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
大學生經過集訓后,都有哪些心得體會呢?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范文一
此次洛陽集訓開始于7月10號,于8月27號結束,前后歷經將近七周48天。主要內容為:隊列(單個軍人徒手隊列動作)體能訓練三周,班隊列教學一周,戰術訓練一周,閱兵訓練兩周。中間穿插了歌詠比賽、籃球賽、八一大型升旗、文藝晚會等文體活動,最后進行了閱兵儀式、結業典禮和訓練團總結表彰大會。
在集訓的第三周,我到達了自身的一個疲勞期,對來到訓練團的集訓目的產生了質疑,內心的信念也發生了動搖,感覺在訓練團所訓練的一些科目自己以前在學校都進行過,而真正接觸到部隊的東西其實并不多,也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從那時候起,一起到集訓的結束,可以說這種想法一直或多或少地困擾著我。直到最后兩周的閱兵訓練,在訓練的空閑之際,我有時間能夠坐下來靜靜地考慮,才從某種意義上真正能夠體會到自己本次來到訓練團參加集訓的目的所在,以及我真正地學到了那些東西。
記得“地方優秀畢業入伍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那次,紅三連的褚連長講過這樣一句話:“經歷是一筆財富。”對于這句話,在當時并沒有什么感觸,回到學校反而有了更深的體會。一開始報名參加集訓,是為了體驗部隊那種高旋律、快節奏、緊張而又疲勞的日常訓練生活,以為每天會有大量的體能訓練,而自己通過這些訓練也能經歷一種自身的蛻變,使自身歷練的更有兵味。而實際情況是,我們過去體能訓練一共不過才搞了四次,以后的日子里主要忙著文藝活動和閱兵訓練,體能訓練的事情根本沒怎么再提,內心不禁產生了一定的反差和失落感。
現在想想,此次集訓的目的其實并不在于此,我只是從簡單而又狹隘的自我角度去定義集訓生活應該是怎樣怎樣的,當現實與自己的想法產生了發差,就有一種不理解與本能的排斥。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覺得本次集訓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轉變意識,從一名普通地方大學生逐漸向一名士兵轉變。
可以說,我是帶著很濃厚的書生氣、包括在大學校園里所養成的不良習慣以及自身散漫的作風進入訓練團的。這一點,作為當事人的我無論自身能否體會得到,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在訓練團提倡的兩個轉變——“從一名普通地方大學生向一名士兵轉變 從一名普通士兵向一名軍官轉變”,我可以切身的體會到,自己確實是需要一種轉變,一種思想上的轉變,即我來到這里,已經不是什么被譽為“天之驕子”、“祖國的未來與希望”的大學生,而是和這里所有人一樣,是一名士兵。只有從自己的意識里進行這一轉變,你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以及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才能明白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很合理的,都是我應該做好的,也就更能踏下身來更好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對于自己以后在部隊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我們在大學校園,每天沐浴的是濃濃的學術氛圍,身邊都是美好而又單純的同學們,我們不可能提前有這種意識上的轉變,甚至連這種思想上的差距都不可能體會到,又何談去做什么轉變呢?我們本來就和部隊、軍校生有著軍事技素質上的差距,如果沒有這種提前的意識,可以說,我們今后在部隊的發展將是十分被動和痛苦的。關于這一點,我想是凌駕于其他所有收獲之上、最為重要的一點!
二.體驗部隊生活,找到差距,及時彌補自身不足。
關于這一點,我想也是參加此次集訓的一種非凡的體驗。短短的五十天,要說自身
的軍事素質和體能素質有多大的提高,那是基本不可能的。我所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看部隊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樣子,部隊的日常訓練是如何組織的,部隊的一些活動是如何開展的。作為軍官,在組織開展這些工作的時候自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有哪些能力是我們現在還不具備的。找到差距和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們回到學校,可以利用自己剩余的大學生活來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將來重新回到部隊,做起這些工作將會游刃有余,這是優勢之一。
優勢之二在于,我能夠更早的鍛煉自己對于部隊的適應能力,對于適應能力比較差的自己來說,能夠早于其他同學來體驗自己將來可能要待很長時間的生活環境,從心理上有一種體驗,不至于畢業之后進入部隊,猝不及防,感到不適應,到時候留給自身的.補救時間和機會幾乎沒有,以后的發展將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礙。
三.通過日常溝通和交流,通過共同訓練和共同生活,找到我們和其他學校相比,自身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加以彌補,提高武漢科技大學國防生自身的素質!
關于這一點,對于我們來講,可能意義不大,但這恰恰正是選培辦安排我們參此次
集訓的關鍵意義所在。我們班由六名武漢科技大學和四名合肥工業大學的學生共同組成,共同參加此次集訓的還有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共六所高校的在校國防生。通過將近五十天的集訓生活,我的感覺,我們相比起其他學校,真正的優勢在于隊列方面,這一點是無庸質疑的!無論是我們班內部的比較、國旗護衛隊還是集訓大隊舉行的會操,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而存在的不足也有很多,比如我們的籃球,我們的吃苦精神,我們持續的斗志和士氣,我們自身的作風,我們的團結程度,這些都或多或少的與其他學校存在差距,也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管理與訓練中需要逐步灌輸并且下大氣力加以有意識的培養的!
四.作為一名士兵,作風是決定自己未來在部隊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在訓練團,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作風”。這個詞隊長經常提, 區隊長經常說,
下面的班長也總是在強調。一開始聽到這個詞感覺很形式,因為我不知道作風的具體內容到底包括什么,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只是零星從他們口中得知雷厲風行是作風的一方面,集合速度也是作風的一個方面。隨著后來訓練的深入,我自己對于這方面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從我的意識里,我也感覺作風對于一名士兵來講,對于他在部隊的發展是至關重要和尤為關鍵的!不客氣的說,作風是一個士兵真正的靈魂!
自我體會:
作風之一——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在訓練團的五十多天里,每次集合的時候,尤其是參加大型集會和活動,值班員總會強調不要講話,而且是反反復復強調,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每次集合都要強調。可是盡管如此,隊伍中還是會傳出唧唧喳喳的聲音,亂糟糟的一片,經常惹得值班員大發雷霆。有些人就是想不通,幾個人在一塊兒就像幾輩子沒見面一樣,有些話一定要在那個時候說。每次軍容風紀檢查之前,團里都會組織大家集體理發,盡管班長再三強調每個人都要去理,可是還是有一些同志覺得自己的頭發不長,不愿意排隊去理發,結果在軍容風紀檢查中被當眾揪出。這些從小處講是自我意識太強,從大處講就是不聽命令!
作風之二——自我要求極度嚴格!
在集訓生活的前期,對內務要求比較嚴格,大家每天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整理內務,中午犧牲休息時間去俱樂部疊被子。集訓的后期,因為忙于訓練,對內務方面沒有進行狠抓,那段時間,我的被子將近有一個月沒有疊,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往凳子上一放,早上起床后再搬回床上,沒有哪怕是去捏一捏邊角線。床單也是皺的不行,很多時候覺得麻煩,懶得去管。打飯的時候,有幾次打飯比較快,大家還沒有到來,于是自己先行動筷子開飯。這些都是一些很小的地方,即便你不做好,也許也沒有人會去說你,但是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對自己以后的發展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懈怠之心不能有!一次兩次可能沒事,但是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紕漏,甚至會釀成大的災難!“君子慎其獨!”無論有沒有人監督你,自己該做好還是要做好,這是對自身有好處的,切勿存在投機取巧、偷奸耍滑之心,否則有一天必反受其害!
作風之三——雷厲風行的態度,絕對嚴格的執行能力!
上級交給的任務馬上去做,不管你正在做什么,你自己的私事有多么重要!上級下達的命令,要馬上去執行,百分百不打任何折扣!集合速度是我們集訓期間一直強調的,可是每次集合,總是有那么一些人慢悠悠地在樓道里晃,慢悠悠地下樓,邊走邊聊,有說有笑。上級下達的命令不去執行,總以為我不執行也沒有什么問題,結果導致的卻是一遍遍的受罰,讓自己原本舒適的生活變得忐忑不安,提心吊膽時刻提防著!如果每個人都從意識里告訴自己,我要做好,那么大家都做好了,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團隊的戰斗力取決于它的短板,最不能出現的,就是絕大多數人做好了,卻因為那么少數幾個人受罰!這并不是不能同甘共苦,而是在做無謂的犧牲!
作風之四——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
一個戰士要想擁有良好的軍事素質,吃苦是在所難免的!在剛剛到達訓練團的前兩個星期里,因為初來乍到的新鮮感、好奇心激發了自身的激情與斗志,所以訓練也是勁頭滿滿,盡心盡力,沒有一絲一毫的偷懶。可是第三周,當疲勞期到來,每天重復機械的訓練,身體的原因以及意識上的動搖,自己開始偷懶。訓練不用心,做動作偷懶,聽上級吩咐漫不經心,做工作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在最后兩周的閱兵訓練,因為身體原因離開國旗護衛隊,成為標兵,標兵相比國旗護衛隊訓練可謂輕松不少,久而久之產生倦怠,從內心里逃避訓練,害怕吃苦。下雨的日子里組織室內訓練,找借口逃避與國旗護衛隊一起訓練,也因此受到懲處。無論何時,不抱怨,不逃避,時刻保持高昂的士氣和飽滿的激情,越是疲勞階段,越能體現一個人是否能堅受住考驗,也就說明這個人是否能擔當大任!持續的激情與斗志才是一個強者的真正所在,也是一個部隊戰斗力形成的至關重要的方面!這就是作風!實實在在的作風!一個士兵真正的靈魂!
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范文二
六月二號對于我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第一次參加了拓展訓練,雖然只有一天,但這一天將讓我受用無窮。
曾聽說過我們學校有這樣的活動,但只是聽說,并且從同學的口中得知一個字,就是“玩”,我不贊同他們的說法,我認為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給了我們真正挑戰自己的機會和平臺,激發我們在困境中的潛能,讓我們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團體的力量。
在大學里,我們不光學會的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怎樣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義,并且要選擇一個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學會了很多,盡管我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精神沒有調整好,下面介紹一下我們一天的戰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門口集合,張老師和孫老師帶著我們坐著車去往江北的一個公園參加訓練,在車上我們吃著早餐到達目的地,等待我們的是一個教練,看起來很嚴厲,讓我們排隊,報數,分成了兩個對隊,之后給我們帶到了另一個場地,另一個教練領我們做了一個像魔術一樣的`游戲,我們都不知道到為什么,只知道聽從他的指揮就能成功。接下來我們就進行我們的團體活動了,我們的團隊有著一個響亮的隊名——亮劍,對訓是“俠劍相逢,亮劍必勝”,是不是很有氣勢呢!我們在隊長的帶領下,還高唱隊歌“我相信”開始了一天極具挑戰的訓練。
第一個項目,信任背摔
這是一個讓彼此信任的項目,每個人都會從那個固定的高度背對著其他人筆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個上臺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著面臨挑戰的人說“xx,你真棒,你是我們的好榜樣,加油加油加油!”當臺上的人問到:“準備好了嗎?”,臺下所有組成人床的同伴異口同聲地回答“準備好了,請相信我們!321”這是一種承諾,臺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擔心,幾乎每個人下來時都有尖叫,甚至下來很久了,腿還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沒有一人受傷。
承諾體現了一種責任感,團隊同伴的承諾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勇氣、力量和信心的源泉。當說出自己的承諾時,相當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責任心置于公眾的考驗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東西是值得誓死捍衛的。
第二個項目,高空抓杠
這是一個看似非常危險的項目,保證不會出現危險。 在空地上豎立一根8米高的鐵桿,要求我們爬上鐵桿,站到鐵桿頂端的一個大概直徑為20厘米圓盤上,然后在空中躍起,抓住前方1.5米遠的單杠。到達場地時,我真不覺得害怕,隊長第一個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著看,當他蹲在圓盤上時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搖晃,慢慢的站起來,但柱子晃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害怕,這時教練告訴隊長,不要害怕,不是桿動,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時候,這是我才知道當別人站在高桿上,在底下觀看的人似乎會覺得很簡單、很容易。在自已身處其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聽使喚地抖動。我真的很害怕我會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練的指揮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從這個活動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難只是所謂人們看到的困難,只要自己親身去體驗,總結經驗,找到對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戰,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個項目,穿越電網。
在兩棵樹之間掛著大格子的網,是個格子,要求我們所有人不碰網的條件下每個人都要過去,其實這個活動就是看似簡單其實很難的活動,因為教練又特別實事求是,給我們40分鐘完成這個活動,剛開始我們一點經驗也沒有,只是有點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試,只要有一個人碰網就得所有人重新再過。一次次的重來,一次次的失敗,雖然我們的隊里有兩個很胖的隊友,但他們通過努力一次次的都過來了,看著他們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練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幫忙,不讓有任何疏漏的地方。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別開心。
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范文三
去年九月份,我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仿佛一張白紙一樣憑借著自己的幸運加入了教師這一個光榮的隊伍。剛剛進入學校,緊張而忙碌地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由于自己是應屆的畢業生,沒有社會經驗,所以踏入這一崗位的我感覺一切都是新的,憑借著自己的摸索以及我所在的教研組各位教師的幫助我度過了第一年工作時間。慧老師又
一年的時間,應該足夠時間讓自己在教學方便有所成長,新教師培訓心得任何班主任工作繁忙之類的借口都不應該成立。聽著兩位優秀教師講課,我感受也很深。同是一個單元的同一課,在不同的教師教授中有完全不同的味道,有的講得娓娓動聽,我都被吸引了進去,有的課堂環節設計得十分精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懷著學習的態度,說實話,聽完后感受很深,對自己的教學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聽了很多新教師的困惑后我知道了原來我們中很多教師都面對著同樣的問題。去年第一年工作,學校安排我教三年級綜合實踐,同時擔任政教處的干事。和別的新教師一樣,我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以為他們會完成所有我布置的任務,但幾次效果不佳后,我和同一級部的教師商量了一下對策,及時調整了課堂布置情況,短時間內有了效果。此外,自己對教材的把握也有待提高。
在2010年的12月末培訓了一天,還有2011年3月25日的一天,我參加了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通過一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學校領導和教育局的領導講座的講話也為我將來的工作初步地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面對我們這些剛剛上崗的新教師,學校領導為我們考慮的非常周全。從始業教育到專業成長,從師德學習到班主任培訓,從教師教學工作,到學生學習常規,面面俱到,細致入微,在各方面對我們加以培訓。讓我們樹立起師德觀念,規范教學過程,從而邁好第一步。
通過對幾種教育法規的學習,我了解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并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后進的學生,不能采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于<<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但是對于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現在教育責任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業關系著下一代的身心發展,關系著祖國建設的明天,是中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應該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
光有責任感還是不夠的,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道德,是強烈責任感的體現和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著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了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培訓內容中,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部分內容我也有很多感受。到底什么是師德師風?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的行為規范。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隨令不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些都是師德師風的體現。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說是我這近六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在教育這個舞臺上每天發生著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學故事,這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生、出現、遭遇、處理過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無足輕重,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培訓中老師所談的這些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大啟發,甚至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通過培訓,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經過培訓學習,我更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
(二)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所有學生。
(三)要鼓勵自己“學無止境”
我要在新學年里,不斷學習他人的新經驗,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問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
以上是我幾天培訓所感。我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時時處處以師德規范自己,將愛心灑向學生,把知識傳授給他們,讓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驕傲”的九十年代后們。
【大學生集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暑期學習集訓心得體會12-05
師德集訓學習心得體會12-22
集訓個人總結范文01-02
暑期集訓動員講話12-09
有關集訓個人總結12-02
寒假集訓動員講話04-03
最新國防生暑期集訓心得體會12-09
部隊集訓個人總結范文12-01
集訓的故事600字作文12-08