,教師青春常在,課堂春意盎然,可以說,得法就是一種教學藝術,就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所以,要做就做一個刻苦鉆研業務的教師,做一個課堂教學藝術高超的教師。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3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感展現于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猶如藝術家,把最真實的知識藝術性地教給學生,使課堂教學充滿藝術感。
無論上什么課,如果讓學生時刻繃緊腦筋、毫無輕松之時,絕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相反,在課堂上,如果能讓學生輕松愉快、貼近學生實際,以學生的需要為第一出發點,結合文本進行教學,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他注重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迫使自己積極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引導人們走上正確認識的道路,逐步獲得真理和知識。
“人們普遍認為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優美的語言,和諧的動作,高尚的情操,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課堂顯示出強大的魅力,讓學生和教師都沉浸在藝術的境界之中,就必須要求教師努力追求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藝術,尤其是教師那循循善誘,獨具一格的評價語言。”數學教學亦是如此,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學生,教師的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教學風格,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的重要因素。要讓課堂教學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要能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以學生為本,把邏輯性強、理論性強的問題轉化為直觀的、形象的、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呈現,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整個生活中去。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4
打開書柜,抽出一本幾年前買下的書——《課堂教學藝術》,想著今天的教育形勢比那書所寫的時候有了很大的變化,打算扔掉,我卻及時被《序》里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所說的話給吸引住了。
“具有知識的人不一定就勝任教學,這只是掌握了材料。材料多固然好,但還要求有極大的技藝來合理地利用這些材料,以便把知識傳授給別人。”
于是我再次看了這本書,它是教育工作者湛蓊才前輩所寫,他獨特的方法、精練的語言,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一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再次閱讀也有新的收獲與體會。
就如我們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沉悶的氣氛,或者學生愛講話,搗亂課堂紀律……都會把教師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于是接下來的就是開口大罵,結果學生受責心情欠佳,當然換不起興趣,同時,教師自身也更加苦惱,噪子又受傷了。因此,此書介紹在這個時候應當作出適當的藝術調節,促使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這種方法的使用被稱之為調節的藝術。當講授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可以用故事調節;為了加強雙邊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適當運用練習來調節;有時新概念、新內容較多,學生容易應接不暇,力有從心,可以先復習舊知,以調節緊張的思維,使講授能進行下去;每當講到一定時候,有些學生難免會注意力分散,教師及時提出問題,便能使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另外,幽默在教學中能創造活躍的氣氛,啟迪學生的智慧,也可適當運用……
調節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教師僅是為了追求生動,講課時只知把格言、故事等一個勁地往學生那里塞,為“調節”而“調節”,結果不僅使學生有畫蛇添足、重復啰嗦之感,而且往往喧賓奪主,沖淡主題。因此,“運用之秒,存乎一心”,調節要以說明原理、變換氣氛、平衡心理為度,只有把握了這個“度”,才可以說是真正掌握了調節的藝術。
課堂教學藝術除了調節的藝術,還有應急的藝術、表揚的藝術、批評的藝術、樂學術、超人術……
言之有理,道之于行。這本書里介紹的各種課堂教學藝術都各具特色,各有道理,然而,能否真正成效還得靠我們自己去實踐與運用;能否把我們的教育事業推上新的臺階,還得靠我們不懈的努力與進取了。
【課堂教學藝術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藝術》讀書筆記03-27
《溝通的藝術》讀書心得04-22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04-19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03-23
讀書心得的課堂教學設計05-05
《體育教學藝術》讀書心得03-20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12篇06-11
《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的讀書心得05-11
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反思與改進讀書心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