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心得

時間:2022-11-21 01:57:10 學習心得 我要投稿

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心得

  我與新課程由2001年到校外聽觀摩課、聽專題講座的“接近”,到2003年主動挑戰承擔一年級新教材實驗的“接觸”,到現在的逐漸“接受”,歷時四年多,這改革歷程中的苦與樂,喜與憂,困惑與頓悟,都是如此令我感概萬千!

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心得

  從最初接近,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到我親自接觸。記得我在最近一篇教學隨筆中這樣寫到:“這次國慶長假,再次打開《新課標》,讀起來感覺是那么親切,那么輕松自如,感悟特別深。象我這樣有近二十八年教齡的“老”教師,能夠有今天這樣的體會,可來之不易!回想兩年前,我主動請戰,承擔新教材實驗。最初的嘗試可不輕松,曾有過的抱怨:這什么教材啊,這怎么教啊?學生的計算怎么過關啊?滿腦子的疑惑。

  原來的教材用了二十多年,省一級“教師教材教法過關考試”得高分,學生考試也得高分,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早已形成,教學起來得心應手、游忍有余。可這一拿起新教材來,真是不知怎么教學了。靜下心來,打開新課標邊實踐邊學習,尤其最近我明顯感覺到,學生學習起來輕松、快樂,看見孩子們發自內心的一種學習喜悅和學習效果,讓我再次重溫新課標。”

  下面想通過幾個教學片段的回放,與大家一起分享我與新課程的喜樂:

  教學片斷之一

  教學“分桃子”一課時,我用故事引入。

  師: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兩只小猴到小兔家做客,小兔拿出8個桃子招待客人。孩子們你們愿意幫助小兔招待小猴嗎?

  同學們立即表現出極大熱情,有的說:“愿意!”

  有的說:“可以!”

  有一個小小聲音說:“不愿意”(雖然聲音小,但還是被我和個別學生聽到)

  立即有學生大聲說:“老師,有×××說不愿意,”(我裝著沒有聽見)

  再補問了一句:“大家能幫助小兔分桃子嗎?”

  孩子們有信心的說:“能!”(包括剛才說不愿意的這個孩子也說出了能)

  讓孩子們用學具代替桃子,分一分。

  孩子們各自拿出8個圓片,獨自分了起來。我巡視完一圈,孩子們都分好了。

  我問:有誰愿意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我請了兩個學生匯報他們是怎么分的。讓我意外的是,大家一致的分法是分成4個和4個。

  我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大家的回答是:“沒有”

  我問:“孩子們為什么都這樣分?”;

  孩子們的回答是:“這樣分才公平”。

  我接著追問:“為什么這樣分就公平呢?”

  孩子們再一次告訴我:“因為兩只小猴分得一樣多”,好自然的讓孩子們體會了“一樣多”。

  自我評析:

  學生在課堂上能膽大地說“不”,我稱贊這個孩子的膽量。我追問“我們能幫助小兔分桃子嗎?”,我認為這個處理巧妙。因為我是根據說“不”這個學生是一個不服輸的孩子而問的。當他也自信地說出“能!”時,我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教材上“每只猴子可能吃幾個?”,編者意圖是想讓孩子們在各種不同分法中,找出讓兩只猴子都滿意的分法來。可課堂實際沒有出現不同分法這樣的情形,這時我靈活的改變了預案,順著學生的認識往下走,結果一樣是達到了讓學生體會“一樣多”的教學目的。我想這應該就是“新課標”中所提倡的通過生活實例和操作實踐讓學生自然生成概念。

  教學片斷之二

  在反饋練習“分一分”第2小題,圖上出現4只小貓圍著一大盤12條魚,題目要求是每只小貓分到的魚同樣多,問題是每只小貓分到( )條。

  我放手再次讓孩子們用學具分一分。(前面分了8個桃,6個木塊,現在要分的是12條魚,而且是平均分給4只貓,怎么分呢?)

  我靜觀其態:我看到了由靜悄悄的擺弄,到個別學生開始抓腦袋,有了悄悄的同桌議論聲,到最后又是靜悄悄的擺放。一部分學生已經分好,多數學生已經分好。

  師:“同學們都分好了,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學生1:“我是這樣分的,第一次每只小貓分得一條魚,第二次每只小貓再分得一條,這樣分三次,每只小貓分得3條魚!

  學生2:“我是這樣分的,拿3條分給一只小貓,再拿3條分給第二只小貓,再拿3條分給第三只小貓,再拿3條分給第四只小貓,這樣每只小貓也分得3條魚。”

【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論學習心得01-23

體育新課程理論學習心得12-02

體育優秀教師新課程理論學習心得12-01

新課程學習心得12-09

《體育新課程》學習心得03-23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12-09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03-28

新課程教學的學習心得12-09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