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1
我時常會感嘆:時間跑得真快。幾年前還在蹣跚學步的小寶寶,現在自己每天早上都能開心地大步走進幼兒園了。學前階段是孩子人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希望孩子能在實幼快樂、陽光地繼續完成這段童年旅程。
在近一年的小班生活中,看著琛琛小朋友無比快樂地融入班集體,擁有了最要好的伙伴,勇敢迎接每一次學習挑戰,我內心很是欣喜,同時總結了一些經驗。
一、陪孩子早睡早起,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
中國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書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家長的首要任務。
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還能保證孩子第二天有一個好的精神面貌狀態。每天晚上九點鬧鐘一響,我就陪伴孩子熄燈睡覺;早上七點,孩子在音樂聲中準時起床。在這樣一天天的陪伴中,琛琛漸漸養成了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睡的好,身體棒。
二、陪孩子讀書看報,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兒童心理研究表明,廣泛的閱讀不僅能豐富人的知識,開拓人的視野,而且可以開啟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從小時候開始,我就陪伴孩子閱讀各種繪本,孩子捧著一本本書,聽著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漸漸喜歡上了看書。在一天天的陪伴中,琛琛已經初步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書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三、陪孩子快樂玩耍,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快樂的玩耍中能鍛煉身體,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周末時間,我陪孩子去廣場奔跑,在公園玩紙飛機,去草地上捉蝴蝶,去菜園里掰玉米......我陪孩子奔跑在陽光下,親近自然,結識更多的小伙伴,努力讓他成為一個自信活潑的好少年。
孩子是需要呵護的小花,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一天天長大。作為家長,我們要用心陪伴,用愛澆灌,靜待花開!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2
首先我家環境和成員,爺爺奶奶和我們住在一起,爸爸上班忙,我早上七點半出門,晚上五點半到家,現在一般奶奶負責孩子的日常生活,接送幼兒園,我和他爸爸晚上在家盡量和孩子一起玩,每天晚上給孩子洗澡,帶孩子一起睡覺。嬰兒屬性特別活潑開朗,記憶力很好。喜歡和孩子們玩,同齡人之間說話比較快,表達比較明確。這和小時候我和奶奶帶他,經常和他聊天,經常帶他出去玩有關。
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我的宗旨是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像情緒和智商一樣發展就可以了,而不是說現在要在幼兒園學習某些知識。例如,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不能心軟。孩子想要什么的時候,哭鬧,不管這東西是不是必需的,這個時候都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后面哭就成了一種武器。還很小的時候,我帶著孩子去超市看賣糖果的攤位,那里不肯去。我堅持不買。從那里把哭著的孩子抬到超市外面,后面還有一次。抓住一顆糖,想塞進嘴里。媽媽反對。說不付錢就不能這樣。再到的話就不會這樣了。我就和媽媽商量一下,買個好的。例如,一些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行為,不要讓反應太激烈,不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孩子現在吃飯的時候要經常喝水。就像條件反射一樣。以前吃飯的時候喝水,媽媽反應比較大,不讓喝。結果你要制止他。他越這樣做,媽媽越裝作沒看到,孩子越喜歡模仿大人的事情。
起初,他的奶奶擔心孩子會撞上,制止孩子的動作,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拿著工具在客廳里揮舞。之后,當他再抄家伙的時候,我確信了他。哎呀,你真了不起。我可以幫助奶奶工作孩子聽到這句話真高興。例如,如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問題,我在家的一個孩子很興奮,中午連午覺都不睡。人們說這是嬰兒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太壓抑了。(我的猜測,呵呵)這一點我真的不知所措,有時太瘋狂了。有時候,孩子真的很頑固,讓你生氣。如果不及時控制,可以默默地訓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打他一頓。結果不僅會破壞親子關系,還會給孩子的幼小心靈留下傷口。注意到憤怒的跡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家人帶走孩子或離開“事件之地”。
(1)進行10次以上的深長呼吸。
(2)放松,多次放松全身肌肉。
(3)出去散步10分鐘。
(4)對自己說“會堅持冷靜”
回憶過去自己過去表現得非常冷靜的情景,或者回憶簡單愉快的時光。看到父母控制自己,不發脾氣,是對孩子的'好榜樣教育。家長也可以教孩子這種冷靜的技巧,從小就學會成為感情的主人。這個教育孩子的作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我相信我媽媽和爸爸都有體會。想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豐富孩子的各種知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孩子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需要時間。相信他們會給予鼓勵和勇氣。如果我們共同努力,結果會讓我們感到驚訝。很多東西看起來對孩子很好。事實上,我們不能否認我們自己的虛榮心總是在作怪。我相信,如果我們放下這個缺點,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我們的未來會更加完美和燦爛。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3
天下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令人仰慕的人中豪杰。然而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怎樣教育子女,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擺在每位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地巨大。下面談一談自己平時在教子方面的一些心得。
1、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大的,他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孩子提問題時家長要用規范的語言而不是用孩子幼稚的語言同他討論周圍的事物,教他各種東西和事物的名稱、詞匯.孩子的問題是最多的,家長要認真理解孩子提出的問題,盡量回答孩子真正提問的東西。不要隨便敷衍孩子,這樣做會壓抑孩子的好奇心。但也不要急于向孩子灌輸太多的他還不能理解的知識。有次和女兒邊走邊聊,無意中說起“恐怖”一詞,女兒便問我“恐怖”的意思,我便對女兒說,恐怖就是說很可怕的意思,當時正好是雨后,路面上有很多水,女兒當即就對我說“媽媽,這條路好恐怖”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問她為什么會說這條路恐怖,女兒回答我說“這條路好多水,你說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恐怖?”我笑了~~
2、不要讓“為什么”成為一種挑戰。
當孩子不想執行你交給他的任務時,他們常常會不停地問“為什么”。要想挫敗他的伎倆,家長的指示必須非常明確。如果孩子總是說“為什么我非得??”家長就用一句簡單明了的話回答他,例如說:“你必須到床上,因為馬上要睡覺了。”如果你的孩子還是問個不停,那么采取如下方法:
運用“以不變應萬變”的技巧,每次都用一模一樣的話回答孩子,他問多少遍就答上多少遍,直到孩子到床上
運用置之不理的技巧。不理睬孩子的問題,事先做好不對孩子糾纏發怒的精神準備,家長只重復家長最初的說法而不去回答他的問題。每次孩子痛痛快快地按你的要求去做時都要表揚他。
3、讓孩子養成說話算數的好習慣。
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要說話算數,做個講信用的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并讓他了解說話算數的好處和重要性。剛開始時,女兒答應的事情會不想做了,會賴皮,我對她說“你可以說話不算數,媽媽以后也可以說話不算數,媽媽答應你的`事情也可以
反悔,這樣才公平”他一聽媽媽也要說話不算數了,就開始反悔了,說“不要,媽媽不要說話不算數,我也不要說話不算數,說話不算數的&39;不是好寶寶?”從那以后,她就養成了說話算數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一舉一動,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要想孩子做的好,父母首先就要做的好。
4、培養孩子誠實、善良的性格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真正理解“皮諾曹為什么會從一個木偶真正成為一個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么,合理的我會滿足他,不合理的我會跟他講清楚,堅決不跟他討價還價,不讓他養成亂花錢的習慣.女兒有時會撒謊,我會跟她講些關于這方面的故事,并對她說“撒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做錯了事情只要敢承認就是好孩子,如果你做錯了事情,只要你承認了,媽媽就不會怪你”。有次女兒在學校里哭了,回來時我問她在學校里有沒有哭,她對我說“沒有,只是在睡覺的時候流眼淚了,沒有哭”,給她講了好多撒謊不好的故事,到最后她始終也沒有承認,第二天早上,我對女兒說今天媽媽送你去學校,我要去證實一下你昨天到底有沒有哭,到了學校門口,女兒說“媽媽,我和你說句悄悄話,我昨天哭了”我問她為什么昨天沒有承認,現在才想起對媽媽說,她沒回答,不過總算承認了。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了求證的辦法。
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4
大家好,我是涵涵的媽媽,很高興能和大家在這里分享一下我的育兒經。我家寶貝來幼兒園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期間發生了很多變化,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將我的一些心得說與大家聽,也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一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孩子關心他人。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模仿力也很強,所以做父母的可一定得注意了。首先孩子的作息時間是隨著父母一塊的,我們起床時也把她叫起來按時吃飯睡覺。其次做家務時讓孩子成為其中的一員,比如吃飯時,我們會叫她來端碗,給大家發筷子。玩完玩具了自己能主動放回原地,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家長多說多做多操心,多多督促他們,讓他們養成好習慣。
二 多和父母進行溝通。
要想教育好孩子就一定要協調好于老人的關系“隔輩人親”,一點不假,他們總會自己不自覺地過度保護孩子。在處理與他們的關系上,首先我尊重他們,知道他們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但凡事都得有個原則,一味的'放縱,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在遇到問題時,只要我認為自己是對的,無論是誰,我也絕不退讓,其次,多和父母進行溝通,和他們講道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使其也參與到自己的行動中,共同教育好孩子。例如,我總是不叫孩子吃一些零食或糖果之類的東西,可我的父母們老是不自覺的偷偷背著我給孩子零食,這不僅影響了孩子的正餐,還影響了孩子的牙齒及生長發育,為此沒少和父母說道。
三 做父母的應多看些和孩子教育有關的書籍,掌握幼兒心理學和教育學,尊重幼兒教育規律,提高理論指導和減少盲目性,和孩子一起娛樂,一起做游戲,促進母子間的感情。
我和我的家人總是在飯后,和孩子一起娛樂一起游戲,教孩子學唱一些簡單的兒歌之類,有時也從網上下些資料給我的父母,讓他們和孩子一起玩。另外,我們也會有意或無意識的培養孩子各方面的愛好,觀察孩子的喜樂。例如當聽說哪有義演時,我會帶上寶貝去看演出等都是在慢慢培養孩子的喜好。
四 給孩子自信,讓孩子愛上集體生活。
我家寶貝,屬于慢熱型,一換個生活環境,對周圍的人和物就感到陌生而新鮮,也缺乏自信,等熟悉后,她就能很快適應了,我和我的父母總是常夸獎她,給她鼓勵,說一些她以前的事,這樣你就能和她商量讓她表演的事了。另外,在來上幼兒園時,我們都提前給她打了預防針,告訴她,你今天要上幼兒園了,要交代她一些事情,給她講道理,講去上幼兒園的好處,給她講一些小故事,誘導她,開啟她,讓她明白去幼兒園是對她好,這時你看她是不是會屁顛屁顛的去幼兒園,肯定是愿意的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育兒心得,僅供參考。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以及老師們多多溝通,以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在最后,我想給老師提一個意見,那就是老師在給我們家長發校訊通時,能否也經常發些孩子在校期間學的兒歌之類的東西,或者也教家長學一些動作或詞之類的東西,這樣也方便我們在家教他們。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5
我是媽媽,受王老師之托,很榮幸今天能與在座各位家長朋友分享、交流育兒體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習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出生到從牙牙學語,會叫“媽媽”,到現在與我們交流,其實,這正是孩子的成長,而這離不開的家長。
有人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于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么怎樣才能教好孩子,我認為家長要注意兩方面:一、有良好的育兒心態,二、講究育兒方法。
1.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要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優缺點。當孩子做錯了事,要心平氣和和他交談,了解清楚事情緣由,跟她講道理,當然,偶爾冷處理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2.多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跟女兒“閑聊”,例如:你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今天學了什么呀?新教的舞蹈跳給媽媽看看好不好?
3.注重培養興趣,說話做事的大膽自信。幼兒就是玩,在玩中學,家長要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一般我都會陪女兒一起寫字、畫畫、跳舞,剪紙,跳繩、拍球等。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嘗試,失敗了不要緊,在努力,但做為家長要持之以恒,耐心教慢慢引導。與孩子說話要多鼓勵,少訓斥,蹲下身子平等交流。
第4點很重要,那就是:不要讓別人的孩子傷了自己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進行比較,總會說“你看人家……”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其實,孩子是不同的,不管是先天遺傳還是后天的環境、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父母最好的比較方法就是,豎向比較,比較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多以賞識的心態,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肯定孩子取得的點滴進步。鼓勵孩子和自己比,看自己是否比過去有所提升和進步。這樣,孩子就會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進步的動力。
對于家長是看一個或兩個孩子,而對于老師是幾十個孩子,做為家長,更應該感謝的是老師: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家長,向老師說聲:“老師,辛苦了!”
俗話說的好,教育要因材施教,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個人育兒心得,說得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6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在摸索中前進,一點點積累經驗。孩子在上幼兒園后,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每個進步都讓我深感自豪。在此十分感謝老師對我孩子的辛勤付出。對于她我并沒有要求她有多聰明、多能干,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只愿她做個善良、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在家她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她喜歡唱歌、跳舞、畫畫。但在陌生的環境她是個膽小內向的孩子。她屬于慢熱型的。有時候出去玩,她看見和她年齡相仿的孩子,自己很想和他們玩但又不敢一個人上前搭話。總是用那種渴望的小眼神可憐巴巴的看著我,在我耳邊竊竊私語。這個時候的她頓時顯得可愛之極,小臉羞得通紅。這表現跟在家里完全是兩個人。她是個一旦熟悉起來馬上就會變成原來那個活潑好動的小瘋子。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鼓勵她要她主動上前搭話。她每主動一次我都會夸贊她,慢慢的她膽子也大了也不在像以前那么膽怯。我發現我家孩子對待輸贏有著不同尋常的執著,不管做什么都喜歡爭輸贏。而且還是個輸不起的孩子,在家常常和弟弟爭輸贏,不論是搶玩具、還是玩游戲、甚至早晨起床她都要第一個穿好下床,一旦發現別人比她快,她就會哭鬧硬要重來。每次我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總是哭著說贏的那個人是最棒的,她喜歡贏不喜歡輸。就這樣在她的影響下弟弟也和她一樣喜歡爭輸贏。雖說好勝是孩子正常的心理,但是孩子如果把輸贏看到太重,我怕影響她的.成長。我常教導她要坦然面對輸贏,輸了也不要傷心難過更不能無理取鬧。我會和她一起努力把這個壞毛病改掉。孩子我們一起加油噢!
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和兩個孩子一起看書,平時生活中書就是她和弟弟的好伙伴,也只有書才能讓他們安靜的呆在某個角落。當她開始上幼兒園我就開始給她買各種適合她年齡段的書籍。堅持每天陪他們一起看書至少15分鐘到半個小時。漸漸的孩子喜歡上了書。每天晚上讀書也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給他們讀書的時候他們聽得很入神一動不動,孩子們的表現我感到很欣慰。每次睡覺前她們就會主動找好自己喜歡的書放在床前讓我給他們講故事。帶我們洗漱好她就會乖乖上床看書。因為她早上有賴床的習慣,所以我們上學期間看書都是控制在半個小時結束,然后乖乖睡覺。每次睡覺她都不愿意她總是耍賴要我給她講一個小時,她覺得講的太少自己還沒看夠。睡覺前還不忘把明天要看的書做好記號。有的時候給她講,她不一定都能記住或者理解里面的內容,只要她喜歡我們也會堅持陪她一起讀書。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是在摸索嘗試中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想:還是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陪陪她們,多聽聽她們的心聲,還她們一個快樂的童年,許她們一個美好的未來吧!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7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所扮演的角色不可缺少,亦不可替代。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雖然很忙,但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里,我希望給他們留下快樂。
在我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天不加班,孩子們會圍在我邊上讓我陪他們玩游戲,陪他們瘋,陪他們鬧,在床上玩蕩秋千,驢打滾,滑滑梯,他們喜歡蹦蹦跳,舉高高,騎大馬,騎牛牛……盡是一些費力氣的活動。他們很享受這樣的游戲,看他們開心我也很開心。偶爾的他們也會讓我陪他們看書講故事,只要他們有要求,工作的事情放一放,陪他們看書,時間不長,但孩子們很開心,其實他們也很容易滿足。在休息日里,我總是聽他們的,想去那就帶他們去那,有幾個主張和大家分享:
1、游戲,讓孩子主導。我總是在他們的安排下游戲,他們是游戲的創造者,我是執行者,
2、放手讓孩子去玩。我希望給孩子自由寬松的環境,給他們大敢的思想,玩得時間不要受到限制,盡量不要想著自己會不會麻煩。
3、以孩子的智力去玩。和他們玩的時間要忘記自己是大人,你和他們一樣是游戲中的一份子,他們認為你是大人你就是,他們覺得你是孩子你就是孩子,跟孩子一起坐在地上,陪伴孩子。積極學習參與孩子的游戲,在游戲中跟孩子公平相待,家長心靈松綁,孩子心靈成長。
工作之外,我的大部分就是孩子了,雖然這個時間很少,但我在陪他們玩,接送他們,在他們的生活中我總是在他們身邊,晚上出去加班,要向孩子匯報工作時間,他們會問:“父親,你去多久。”我會回答:“200分鐘。”晨晨就會說:“同意了,去吧。”有的時候他們會問:“父親你什么時候回來。”我就回答:“你睡著了我就回來了。”他們就會說:“那好吧,早點回來哦。”有的時候會開一張他們游戲中的“工作單子”給我允許我去上班,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戲,他們很開心,我也很安心。
孩子有的時候也會不聽話,特別是平時教育都是母親在做,所以有時覺得他們不聽你的,這也是出現問題后我該想的,自己不懂得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我也要覺得去讀懂他們,這才是我們在與孩子相處中要學習的。
【家長學習育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家長育兒心得體會范文10-19
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201606-04
家長學習心得體會10-21
[經典]家長學校學習心得體會07-09
家長學校學習心得體會01-23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05-25
家長學習心得體會共15篇10-24
【合集】家長學習心得體會1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