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班主任治班工作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班主任治班工作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班主任治班工作心得1
3月5日,我被學校派去廣州培正中學參加廣東第十二屆班主任工作論壇。我首先感謝上級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班主任培訓。這屆班主任工作論壇,有三位專家為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帶班寶典:首先是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模范教師桂賢娣老師的《用情用智——當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及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王文英老師的《照亮你,也綻放我——做幸福的班主任》。再就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班主任工作研究專家錢志亮教授的《班主任是家長的向導——構建和諧家校關系》,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這十幾年任職班主任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為人師之苦,為人師之累,為人師之難,為人師之樂,它也讓我對班主任這個職位有了更新的認識和體會。所謂班主任,那就是這個班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這個班是好是壞,是優是差,百分之八十是在于這個班的班主任如何管理。對此,班主任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要愛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朋友,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會愛你、才會聽你的話,整個班才會服從你的管教。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讓自己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天天與學生接觸,我完全能感受到學生的那份純真,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只要你愛他們,他們同樣也會愛你,只要多關心他們,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同樣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材。要相信,只有學生愛自己,才會服從自己的管教:只有學生服從了管教,才能培養他們的良好日常行為規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日常行為好了,學習風氣好了,那么這個班也就好了!
其次,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則,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一個人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在孩童時期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其教師在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孩子天生喜歡模仿,尤其是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注意,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顯得非常重要,對此,我也深有體會,我教過的許多學生的父母都會告訴我,學生在家模仿我的言行的實例,這讓我有點害怕又有點慶幸。害怕的是我的言行都被學生模仿,是否有一些不好的行為也讓學生學習到了?!慶幸的是至今為止,我收到家長的信息都是好的,學生所學的都還是一些好的行為。
為此,我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好榜樣,凡是我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自己做好了,學生才會模仿自己好的習慣,才會跟著老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培養學生做事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我就要求學生吃飯時,要保持桌面的干凈,那首先我要保持自己的桌子干凈、整潔;我要求他們做完手工后,要撿起地上細小的紙屑,負責好自己座位周圍的清潔,那自己就要先帶頭撿起自己身邊的紙屑;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我就提示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傾聽老師的說話和其他同學的發言,那自己就先要認真傾聽每個學生對自己所說的話;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品質,我就要求學生。要誠實,不撒謊;犯了有錯后要及時改正。那自己要在犯錯后,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更正……
培養學生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是一種投入大,時間長,但見效慢的工作,它不僅繁瑣,而且需要常抓不懈,還要時常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雖然困難很多,但我卻從不敢放松,因為我知道,培養習慣,做的雖是小事,收獲的卻是大成功。
最后,就是家校合心,共同教育。要做到這點,就要善于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里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
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
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贊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班主任工作是煩瑣且細致的,但作為班主任就要對學生負責,家長負責。要努力通過各種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動來讓學校滿意、家長滿意、學生滿意。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學生,讓感動去化解戾氣,用關懷去溫暖童心。我想這有在這樣的班級才能創造出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才能讓班里每一個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班主任治班工作心得2
8月22日,我非常有幸能夠參加渝水區教體局組織的小學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收獲頗多,特別是傅娟老師的班主任講座。傅娟老師講述了她當班主任一些工作經驗,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也深刻地反思自己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傅娟老師在《我是老班,老班是我》的講座中,開始圍繞著“我是誰?”這個問題,明確了班主任的角色。首先班主任是學生,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向遠方的名師學習。特別推薦了一些適合班主任學習的書籍,比如《我全程帶班錄》、《班主任微創意》、《我就想做班主任》、《做溫暖的老班》……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實踐,傅老師毫無保留地為我們展示了她在管理班級時的點點滴滴。
從事語文教學的.傅老師,開展的班級活動十分的豐富多彩,具體活動有:兒歌表演賽、課文朗讀賽、識字大闖關、有故事的漢字、看圖猜成語、古詩書法賽、閱讀真快樂、古詩中國色、課堂小明星。傅老師用孩子們的活動照片告訴我們要做一名好班主任,不僅僅要有“情”,還要用“心”,要有治班的“道”與“術”。傅娟老師還跟我們分享自己的班級管理小妙招,定制了獎杯和獎牌;“研發”了閱讀卡、點心卡等6種卡片,蓋章發行,有獎兌換;她還時常給學生拍照,獎勵孩子與老師合影,悄悄制成相冊作為禮物……傅老師獨特的治班攻略,令我欽佩不已。
在班主任是老師這個角色里,傅老師從以下幾方面向我們分享了她作為語文老師的一些教學要求:
1、要求學生每日一讀,每天堅持背一點,從《小學生經典誦讀100遍》、《兒歌365天》、《唐詩三百首》到《古詩文鑒賞》等等,不要求每天必須完整背出一篇,但要每天堅持誦讀。
2、要求書寫練習,每天作業用字帖書寫,對著范字寫。
3、聽寫,老師每天都會用本子做示范。
4、堅持閱讀,每月一次主題漂流活動,要求學生完成閱讀存折,給班級布置閱讀圖書角,最后完成親子推薦卡。
5、制作五彩小報,要求學生寫繪畫日記,老師給孩子們整理,發表到《小學生之友》。
6、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教師應當在培養興趣、積累方法、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方面重點培養孩子。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業。在班主任是家長這個角色里,傅老師向我們分享了幾本適合低年級看的繪本《我們能擁有孩子的少年》、《等一會兒,聰聰》、《失落的一角》。以心換心,家校共贏,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有很多,傅娟老師建議班主任分層次地開小型家長會,第一種按分數高低開小型家長會,這樣的家長會更有針對性,分享的經驗可借鑒性,交流的問題也有共性:第二種按性別開小型家長會,這種家長會適合高年級;第三種時按孩子型號分,比如多動、內向、開朗、留守、離異、單親、隱性留守兒童;第四種分家長型:望子成龍型、嬌寵溺愛型、原始放牧型、棍棒教育式、科學育兒型、我的爸爸是超人家長會;第五種多方合力“沙龍式”家長會,一次一個主題,共同探討。家庭是臺“復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
家長也是教育人,在孩子成長路上要多一些陪伴、理解、鼓勵、贊揚!
總之這次傅娟老師的班主任講座使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義。不忘初心,懷揣夢想,我們這群志同道合的“老班們”,將用愛播種,以智耕耘,行走在幸福的教育之路上。
【小學班主任治班工作心得】相關文章:
2018班主任工作培訓心得12-09
2022班主任工作實習心得11-12
2021年班主任工作心得11-03
高三班主任工作心得03-23
高三班主任工作心得(經典)11-09
高三班主任工作心得10-20
初三班主任工作心得09-02
高二班主任工作心得01-11
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